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金融综合集团
所谓综合金融,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对所有金融机构开放共享,为金融理财师发布各种金融理财产品、项目信息,甚至为客户打造和定制金融理财产品。特别针对目前中国三万家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为其免除疲于奔命,成为其互联网服务平台。
而打造金融理财师专属的理财顾问互联网平台,则定位于服务500万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及客户经理,并将囊括房产、汽车、奢侈品销售人员,多多财富会提供一个开放共享、进行综合开拓交叉销售的平台,悬赏、交易、展示、学习、以及管理和服务自己的客户。
(1)金融服务综合扩展阅读:
基金业务:
招商局中国基金的主要业务是在中国进行投资,其投资方式是直接参股中国高素质的投资项目,主要对象为非上市企业。招商局中国基金亦可投资于高科技项目,包括通过首次公开招股及上市前配股进行,但投资总额将不超过1,000万美元。
亦可投资不多于其资产净值的10%于中国概念股,H股,B股,及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之股票,但该等公司之主要业务或收入必须来自中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招商局中国基金于一九九三年开始其投资业务。
目前其投资组合分布于金融服务、文化传媒、工业制造、房地产等行业,在拥有丰富中国投资经验的著名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 - 招商局集团的支持下,招商局中国基金在中国项目及项目管理上拥有较大优势。招商局中国基金的投资组合是由招商局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B. 中国三大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是哪几个
平安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中信集团: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前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英文为CITIC Group),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2010年12月22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以63亿元人民币的报价竞得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核心地块,这个价格刷新了北京单幅地块出让价格的新纪录。
光大集团:中国光大集团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创办于1983年5月,现以发展成以经营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管理等业务为主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中国光大集团在境内的主要企业有中国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光大金控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及中国光大实业(集团)公司、中国光大投资管理公司、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光大置业公司等实业企业;在香港经营的企业有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等20家公司
C. 综合金融是做什么的
综合金融是指在金融监管机构的许可下,金融机构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两项以上的金融业务。我国银行业考虑实行综合金融,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综合金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历史地看,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得各项金融业务差异越来越小;而技术创新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概念中的资金融通成本、收益对比状况,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提供方式。金融全球化极大地强化了竞争,迫使金融企业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效率。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D. 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的定义是什么
一家金融机构可以同时提供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中国国内只有平安集团基本达到了综合金融集团的程度,中国平安通过旗下各专业子公司及事业部,即保险系列的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人寿)、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产险)、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险);银行系列的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发展)、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银行)、平安产险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平安小额消费信贷);投资系列的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信托)、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证券)及中国平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平安证券(香港))、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资产管理)及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平安期货有限公司(平安期货)、平安大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大华)等,通过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的品牌向超过6,000万客户提供保险、银行、投资等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E. 个人综合金融服务申请职业分别有什么
金融业职业资格种类
1 、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此为入门证书,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要证书。
共考五科:基础,交易,发行与承销,技术分析和基金。
2 、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 CIIA )
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 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 简称 CIIA )考试是由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 ACIIA )为金融和投资领域从业人员量身订制的一项高级国际认证资格考试。通过 CIIA 考试的人员,如果拥有在财务分析、资产管理和 / 或投资等领域三年以上相关的工作经历,即可获得由国际注册投资分析师协会授予的 CIIA 称号。自 CIIA 考试于 2001 年正式推出以来,全球已经有 5000 多人参加了终级考试,迄今为止, 2800 多名专业人士已经获得 CIIA 称号。随着各个区域和国家 / 地区协会的推广, CIIA 将会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参考,并扩大其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一个更加广泛的全球 CIIA 联盟也将逐渐形成。
3 、 “ 注册金融分析师 ” CFA
“ 注册金融分析师 ” (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简称 CFA ),也称 “ 特许金融分析师 ” ,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 “ 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 ”(ICFA) 发起成立。
4 、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
报考条件:各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从业人员均可参加。
考试科目及内容: 2005 年后每年考试一次,考试科目为证券知识综合考试、投资银行业务专业考试两科。每科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每科总分 100 分,合格线为 60 分,两科全部合格者视为考试通过。成绩有效期一年。 设北京、上海、深圳三个考场。考试采取闭卷机考形式,题目均为客观题。
5 、期货从业资格证书
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一样,也是入门所需证书。高中学历以上报考即可,共考两科,基础和法规。金融期货即将推出,期货人才应该会变的抢手。
6 、保险中介人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可分为:
( 1 )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题型题量为:单选 80 道,每题 1 分;判断 20 道,每题 1 分;试卷满分 100 分,及格分数线为 60 分。
