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是不是金融机构的利率一定比银行高
金融机构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信用社、财务公司等机构,目前只有银行以及信用社有房贷业务,其他金融机构没有开展,而且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只有临时、短期周转性贷款,不提供长期贷款,
⑵ 如何确定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标准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48号)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利息的上浮幅度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超过上浮幅度的部分不允许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贷款支付利息税前扣除标准的批复》(国税函[2003]1114号)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
⑶ 如何确定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标准 (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银发[2004]251号)规定:(一)金融机构(城乡信用社除外)贷款利率不再设定上限。商业银行贷款和政策性银行按商业化管理的贷款,其利率不再实行上限管理,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大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二)建立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金融机构以人民银行规定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为上限,实行存款利率下浮制度。即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为0,上限为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可根据其自身经营状况,自主确定实行存款利率下浮的具体水平和时机,并报人民银行备案。因此,贷款利率上浮、下浮已经成为一个合法制度。
在税收实践中需要厘清一个概念:土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对利息费用扣除有不同政策规定,两者不存在直接关系,纳税人分别按相应规定进行税收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一)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也就是说,只要该金融机构经过人民银行、银监会认定为合法金融机构,企业向其贷款利息均可按规定扣除;(二)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这部分在实践中主要执行贷款基准利率。
有关具体办理程序方面的事宜请直接向您的主管或所在地税务机关咨询。
⑷ 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是由哪里制定的
人民银行
⑸ 银行和一些金融机构提供不同利率的可能原因
银行会把钱借给不同的企业,对企业的评估也是银行的一份工作,企业经营的好坏也对还银行的钱有影响的,银行通过投资构建投资组合,投资组合也有一个整体的收益率,所以给储户的收益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
⑹ 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在会计中是什么费啊
金融机构的手续费是转账手续费、汇款手续费、账户管理费、购买支票费用,办理电汇费用、购买支付密码器费用等。财务费用下一般设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损益。
其中金融机构手续费可具体设置三级科目用来分别核算电汇手续费、银行卡手续费、分期付款收费、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以及其他手续费,其他手续费指的是买支票,询证,账户管理费等杂项支出。
(6)金融机构的费率是如何确定的扩展阅读:
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包括:
1、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资本化的利息外)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2、汇兑损失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终了。
⑺ 如何确定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标准
“同期同类贷款”是指在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担保以及企业信誉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提供的贷款。“同期”不仅指贷款期限的长短基本相同,如分别属于长期贷款或短期贷款,而且还包括贷款发生的时间基本相同。
⑻ 金融机构的同期利率咋算
先找到你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如六个月内年利率5.6%,借款金额12万,期限1个月,利息=12万*5.6%/12=560元,你实际支付利息600元,则只能抵扣560元,40元不能扣除。
⑼ 什么是金融手续费
严格说是金融机构手续费。
金融机构手续费是指金融机构在为你办理业务时收取的费用,属于财务费用的一个子目。如:你办理一笔10万元汇款,银行按照你的汇款数额收取10元费用,这就属于“金融机构手续费”的范畴。
⑽ 各金融机构存款利率都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的,银行机构存款利率可以在央行公布利率基础上有所浮动,建议具体咨询业务办理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