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广州颁布金融支持湾区66条措施
9月16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的通知。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行动方案》包括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升本外币兑换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推进穗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6个方面,共计66条措施。
其中,《行动方案》指出,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积极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在穗落户政策兑现落实,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做好交易所落地及交易品种研究储备。
加快推动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打造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服务大湾区建设发展。
在“持银行开展跨境贷款业务”方面,《行动方案》提及,支持在穗银行在宏观审慎框架下,向港澳地区的机构或项目发放跨境贷款。支持港澳银行在穗分支机构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贷款服务。支持广州开展不动产跨境抵押登记,允许港澳居民将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购买的自住住宅抵押给港澳银行,便利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购房。
在“支持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方面,《行动方案》指出,支持穗港澳三地机构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纳入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统计,募集内地、港澳地区及海外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并购提供投融资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在“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方面,《行动方案》明确,继续推进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业务,吸引更多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在穗集聚发展。允许港澳机构投资者通过QFLP参与投资在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基金)。支持广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境外投资。
同时,支持研究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试点工作,争取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开展QDLP/QDIE试点。对上述QFLP、QDLP/QDIE试点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根据收支形势适时逆周期调节,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在“扩大证券业开放”方面,《行动方案》指出,针对大湾区居民和企业需求开展跨境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业务和产品创新,鼓励在穗金融机构依托港澳金融市场积极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等试点及基金互认工作。
② 运用矛盾观点分析说明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
①必须矛盾分析法,坚持全面分析,一分为二,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既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也要看到其不利条件。
②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具体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和途径。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统一,主要矛盾决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进程与方向,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如何
经过近四十年的精诚合作,大珠三角地区实现了长足发展,为今日的粤港澳大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自二十世纪末“湾区经济”概念提出以来,湾区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和体制革新的增长极。无论是从人口集聚还是城市分布来看,湾区及其直接腹地都是承载现代文明的核心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为这一论断做出了新的注脚。
通常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涵盖十一个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九个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深圳、东莞、惠州、广州、佛山、肇庆、江门、中山和珠海。大湾区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6800万人,人口密度为988.73人/平方公里。大湾区经济总量近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大湾区,仅次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
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对内,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制度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建设;对外,中国需要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应对保守主义兴起和全球化收缩的趋势,平衡国际秩序,促进世界持续和平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就是在中国内部经济转轨以及外在国际压力骤增的背景下,获提升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国家策略之一。
适逢“一带一路”倡议从理论走向实践,这就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有能力,更有必要主动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寻求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平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④ 请问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哪些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惠州、东莞、中山、江门。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4)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扩展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将于2019年9月26日至10月7日在广州举行。届时,中国邮政将发行由韩秉华设计的《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1套3枚。
票面内容分别围绕国际科创中心、要素便捷流动和优质生活圈展开,它们都统一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主题。
⑤ 金融创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了吗
改革开放后,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我国经济重要区域,形成西岸的生态保护开发模式和东岸的经济发展开发模式。粤港澳大湾区政府管治模式形成强化核心地位的广佛合作模式、优化功能格局的西岸发展模式和提升总体衔接的西岸发展模式。因金融业的独特属性,通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空间格局的分析,有助于理解现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处理东岸和西岸经济走廊发展模式。
表1 粤港澳大湾区功能性城市区域金融产业布局
2009年签署《珠中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及配套协议,涉及年票互通、通信一体化、电视节目互相落地等。珠中江城市规划合作、珠海中山跨界断头路打通。《珠中江劳动保障工作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中的社保同城化等核心协议的推动则存在一定的难度。
我国外资负面清单逐步减少使得外资获得更理想的国内投资和产业发展环境,其中,国际金融产业进入我国后对我国发展形成双面性。一方面,国际金融产业带来的经验有助于规范国内金融发展模式,优化金融产业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国际金融产业对国内金融产业带来的竞争会挤压原有发展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对境外人才的税率等优化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金融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辅助产业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将助力区域逐步实现与国际金融等层面的衔接。
⑥ 粤港澳大湾区网是什么机构
粤港澳大湾区网是由中国企业新闻观察网联合粤港澳大湾区28家金融机构、36所院校、200个商协会和100多家全球知名媒体于2017年联合举办,现由中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是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站。
粤港澳湾区网坚持"纵览粤港澳形势动态,聚集粤港澳大湾区经营谋略,传播区块链热点信息,展示区块链丰富价值"的办网方针,依靠世界权威机构(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委员会、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中国市场研究中心和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研判和决策,运营机构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十大商业银行、十大律师事务所、十大会计事务所、十大知识产权公司、中国职业信用平台及国家相关部委100余家互联网和金融研究机构平台合作,吸纳国际、国内200所重点院校650位知名专家、学者的权威观点,拥有两千余名优秀采编人员和五百名全国互联网技术骨干特约撰稿人提供的一线资料。其权威性、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真实性、实用性获得全球市场认可,使粤港澳在全球大湾区领域独树一帜。
⑦ 粤港澳大湾区将来会如何发展
港澳代表委员谭志源代表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区位、政策和‘一国两制’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经济活力强,开放程度高,若能统筹协调,实现区内城市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魏明德委员说,“一带一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湾区提供了叠加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拥有侨乡、英语、葡语三大文化纽带,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