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填写委托银行(金融机构)代缴税款三方协议书
税务登记号一连串的数字。地税就是地税登记证的发证机关,国税就是国税登记证伤的发证机关。代码可写可不写。其余的按照要求填写。
② 一旦和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之后,投资者的个人信息是不是会被泄漏出去啊
这个人问题问得好,谁都怕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某些不规范的金融机构往往以出卖客户的个人信息获得暴利,或者是信息保护系统不给力,导致信息泄漏,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但是大型金融机构信息泄漏的风险很低,而且对客户的个人信息等等都会进行保密。例如链家金融可以,信息保护很周全。
③ 为什么借款合同中一方为金融机构的合同是双务合同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单务合同
民间借贷合同是实践性合同,所以少了出借人必须要交付借款的义务,合同自借款实际给付时才成立;
金融机构的借贷合同,金融机构需要给付借款,同时又有各种权利;
④ 关于金融(银行)行业的禁业协议
个人理解。。。就算你找到了法律又能怎样。。金融这行处处通。。你选择了在这行混。然后又拿法律文本去对付自己的老板。。就算你成功了。以后谁还敢要你。。然后你还得罪了现任领导。。你想想以后日子会咋样。。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⑤ 网上银行怎么查到自己与金融机构有代扣协议
可能你先前设置的自动扣费项目而你忘了
⑥ 什么叫要式合同什么叫诺成合同金融机构借款为什么属于诺成合同
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前者称为法定之要式合同,后者称为约定之要式合同。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可将合同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和手续的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和手续的合同。
又称不要物合同。实践合同的对称。指仅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要件的合同。诺成合同自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可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标的物为合同的成立要件,当事人交付标的物属于履行合同,而与合同的成立无关。
主流观点认为,我国目前合同法中的借款合同主要调整两部分内容,一是金融机构与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借款合同关系,另一部分是指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其中以金融机构与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同关系为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借款合同是诺成合同,自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为实践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这就说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只有在实际交付的时候,才能使合同成立。——由于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不说借款合同是诺成合同还是实践合同。
我个人认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不同的。合同成立并不以生效为必要条件,也即只要双方达成合意,合同即成立,但并不一定生效。《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所规定的“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并没有否认借款合同为诺成合同,只是强调必须是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才生效。在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所有的借款合同均应为诺成合同。
⑦ 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与民间借款合同的异同点
我们往往把借款合同分为银行借款合同与民间借款合同。银行借款合同,又称贷款合同、信贷合同,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与公司、企业或自然人达成的将货币交由公司、企业或自然人使用、收益,公司、企业或自然人按借款期限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还本付息的书面协议。在这种借款合同关系中,借款合同当事人一方是特定的,即贷款人必须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贷款业务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借款中的“银行”,不限于人民银行、专业银行和商业银行,而是泛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民间借款合同是指非金融机构法人、自然人、其他经济组织之间,一方将一定数量的金钱转移给另一方,到期返还借款并按约支付利息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间借款有个更为熟悉的名词即“民间借贷”。事实上,借贷的含义,通常是指一方当事人将金钱或者物品借给他方,他方在约定期限内将同等种类、数量、品质的物品返还的行为。借贷的标的物一般包括两种,即金钱和物品。因此,借贷包括借款和借物(借用)两种情况。
⑧ 一家金融机构与A公司签订了一份利率互换协议,收取6%的固定利率,支付6个月期的LIBOR,本金为$1,000,000
金融机构每月收取6%,支付LIBOR,支付时对应的是上一期的LIBOR,例如下一次应该付的LIBOR是5%,再下一次的需要你通过计算6个月远期利率算出,因为你目前只知道的是即期利率,方法就是(1+5.6%*9/12)/(1+5.4%*3/12)-1,计算得到下一次支付的LIBOR利率,以此类推。你应该得到3笔现金流,用即期利率贴现,得到一个净现值,就是金融机构持有的互换的价值,计算的时候注意正负号,以及使用有效利率,这里边的都是年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