1. 创建文明城市我们该做些什么
注意文明在我们的口中。多一点礼貌用语,少一些粗话脏话,多些对人说“你好”、“谢谢”。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
注意文明在我们的手上。保持好我们城市的卫生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不损害公共物品,不乱贴滥画。
注意文明在我们的脚下。保护好我们城市的绿色环境,不随意践踏草坪,注意爱护我们的一草一木;不随便乱穿马路,遵守好交通法规。
注意文明在我们的心里。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遵纪守法、热爱社会的好市民。
要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要用实际行动参与创建,履行文明规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力量、添光彩。
在出行时要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车辆、行人无乱穿马路、闯红灯现象;交通畅通,无人为造成的严重阻塞现象;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要遵守公共场所道德,不发生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在禁烟场所不吸烟现象;在影剧院、图书院、会场等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文明,不大声喧哗、嬉闹等。
要爱护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沙井等公共设施。
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询;为孤、老、残、弱提供志愿服务。
我们要知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项活动,并能说出“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和有关要求的基本内容。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中,我们也必须要敢于负责,要主动承担责任。创建文明城市,我们也许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感天动地。创建文明城市,最需要的,就是承担我们的责任,奉献我们的赤诚,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小事。
在工作中,我们要以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要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高尚品格,为创建文明城市,点染色彩!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某些部门、某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市民人的事!
这是我们不容退却的神圣责任。这份责任,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华丽的装饰,而是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是无怨无悔的拼搏付出,是汗水辉映出的无限执着!
2. 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创建文明城市
一、让利于客户,减少客户的利息支出,减少手续费收入
二、经常上门走访,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也能宣传自己
三、利用一切机会改进自己的服务
四、利用一切机会改进自己的金融产品
五、经常开展一些公益性质的理财讲座等
3. 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1、创建文明城市对市容市貌的要求:⑴规划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⑵街道整洁卫生,无乱张贴(包括牛皮癣)现象;⑶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
2、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在公共场所道德方面的要求⑴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⑵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⑶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3、创建文明城市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
⑴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⑵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⑶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⑷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⑸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侯车,依次上下车。⑹禁止酒后驾车。
4、建立公共场所人际互助关系有哪些要求?
⑴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⑵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⑶公共场所主动帮助老、残、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5、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的满意度有什么要求?
⑴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90%;⑵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90%;⑶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⑷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⑸市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75%;⑹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赞同与支持率≥90%;⑺市民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参与率≥70%;⑻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等行为的认同率≥50%;⑼市民对本市的道德模范的知晓率≥80%;⑽市民对本地网吧行业形象的满意率≥70%;⑾市民对公交站点布局与交通便捷的满意率≥60%;⑿群众安全感>85%;⒀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80%;⒁家庭美德的知晓率≥80%;⒂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80%。
6、创建文明城市对窗口服务行业有哪些要求、有哪些行业?
对窗口行业进行实地考察、随机暗访,主要内容包括:服务是否文明规范,投诉机制是否便捷有效等。这些行业包括:燃气、供热、自来水、供电、公交、出租汽车、铁路、长途汽车客运站、民航机场、环卫、风景园林、物业服务、邮政、电信、银行、医疗、宾馆、旅行社、商业零售、工商、税务、110、派出所、交警等。
4. 创建文明城市的方法
从根本入手。解决人的素质问题!
