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对会计类比较有兴趣,我想问如果我CPA考过了两三门,有事务所要我么,一般薪酬是多少,谢谢答复!
一般事务所会要的,如果没有工作经验,肯定也是从小朋友做起的。小的事务所平均水平3-4K,国内的大所可能会相应高一点,四大是另一个Level。如果你是今年毕业的话,那你的机会估计只剩下小的事务所了。希望能帮到你。
『贰』 如果注会过了三门,是现在进事务所还是等都考出来再进好那
能进去的话当然是最好的,毕竟这对于实际业务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先考完专业阶段课程再寻找机会了。
『叁』 南开法硕研二在读,司考过了,cpa一次性过了三门,想进券商投行部门该如何努力
你这个背景进中等乃至中等偏上券商的投行部门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争取先把CPA剩下的三门都过了吧。
但如果是最好的,比如高盛,摩根,瑞银,德意志等的IBD部门,你的背景还不够,因为他们在国内要的主要是北大清华经管专业的学生(这些人很多也是两个都过了),剩下一些给了人大复旦交大等学校。南开比起来说相对牌子差了点。
中资最好的几个,比如中金中信中投,你可以试试,机会有但也不大,原因同上。
其实对投资银行要做的事情来说,CPA+司考通过的人已经足以应付(需要设计金融衍生品之类工作除外),只不过竞争的人太多,所以只能不断提高进入壁垒。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啥,象一些不错券商的投行部,比如海通之类你应该都能进。在里面做个几年有成绩了再跳到摩根高盛或者中金之类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毕竟金融是个拿业绩说话的行业。
最后呢,多联系南开的在投行领域工作的师兄师姐,有他们牵线搭桥你的工作会顺利很多。另外,努力把自己英语提升一个水平吧(比如达到GRE或专业8级),那样就比较完美了。
『肆』 注会考第一次考三门应如何安排谢谢
想通过注会考试要从难的科目入手 避免因为它们造成你已通过的容易的科目作废 会计审计就是这样的科目 它们是CPA的基础和核心 一起学习比较好 因为联系很大 比单独学习要省时间得多 真正懂的人绝对不会叫你把它们分开对待 当然除非你精力实在有限 不过你学审计时还得重新关注会计 第一次考试我的建议会计审计再带门经济法 两门最难的加门最简单的应该比较适合新考生 财务成本管理和税法比较烦琐 学习起来不见得轻松 而新增科目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除了中注协任何人也没法评价它 加油学吧 早点开始
『伍』 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三门考试,可以在企业找到一个好工作了吧
如果经济条件好。先吧、把后几门考过再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如果经济条件不好。边工作边考试。以考试为主。
毕竟已经考过三门了!别给自己耽误了。
『陆』 初次报cpa想报三门,哪三门更容易通过
您好:
中公会计为您解答:
以下是CPA注会六门科目特点分析!比较简单的三门是《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如果考注会,应该注意难易的结合,和知识点关联性的结合。
注会六门科目特点分析
一、会计
如果把注会比作高楼,那么会计便是其根基,因为不管是会计还是审计工作都是围绕企业会计工作展开的,因此会计有如注会的门户一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从知识体系上分析,学习好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财管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会计、审计、财管是注会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会计。只有拿下了会计才等于注会学习的真正开始,所以有的人说拿下了会计就等于占据了注会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对日战争的百团大战!
