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猎头公司靠什么赚钱
猎头公司靠什么赚钱?下面罗勒网就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建筑猎头经验来总结一下猎头公司的赚钱模式。
人收入的高低,和他的认知水平直接挂钩。企业的经营也一样。
公司能做多大,全看创始人对它的理解在哪个认知层次上。
比如说猎头生意。表面上看很简单,一方面拿到企业的招聘需求,另一方面找到适合的人才,进行双方撮合,成功则向企业收费。
有人说:猎头就像旧时的媒婆。你看,这就是一种认知。他看到了猎头生意的最表层,就是:职位空缺与人才需求的信息匹配。
如果创始人是这个认知层次,那以他的逻辑,要想把猎头生意做大,只要找到足够多的企业客户,拿到足够量的招聘需求,同时招聘更多有销售能力的顾问,然后做简单的撮合就可以了。
目前国内市场上,确实有这一类认知水平的猎头公司。他们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会先做营销,打公司品牌,用品牌换客户。同时把内部薪酬制度做灵活的设计,甚至做成“连锁经营”的模式,美其名曰“合伙人机制”,以吸引更多想赚快钱的销售加入。
这是目前猎头界门槛最低的打法,即用“营销+销售”手法做经营。定位和战略无所谓好坏,抓住市场机遇达成创始人想要的目标就算成功。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活法。
如果你不想这么活,市场上还有其他多种选择。比如“高举高打”法。
这种打法得追溯到中国猎头公司的“师傅们”,即国际化猎头公司。
这一类公司的顾问们,多是行业内的资深人士转行做的猎头,拿出他们曾经的简历一看,不是CEO就是COO,圈内的人脉关系极广。哪怕是这些公司里的entry-level,也都是MBA或者知名院校的master degree。他们对于行业的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通常可以和企业决策层达到共频。
这种“高举高打”的活法,是精英自身的素质和圈层决定的,就好像商场里的高端奢侈品店,得有,但也不可能是市场的最主流。也就是说,它的消费场景和使用场景注定是有限的。不过,总体来说,它的认知已经比较深入了,因为它是锁定在 “人际关系的变现”上。
这些猎头公司的老板也不约而同地将经营的重点放在了“人”的身上。内部用更为严谨、合理的制度,以及人性的企业文化,来吸引更多致力于“人际关系变现+智能变现”的高质量人群。
当然,这种精英扎堆的打法,也需要稳健而成熟的市场做培育,才能供得起这些高底薪、高绩效的顾问们。目前国内的高管招聘市场足够成熟稳健了吗?好像还没有。所以这些国际化公司来到大陆多少会有水土不服的感觉,不然也不会在一些细分领域与内资精品猎头的竞争中,略逊一筹。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以为猎头界就这两种活法,略感失望。好在有一家公司后来蹦了出来,在一个细分领域成为了我的竞争对手,也成功地吸引到了我的注意。
这是一家台湾人创立的猎头公司,它的活法很有意思。它当年只做外资银行的职位。而且亚太区和中国区的高管职位几乎不碰,太低端的职位也不做,就做“中段”。相当于不猎头、不猎脚,只猎“脖子到腰的部分”。
团队不大,20-30人,但内部划分地极为细致:有专做外资银行零售业务的,有专做外资银行对公业务的,甚至细分到了某个团队只做对公银行的中台业务、某支团队只做后台业务等等。几乎每一条银行的业务线都有专门的顾问或团队来看守,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它就靠这种细致入微的划分,一年也有4-5000万的营收,小日子过得舒服的紧呢。
不过这种打法有两个问题:
1、选择细分领域,就等于把自己和该领域的兴衰绑在了一起。万一市场或监管有个风吹草动,那影响可不是阵痛那么简单;
2、基于第一点的风险考虑,老板必然要把成本降到最低。尤其该公司老板还是个台湾人,先天具备“富士康”基因,所以在招聘的学历上放的比较宽,只要满足“低成本”即可;久而久之,富士康内部会发生的问题,诸如半军事化管理、企业文化淡漠、梯队建设缓慢、重复性劳作多而创造性任务少等等现象,都纷纷浮出水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个问题呢?因为这就是创始人对于猎头业务的认知啊,他认为只要在细分领域积累信息和数据,然后用低成本的call center形式来激活这些数据,就能达成交易赚取猎头费了。于是他将经营的重点全放在了“信息和数据”上,忽略了人的培养,更无视人才是信息的载体和本质。
还原他的逻辑也不难理解:针对于第一种表层认知下的短期销售行为,客户关系是无法长久维持的,那还不如找一个长期稳健的细分领域,以全部兵力扎进去,赌一把。
不过,万一冒风险花重金培养起来的客户关系和人才数据,被离职的下属带走了怎么办?那数据的安全性就是摆在第一位的!
