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處方葯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處方葯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3-20 15:56:36

A. 沐舒坦哪個上市公司生產的

沐舒坦(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片/緩釋膠囊),非處方葯,適用於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擁有三種劑型,包括口服溶液/片劑和緩釋膠囊,適合不同人群[1]。

沐舒坦的活性成分是「鹽酸氨溴索」簡稱「氨溴索」,此類葯物的前身溴己新是從鴨嘴花鹼中提取的。鴨嘴花鹼來自一種亞洲植物,被證明在祛痰方面非常有效,能疏鬆和稀化在呼吸道內堆積的痰液,防止新的粘液產生,從而提高呼吸道的清潔功能。更具體講,它能增加呼吸道粘膜漿液腺的分泌,減少粘液腺分泌,從而降低痰液粘度,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增加支氣管纖毛運動,使痰液易於咳出,達到緩解咳嗽症狀的療效。

B. 華潤三九醫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了嗎

華潤三九醫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潤三九」)是大型國有控股醫葯上市公司,前身為深圳南方制葯廠。1999年4月21日,發起設立股份制公司。2000年3月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0999。公司於2008年正式進入華潤集團。2010年2月,公司名稱由「三九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為「華潤三九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三九主要從事醫葯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健康服務,是中國主板上市公司「價值百強」企業。
華潤三九不斷聚焦主業,將業務集中在自我診療、中葯處方葯兩大領域,積極打造「1+n」品牌線、強化終端覆蓋、不斷提升產品力。一是做減法,自2008年起,先後剝離了房地產、食品、醫葯零售等非主營業務;二是做加法,通過外延式並購不斷優化主業構成,2008-2010年,先後收購了黃石、南昌、淮北等地的制葯企業;2011年,整合了北葯天然葯事業部旗下的合肥神鹿、本溪三葯、雙鶴高科等企業。2012-2014年,先後並購了廣東順峰、桂林天和、臨清華威、吉林宏久和善堂、杭州老桐君等企業,豐富了皮膚葯、骨科葯、感冒葯等產品線,拓展了中葯材種植加工業務,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C. 保健品股票,保健品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

1、交大昂立

公司是我國保健品龍頭企業,其擁有的昂立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生產的「昂立養身酒」為低度滋補酒。

公司自主研發的乳桿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粉,已添加到昂立一號、昂立多邦、昂立優菌多顆粒等產品中。公司還從美國引入多種天然營養補充劑,共4大類33種「天然元」產品,並已投放市場。

作為保健酒及保健食品和營養補充劑龍頭企業,受益於國家刺激內需的宏觀政策,有望獲得超預期發展。

2、健康元

公司是我國保健品龍頭企業,已經建立起了集處方葯、OTC、保健品三位一體的醫葯平台,主要產品太太牌口服液、靜心牌口服液以及鷹牌系列產品的毛利率均較高,在國內保健品市場佔有較大的份額,具有一定的品牌效應。

除了保健品依然占據市場較大份額外,公司的培南(碳青黴烯類葯物)業務表現同樣突出。中信證券認為,這可能與培南市場整體增速加快有關,特別是美羅培南在歐美專利到期,仿製葯可能放量,公司作為國內制劑和全球原料葯龍頭最能夠分享整體市場的增長。

此外,由於部分廠商停產,國內7-ACA產品的價格連續上漲,有新產能投入的健康元也將明顯受益。

3、東阿阿膠

公司是全國最大的阿膠生產企業,阿膠年產量、出口量分別佔全國的75%和95%以上,掌握全國90%的驢皮資源。生產的阿膠、復方阿膠漿、安宮止血顆粒、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龜甲膠、鹿角膠等六種產品進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葯品目錄》。

4、江中葯業

公司未來發展重點是保健品業務,2010年保健品初元銷售收入保守估計有望超過3億元,另外公司還計劃推出1~2個新品,豐富保健品業務產品梯隊。未來幾年公司保健品業務有望出現爆發性增長的可能,與公司OTC葯品業務並駕齊驅。

