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国际金融人才服务中心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国际金融人才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1-03-26 16:35:19

Ⅰ 世界上有哪几大金融中心

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位于第三和第四。而两年前一项类似的调查中备受青睐的上海,这次排名第24。 为计算指数所作的调查还显示,金融界对构成金融中心竞争力主要因素的看法也在改变。两年前,人才和技术被认为是构成竞争力的首要因素,今年受访者关注的重点是政策监管和税收环境。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今年首次公布,由英国的Z/Yen调查公司为伦敦金融城统计制作,今后每两年公布一次,对全球46个城市作为金融中心所具备的竞争力加以比较和排名。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是根据对全球金融服务业决策层人士进行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结合47个有关竞争力的不同指数,综合计算分析得出。 推出这个指数的目的是展示金融中心之间相对竞争力的变化,以助了解金融中心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从零开始建设一个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比如沙特的迪拜)是否可能,以及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亚洲是否可能出现一个全球金融中心。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斯耐德说: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凸显了两个亚洲金融中心 - 香港和新加坡 - 在竞争力上远远超过伦敦以外的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城市。 伦敦金融城2005年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调查报告显示,当时亚洲几个金融市场之间没有明确的高低之分,而今年的调查则清楚表明,香港被认为正在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而日本东京仅排名第9。两年前的调查中倍受青睐的上海和北京,今年名列第24和第36。 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受访者认为香港最有可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因为它的监管良好,高质量的专业人力资源充足,而且已经是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从各项指标来看,上海都无法跟香港比。根据调查报告,成功的金融中心扮演了五个角色中至少一个: 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只有伦敦和纽约够这个资格; 国际金融中心,比如香港,承担了大量跨国交易活动; 特色金融中心,在某个领域独霸鳌头,比如苏黎世的私营银行业是世界第一; 全国金融中心,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金融服务中心,比如上海; 区域金融中心,承担了国内一个地区的主要金融业务,比如芝加哥既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又是一个地区金融中心。 伦敦和纽约扮演了全部五种角色,但伦敦在五项竞争力指标上都超过了纽约。 今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金融界要人对构成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要素的看法跟两年前不同。2005年,在《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相对竞争力调查报告》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人才和技术是整体竞争力的首要因素,而这次的调查显示,人们的关注焦点已经转移到政府监管政策和税务环境。 计算指数中采纳的其他竞争力因素指数还包括人力(高质量劳动力供应、劳动力市场灵活程度、商业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发情况)、商业环境(监管、税率、腐败程度、经济自由度和经商的难易程度)、市场状况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居住生活条件等因素。

Ⅱ 收到平安(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面试通知,在网上搜了下,发现关于他们的消息都很负面,心里有点没底。

刚好昨天去了,说一下也无妨,让后面的人不要上当受骗。

我当时看到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有招聘,就应聘了“高级财务顾问”一职,结果在在线投递简历的第二天,就有一个“推荐人”给我打电话,让我在第三天下午13点30到平安国际金融中心B座五层参加面试。要求穿正装,带简历跟身份证复印件。

第三天我按时到了,签到之后,被领到一个可以装一两百的人大教室,里面已经全是应聘者,大家应聘的职位不一样,有的也是“高级财务顾问”,有的是“财务分析师”等等。然后开始听一个自称很牛的女老师讲了三四十分钟的“假大空”,关于平安怎么怎么牛,业务多么多么好。期间我仔细看了下发给我的平安材料,发现重点内容除了简介这个集团以外,主要是讲保险相关流程,这一点引起了我的怀疑。这份材料后面还附带着一张关于演讲的测试题,题目中的主观题都是与“综合保险业务员”相关,这一点又让我怀疑起来。整个演讲之后,我对我所应聘的“高级财务顾问”几乎没有任何了解,有很多应聘者已经离场了。

下午14点30左右,工作人员说要大家做所谓的LASS测试,说只有通过这个测试的人才有机会进入面试。我很惊奇的是,工作人员说现场题目不够,要求教室左半边的应聘者先做,而且每两人或三人共用一本试题册!这一点充分说明主办方的考虑不周和不重视:有多少人接到面试邀约他们是知道的,那为什么不能准备充足的试题册?这个LASS测试中的大部分题目的重心是在问你愿不愿意成为“保险推销员”!!!全部在场人员做完LASS测试基本上已经快15点15了。期间早做完并且提交的应聘者大部分都被陆陆续续的叫道另外的屋子进行面试。

由于我去的比较晚,提交LASS测试的时间也晚,所以16点时工作人员才点名让我去面试,我们被领到他们的公共工作区,里面有四个面试官,还有n个在打电话,处理公司事务的内勤,好不热闹。每个面试分别进行,但是没有隔断分开,人声嘈杂。

16点5分面试官让我进行面试,16点8分面试结束,整个过程就他妈的三分钟!面试官的问题只有一个,让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之后看到我的简历,知道我不是北京土著,就问我“下定决心要在北京闯闯嘛?”我给与肯定回答,然后他对我幽幽地说,“北漂很苦啊……有心理准备嘛?”我说有。于是他很开心的跟我说,“根据你的情况呢,我觉得你基本上符合我们这份工作的条件,祝贺你,你的面试通过了,请明天于叉叉时间到叉叉地点参加我们的产品体验和第二轮面试!”这个言简意赅的三分钟面试占用了我一下午的时间!