2006 年 7 月 30 日 起,电子化考试和笔试的命题范围统一进行如下调整:保险原理知识占 25 分,命题范围是《保险基础知识》一书的第一章至第五章。财产保险知识占 10 分,命题范围是《保险基础知识》一书的第六章。人身保险知识占 20 分,命题范围是《保险基础知识》一书的第七章。《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规范占 15 分,命题范围是《保险中介相关法规制度汇编》、《保险基础知识》一书的第八章和第九章。其他相关法规部分占 30 分,命题范围是《保险中介相关法规制度汇编》,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占 20 分(全部为判断题)。《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共占 10 分。
( 2 )保险经纪和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 保险原理与实务 ”
题型题量:单选题 100 道,每题 0.5 分,共计 50 分;多选题 50 道,每题 1 分,共计 50 分;满分 100 分,及格分数线为 60 分。
命题范围:参考用书《保险原理与实务》第一章至第七章占 40 分;第八章至第十八章占 60 分。
“ 保险经纪实务 ”
题型题量:单选题 100 题,每题 0.5 分,共计 50 分;多选题 30 题,每题 1 分,共计 30 分;案例题 2 题,每题 10 分,共计 20 分;试卷满分 100 分,及格分数线为 60 分。
命题范围: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参考用书是《保险经纪相关知识》和《保险中介相关法规制度汇编》。案例题参考《保险原理与实务》的第八章至第十八章,以及《保险经纪相关知识》的第二章、第五章至第八章和第十三章命题。
“ 保险公估实务 ”
题型题量:单选题 100 题,每题 0.5 分,共计 50 分;多选题 30 题,每题 1 分,共计 30 分; 案例题 2 题,每题 10 分,共计 20 分;试卷满分 100 分,及格分数线为 60 分。
命题范围: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保险公估相关知识与法规》第一章至第四章占 30 分,第五章至第九章占 50 分 ; 案例题参考《保险原理与实务》的第八章至第十八章及《保险公估相关知识与法规》的第二章命题。
7 、理财规划师
8 、 FECT 金融专业英语
F. 综合金融是什么工作
就是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两项以上的金融业务。我国银行业考虑实行综合经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综合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历史地看,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得各项金融业务差异越来越小;
而技术创新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概念中的资金融通成本、收益对比状况,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提供方式。
金融全球化极大地强化了竞争,迫使金融企业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效率。
(6)金融服务综合扩展阅读:
综合化经营可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战略优势,包括信息优势、协同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多元化利益等,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其有限资源,实现金融业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利润来源的多样化,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增强了竞争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提高效益,以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提高。
G. 金融业综合经营是指什么
一般认为,金融业可以看作是主要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个小行业构成的一个大行业。如果金融业内的经营者只在单个小行业内经营称为"分业经营",即商业银行只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证券公司只经营证券业务,保险公司只经营保险业务。至于何种方式可以称为综合经营,目前则引起较大的争议.
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业综合经营制度变迁中的共性特征:
1、 综合经营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允许结合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区域越来越大、方式也越来越多,即由禁止金融机构的结合、人员的结合、资金的结合到逐步有条件地放开,在效率、监管成本和内部协调成本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2、 金融监管政策总是滞后于金融业的发展,是一种被动式的迎合。金融业综合经营一般是通过业务经营形式的融合与相对应的组织体制创新,在法律界定的空白点上进行突破,如美国金融服务法出台之前很多条款已经被突破。其后,再从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事实利益为依据来推动立法的变革。在目前已经允许综合经营的国家和地区中,除日本等少数金融体系外,一般都经历了一个对法律与政策逐步突破的渐进过程,但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正式确立,法律是最后一道屏障。
3、 由于各国分业的起点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不同,在不同的金融发展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方式甚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在台湾银行内部可以设立信托部经营证券承销业务,银行与证券并未"完全分离",这与美国早年的证券与银行业完全分离并不相同,又与德国银行的一体化也不相同。
4、 实现综合经营的形式多样化。综合经营不等同于某一种形式,实现综合经营的方式不只是一种,在实行金融控股公司制的美、日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允许资本或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综合经营采取母子公司制。
总之,综合经营只是一个程度的概念,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深度和广度可能会不同。实践中,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按其主体不同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选择,关键是看哪种模式能为其带来更大利益或更有利于同行竞争;二是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强制性要求,其目的是在保证金融体系稳定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之间求得平衡,金融政策的开放将给金融业界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实质上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只间很难找到一个分水岭,因为金融制度中各种业务的分离或结合方式呈多样性,且不同制度对特定的结合方式规定具有差异。所以,我们只需判断某金融制度是否更趋向综合经营或者相反,而不需要判断参照物和被参照物孰是综合经营孰是分业经营。金融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其发展必须与服务对象需求相适应,同样我们的金融政策也必须与金融业的发展相适应,并不是我们人为随意决定的。
从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来看,国务院批准的金融控股集团有中信一家,其他准金融控股公司从其组织形态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控股类型的金融机构,以不久前成立的汇金公司、建银投资为代表;第二类是金融企业控股其他金融机构而形成的控股公司,以平安保险集团为代表;第三类为实业母公司控制金融机构而形成,包括以招商局集团、华能集团等为代表的国有控股集团以及东方集团、新希望集团等民营性质的控股集团。
H. 什么是综合金融
所谓综合金融,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对所有金融机构开放共享,为金融理财师发布各种金融理财产品、项目信息,甚至为客户打造和定制金融理财产品。特别针对目前中国三万家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为其免除疲于奔命,成为其互联网服务平台。
(8)金融服务综合扩展阅读
风险分析
当前从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现状中可以看出综合经营风险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资产管理市场严重混乱状况有所收敛,但未根本扭转。当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均已开展形式各异的资产管理业务,鉴于近几年实践中的惨痛教训,一些监管部门在监管理念与政策上已有所调整,正在逐步统一。
2、金融机构关联交易增多,出现严重的风险传递现象。综合经营的最大优势在于发挥协同效应,最大风险是如何防范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引发的风险传递。目前,由于我国对金融控股集团防范风险的防火墙制度尚未系统建立,随着金融机构之间业务联系的密切,关联交易自然增多,风险传递问题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