会计是所有科目中知识量最大的,需要反复看书和做题。拿到书应先把书大致看一遍,不懂的地方暂时放过去,继续往下看,有时候看过后面的内容前面的自然就理解并记住了。第二遍的时候再认真去做题,弄明白每一个问题,书要反复看,不然很容易忘记,做题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课件如果听过一遍以后可不再像第一遍那样仔细去听,只听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另外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自己亲自去算出具体得数,不然很容易眼高手低。
二、审计
审计是关键,也是注会考试最难的一仗。教材内容的所讲解只注重了各知识点的介绍,缺乏对审计的整个工作程序的系统阐述。又由于《审计》科目的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理论为实务操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故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专业、合理、准确地判断。学习审计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学习顺序应该是在会计之后,和会计一起通过的概率比较小,一般是要做好第二年通过的打算。在学习上更要注意思考和总结,因为审计很抽象,内容比较空洞,大部分人没有审计的经验,对于审计流程、考虑原则、具体实施等等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导致学习好多遍都是云里雾里。没关系,首先学习审计就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教材看三四遍很正常,课件听三四遍也很正常,不过每次都要求有不同的收获。
大部分人认为审计难,但也有人认为不难。笔者建议拿到课本后还是要把书先看一遍,了解个大概,遇到不明白的没有必要非弄明白。第二遍的时候要细看,弄懂每一个地方,同时听课件,听课件的作用在于能更快地理解书上的知识,同时听老师讲一遍,也很有助于记忆。当然审计做题也不可少,综合体的思路比较机械,做做历年真题就能弄明白那种固定的思路。学审计要多想,想明白了不用刻意去背就能记住。
三、税法
税法是基础中的基础,是注会的局部大仗。税法内容可以促进会计的学习,但是重点学习应该放在会计之后。单从学习上来说,税法相对于CPA其他五门来说,既要记忆理解相关法条,又要结合运用计算,不像经济法偏重记忆,财管偏重运算。从考试命题的趋势来说,新制度考试侧重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综合运用的难度较以往有所降低。旧制度考试时代,税法考试往往运算量很大,导致考试时间不够用。新制度时代尽管难度有所降低,但税法考试题量仍然不少,相当考验考生做题的熟练程度。
税法一定记得整理笔记。税法中重点章节突出,无非三大流转税加两大所得税,但小税种同样重要,这样便使得税法的知识点很多很杂,所以第一轮的时候根据轻松过关辅导书在课本上把新知识点,常考知识点标记出来,这样看几遍,极大的节约了学习时间。第二轮做题时,再把那些易错知识点整理到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考前拿出来看看,会很有帮助。另外,税法初看之下显得很难,尤其是刚接触这课程的人,觉得有很多零碎的知识点要学习,甚至有点无处下手的感觉。建议复习税法不要自己去死抠教材,要听课件,这样坚持下来会发现其实税法是一门很简单的科目。
四、经济法
经济法是超然独立的科目,是注会考试的遭遇战。经济法最简单,但是通过难度也是有的。传统上认为经济法是最不受考生重视的科目,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经济法简单只是‘相对的’,看每年的通过率就知道了,经济法并不比其他科目通过率高多少,再加上科目简单报考基数大的因素,经济法和其他科目几乎处于平等的地位了。感觉简单是好事,但不重视是不对的。
对比记忆法适合经济法。很多人都会觉得经济法靠的是记忆,不过,有些章节如票据法,物权法等需要完全理解之后才会记得更牢靠。还有就是,如果记忆力并不强的考生,经济法就需要经常看,只有当你发现有时看到前半句话时会大致回忆出后半句,那么经济法才基本没问题了。而且经济法的一个比较好的记忆方法是对比记忆,许多题目其实就是考察那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建议有空自己整理一遍。学习经济法注重在理解法理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没有理解就死记硬背,这样的方法很浪费学习时间。另外,学习时要注意关键词的记忆,如数字、时间、比例等。
五、财务成本管理
财管是难点,也是注会考试最后一场硬仗。财管需要会计和税法的基础,因此学习顺序应该在会计和税法之后,也适合同一年报考。学习财管除了大量计算和演练之外,也需要理解和思考。公式很多,同时相互联系的也很多,比如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公式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样的道理,同样是在一定无风险利率基础上增加一个风险溢价或者附加,这种认识有利于从根本上认识公式体现的意思。