5. 创建文明城市七大要点
1、交通秩序大整治。
2、城市环境卫生大整治。
3、城市环境卫生大整治。
4、“五小行业”大整治。
5、农村村镇环境大整治。
6、市政设施建设维护大提升。
7、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大提升。
(5)金融机构创建文明城市主要做法扩展阅读
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
1、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
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反映了西方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描绘、设计与憧憬。
伽利略主义摒弃了以往西方思想家对理想社会设计与追求中的"空想"色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都提到"社会和谐",并把和谐美好的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的最高追求,同时论证了实现这一最高理想的途径、手段、主体力量等。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思想家以及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贵和"思想对和谐美好社会的设计与追求,给我们的启示是:
(1)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论证可从两个层面来体现:一是从城市、国家、宇宙的层面;二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
(2)无论是哪个层面,和谐的关键是"文明","文明"是两大层面"和谐"的主导价值取向。(3)人类正是在追求"文明国家"、"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提升"关系"文明,展示"城市"和"国家"文明,实现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文明"是"和谐"、"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
2、"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
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因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文明成果的积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具有了城市的意义,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揭开了"城市文明"的篇章。
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如果说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原始蒙昧时代的文明、农业社会的文明、工业社会的文明、信息社会的文明,那么,不同时代的城市文明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状态是一致的。
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3、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在我国,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是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而逐渐明晰、逐渐完善的。回顾我国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可以知道:
(1)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不但反映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主题。
(3)文明城市已成为引导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理想范式;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和谐城区、文明和谐城市做起,文明城市是和谐社会的现实根基,城市越"文明",社会和谐的根基越牢靠。
6. 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应该应怎么做
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应该:
在公共文明上:应该自觉遵守市民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出行时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不闯红灯,不跨护栏,不违章停车,遵守交通秩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乘坐公交车自觉排队,依次上下车,并主动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自觉爱护公共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污物,妥善处理宠物粪便,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在公共场所上:应该对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等公共设施精心保护,不弄脏、不损坏;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损坏花草树木、不吵架、不斗殴;在禁烟场所不吸烟;在影剧院、图书馆、会所等场所保持安静、文明,不大声喧哗、不嬉闹,开会看电影当众不打手机
在交通行为方面:应该:自驾车的市民,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车辆行驶、停靠安全规范;乘坐公交车的市民要自觉排队,主动给老、弱、病、残、幼让座。
在公共关系方面:应该对公共场合人们的行为热情、友善、诚信、守法、文明。如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能耐心细致回答外来人员求助询问,公共场所着装整洁和仪容得体、注重礼仪。
在公共秩序方面:所有车辆都不闯红灯、抢道、逆向行驶、乱停乱放;所有行人都不乱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乱翻护栏,坐公共汽车时有序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所有市民不乱晾晒、不乱张贴、不乱搭建、不乱堆放、不乱泼污水、不散发小广告、不会违规出摊经营的现象。
7. 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1、市民言行文明。文明市民教育普遍开展,社会风气良好;积极实施普法规划,市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文明用语大力推广,规范文字工作积极推进;改革陈规陋习,破除封建迷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2、环境整洁优美。城市布局合理,市容市貌整洁美观;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符合省级以上卫生城市要求;城市绿化水平较高,布局合理,管护良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省规定标准;城市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无重大污染事故发生。
3、社会秩序良好。坚持依法治市,组织网络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防范和管理措施落实,公共场所和社会生活管理有序,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路政设施配套,交通秩序良好;安全生产工作达标,城市消防措施落实。
4、各类服务优质。各级党政机关以身作则,服务优质高效;行业服务规范文明,社会监督机制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社区服务网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再就业工作富有成效。
5、科教文卫发达。"科教兴市"战略科学,政策完善,措施落实;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工作效益显著,科普宣传形成制度;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体育工作切实加强,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卫生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网络健全;计划生育工作达标;新闻出版事业稳步发展,广播电视覆盖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6、设施基本完备。城市规划编制完成,城市建设科学合理;社会公用设施基本完备;城市交通设施建设达标;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落实,宣传、文化、体育设施(场所)基本配套。
在评选文明城市工作中,增加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的考核内容,其主要要求是: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局,实施目标管理;创建机构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创建经费得以落实;文明小区(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双拥共建等基础创建工作富有成效,"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普遍开展,有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