目前初元的銷售隊伍,幾乎與傳統OTC產品線的隊伍一樣多,正進入爆發期,從OTC類產品的銷售增長曲線來看,今年可能接近單產品盈虧平衡,明年進入盈利期。

另外,公司「復方草珊瑚含片」、「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亮嗓胖大海清咽糖」等一系列拳頭產品佔有極高的市場份額,其中江中的健胃消食片占據中成葯消食產品70%的市場份額,在同行業中居於領先地位,公司片劑生產線是國內最大的片劑單一生產線。

5、海南椰島

公司是以保健酒業務為主業上市的,保健酒一直是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公司產品在市場競爭中形成了賣具有保健功能的酒和禮品酒為主的兩種營銷模式。

目前公司已形成以椰島鹿龜酒為代表,包括椰島海王酒、海口大麴等一系列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產品群,產品毛利率高。此外,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的國家戰略,也將為海南椰島在未來發展中帶來強勁的發展商機。

公司的椰島鹿龜酒定位於禮品市場,屬於中高檔產品,集中於華東地區,主要走商超渠道。隨後,公司推出了中低價位的椰島海王酒,攻佔餐飲渠道。前幾年公司保健酒發展落後於第一名的勁酒,但隨著主業戰略聚焦、產能瓶頸打開、營銷思路改善,保健酒增速將進一步提升。

D. 處方葯和OTC葯區別

除了標識不同,處方葯與非處方葯的區別還有:獲取方式不同、服用後對身體影響不同、宣傳方式不同。

一、獲取方式不同

1、處方葯:指須憑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或葯房工作人員同意即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葯品。

2、非處方葯:非處方葯是指為方便公眾用葯,在保證用葯安全的前提下,經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或審定後,不需要醫師或其它醫療專業人員開寫處方即可購買的葯品,一般公眾憑自我判斷,按照葯品標簽及使用說明就可自行使用。

二、服用後對身體影響不同

1、處方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潛在的影響,用葯方法和時間都有特殊要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非處方葯:毒副作用較少、較輕,而且也容易察覺,不會引起耐葯性、成癮性,與其他葯物相互作用也小,在臨床上使用多年,療效肯定。

三、宣傳方式不同

1、處方葯:世界上的所有實行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制度的國家均嚴格規定處方葯不得對公眾做廣告宣傳,但允許其產品信息在醫學工業學術雜志上傳播。

2、非處方葯:非處方葯經審批可以在大眾傳播媒介進行廣告宣傳。

E. 哪家上市公司生產洛匹那韋

生產洛皮納偉,你這個屬於是OTC,也就是說處方葯這個有多家上市公司如神農葯業等等,沃華醫葯都是生產這種葯品的

F. 生產甘草苷的上市公司

與甘草苷相關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農開發、振東制葯、中國醫葯等,其它不少中葯生產企業都有相關產品,比如貴州百靈,畢竟甘草是中葯中的經典方劑。
另外,亞盛集團十幾年前在種植,目前是否在種植?
謝謝點贊!

G. 網上開售處方葯哪些上市股票會漲

醫葯電商發展將迎來政策紅利,建議關注華東醫葯、人福醫葯、恩華葯業 等上市公司,在互聯網大潮下將有望繼續綻放自己的光芒。

————好投顧竭誠為你服務————

H. 中國十大制葯企業分別是哪些啊

中國十大制葯企業分別是:

1、上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2、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

3、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4、天津市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5、山東東阿阿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哈葯集團有限公司。

7、南京醫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8、華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江蘇揚子江葯業集團公司。

