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金融机构的前身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金融机构的前身

发布时间: 2021-03-29 17:39:58

❶ 金融业的历史发展是什么

金融业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 6世纪希腊寺庙的货币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业务。公元前5~前3世纪在雅典和罗马先后出现了银钱商和类似银行的商业机构。在欧洲,从货币兑换业和金匠业中发展出现代银行。最早出现的银行是意大利威尼斯的银行(1580)。1694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确立了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此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迅速发展,并对加速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信用活动为中心的银行垄断与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渗透,形成金融资本,控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命脉。 中国金融业的起点可追溯到公元前 256年以前周代出现的办理赊贷业务的机构,《周礼》称之为“泉府”。南齐时(479~502)出现了以收取实物作抵押进行放款的机构“质库”,即后来的当铺,当时由寺院经营,至唐代改由贵族垄断,宋代时出现了民营质库。明朝末期钱庄(北方称银号)曾是金融业的主体,后来又陆续出现了票号、官银钱号等其他金融机构

❷ 1824年在山西诞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金融机构是什么

1824年在山西诞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金融机构是日升昌票号,他是第一个现代银行的雏形,很快各省有了分支机构。其后业务发展到日本,新加坡等地!

❸ 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现代金融业是从11世纪之后慢慢发展起来的,起源是从一个叫“圣殿骑士团”的机构开始的。

中世纪时,欧洲基督教的地盘被伊斯兰教占领了。到了11世纪,教皇进行十字军东征,很快就解放了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然后把它开放给欧洲各地的朝圣者来朝拜。圣殿骑士团就是为了保护这些朝圣者而建立的。

但是很快地,这些骑士团的人就发现了:保护朝圣者可以作为一门生意来做。因为朝圣的路途很遥远,朝圣者带很多财物不安全,需要一个异地托管财物的体系。但是,欧洲当时小国林立,壁垒重重,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建立这样一个跨国的异地财务托管体系,只有像圣殿骑士团这样遍布欧洲的武装军事力量才能干这件事。

所以圣殿骑士团发现开展这样的业务既方便,也特别赚钱:朝圣者可以在欧洲存钱,然后在耶路撒冷取用,跨国异地的汇兑就变得特别流行。很快地,这种业务就超出了保护朝圣者的范畴,在整个欧洲扩展开来。

在财务托管、货币汇兑的基础上,骑士团发现原来金融业务才是最赚钱的业务,所以他们就拓展了业务:替英国国王保管他的王冠,替英国国王征收税费,替英国和法国经营皇室的债务、债券,还替各国的贵族进行信托理财。

拥有了资金实力以后,当各国国王交战需要用钱的时候,骑士团就会给他们贷款。所以圣殿骑士团的势力就越来越大,到14世纪,这些汇款、存贷、理财、支付等标准的信用中介业务已经随着圣殿骑士团的拓展在整个欧洲流行起来,不单单是国王贵族,很多的普通百姓也开始在圣殿骑士团这里做储蓄理财业务。

所以说,欧洲在14世纪的时候,整个社会已经有比较强的金融意识,而圣殿骑士团所扮演的正是“银行”的角色,而且扮演了一个欧洲金融启蒙者的角色。

(3)金融机构的前身扩展阅读:

14世纪之后,随着英国、西班牙、法国几个大国的兴起,骑士团慢慢衰落下去。它衰落以后,欧洲还是有一个社会结构上的真空地带,接着,其他的信用机构就发展起来,取代了它的地位。

一开始,意大利北部的银行业兴起,在地中海地区取代了圣殿骑士团的作用,为各国贵族和平民提供金融服务。到16世纪,西欧小国荷兰的股票证券票据市场也开始崛起,成为欧洲的票据结算中心。17、18世纪之后,英国、法国的银行业也慢慢开始发展,尤其是伦敦的债券交易所很快成为欧洲乃至全球的债券交易中心。

这一系列的金融业务,都延续了圣殿骑士团的金融遗产,在这个基础上,欧洲就逐渐形成了以“银行为中心”的、“分权制衡”下的信用体系,我把它称为欧洲的“银行货币信用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欧美金融市场的雏形。

❹ 我国金融机构的雏形始于哪个朝代

我国的金融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那时候中国最早出现了当铺。

当铺起源很早,在南朝时已有寺院经营为衣物等动产作抵押的放款业务。唐朝当铺成为质库,唐玄宗时有些贵族官僚修建店铺,开设邸店、质库,从事商业和高利贷剥削,它与柜坊同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会昌5年,皇帝的一个文告中说:“朝到衣冠”,“贷承华胄”以及“清途”们都私置质库楼店,与人争利。