另外财管中比较复杂的价值评估、筹资、融资等章节内容,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对会计和税法内容的不熟悉,所以学习感觉到瓶颈的时候可以考虑补充一下相关的会计税法知识,能够帮助你渡过难关。财管学习重要的是要多练习,其他科目来说练习时间占据总体学习时间40%,财管需要占据到60%左右。首先把书看一遍,对财管总体上有个了解。第二遍的时候一章一章来,在学习每一章的时候应该先看书,把不会的内容标注出来,然后听课,重点听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等课件听完后,最好做题练习一下,这样会发现自己还不会的地方,也会让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更熟练。以后还要多多复习,可以说以后每看一遍书、没复习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学习、复习最好以章节为单位来学习。复习时要勤看书,把书看熟,考试前书要看的很熟练。当然题也要多做,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感觉做的题已经能让你很熟练地掌握教材知识为止。如果没做题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教材内容,那么题就可以不做。
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09年新增的科目,是注会的歼灭战。风险管理科目教材,整体篇幅不大,而涉及的内容又比较多,因此每部分的内容深度并不是很深。建议大家把教材分成两部分来学习。第一部分就是前六章关于战略的内容,按照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的顺序来掌握。后面几章按照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具体风险的分析来掌握。
对待战略,只能多看多背。这一科体系很明朗,就是战略管理与风险管理两大块,我认为这一科的主要得分点在于选择题和最后的大题,有些简答题毕竟考的较深入,记忆不到也是正常,但最后的大题,总能想到些什么,怎么也要凑出一、两页纸的,总之尽量不留白。另外这科也极为考验记忆力,无它,只能多看多背。
『柒』 考过注会三门,金融专业,经验不是太足,能去上海找个月薪多少的工作大专毕业。
财务及金融支持类工作:
基础岗应该可以4-6K,不过要看雇主整体薪酬水平,以及面试表现;
管理岗,如果是按照现在的描述,你的情况其实没有太多优势:注会没有通过、大专学历、1年工作经验(一年的经验太少了,而且一线城市工作经验加分,否则减分),这样的简历在HR眼里太普通了。
如果考虑销售类工作,就很难说了,月薪3k-50k不等,不过销售压力大,看题主的意思应该没有考虑这一块。
来之前多投几家公司,多尝试才有机会,面试一定要自信得体,表达能力强的加分。
『捌』 注会过了三门,有一个大的事务所和几个小的,大的经常出省
你好,我理解的你的情况,我也经历了和你现在差不多的情况。
当初我一心想进事务所,家在南方,但立信和天健这两个大所很难进,所以就选择了苏州的一些小所。我注会过了专业阶段,有过大所(中瑞岳华)的实习经验,小所就非常容易的进去了。因为也是考虑了离家近,就选择了在小所。客户本市居多,工作内容也是做一套底稿,帐套属于比较乱的,内容也较少,只是取些基础数据的情况较多。
在小所做了2个月,一次偶然机会可以去大所,我也犹豫过,但我想想当初在中瑞岳华的审计经历,还是选择了大所。大所的好处:接触的客户规模较大,都会涉及到合并报表之类的,就算是下面的子公司、孙公司也是五脏俱全的,就是小所客户的单体;同时还会涉及到内控、税审等等,3年大所经验后基本可以去一个企业做财务经理,这个还是要看个人能力的。
大所当然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出差、加班是家常便饭,这点在小所就不会有那么多体会了。
总之一句话:什么样的环境就有造就什么样的人,鲶鱼效应我想也该明白的吧。如何选择就看你自己的了。选择一个城市,也就选择了你一半的职业生涯。
『玖』 CPA 考过三门,ACCA过9门,两年企业财务工作经验,去应聘四大可以吗
可以去试试,但是四大要么要很专业的人士,要么直接要应届毕业生,要么不需要培训,要培训就希望是个全新的,你在企业工作过,他们不太喜欢这样的,因为要花跟多的时间让你改变工作习惯,而且CPA和ACCA也没全过,其实他们也不是要这两个证,到经理级别才需要这个资格,所以试试吧,如果你够professional的话他们会要的
『拾』 考过3门CPA就能找到事务所的工作吗
完全可以。可以去四大试试。
过了CPA一半都是去会计师事务所等地方找工作的。考生在取得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合格证书后,有两种从业去向:一是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可进行鉴证;二是不进入事务所,可先加入会计师协会,成为非执业会员,但以后只可以进入企业单位从事财务经理或总管的职务,不能进行鉴证审计。且非执业会员入会后要参加继续教育,才能使资格永久保留。否则,证书5年后作废。你写简历的时候可以标明,面试的时候也可以对面试官说明自己已经过了注会三门科目。事务所挑选人才不是挑年轻的,而是找经验足够丰富的人,这点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