听说,他们内部是不让员工上外网的,发个邮件也要被监控。由于自家开发的猎头系统足够强大且繁琐,刚入职就要用至少一周的时间来学习怎样使用内部系统,因为你日常的电话沟通、推荐人选、聊过什么等等行为都要在系统里体现,工资的一部分是与此相关联的。最后,他们内部招聘也不能找想法太多的人加入,因为他们可能受不了日常繁重的流水线任务。
这样一看,做里面的员工还真是蛮悲催的。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说,这家公司的老板已经趁前几年赚够了钱,投身房地产了,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可惜了。
不过依我看,他的认知,已经从“表层信息匹配”和“精英打法”,过渡到了细分领域的“信息和数据”上,已经算是先进的了。
另外还有一种模式可以列入“先进”认知层面的,是前几年特流行的PS模式(也有叫TS模式的)。这里的PS不是日本游戏机,而是“以高端候选人的求职需求为导向,去反向BD客户的模式”。说白了,就是帮萝卜找坑。
有个别猎头甚至突发奇想,打着颠覆猎头行业的旗号,成立PS模式猎头公司。然而它收费还是向企业客户收费。这就有点奇怪了,既标榜自己是站在人才的立场,属于经纪人模式,但最终还是要向企业客户伸手要钱。这种脸大的事,我是干不出来的。
而且这种模式有两个局限性:
第一,它先天认为候选人对于行业和企业的认知是恒定的。
在这种恒定的前提下,猎头帮其找到合适的职位机会才能实现。但是,候选人对于行业和企业的认知真的就是恒定的吗?有没有可能他对于职场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会有偏差的情况出现呢?
第二,这种模式要求猎头顾问对于企业客户的认知要达到咨询公司水平,否则你还只是做销售而已。
试想一下,你手里有一个特别厉害的CFO人选,他说他想去港股上市公司。你作为PS模式下的猎头,把港股上市公司都列出来,挨着个打电话,询问各家企业要这个候选人吗?这不是销售是什么?!
如果想把自己做出点逼格,就得拿到CFO简历的第一时间,便已大致判断出市面上哪家公司目前最需要他这种背景的。然后做有针对性地反向BD,同时还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为什么现在需要这位候选人,企业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位候选人凭什么可以帮你们解决掉这个问题,他会用什么方法帮你们解决等等,要用理性的数据和事实去影响你的客户。而要做到这一点,猎头不仅要对候选人有深度的判断,还要做大量的行业研究和企业研究,甚至要在各家公司内部安插内线,随时掌握企业战略的进展和老板的想法。目前即使是“精英打法”的猎头五大行顾问们,能做到这些吗?我表示深度怀疑。
所以这种模式终究是昙花一现。目前很少猎头公司还在谈所谓的PS模式了,它的局限性终究没让它成为主流思想。但总体来说,它已经算是先进的了。因为它考虑到了“人是信息的载体和本质”,关注了候选人脑子里的东西,会对猎头生意更有帮助。这种认知越过了表层,往“皮下脂肪层”又深入地思考了一步。
那问题来了,市面上这些猎头的活法好像终究是在隔靴搔痒,没有直指这个生意的核心本质。那猎头的经营本质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还原一下猎头顾问到底是靠什么赚钱的。
