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金融机构资本的构成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金融机构资本的构成

发布时间: 2021-05-28 12:48:02

㈠ 中国近五年来金融资本构成是什么【急!】

金融市场构成要素及结构
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个完备的金融市场,一般包括市场主体、客体和交易中介三个基本要素。
(一)市场主体
金融市场的主体是参与金融市场交易的当事人,既是资金供应者,也是资金需求者,包括企业、政府及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居民个人等。他们既能向金融市场提供资金,也需从金融市场筹措资金,这是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因素。
(二)市场客体
金融市场的客体即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它包括货币头寸、票据、债券股票外汇和金融衍生品等。
(三)金融市场的中介
在资金融通过程中,中介在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起媒介或桥梁作用。金融中介大体分为两类:交易中介和服务中介。交易中介通过市场为买卖双方成交撮合,并从中收取佣金。交易中介包括银行、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等。服务中介本身不是金融机构,但却是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和证券评级机构等。
二、金融市场的结构
金融市场的构成十分复杂,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子市场组成的一个庞大市场体系。子市场的组成和关系就是通常说的金融市场结构。第五章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一)金融市场按金融交易的对象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是指专门融通短期资金和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有价证券市场。包括短期银行信贷、国库券、商业票据、可转让定期存单、银行汇票、短期债券等。货币市场就其结构而言,可分为同业拆借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和货币基金市场等若干子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提供长期(一年以上)资本融通和交易的市场。它包括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债券市场。
外汇市场是指由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营交易商、大型跨国企业参与,通过中介机构以各种可兑换货币为买卖对象的交易市场。
衍生品市场是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它包括期货市场、期权市场、远期协议市场和互换市场。
保险市场是以保险单和年金单的发行与转让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
黄金市场是集中进行黄金买卖和金币兑换的交易市场。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禁止黄金自由交易。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标志着我国黄金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二)按功能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亦称为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是资金需求者利用金融市场筹措资金、出售金融工具的市场。二级市场又称为次级市场或流通市场,这个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为已发行的金融工具提供流通的场所。
(三)按金融商品交易的交割方式和成交时约定的付款时间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简单地说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期货市场则是在成交后一段时间再交割,包括远期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金融期货合约真正交割的并不多,而往往在交割日前进行转让或对冲。
(四)按照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固定场所分类,金融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有形市场是指有同定的交易场所、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有专门设备的市场。典型的有形市场是交易所市场。无形市场是在交易所外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的统称。它没有集中同定的交易场所,通过现代化的电信丁具和网络实现交易。

㈡ 金融的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有以下几个主要构成要素:

①市场参与者;

是指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而形成证券买卖双方的单位。

1、政府部门: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2、工商企业:即是筹资者,也可能是资金供应者。

3、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主要有存款性金融机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中央银行。

4、个人:是市场上的资金供应者。

②金融工具;

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和价格的书面文件。

金融工具的特征:

1、偿还性:是指债务人必须归还本金以前所经历的时间。

2、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3、风险性(安全性):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期收益所具有的风险程度或其安全的保障程度。

③金融交易的组织方式。

是指进行金融交易所采用的方式。比如在固定场所进行的有组织的集中交易方式。

(2)金融机构资本的构成扩展阅读:

一个完备的金融市场,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1)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外商等等,即能向金融市场提供资金,也能从金融市场筹措资金。这是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因素。

(2)信用工具。这是借贷资本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如各种债券、股票、票据、可转让存单、借款合同、抵押契约等,是金融市场上实现投资、融资活动必须依赖的标的。

(3)信用中介。这是指一些充当资金供求双方的中介人,起着联系、媒介和代客买卖作用的机构,如银行、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商和经纪人等。

(4)价格。金融市场的价格指它所代表的价值,即规定的货币资金及其所代表的利率或收益率的总和。

㈢ 银行资本金的构成有哪些

银行资本由两部分组成:⑴现金(包括金和银行券);⑵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商业证券即汇票,它们是流动的,按时到期的,它们的贴现已经成为银行家的基本业务;另一部分是公共有价证券,如国债券,国库券,各种股票,总之,各种有息的而和汇票有本质差别的证券。这里还可以包括不动产的抵押单。由这些物质组成部分构成的资本,又分为银行家自己的投资和别人的存款,后者形成银行营业资本和借入资本。对那些发行银行券的银行来说,这里还包括银行券。

