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多少
从2005年3月17日起,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改按商业性贷款利率执行,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商业贷款利率是银行发放企业贷款时收取的利率。例如,对企业发放贷款的利率。
1、各项贷款
六个月-4.86;一年-5.31
一至三年-5.40;三至五年-5.76
五年以上-5.94
2、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五年以下(含五年)-3.33
五年以上-3.87
计算方法:
设贷款总额为A,银行月利率为β,总期数为m(个月),月还款额设为X,则各个月所欠银行贷款为:
第一个月A
第二个月A(1+β)-X
第三个月(A(1+β)-X)(1+β)-X=A[(1+β)^2]-X[1+(1+β)]
第四个月((A(1+β)-X)(1+β)-X)(1+β)-X =A[(1+β)^3]-X[1+(1+β)+(1+β)^2]
…
由此可得第n个月后所欠银行贷款为
A(1+β)n –X[1+(1+β)+(1+β)2+…+(1+β)n-1]= A[(1+β)^(n-1) ]–X{[(1+β)^(n-1)]-1}/β
由于还款总期数为m,也即第m月刚好还完银行所有贷款,因此有
A[(1+β)^(m-1)] –X[(1+β)^(m-1)-1]/β=0
由此求得
X = Aβ[(1+β)^(m-1)] /[(1+β)^(m-1)-1]
(1)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扩展阅读:
商业银行制定贷款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1、所在国的金融法律、法规、政策的财政政策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2、银行的资金来源及其结构,即资本状况及负债结构;
3、本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4、银行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业贷款利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业银行贷款政策
❷ 现在各银行房贷利率分别上浮了多少
现在各个银行贷款利率上浮10%-30%。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
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银行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
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❸ 贷款基准利率上浮40%是什么概念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5%;如果贷款基准利率上浮40%,上浮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6.09%。贷款1年500万,那么本金和利息是500+500*6.09%=530.45万。
(3)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❹ 目前人民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规定的上浮区间是多少
准确的,今年新调整的贷款利率,在基准4.425‰的基础上有个浮动区间,不再设定上限,各家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来确定利率的高低。但是规定下限,就是4.425‰.对于存款利率你也说对了,是相反的,各家根据自己的经营可以下浮。
❺ 什么情况下贷款利率会上浮
1、调结构控风险
贷利率政策的变动与宏观政策的调整关系密切。在银行信贷“调结构”的大方向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属于“房地产类贷款”,银行对此有一套风控逻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
2、银行资金成本上升成主因
不少银行仍在消化此前房贷的存量,已经数月没有新增的房贷了。按季度下放房贷额度指标,但这一额度明显“不够用”。
多家房地产中介也反映,不仅房贷利率折扣没有了,放款的时间更明显延长。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是推动银行调整首套房房贷利率、收紧额度的主要原因。
(5)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扩展阅读
浮动特点是:
1、利率的变动可以灵敏地反映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
2、借贷双方所承担的利率变动的风险较小;
3、便于金融机构及时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调整其资产负债规模;
4、有助于中央银行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❻ 贷款利率以贷款发放时适用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为基础利率上浮6.55%确定是什么意
我来回答:银行与客户商议放款利率有二个基本要素,一是适用的贷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明确),二是放款银行依据客户信用等等因素确定浮动值(可以是浮动幅度,也可以是加点基本点BP)。
同期:指放款时间适用央行最新的贷款基准利率;同档:因贷款期限不同对应一个基准利率期限档次的利率水平(最后一次公布2015.10.24基准有三个个档次,即1年期以下基准利率4.35%,1-5年基准4.75%,5年以上基准4.95%。
下表 是央行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表
假设2018年1月1日放款,贷款期限五年,则贷款利率=4.75%*(1+6.5%)
政策变化:人民银行2019年第30号公告,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应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协商,将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计算公式转变为:贷款利率=同期同档贷款基础利率(LPR)+/-BP
❼ 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利率一般上浮多少
1、中国人民银行自2015年3月1日起对于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浮的区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1.3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对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的区间:商业银行、城信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
2、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利率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利润在借款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分配比例,因而影响着借贷双方的经济利益。贷款利率因贷款种类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与借贷资金的稀缺程度相联系。
❽ 银行贷款上浮5%,什么意思,现在利率是4.9%,上浮5%是多少,怎么计算谢谢
利率上浮就是指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依据,进行上浮,以适应不同情况的贷款人和贷款政策,上浮5%就是基准利率乘以1.05计算的结果,也就是5.145% 。公式:4.9%+4.9x5%=5.145%。
利率上浮是各商业银行(除中国人民银行以外的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公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针对某种业务对利率做出不同幅度的上行调整,与此相对的还有利率下浮。
(8)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扩展阅读:
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从借款人处收取的利率。大致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
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①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
②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③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供大于求,贷款利率必然下降,反之亦然。另外,贷款利率还须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有价证券收益因素、政治因素等。
不过,有的学者认为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应是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将约束利息率的因素看成企业借入银行贷款后的利润增加额与借款量的比率同贷款利率间比较。只要前者不小于后者,企业就可能向银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