宋代当铺称长生库,由于宋朝社会经济日益发展,长生库(质库)亦随之发达。富商大贾、官府、军队、寺院、大地主纷纷经营这种以物品作抵押的放款业务。

(4)金融机构的前身扩展阅读:

金融机构通常提供以下一种或多种金融服务:

1、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类业务形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这是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行使这一功能的金融机构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类型。

2、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

3、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

4、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

5、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上述第一种服务涉及金融机构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种服务是金融机构的经纪和交易功能;第四种服务被称为承销功能,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一般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第五种服务则属于咨询和信托功能。

❺ 我国金融机构的演变和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非银行金融业务如证券、保险、信托及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国际上,实施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作为贷款人的重要性日渐下降。从资产业务方面看,资本市场、投资银行、租赁公司及外国银行纷纷抢走了商业银行的大批客户和业务。从负债业务方面看,居纷纷把积蓄投向公债、股票和投资基金以图更有利的回报。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和养老基金都成为银行负债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随着这些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利差的急剧下降。为了生存,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找途径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两大业务领域与投资银行开展竞争,规范和划分金融分业的篱笆逐渐的被拆除了。(谢平等《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及其监管问题研究》)
1 1979年,中信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1980年代,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组建,并采取固定分工的方式划定了经营范围,使资金在系统内自上而下分配。这四家银行分别面向农村、外汇、基本建设和城市工商提供金融服务。
1984年,组织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小组专门研究综合经营的问题,基本上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赞同德国模式 ,百货公司式的经营;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严格的分业经营管理模式。中国还是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开始阶段,德国模式在宏观管理上有难度,所以还是决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后来决定以交行作为试验田,单独搞综合经营试点。
1987年4月1日,作为股份制、综合类、现代商业银行的试验田,交通银行重新组建。它可以经营本外币业务,从事短期和长期贷款业务,也可以经营保险、证券、信托、投资、房地产等各种非银行金融业务,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综合经营试点银行。交通银行的重组,打破了资金的城乡分割、工商分割、国内与国外分割。
2 1986年建行成立中国投资咨询公司;1987年成立中国人建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1989年,建行与其他境内外机构成立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租赁公司——友联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3 1987年11月开始,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开办保险业务。1991年4月26日,交通银行将保险部独立出来成立了全资附属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交通银行行长戴相龙任公司董事长,并为太保拟定了著名的广告词——“太平洋保险保太平”。太平洋保险公司成为继中国人保险公司之后的第二家全国性、综合性保险公司。1995年3月9日,太平洋保险公司由交行全额投资改制为由交行控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保险企业。
4 1988年9月,交通银行在其证券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人币1000万元,是新中国最早的证券公司之一。1992年8月,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1994年1月,海通改制为全国性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人币10亿元,为交行控股子公司,交行总部及各分支行一律不再经营证券业务。1994年9月27日,“海通证券有限公司”正式设立,董文标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5 1993年11月,交通银行明确地勾勒出了一个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模式,“坚持综合经营和分业管理,逐步形成两大业务体系,即以交通银行本体经营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体系和以交通银行附属、控股子公司为主体的非银行金融业务体系。”
6 1995年,建行与摩根斯坦利合资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真正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7 1992年下半年开始,金融机构违规经营严重,风险集中涌现,金融秩序混乱。1993年12月25日,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在人、财、物方面要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中华人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人银行法》和《保险法》也相继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分业经营的格局确立。
8 1996年中国银行在伦敦注册了一家投资银行,后来迁到香港。1998年,在香港成立了中银国际,这是第一家中资的投资银行,前身是始建于1979年的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随后,中银国际和内地五家大型企业合资组建了中银国际证券公司,又投资了中国第一支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
9 1999年8月28日,交通银行与上海市正式签定转让协议,太平洋保险公司、海通证券公司正式与交通银行“脱钩”,划归上海市领导,交通银行在两家公司的全部出资额及相关权益也同时转让。
10 2002年3月,建行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人银行批准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商业银行。2003,为了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建行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部。

❻ 银行的历史和起源

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英语转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在我国,之所以有“银行”之称,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相关。

在我国历史上,白银一直是主要的货币材料之一。“银”往往代表的就是货币,而“行”则是对大商业机构的称谓。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最早见于太平天国洪仁玕所著的《资政新篇》。

一般认为最早的银行是意大利1407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银行。其后,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德国在汉堡、英国在伦敦也相继设立了银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银行得到了普遍发展。