行了,打了这么多,全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吹牛死户口本。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你不信,今天下午坐地铁到亮马桥站,去他们那体验下。要是完全跟我一样,记得给我加分。帮人也要回报。

Ⅲ 国际顶尖金融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楼说得很对 lz的问题确实太泛泛了

一般来说 英语和数学能力就不用说了 对宏观经济 微观结构 财务报表 公司治理 中央银行学 商业银行学 固定收益及证券 国际金融 衍生品定价都要熟悉吧 至于模型的认识 面板计量 时序分析 非线性统计 晕 我都觉得基本上要一流高校的金融学硕士以上才有希望了 但是在一些方面特别有才能也可以啊
不过上述都熟悉也只是一个技术人员 顶尖人才应该还需要5-6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不过既然说到国际 那此人必然需要在多个国家多个地区待过 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金融市场 经济环境

Ⅳ 学习金融专业有什么工作可以找

金融专业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好的,主要有以下几下方面:

1.银行,刚开始基本从柜台或者大堂的基础业务做起。一人进银行,全家拉存款。所以在银行提升的快慢,取决于你的个人能力和获得资金的实力。工作压力是有的,不过还算是比较安稳的。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

2.保险,进去一般都从销售岗位做起,就是卖保险的,拼业绩。比如,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

3.证券,刚进去基本都从拉客户开户做起,涉及比如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都是需要研究生的。国内的证券公司,比如银河证券、中信证券,国外的投资银行,比如摩根斯丹利、摩根大通。

4、私募、风投、信托。高风险也高收益,也还是蛮锻炼人的。这类机构以及资产管理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基本也是金融比较对口的行业。

5、国外咨询行业。像埃森哲等专业的管理咨询服务机构,蛮有挑战性的,要求也蛮高。

6、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很多人挤破头想进去,四家专业的服务机构对员工的自身发展很好,压力大的环境也很能锻炼人,许多公司都很看好,这曾在四大锻炼出来的工作经验。不过需要努力考到证书,毕竟会计行业证书很重要的。

7、各家企业。有些好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福利都还是很好的,像世界500强企业,都很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个人发展。

8、政府部门。就是考公务员,做机关单位的各种工作,比较安稳.

(4)国际金融人才服务中心扩展阅读: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金融学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Ⅳ 世界六大金融中心的名称是什么啊

英国伦敦金融城最新公布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调查报告显示,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纽约其次,香港和新加坡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而上海排名第24位,北京排名第36位。

报告中首次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根据人力、商业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和综合竞争力,对全球46个城市作为金融中心所具备的竞争力加以比较和排名。

该报告称,伦敦和纽约真正是全球金融中心,为全球参与的交易提供了广泛服务。由于香港拥有严谨的法制以及经验丰富的金融人才,而且已经是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只要亚洲金融市场不再出现较大的波动,香港是成为另一个全球金融中心的最有力竞争者。

报告称,由于在人才、市场管制及企业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上海,与排名第九位的东京,从各项指标来看,目前都无法跟香港比。

为计算指数所作的调查还显示,金融界对构成金融中心竞争力主要因素的看法也在改变。两年前,人才和技术被认为是构成竞争力的首要因素,今年受访者关注的重点是政策监管和税收环境。

国内金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凸显,但要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任重而道远。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由英国的Z/Yen调查公司为伦敦金融城统计制作,每两年公布一次。

Ⅵ 请问浦东商城路660号是5楼,上海国际金融人才服务中心是哪个镇,怎么坐车

那里是市区,哪个镇都不是。
属于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
乘地铁9号线,商城路站,2号出口。

Ⅶ cfa可以在上海落户吗

也要看你的综合条件,但是CFA是落户上海的很大加分项。

CFA是《上海市金融领域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中提到的紧缺型人才,因而在户籍、《居住证》、《外国专家证》办理、医疗保障、子女就学、住房等方面,政府会给予相应的服务和便利。

