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公司金融基本假设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公司金融基本假设

发布时间: 2021-06-07 02:38:35

❶ 经济学基本假设有啥bug

在经济学不同的细分领域中会有不同的假设。我这里只cover了我认为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细分领域的两条基本假设,这两条假设是宏观和微观都会用到的基本假设。

  1. 理性人假设

    经济学假设每一个人或单位的决策都是理性的,换言之都是以效用最大化或者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但是这一假设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持续成立。对于个人决策,行为经济学的一些实验以及理论已经证明了个人的决策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情绪、错觉等等心理层面的因素,导致个人即使在了解到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的巨额层仍然不是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对于企业,公司金融中也探讨了诸如利益冲突、代理成本等大量会导致公司决策背离其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情况。同时,由于公司的决策最终也是由个人做出,行为经济学当中也讨论过大量由于个人的情绪以及认识偏差导致公司决策错误的情况。

经济学中,理性人假定是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后衍生出的"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自由放任主义、古典经济学派等等都是基于理性人假定,推导出市场各参与者将各行其是,最终的合力将会把市场推动到效率最大化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均衡状态。那么理性人假定的瑕疵将会导致经济理论预测的巨大偏差。

2. 完全信息假设

前文有提到,即使市场参与者高度理性,为了做出最优决策,他们仍然需要第一时间了解市场上的所有真实信息。但是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一方面,由于技术的限制,市场消息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市场参与者希望通过信息优势谋取高额利润,也会有人为力量加强信心的隔绝性;同时,随着金融以及科技的发展,解读市场信息往往需要极为深厚的专业积累,而这种知识积累并不是市场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拥有的。以上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市场参与者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市场上的所有真实信息,也就是经济学人常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市场失灵的情况,造成无效决策。一个最简单的例证即是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实际上大量极为复杂的ABS、CDO产品造成了整个市场的风险连接,ABS初始的风险分散效应已经失效,同时,由于当时的ABS结构复杂,市场上甚至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这些ABS产品真实的风险水平,同时,大量投行为了推销ABS以换取现金流,在宣传是也没有有效揭示ABS产品的风险等级。最终导致了违约行为大量蔓延、投行以及金融保险公司倒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酿成了08年的次贷危机。

以上都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结合你男的生活经验其实可以一眼看出这些假定的问题在哪里。我不了解为什么会有答主建议需要看艰深的纯理论书籍,如果您不是想向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发展的话,死板的方法纯粹是浪费时间。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经济学的细分领域还会有其他假设,例如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基本假设、公司金融基本假设、金融经济学中的无套利基本假设等等。看到这些假设的内容,结合市场上的案例以及您的生活经验,完全不难看出假设的局限性。但是,任意理论都是对于现实生活的适当简化,这样才能使问题可以被解析,作为经济学人应当在降低解析难度的利和过度简化的弊之间权衡取舍。

❷ 公司金融的一个公式

又不需要贴现,除权益成本干嘛,再说了,无杠杆的现金流本来就是对股东而言的,股东又不会替自己减去自己的成本,就像你算债务人的时候,也不会减去债务利息一样的道理

❸ 公司金融学问题

本人也无获利,为履行职务; 2.本人已离职一年,公司对外出

❹ 经济学有哪些基本假设

第一,理性人假定。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完全信息假定。完全信息。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第三个基本前提假设是市场出清假设,它与前两个基本前提假设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是前两者的逻辑推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围绕着对这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的反思而展开。

经济学从以上三个基本前提假设出发,通过数学演绎推理,得出结论。以上三个假设条件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条件。西方经济学者承认,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它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

(4)公司金融基本假设扩展阅读: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

经济学的发展曾经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于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希腊色诺芬与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中国经济学家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逐步由政治经济学向科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不断完善。

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经济学家看来,所谓经济,就是创造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功利活动,所谓经济学就是教人创造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经世致用的学问。

但随着后来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出现、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产生出商品经济,发展出市场经济,提升为知识市场经济,衍生出虚拟经济;经过西方古典-新古典-新兴古典经济学家与时俱进线性抽象的一路折腾一路演化,价值逐步异化为价格,异化为金钱,经济活动逐步异化为赚钱。

经济学也就逐步异化为教人怎样赚钱,包括怎样投机赚钱。随着产品的逻辑逐步演变为货币的逻辑,衍生出金融的逻辑,最后产生出金融泡沫,虚拟经济也就演变成虚幻经济。当金融泡沫破灭,虚幻经济就酿成金融危机。

经济学核心规律是由经济活动中最深层次的本质展开来的经济活动的内在必然联系,决定支配经济活动中其他层次的规律。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不是金钱的增长。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价值规律而非价格规律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价值规律而非价格规律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以经济为中心是以再生生产力为中心而非以钱为中心,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再生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民创新能力的发展而非GDP数字增长。

从现象看经济发展是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从本质看经济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不仅是高楼林立,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应落实为社会资源可再生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与人民生活状况确实改善。改革开放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进一步提高、再进一步提高“先进生产力”——再生生产力。

❺ 如何理解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基本假设

杠杆性可以这么理解:
你去买一栋房子,100万,
你拿100万去买,涨10%的时候你赚10万,跌10%你亏10万,你的收益分别是+10%和-10%,跟房子的涨跌幅是一样的,这就是没有杠杆。好,你现在不拿现金去买,你跑去跟银行贷款,付50%首付,就是给了50万,在还贷之前,房子涨了10万,你把房子卖了,拿到110万,还50万给银行(当然实际上还要提前还贷违约金,交易税之类的就不在考虑范围了)你拿60万,你花50万赚了10万,相当于20%,跌的时候你50万拿回来40万,也是20%,所以你同时放大你的盈利和亏损比例,这就是2倍杠杆。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杆在于,买100万的房子,你只需要1万块的首付,甚至是1千块的首付,同样的房价涨跌幅度,你自己所承受的盈亏比例放大的倍数你自己算吧.
具体的金融衍生品例子:如保证金期货,期权,结构性期权,cdo,
mbs之类的都可以做到比这个还大的倍数。
表外交易:
银行批了100万贷款给你,这100万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是吧?
好,现在银行在某个太平洋小岛国上新成立一个公司,用这个新公司(spv)向投资融资搞来了钱,把这100万债权从银行这里买走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没有了这笔贷款,这就是表外交易。你试想想:你跟银行借钱,但是银行最终并不拥有你的债权,在巨额利润诱惑下,银行审批还会谨慎吗?这就是简单的表外交易。
望采纳

❻ 什么是公司金融学

公司金融学(Corporate
Finance)
公司金融学又称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公司金融学是
金融学

分支学科,用于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
融资渠道

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还包括
企业投资

利润分配

运营资金管理及
财务分析
等方面。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