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ipo新政改變上市公司生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ipo新政改變上市公司生態

發布時間: 2021-05-20 12:35:10

❶ IPO 新政取消了配售股3個月的鎖定期。那麼上市公司還需要在配售股上市流通前三個交易日披露提示性公告嗎

「IPO 新政取消了配售股3個月的鎖定期」指的是機構投資者網下配售的股票無需再鎖定3個月後上市,與網上發行的股票一同上市,即在公司公告股票上市時一起說明,不再另行公告了。

❷ 「IPO扶貧」新政策對擬上市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IPO扶貧,即貧困地區擬上市公司IPO優先政策,會使得上市公司注冊地向西部貧困地區轉移,增加當地財政收入。

❸ 金融A股IPO獲銀監批復,這將給A股帶來什麼影響

短期來看並不知道會有什麼影響,因為上市的公司那麼多,一家公司的上市也不一定能掀起什麼巨大的風浪,而且公司上市後還要經受市場的考驗,所以短期來看並不知道會帶來什麼影響。

但是從長期的角度來看,或許這會成為消費拉動經濟的主力軍。

事件反思

消費金融的上市,背後代表的也是消費正在成為拉動國家經濟的主力,相關的政策出台,扶持和居民的收入日漸增長,這些都是為消費金融提供了發展和機遇。

對於這一起事件大家如何看待,歡迎留言探討。

❹ IPO後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東所擁有的權益發生了哪些方面的變化

股份稀釋,權利減弱,信息透明,約束力強

❺ IPO破發,對上市公司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或者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1、對公司股東的名義資產價值下跌。網上說誰的身價跌了多少,也就是這個意思。
2、對公司聲譽產生不利影響。投資者會認為公司在欺騙他們,利用信息不對稱獲取高收益融資

❻ IPO新規改變對股市影響多大

今年1月1日起施行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新規。證監會稱,取消新股申購預繳款後,新股申購不再凍結資金,巨額資金打新現象將不復存在,新股發行不會對市場資金面產生影響。證監會統計發現,2015年6月初25家公司集中發行時,凍結資金峰值最高為5.69萬億元,如取消預繳款,投資者僅需繳納申購資金414億元。換言之,以往IPO扎堆申購導致二級市場被「抽血」現象將消失,投資者可能不必再擔心「打新魔咒」。
再次,與前兩年多隻新股在同一個交易日發行不同的是,這批新股發行將不再出現扎堆申購。證監會稱,考慮到新股申購系統剛上線,為保證新規實施初期交易系統的安全運行,上述7家公司將在春節前陸續安排發行,發行日同一天全市場只安排1家新股進行申購。而在1月8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曾表態,為緩解新規下新股發行對交易系統的壓力,保證交易系統安全運行,初期新股發行將按各交易日均衡申購的原則安排,後期逐步進行調整。有市場分析認為,按各交易日均衡申購,有助於緩解市場對IPO沖擊的擔憂情緒。
盡管春節前的IPO發行家數不多,擬上市企業多數是小盤股,且實施申購新規則,但仍有市場人士認為,在目前市場尚不穩定的情況下放行IPO並非沒有風險,可能給投資者帶來一定心理影響。1月20日,上證指數沒能延續之前一天大幅反彈之勢,再度失守3000點大關,反映出市場對IPO仍較為敏感。
另有觀點認為,監管層態度較去年7月略有變化。當時面對持續暴跌,監管層宣布IPO暫停,重在穩定市場與穩定人心。而此次大跌並一度擊穿2850點,仍核准數量不多的IPO,顯示監管層注重把穩定市場、修復市場和建設市場有機結合起來。
當然,投資者不必擔心IPO擴容過度。證監會新聞發言人1月8日曾表示,將根據市場和交易系統初期運行情況,按照有利於增強市場活力、維護市場穩定的原則,合理安排新股發行。另外,證監會主席肖鋼1月16日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注冊制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對新股發行節奏和價格不會一下子放開,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這意味著監管部門會把市場承受力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考慮。

❼ 公司IPO和增發,到底是造福上市公司,還是造福百姓

一家公司IPO發行或者增發當然是造福上市公司,跟老百姓沒有半毛錢關系,又怎麼可能會造福百姓呢?

IPO發行是融資,造福上市公司

公司未上市之前大股東都是自己掏腰包,盡心盡力,絞盡腦汁的開展業務,讓公司做大做強,想辦法提高公司賺錢能力,目的就是為了成功上市。

當公司達到上市條件之後,申請股票市場上市,一旦被審批IPO通過後,意味著准上市公司變成上市公司,同時也意味著公司有錢了,可以募資一筆巨大的金額。


但我只能說上市公司的業務或商品確實能給老百姓帶來很大好處,但老百姓都是需要花錢的,這是一場交易,這是一場買賣又談何造福老百姓,這個說法不成立。

總結

一家公司至始至終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從未上市為了賺錢,成功上市後也為了賺錢,都是利益當前。公司所融資的錢都給公司使用,不是給老百姓使用,答案很明顯IPO和增發當然是造福上市公司,造福大股東,對老百姓沒半毛錢關系。

❽ "ipo扶貧"新政策對擬上市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1. 一些企業可搬遷受益呢:

    盈利能力強、資產輕的現代服務業公司。比如一些券商或互聯網企業對主要生產經營地什麼沒有特殊要求,此前若是急於借殼上市,不如現在通過注冊地遷移或新設分公司的情況進駐貧困區,推動就業、貢獻稅收,拉動當地經濟增長。


  2. 收購貧困區域「殼」公司的方式走綠色通道:


    ⑴、 擬上市企業和「殼公司」的主營業務有無相關性

    ⑵、 實際控制人是否發生變更

    ⑶、 重組對發行人資產總額、營業收入或利潤總額的影響


  3. IPO扶貧,即貧困地區擬上市公司IPO優先政策,會使得上市公司注冊地向西部貧困地區轉移,增加當地財政收入。


  4. 這些都會是IPO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比較好操作的方式是,集團公司中有子公司較早設立在貧困地區,以子公司為上市主體,吸收合並其他資產進行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