详情请查看文章:http://www.zejicert.cn/article/1032

Ⅷ 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的大事记

2000年1月 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成立
2001年4月 双高人才测评网开通
2001年6年 完成“北京双高考试评价题库管理分析系统”的研究开发
2001年8月 北京双高内部刊物《双高HR联盟资讯》创刊
2001年11月 北京双高策划实施“中关村拥抱未来 IT企业捆绑招聘活动”,联想、用友、方正等中关村IT企业参加
2002年12月 北京双高人才测评专家委员会成立
2003年3月 北京双高GGCP网站开通,并组织“首届中关村网上人才招聘”活动
2003年8月 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电子城分部成立
2003年9月 北京双高与市委金融工委合作,成立北京国际金融人才服务中心
2003年12月 北京双高落户清华园,举办清华科技园50家企业联合招聘活动
2003年12月 北京双高迁址,新办公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44号
2004年1月 北京双高志信人才派遣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5月 北京双高策划实施“首都金融企业联合招聘海内外高端人才”活动,在“华尔街日报”、“香港大公报”、“金融时报”等媒体发布招聘信息,共有11家中央在京和北京市属金融机构参加活动,提供职位68个,招聘各类高端金融人才142名
2004年10月 北京市领导人才考试评价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举行2005年12月 北京双高自主研发的北京市党政领导人才评价标准及胜任模型通过专家鉴定
2006年4月 北京双高朝阳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成立
2006年12月 北京双高HR俱乐部成立
2007年 9月 北京双高参展亚洲人力资源博览会
2008年11月 北京双高在市人才机构首次等级评定中被评为最高等级机构(4A级)
2008年12月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成立
2009年5月 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获“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评选”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
2010年4月 北京市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网络系统正式开通
2010年11月 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荣获华尊奖——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十大标志性品牌
2011年1月 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荣获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袁方获中国行业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2011年5月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社以及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薪酬管理高层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举行。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在本次论坛上被评为“2011中国薪酬管理年度优质服务机构”。
2012年4月27日 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联合正式成立了国内首家“政治心理学研究中心”。

Ⅸ 国家公布的紧缺人才目录里有哪些紧缺人才

从别处摘的
希望对你有用
我也是08的高考生
大家一起努力

物流人才节节看涨

据统计,上海现在有专业物流公司6000多家,加上电子商务、大型超市等相关企业共40万家,根据业内人士的估算,上海需要几十万物流人才,需求远大于供。随着上海深水港建设项目的启动和世博会的逐渐临近,物流人才的需求会更加迫切,物流人才的培养已经被纳入到“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体系”中。

物流专业的培养方向就是市场急需的具有商科背景又懂得物流管理的大量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并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就业去向则包括物流系统化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熟悉国内进出口市场业务的中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和物流软件开发设计人才、商务谈判代表、外语人才等。

上海开设院校(部分):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商学院、建峰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

汽车人才持续走俏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汽车类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上海在未来10年内就将需要6万汽车人才,15年内将达到10万,但目前这类人才还不到2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无疑是我国赶上其他国家的必由之路。

汽车领域的急需人才包括: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汽车设计及开发人才、关键零部件人才、汽车服务贸易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包括机电一体化、试验维修、模具制造等)、汽车文化人才、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法律、财务人才等)。

为此,包括26类汽车专业人才和11类相关专业人才的“中国(上海)汽车人才重点开发目录”已确定,其中,高级汽车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汽车动力总成设计开发人才等都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需求,列入汽车人才重点开发目录。

热门专业推荐:同济大学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机械类、工商管理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工程)。

金融工程师争夺白热化

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看,其金融人才都在30万以上,而目前上海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在10万左右,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在人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更是短缺。今年,金融工程师再次作为高级金融人才被列入上海紧缺人才目录中,人才市场对高级金融工程师的需求非常旺盛。

金融工程师这一职业是随着金融工程学科的创立而产生的,具体指利用金融工具并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专业人才。金融工程师通过基本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期货等,依据客户的要求设计加工,使收益、币种、风险和期限形成合理的组合,构成较复杂的金融创新产品,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

因为金融工程师具有一系列专业化的、仅凭技术无法达到的素质,并且,由于金融创新的速度超过了市场产生称职金融工程师的能力,金融工程师总体上是供不应求。其就业机会显得格外光明,并且毫无疑问,其工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就业流向:金融工程师通常受雇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各种各样的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以及非金融性质的公司。

生物医药领域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医药市场上新的增长点,预计未来三年世界医药市场年增长率9%左右。同时,中国生物制品业正逐步从仿制向研发转变,创新产品将带来大量利润,行业利润率有上升空间。但是,风险投资商近期比较看中中西药结合的项目,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短期内推向市场,见效快。有这方面专利与技术的创业者积极进入。

【报考推荐】

本市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有: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其中,从2007年上海高校生物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来看,华东理工大学与东华大学均为100%,上海大学位居第二为99.04%,上海交大为92.11%。

动漫领域

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随着我国动画漫画、游戏爱好者队伍不断壮大,动画漫画、游戏市场越来越受社会重视。近几年,全国各高校相继开设动漫专业,目前,全国约有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办了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

从目前的市场前景来看,多媒体、游戏、动画设计等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游戏设计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具备游戏设计能力、策划能力和项目创意的高端人才更是短缺。

【报考推荐】

本市已有上海交大、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二工大等高校设立了此类专业。报考学生应对游戏设计感兴趣,最好能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

交通运输领域

近几十年,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管道等五种运输形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系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交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人才成为必然趋势。

【报考推荐】

本市开设交通运输专业的学校有:同济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其中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生为27人,就业率为10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人数为155人,位居第二为98.71%,上海海事大学毕业人数为772人,就业率为9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