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银行业金融机构问责管理暂行办法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银行业金融机构问责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 2021-06-02 01:30:25

Ⅰ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问责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的“原规定”包括哪些

阅!这与你无关。不予批转,原路打回。

Ⅱ 银行业金融机构专案组的案件调查报告应具备什么要素

依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应当遵循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杈责对等、责任明确、逐级追究的原则。

案件责任人员范围应当根据相关岗位和业务条线的职责内容、管理权限、履职情况等因素予以认定。

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工作应当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一)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二)经济处理:包括扣减绩效工资、降低薪酬级次、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等。

(2)银行业金融机构问责管理暂行办法扩展阅读:

需要注意问题:

准确把握调查报告定位。调查报告拟认定的违纪事实,不得超出与被调查人见面的违纪事实材料内容。调查报告是一种只限于纪检机关内部运转的审查办案文书,只代表调查组及承办案件的案件检查部门意见,不代表所在纪检机关意见。

不宜直接向纪检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或部门发送,也不宜作为会议材料提供给本级纪委常委会审议,以免误导集体决策。案件审理部门提请本级纪委常委会审议的案件审理报告,如不同意调查报告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并经本级纪委常委会审议同意的,原案件调查报告归档备查,不再修改。

及时做好情况通报工作。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对被调查人的违纪事实、历史情况及现实表现,往往有比较清楚和全面的了解,为进一步完善调查报告。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调查组可将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向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通报,并征求意见。

Ⅲ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法定目标: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
法定任务: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监管目标: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和信息
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银行业金融产品、服务的了解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努力减少银行业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1.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
2.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3.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
4.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
5.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
构的风险状况;
6.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制定现场检查程序,规范现场检查行为;
7.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督管理;
8. 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
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
9. 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10. 开展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11. 对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
12. 对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撤销;
13. 对涉嫌金融违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关联行为人的账户予以查询;对涉嫌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申请司法机关
予以冻结;
14. 对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予以取缔;
15. 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16.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理念: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
方法:遵循“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的持续监管思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以风险为本的审慎有效监管。 监管标准: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努力提升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竞争力;各类监管设限科学、合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限制;鼓励公平竞争,反对无序竞争;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实施严格、明确的问责制;高效、节约地使用一切监管资源。

Ⅳ 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问责处理有几类审定

银行业金融绩效考评指标包括五大类:
合规经营类指标、()、经营效益类指标、发展转型类指标、社会责任类指标。

管理类指标

Ⅳ 如何查找银监发布的制度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09
年第
2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已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
72
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三个月后施行。

主席

刘明康

二○○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固
定资产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
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
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经营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应遵守本
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贷款,是指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
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固定资产投资
本外币贷款。

第四条

贷款人开展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
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五条

贷款人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贷款全流程管理,全面了
解客户和项目信息,建立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
制,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
核和问责机制。

第六条

贷款人应将固定资产贷款纳入对借款人及借款人所在集团客
户的统一授信额度管理,并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建立固定资产
贷款的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第七条

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并按照约定
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防止贷款被挪用。

第八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办法对贷款人固定资产贷款业务
实施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