假如你是一位猎头顾问,一个客户委托你帮他寻访银行行长的职位。那么你通常要在两周内向客户推荐至少3位候选人的简历报告。在报告中,你要表明你推荐他的理由,甚至要向客户陈述目标企业里众多其他行长的背景和求职意向。
所以,为了推荐出3份报告,你可能需要联系100个人,其中有10个人感兴趣,但经过面试,你筛选出3位最合适的。
然后,你要协助客户安排候选人与企业之间的面试,经过1轮、2轮、3轮,甚至5轮,通常职位越高,面试轮数也越多。这个周期你至少要打出1个月的时间耗费。如果顺利,双方协调offer,候选人接受并向原公司提出离职。最短的离职期也要1个月。之后呢,候选人入职,猎头向企业客户请款,客户会在两周内付款。
我们把所有的时间耗费列在一起算一下:推荐用时2周+面试周期1个月+候选人离职期1个月+客户付款2周=3个月。
看到了吧。哪怕你是最专业、最优秀的猎头顾问,你从接到一个case,到最终从客户那成功收费,也要至少需要3个月。而现实的情况,远比理论复杂的多,比如客户高管出差、面试时间难以协调到一起、付款周期拉长、候选人试用期离职导致重新寻访等等情况,有的case可能要至少4-6个月才能回款。从这点上看,猎头压根就不是“赚快钱的行当”。
而且,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整个生意流程里面,存在一个极其耗费成本的因素:
你认真地聊了10位候选人,很可能也因此认知了多家银行里的真实情况,但你最终只能成功推荐1位候选人,收1份钱。而且,短期内,该人选也不会再次跳槽,也就是你这个生意的“交易频次”过低。而你花时间、费心思去结交的另外9位候选人呢,你在这个case上就算是正常的成本耗费了。这个就是猎头生意中的正常成本损耗。说实话,有点高。
由此,猎头公司想要提升营业额,务必要解决这个问题。既把1/10的钱赚到手,还要解决另外那9/10的成本损耗问题。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PS模式的诞生了吧。因为那些顾问就是注意到了那9位候选人的跳槽诉求,于是急于帮助他们去找企业职位,从而降低流程中的成本浪费。
但我们刚才也分析了,以上几种模式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生意效率提升+成本浪费的问题。
那我们能不能从另外一个维度去化解成本呢?暂时找不到答案,就要用提问的方式引导自己。
猎头为什么能赚钱?
答:因为可以将企业的招聘需求和候选人的跳槽需求做信息匹配。(浅层认知)
那企业为什么会相信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候选人又为什么会相信你能帮他找到好的职业归宿,而将自己的简历托付给你呢?
答:因为猎头顾问可以与这两者产生商业信任的人际关系,我们将人际关系变现,就赚钱了。(深层认知)
那猎头为什么能与客户和候选人缔结商业信任关系呢?对方看中的到底是你的什么?
答:是我们手里总有对方没有的更新信息和数据,对方觉得结识我们很有价值。(先进点的认知)
那猎头有价值的信息又是怎样积累和提取出来的?
答:那是依靠我们对于行业、企业和职业的持续认知提升。我们将这些片段的信息和数据,用一条理性的逻辑主线串起来,将它们萃取为对方所理解的认知,最终影响到我们的客户。
OK!到这里,答案终于清晰了!既然我们没有更好的方式,将9/10的人际关系迅速变现,但我们通过面试、沟通积累了大量对于该行业的“认知盈余”,我们只要将“认知盈余”变现不就可以了!
