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非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非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发布时间: 2021-06-10 08:12:36

1.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算是货币资金吗

我是这么认为的:资产负债表中有“货币资金”项目(不应该叫科目),是由会计科目中“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归集组成的。贵公司持有某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已解禁,可随时变现,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该归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中。所以说它不是货币资金。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属于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有什么关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属于非流动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联系:

1、主要表现形式相同:交易性金融资产表现形式为在活跃的证券市场上购入债券股票,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内容也是债券和股票。

2、采用计量模式相同:不论哪种资产,其初始入账成本即为其在市场上通过交易取得的成本,即对于资产的出售计量,是采用市价。

3、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债券与股票,通常具有活跃的市场,其公允价值表现为市场价格,可以从证券市场取得可靠的公允价值。

(2)非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注意事项: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计算摊余成本不考虑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但要考虑发生的减值损失。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计算公允价值变动额是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比较,而不是用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比较。

3、如果期末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动,不计提减值时,计算摊余成本时不考虑由于公允价值的暂时变动的影响。

4、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同时存在计算公允价值变动和摊余成本,就要分清楚,当计算公允价值变动额时是用此时点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非流动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流动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交易性金融资产

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二、计算方式不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资产负债表日,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三、损益不同: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离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整死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3)非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扩展阅读:

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交易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要求采用该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

有以下几点区别:

1、持有目的不同

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是为了短期内获益,而要相对持有一段时间;交易性金融资产则是为了短期内获益。

2、持有时间不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长一些,一般在一年以上;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则在一年内。

3、初始投资时的费用确认不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资本化,计入投资成本;而交易性金融资产计入当期损益;

4、持有期间计量不一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而交易性金融资产计入当期损益;

5、减值不一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进行减值;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投机性强,不进行减值。

(4)非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扩展阅读: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科目

1、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均以公允价值来计量,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则要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资产形式不同而计入科目不同。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的,交易费用可直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的,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照面值计量,所以交易费用应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5. 我们公司买股票,怎样认定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AFS securities)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外的其他的债权证券和权益证券。

企业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目的是获取利息、股利或市价增值。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不会像对交易性金融资产那样积极管理。

如果企业打算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卖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那么就应该将这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归为短期投资。

如果企业不打算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卖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那么就应该将它们归为长期投资。

2、交易性金融资产( trading securities)是指企业打算通过积极管理和交易以获取利润的债权证券和权益证券。企业通常会频繁买卖这类证券以期在短期价格变化中获取利润。

(5)非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

一、日常核算科目

本科目应当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具体而言:

⑴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⑵资产负债表日,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界定: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会计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如购入的拟短期持有的股票,可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如基金公司购入的一批股票,目的是短期获利,该组合股票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3)属于衍生工具。即一般情况下,购入的期货等衍生工具,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为衍生工具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易。

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因为它们不能随时交易。

6. 为什么非上市公司的持有的短期股权不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只能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因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人为操作因素很大

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

1、初始确认时交易费用处理方式不同。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交易费用处理方式的不同是由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意图不同而造成的,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为了短期内进行交易,获取交易差价,因此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就是获取投资收益;

因此该资产在取得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之外的交易费用,就是投资者为了取得投资而先付出的代价,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应该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和持有期间并不确定;

因此,为了避免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交易费用调节利润,对于企业持有时间不确定或者是长期资产的交易费用一般是计入到资产的入账价值中的。

2、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方式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是由它的持有意图决定的,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时间短,仅是为了赚取差价,因此短期内会处置,所以公允价值变动可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持有意图不明确,持有期间不确定,为了防止企业利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来人为调节利润,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要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到处置的时候才可以转入当期损益。

3、资产减值损失处理方面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主要是因为持有期限短,不涉及到减值测试和实际利率摊销问题,而且交易性金融资产正常的价值波动已经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计提减值准备也是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二者造成的结果一样,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非暂时性下跌,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主要是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影响的是权益而不是损益,而资产减值的话是会对当期利润造成影响的。

8. 限售股权什么情况下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什么情况下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对股权分置限售股的会计处理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首次执行日应当追溯调整,计入资本公积。《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对股改限售股的处理以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重大影响为界线,在重大影响以上的,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界线之下的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非满足该准则规定条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果这里满足相关条件,那么可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否则只能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通常来讲,限售股限售期间较长,一般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9. 会计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什么概念

1.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
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如果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前三类金融资产,则应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例如,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
(2)限售股权的分类
①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②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非满足该准则规定条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