在17世纪,一些平民通过经商致富,成了有钱的商人。他们为了安全,都把钱存放在国王的金库里。这里要注意,那个时候还没有纸币,所谓存钱就是指存放黄金。

(6)金融机构的前身扩展阅读


现代西方国家的银行结构非常繁杂,主要有:政府银行、官商合办银行、私营银行;股份银行、独资银行;全国性银行、地方性银行;全能性银行、专业性银行;企业性银行、互助合作银行等。

按职能可划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其他专业信用机构。它们构成以中央银行为中心、股份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行并存的现代银行体系。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世界各地陆续建立起一批世界性的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如1930年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1945年成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1956年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1964年成立的非洲开发银行、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等,银行在跨越国界和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❼ 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是

中国人民银行前身之一的北海银行历史(烟台)
北海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主要银行。它于1938年秋在山东掖县(现烟台莱州市)创建,逐步发展成为遍及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的地方银行。北海银行发行的北海币,自1938年至1945年各版,目前发现的有100多种,其面值有1角、2角、5角、 1元、2元、5元、10元、25元、50元、100元和200元共11种。解放战争时期,北海银行继续发行纸币,有1946年1元1种、25元1种、 100元9种、200元2种,1947年50元1种、200元1种、500元6种,1948年200元1种、500元8种、1000元9种、2000元4 种,这些纸币跟随华东野战军南下中原、华东,流通于陇海路南北、津浦路东西。在迎接全国解放的胜利进军中,北海银行于1948年12月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组建成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从1938年到1948年,北海银行走过了11年的光辉历程。

一、掖县创建

1938年秋,胶东地区金融市场比较混乱,国民党的法币(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只有1元的,零票很少,不敷流通;山东省政府的山东民生银行的纸币,极度贬值,当地人民拒不使用;一些商号滥发纸币,票面上注有“灯下不付”的字样,虽经取缔,但仍在暗中流通。这时,抗日民主政权——掖县县政府成立了。为了保证军、政开支,掖县县委及“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财经委员会研究决定:在抗日根据地创建自己的银行,发行自己的纸币。支队长郑耀南把当地的一个名叫张玉田的金融人才请到队部,研究建立银行的有关事宜。张玉田原是青岛中鲁银行经理,因不愿附敌当汉奸,回掖县老家避难。郑耀南请张玉田担任银行行长,主持银行工作,他慨然允诺。张玉田先后到青岛等地搞到印模机、钢板及有经验的工人,经多次试验,终于在1938年10月印出纸币,面值有壹角、贰角、伍角及壹元等4种。纸币以掖县的文物古迹作为正面图案,有掖县县政府门景、鼓楼、火神庙及玉皇顶全景。 11月1日,北海银行正式宣布成立,因蓬莱、黄县、掖县三县地处胶东北部、面临渤海,故名。北海银行初创时,系公私合营,总股本为25万元,由三支队出股 7.5万元,其余17.5万元分别由三县募集民股。北海银行的纸币一经发行,立即在蓬、黄、掖三县流通,信誉极好。

二、胶东重建

1938年冬,伪匪张宗援、刘桂堂侵人胶东地区,抗日民主政府撤出蓬莱、黄县、掖县根据地,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和胶东特委的领导机关转移到莱阳城北与招远交界的张格庄。北海银行停止工作,张玉田受胶东特委的推荐,担任了莱阳县县长。1939年春,胶东特委决定恢复北海银行,派陈文其去莱阳找张玉田,要回北海银行的账册和票版,把北海银行接收过来。1939年夏,根据胶东特委的指示,重新筹建北海银行,由陈文其任行长。开始时,还没有银行机构,只有三四个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是印纸币,因银行没有印刷机,由胶东《大公报》(党委的机关报)代印,工作人员进行验收、打号码。当时,北海银行自己不能制版,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只好通过关系到青岛用冥府银行的名称制版,带回来后把“冥府”字样抠去,填上“北海银行”字样来印纸币。最感困难的是印钞器材和材料,一筒油墨、一令纸都需要从敌占区来,不易弄到。印钞的纸张、油墨是采购到什么就用什么,纸张的规格、油墨的颜色很不一致,所以,同一版别的纸币印出来的效果不一样,为了区分版别,就在票面上分别印上不同的字头,如“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等。直到1941年,抗日根据地打开了局面,接收到了印刷机,建立了自己的印钞厂,才成立了银行机构。