这样既不会为了赚钱而急于卖出那9个人,给客户一种强买强卖的感觉;也不会因此而让我们的候选人继续错失机会而频频失望;更不会在市场没有更合适的职位机会时,使我们和候选人无奈地被动等待下去。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猎头的生意,是认知的生意。猎头顾问都是靠认知盈余来赚钱的。
这里的认知,是指:职业认知+能力认知+人际认知。也就是说,身为猎头顾问,你要比你的客户、比你的候选人,对于行业、企业和职业,有更为深层的认知;对于他们自己的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也有客观的评价和认知;甚至对于他们彼此人际互动的可能性,你都要做出清晰的认知和判断。以此三者,来展示你的专业,进而撮合交易达成。
这些认知,其实很多专业的猎头,以及公司的HR们,都有意无意地积累的不少干货。而且,它不仅可以被用于猎头领域的服务当中,对于应届生,对于那些刚刚进入职场,还处于懵懂状态的年轻人,更是大有帮助。
希望罗勒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B. 你以为开一家猎头公司就能赚钱吗
不仅仅是开一家猎头公司不容易赚钱,开任何一家公司均需要用心经营,有经验等必要因素。
猎头业务看起来收费很高,实在对顾问的从业要求也很高,且有很多的沉没成本,如没有培养起来的顾问,招聘一人实则需要推荐很多潜在候选人等。
C. 开个小猎头公司赚钱吗
应该可以赚到钱/
D. 猎头顾问前景好还是金融类的工作前景好
我个人认为猎头挺好,能锻炼自己全方面的能力,经验就是财富! 可以考虑猎头!金融行业怎么说,能玩转金融的人不多,也得有一定的经验头脑和心理承受能力! 这是刚刚参加一个课程学习到的,不然对金融还不是太懂呢 😃 来自职Q用户:郭女士
心理承受能力强,亏个几千万不跳楼你去干金融,否则去做猎头吧! 来自职Q用户:刘先生
E. 我想开个人力资源中介公司,能挣钱么
这个行业有些不好做。
F. 金融猎头就这么好做吗,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做金融猎头
金融很窄,因为圈子小,行业相对封闭,入行不易,更难于做精!金融很广,因为涉及到各个行业,衣食住行用,几乎所有行业都离不开金融;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无外如是!银行、证券、PE、投行、理财及其他衍生服务,都属于金融的范畴。我07年接触金融,到后来转做金融猎头,由于个人接触层面的关系,一直只认可AC/VC/PE等模式的机构。因为我在成都,不具备金融的区位优势,所以在关注成都本地金融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在内地,券商、小贷、担保最多;在金融行业大范围不景气的情况下,担保、小贷却一路高歌猛进,逆势而上!然后是国有投资机构、股份制银行,而银行的猎头需求很窄、VC/PE等行业知名公司对猎头需求也不旺盛。而信托、外资资本市场接触的不多,所以不了解。造成一定的局限性。2010年以后。产业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矿业、地产、能源、医疗、高新技术、高端服务等行业被高度追捧。12年5月开始专注金融。连开了5家基金客户,规模从百亿到几亿都有。拿到二十多个职位。研究来研究去。发现一些客户公司本身对人的认识很不清晰,或者想法过于理想化。导致人才招聘难度大。在帮一家基金公司组建核心团队的过程中,LP更是把PE当小贷做,希望高回报的收益率....最后交涉未果,LP撤资走人....offer了四个VP职位最后没能上人,尼玛当时还有两个VP等面。一共六个职位,全TM坑了我这个嫩爹!后来迫于现实,又开始关注本地小贷市场,目前还在努力中,努力认识这个行业。因为喜欢,所以入行;因为喜欢,所以专注;因为喜欢,所以努力;因为喜欢,所以坚持!金融是个好行业,如果说做猎头,可以让我们快速的成长,那么做金融猎头,可以让我们比普通猎头成长的更快! 查看更多答案>>
G. 想问做猎头挣钱多么有多少升值空间
想问做猎头挣钱多么???有多少升值空间?罗勒网从个人十余年的建筑猎头经验来讲,如果你是短期想提高一下自己,把猎头作为一个跳板的话可以考虑试试;如果想长期做猎头的话,要做好心理准备哦,应届毕业生能坚持下来的不多!
一般能坚持下来的都具备这几点:沟通能力,起码和人沟通没问题;抗压能力,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不继续做下去的原因是压力太大!;情商高,这个不过做什么职业都有优势!
如果,你具备上面3点,基本上可以去试试了;如果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来说,蓝色性格和黄色性格的比较适合,红色性格的需要比较喜欢猎头这个行业才可以;绿色性格的话可能不太适合。
关于猎头顾问的薪酬空间及发展前景,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写的回答《你知道猎头顾问的收入到底有多高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希望罗勒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H. 猎头这个行业到底能不能赚钱
你做的好,肯定工资也高,这跟你的经验,资源有关系的;
现阶段金融IT领域比较不错,金融阶猎头专注这两个领域
I. 做猎头公司赚钱吗
猎头公司应该是赚钱的,不过你所有的经商手段都应该要谨慎,而且你需要有很多的专业知识
J. 猎头做哪个行业赚钱金融IT这块可以吗
金融和商业最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