㈣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现代银行的产生和特征 最早的金融机构是货币经营业,而后演变产生现代银行。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要环节。现代资本主义银行形成的途径:①由早期高利贷性质银 行转化而成;②由资本家合股建立的股份银行。现代银行具有不同于货币经营业的特征。 早期的现代银行都是商业银行,而后从其中分离出另一类型银行--中央银行。 (2)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是指一国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整体。 各国金融体系各有特点,一般都包括以下三类环节: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途径:在各解放区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银行,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由此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 (4)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 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①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②多元混合型金融机构体系。③中央银行制度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㈤ 商业银行资本的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

核心资本
(1)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
(5)少数股权 附属资本
(1)重估储备
(2)一般准备
(3)优先股
(4)可转换债券
(5)混合资本债券
(6)长期次级债务 扣除资本
(1)商誉
(2)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
(3)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的资本投资

㈥ 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

1、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按照投入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
资本公积,包括股票溢价、法定资产重估增殖部分和接受捐赠的财产等形式所增加的资本。它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盈余公积,是商业银行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的一种积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金的50%)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是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中尚未分配的部分,在其未分配前与实收资本和公积金具有同样的作用。
2、附属资本:商业银行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五年及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
贷款呆帐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从事放款业务过程中,按规定以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于补偿可能发生的贷款呆帐随时的准备金。
坏帐准备金:是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3‰提取,用于核销商业银行的应收帐款损失。
投资风险准备金:按照规定,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可按上年末投资余额的3‰提取。如达到上年末投资余额的1%时可实行差额提取。
五年及五年以上的长期债券:属于金融债券的一种,是由商业银行发行并还本付息的资本性债券,用来弥补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足。
此外,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我国还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扣除项目,形成资本净额:
在其它银行资本中的投资;
已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中的投资;
已对工商企业的参股投资;
已对非自用不动产的投资;
呆帐损失尚未冲减的部分。

㈦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有哪些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改革方向

资本构成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VAR资本, 如果只是说资本充足比率, 那便有所不同,当中有三个层面,第一层是核心资本, 第二层是次级资本,第三层是只可作市场风险用的资金. 而各资金占整体资金的比例又有限制,它们的用途也有规定.
首先要严格考核试点银行的经营绩效。

一是总资产净回报率。总资产净回报率是国际上考察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综合性指标。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总资产净回报率的平均水准为1%左右。两家试点银行总资产净回报率2005年度应达到0.6%;2007年度应达到国际良好水准。

二是股本净回报率。此次注资国家付出很大成本,为确保注资的效果和获得良好回报,要对两家试点银行的股本净回报率进行考核。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股本净回报率的平均水准在12~14%之间。两家试点银行2005年度应达到11%,2007年度应进一步提高到13%以上。

三是成本收入比。有效控制成本,是增强盈利能力的关键。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成本收入比的平均水准在35~45%之间。从2005年度起,两家试点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应控制在35~45%之内。

其次,要严格考核两家试点银行的资产质量。资产质量低下一直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顽疾。通过此次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不良资产比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综合指标,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以五级分类方法测算的不良资产比率平均在2~3%之间。目前两家试点银行仅对信贷类资产实施了五级分类,拟在近期对非信贷类资产也实行五级分类。这样,可按五级分类对全部资产进行考核。今后两家试点银行应将不良资产比率持续控制在3~5%。

最后,要严格考核两家试点银行的审慎经营水平。根据巴塞尔协议及国际银行业审慎经营的通行做法,两家试点银行重点要在以下指标达到国际标准:

一是资本充足率。2004年,监管当局颁布了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该办法严格执行了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并将新资本协议中有关监督检查(第二支柱)和信息披露(第三支柱)的有关要求包括在内。从2004年起,两家试点银行要根据该办法进行资本金管理,资本充足率要保持在8%以上。

二是大额风险集中度。大额风险集中度反映了商业银行因授信过于集中而产生的经营风险,衡量指标主要是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两家试点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对同一借款人授信的集中风险,从2005年起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三是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反映了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平均水准约为100%。到2005年底两家试点银行要分别达到60%和80%,到2007年底应继续有所增长

㈧ 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

1、与其他企业相同,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监管资本即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所谓资本,则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
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
具体可查阅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㈨ 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银行资本?简单的说应该是分两块吧,一个是自有资本,又叫核心资本,也就是银行自身的运营资产;另一个是借入资本,主要是客户存款。货币不同于其他商品,客户将钱款存入银行,对于银行来说是欠债,但这个欠债却是增加了银行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