三、全省发展

1940年6月,山东召开了各界联合大会,成立省临时参议会,决定建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作为省的抗日民主政权领导机关。“省战工会”成立后,北海银行转归其领导。1940年8月,时在鲁中成立的北海银行称为总行,胶东也的北海银行称为分行。以后,北海银行又在清河、冀鲁边、滨海、鲁中、鲁南等地设立了分行,银行工作在山东省内逐渐展开,并将民间的股份发还。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被日寇沿津浦、陇海、胶济三条铁路分割为大鲁南、胶东、渤海三个地区。北海币开始发行时,纸币上不带地区字头,可以在各地区相互流通。1942年,形势恶化,抗日根据地缩小,北海币就挤向一个地区,造成该地区纸币过多,物价上涨。为了稳定北海币的币值,北海银行根据战时情况,采取了分区发行的办法,每个地区的北海币都印上本区的字头,如胶东区带“胶东”字样,渤海区带“渤海”字样,鲁中区带“鲁中”字样,并通告各区之间互不流通。

抗战胜利后,日军撤离的中小城市被我军接管,三个地区连成一片。当时胶东地区最富,币值最高,比渤海区和大鲁南约高一倍。山东省政府命令胶东区增发货币,收购物资支援大鲁南,主动提高物价,使三个地区的北海币等价流通。

四、货币统一

各解放区的货币,大多是在抗战时期被敌人分割封锁的情况下产生的。当时各解放区经济上均不能相互联系,因此,不可能,也不需要发行统一的货币。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特别是济南解放以后,华北与山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片,两区间的贸易更加畅通发达,同时,大规模的战争,解放军的高度机动,也要求货币统一,以便利供给。经山东省政府与华北人民政府共同商定,自1948年10月5日起,北海银行发行的北海币与冀南银行发行的冀南币,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边币,在华北与山东两地区准许按固定比价相互流通,其固定比价为北海币与冀南币1:1,北海币与晋察冀边币l:10。

1948年11月13日,山东北海银行总行颁布《关于山东和华中实施货币统一指示》,自即日起,北海币在华中各解放区内以1:1的比值与华中币混合流通。15日华中银行停止发行纸币,并逐渐收回华中币,北海币成为山东解放区和华中各解放区的法定货币。

固定比价,互相通用,这只是货币统一工作的第一步。由于各种货币种类复杂,币值高低不一,互相折算仍然相当麻烦。为了进一步统一货币,经华北、山东、陕甘宁、晋绥政府会商决定,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三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币,作为三大解放区的统一货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起发行钞票。人民币发行后,对各个解放区的地方币以不同的比价进行收兑,人民币对北海币的比价为1:100,至此,北海银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❽ 金融业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金融业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 6世纪希腊寺庙的货币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业务。公元前5~前3世纪在雅典和罗马先后出现了银钱商和类似银行的商业机构。在欧洲,从货币兑换业和金匠业中发展出现代银行。最早出现的银行是意大利威尼斯的银行(1580)。1694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确立了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此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迅速发展,并对加速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信用活动为中心的银行垄断与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渗透,形成金融资本,控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命脉。

金融业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从古代社会比较单一的形式,逐步发展成多种门类的金融机构体系。在现代金融业中,各类银行占有主导地位。商业银行是现代银行最早和最典型的形式,城市银行、存款银行、实业银行、抵押银行、信托银行、储蓄银行等,虽都经营金融业务,但业务性质常有较大差异,而且,金融当局往往对它们的业务范围有所限制。现代商业银行一般都综合经营各种金融业务。大商业银行除在本国设有大量分支机构外,往往在国外也设有分支机构,从而成为世界性的跨国银行。现代大商业银行通常是大垄断财团的金融中心。持股公司已成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与商业银行性质有所不同的是专业银行。专业银行一般由国家(政府)出资或监督经营。其业务特别是信贷业务,大都侧重于某一个或几个行业,并以重点支持某些行业的发展为经营宗旨。中央银行的建立是金融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现代金融业中,中央银行处于主导地位。它是货币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调节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一般也是金融活动的管理与监督机关。除银行外,现代金融业中还包括各种互助合作性金融组织(如合作银行、互助银行、信用合作社或信用组合等)、财务公司(或称商人银行)、贴现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金融咨询公司、专门的储蓄汇兑机构(储金局、邮政储汇局等)、典当业、金银业、金融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黄金交易所、外汇调剂市场等)和资信评估公司等等。现代金融业的经营手段已十分现代化,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服务已相当普及。

❾ 金融机构的概念是什么

关于金融机构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机构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是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

广义的金融机构不仅包括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还包括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比如中央银行以及专职监管部门。

金融机构通常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接受他人的财产委托等形式从资金盈余者手中获取资金,而后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将资金贷给资金需求者。

它们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疏通引导资金的流动,可以促进资源在经济社会中的分配,提高经济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