8. 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应该应怎么做
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文化、公共服务、公益活动、公共关系等六个方面几十项内容。具体测评内容是:
1、公共环境:有无暴露垃圾,有无随地吐痰或口香糖,有无乱扔废弃物、损坏绿地和花草树木行为,有无占道经营,道路是否破损、是否坑洼积水,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窨井盖、垃圾箱等公共设施是否损坏,公益广告、门面招牌是否符合规范,禁烟场所是否有吸烟现象等。
2、公共秩序:车辆是否闯红灯、抢道、逆向行驶、乱停乱放,是否向车外乱抛垃圾,行人、非机动车是否各行其道,行人是否乱闯红灯、乱穿马路、乱翻护栏,是否有序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是否存在乱晾晒、乱张贴、乱搭建、乱堆放、乱泼污水、散发小广告、违规出摊经营等现象。
3、公共文化:网吧是否建立实名上网登记制度、是否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是否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不得进入”标志,图书、电子、音像、报刊出版单位是否有违规出版行为,公共文化场馆是否免费开放,校园周边是否有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玩具、文具和出版物出售,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是否良好等。
4、公共服务:窗口行业、政务部门是否规范服务,环境是否整洁,设施是否齐全,措施是否到位,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有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社区服务的情况怎样,通道、安全出口、楼道是否被占用、堵塞等。
5、公益活动:对市民参与慈善捐助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及见义勇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6、公共关系:对公共场合人们的行为是否热情、友善、诚信、守法、文明等进行评价。如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否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能否耐心细致回答外来人员求助询问,公共场所是否着装整洁和仪容得体、注重礼仪等。
9. 金融系统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群众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各要素的集中点,其形象和内涵如何,必然对整个社会风气、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党中央十分重视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积极推动该项活动在全国的深入发展。
l997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还拟定发布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评选条件》(试行),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评选条件作出8条明确规定:l、领导得力。创建活动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机构健全,队伍稳定,经费落实。2、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成绩显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3、风气良好。开展新时期创业精神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并取得成效。遵老爱幼、勤劳节俭、助人为乐、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崇尚先进的思想和道德得到发扬,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成效显著。4、社会安定。认真贯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各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低,对流动人口管理形成制度,社会稳定、治安状况好,群众有安全感。5、文化繁荣。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对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科普工作扎实开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各种群众文化设施发挥作用好。6、管理有序。城市规划合理,市容市貌整洁,道路平整,环境优美,绿化达标,各类公用设施、服务网点设置合理,方便卫生.群众满意,公共场所和主要街道卫生清洁,秩序良好。7、服务优质。党政机关廉洁勤政,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抵制和纠正各种行业不正之风。8、活动扎实。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活动和军民共建、联片共建等多种共建活动,文明小区建设全面展开,“双拥”工作深入扎实。《全国创建文明城市评选条件》(试行)的颁布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有了一个可度量的标准,保证了这项活动的有序进行。
10. 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要点
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
1、创建文明城市对市容市貌
⑴ 规划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⑵ 街道整洁卫生,无乱张贴(包括牛皮癣)现象;
⑶ 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
2、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在公共场所道德方面
⑴ 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⑵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⑶ 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3、创建文明城市市民
⑴ 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⑵ 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⑶ 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
⑷ 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
⑸ 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侯车,依次上下车;
⑹ 禁止酒后驾车。
4、建立公共场所人际互助关系
⑴ 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⑵ 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
⑶ 公共场所主动帮助老、残、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5、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的满意度
⑴ 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90%;
⑵ 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90%;
⑶ 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
⑷ 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
⑸ 市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75%;
⑹ 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赞同与支持率≥90%;
⑺ 市民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参与率≥70%;
⑻ 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等行为的认同率≥50%;
⑼ 市民对本市的道德模范的知晓率≥80%;
⑽ 市民对本地网吧行业形象的满意率≥70%;
⑾ 市民对公交站点布局与交通便捷的满意率≥60%;
⑿ 群众安全感>85%;
⒀ 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80%;
⒁ 家庭美德的知晓率≥80%;
⒂ 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80%。
6、创建文明城市对窗口服务行业
对窗口行业进行实地考察、随机暗访,主要内容包括:服务是否文明规范,投诉机制是否便捷有效等。这些行业包括:燃气、供热、自来水、供电、公交、出租汽车、铁路、长途汽车客运站、民航机场、环卫、风景园林、物业服务、邮政、电信、银行、医疗、宾馆、旅行社、商业零售、工商、税务、110、派出所、交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