10、太極集團有限公司。

I. 上葯集團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上海市醫葯航母即將起航,合並後的新上葯集團,整體上市平台業已敲定。9月15日,接近上葯集團和上實控股的知情人士向《華夏時報》透露,上葯集團整合方案已敲定,將會以上海醫葯作為整體上市平台,事業部制將取消,以加強集團對各自公司的控制。停牌三個多月後,平衡各方利益的上葯集團重組,終於要登場了。上實系主要醫葯資產合並成新集團停牌三個多月期間,上葯集團的重組一直處在平衡各方利益,以及確定整體上市平台的艱難抉擇中。接近上葯及上實雙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葯集團與上實控股旗下主要醫葯資產整合方案已經定下來,二者合並組成新的醫葯集團,並將上海醫葯作為整體上市的平台,而由於上葯資產太復雜,大量的時間被用於清理審核,導致上葯集團重組遲遲未公布結果。」上海醫葯是上葯集團重要的上市控股子公司,主要業務板塊為醫葯分銷業務。目前上海醫葯在國內市場僅次於國葯控股)和九州通集團,位列第三,主要在上海、浙江、山東等地形成布局。而據上海醫葯財務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94.86億元,同比增長20.95%;凈利潤7013.74
萬元,同比增長55.27%。目前,上海醫葯先後對上海雷允上大葯房、信誼大葯房實施了全面託管,並以華氏大葯房為平台,加快了零售連鎖系統的全面整合轉型,目前全國零售連鎖葯房達1130多家。之前,上葯集團曾尋求海外整體上市,隨著新實際控制人上實集團的入主,選擇上海醫葯作為整合後的新集團的整體上市平台,意味著雙方進行了妥協。事實上,上實集團在資產規模和醫葯經營管理上,都遜色於上葯集團。一證券分析人士表示,上實集團那邊只是控股公司,旗下醫葯資產多為財務投資,現在將資產向上葯集團這邊集中,則是比較合理的選擇。上實醫葯擬注入上海醫葯這次重組,上實醫葯的去向,業界一直關注。接近雙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實控股旗下的醫葯資產與上葯集團合並後,包括上實醫葯在內,其主要的優質醫葯資產將會注入到上海醫葯中,上實醫葯將變成上海醫葯的控股子公司。上實醫葯是上實控股最主要的醫葯資產,旗下擁有常州葯業、常州制葯廠、上海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天普生化醫葯等四家主要控股子公司。而上實醫葯2009年半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為17.52億元,實現凈利潤4.32億元,同比增長378.25%。另外,上實控股旗下則擁有正大青春寶、胡慶余堂葯業、廈門中葯廠、遼寧好護士和胡慶余堂國葯號等5家控股醫葯企業,2007年8月22日,上實控股擬將上述5家資產注入到上實醫葯中,該方案也得到股東大會的批准,但是由於上實集團整合上葯集團,此舉作罷。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擬注入的資產整體質量一般,缺乏成長性,預期收益不高。但是隨著上海醫葯被選定為新集團整體上市平台,上述資產也將隨著上實醫葯注入到上海醫葯中。放棄事業部制
加強集權上葯集團與上實控股旗下的醫葯資產合並後,採取何種方式管理,避免同業競爭,一直是一個難題。上葯集團在上實集團入主前,旗下各業務主要按事業部制來實施管理,各主要工業資產按照處方葯事業部、OTC事業部、抗生素事業部、原料葯事業部和中葯與天然葯物五大事業部分業務管理。然而,這種管理模式幾經博弈,最終還是被拋棄。接近雙方的知情人士透露,9月初,重組領導小組最後放棄事業部制,轉而採用公司法人制對各子公司進行管理。對此,上實醫葯董秘湯德平表示,這只是管理上的問題,不管採取哪種管理模式,主要還是要消除同業競爭。事實上,實施事業部制並不是上葯集團本意,最早華源集團重組上葯集團時,引入事業部制,上葯集團在脫離華源集團的控制後,一直在醞釀取消事業部制實施法人實體制。今年5月份,上葯集團旗下的中華葯業、信誼葯廠等都開始恢復法人制。但是6月份上葯集團與上實醫葯實質重組啟動後,作為重組財務顧問的中金國際也給出繼續採用事業部制管理的方案,把雙方的醫葯工業資產全部納入到新成立的事業部中,然後各事業部再與各上市公司對接。對此,上葯集團方面反對意見比較強烈。而對於最終合並後的新集團取消放棄事業部制,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主要是為了減少管理層級,加強集團集權,提高對各子公司的控制,但即使取消事業部制,未來新集團在業務管理上,還會採取分業管理。該知情人士也透露,上葯集團的抗生素業務板塊各子公司,將會吸收合並到上海信誼葯廠有限公司,打造集中化的抗生素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