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科技巨頭為何欲回歸A股
北京時間3月14日報道,中國存托憑證(CDR)可能並不存在,但是它已經成為了今年兩會的熱門話題,這是因為中國監管部門考慮把CDR作為吸引內地科技巨頭回歸A股的一種方式。
網路公司、網易公司、58同城都表現出了對於CDR這一概念的興趣,但是現在都不清楚這一系統如何運作,更別提它會在何時准備就緒了。
中國涌現出了一批全球增長最快的科技公司,但是內地投資者一直無法從中輕松分享收益。阿里巴巴集團、網路等科技巨頭選擇赴海外上市,使得內地投資者在投資大型新上市股票時只能選擇古板的國營行業。

CDR運作細節還不清楚,但可能是先讓一家公司在中國香港或紐約等國際市場上市,然後以CDR類型結構在中國內地銷售二級股票。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王建軍在兩會上的提議,另外一種選項將涉及允許在內地採用雙層股權結構。這會使得更多公司選擇在香港和內地進行兩地上市。目前,包括青島啤酒在內的大約250家公司採用了兩地上市策略。
『貳』 A股市值排名第一的科技公司是哪家
截止今日收盤來看的話,目前A股最大的科技類公司應該是海康威視,目前該股的總市值在2739億元,該公司主要以視頻為核心提高給全球提供安防設備,和一些列可視化和大數據服務為主,那麼這么一家科技巨頭是否存在長期價值投資呢?下面我就從基本面和技術面給大家分析下:基本面:(1)估值水平:首先從同行業進行分析,目前海康威視屬於科技領域巨頭,但是涉及行業居多,行業集中度較差,這也是一些科技巨頭的通病吧,行業地位穩定後不斷發展和擴張等,首先在光學安防整體上市公司中對比,通過整體行業估值水平來說的話,行業整體PFG為0.95,而海康威視PEG為1.13高於同行業的0.95,我想主要該股在17年市場為白馬標的大幅度受到市場資金關注拉升後的結果。具體參考下圖:

技術面分析還沒完全見底,目前不適合買入。結論:基本面分析公司發展遇到瓶頸,技術面沒有見底,不具備價值的標的。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加關注獲取更多股市技術分析。
『叄』 年虧損1100億市值卻高達4200多億,是什麼支撐了美團沒有倒下
外賣對於當代的年輕人來說,堪稱是「救命」的存在。現在的年輕人,幾乎很少會自己做飯,即便是有時間,也會為了省事而去點外賣。外賣成為了年輕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然外賣的存在的確方便了很多上班族。如今國內外賣行業中,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是美團外賣了!然而,你知道嗎?用戶量超高的美團外賣至今卻依舊是虧損的!

虧損並不一定都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也有可能是企業為了以後的布局而使出的一種手段。而美團之所以可以吸引如此多的投資者,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它的現金流。一個企業只要有良好的現金流進賬,那麼企業的運轉就可以繼續,自然也就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相反,如果一個企業的現金流出現了問題,那麼即便這個企業不虧損,恐怕也難以運營下去了,所以對於企業來說,現金流遠比盈利更重要。
在眾多的上市公司中,也並非只有美團是這樣的虧損,還有國內第三大電商巨頭拼多多,其虧損程度和美團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然而在美股上市的拼多多也並未受到虧損的影響,反而市值大漲,已經高達390.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2793.5億元,已經超越了中信銀行以及民生銀行的市值。
尤其是美團的酒店業務毛利潤,在整個商業界也算是較高水平的了!拿我們所熟知的五糧液來做對比,五糧液的毛利率也不過才75%,嚴格來說美團的酒店業務賺的錢比五糧液都多,但是公司的整體利潤卻依舊虧損。原因其實就是在於新增業務上面,新增業務的虧損拖了美團大數據的後腿,才導致了美團的虧損
國內兩大科技巨頭企業阿里巴巴以及騰訊都是美團的投資人之一,有如此強大的背景支持,美團的資金自然充足,加上之前上市融資的資金,美團有足夠的錢去「燒」!
『肆』 有中小板為什麼還要創業板難道中小板不能弄高科技公司
創業板主要是上市條件比較低啊!中小企業板可以有高新技術企業。
創業板與中小企業板之比較
中小板市場是中國的特殊產物,是我國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中小企業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的差異在於,中小企業板主要面向已符合現有上市標准、成長性好、科技含量較高、行業覆蓋面較廣的各類公司。創業板市場則主要面向符合新規定的發行條件但尚未達到現有上市標準的成長型、科技型以及創新型企業。
有專家認為,中國的中小板市場是為中小企業融資而設立的,顯然不屬於主板市場,與創業板有類似之處。一旦監管體制、上市資源改變,中小板市場很有可能轉變為創業板市場。目前,一些快速成長企業就在中小板上市,說明兩者的區分並不嚴格。創業板推出後,市場劃分就會產生混亂:既按照企業規模大小劃分成中小板市場與大盤股為主的滬市主板市場,又按照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劃分為主板市場與創業板市場。
這就帶來了下一個難題,即制度與監管創新的問題。創業板需要一套與主板不同的監管系統,它與主板市場上市資源不同,而且要求效率更高、監管更嚴,還必須要建立嚴格的退市制度。如果繼續實行目前的監管體制,與主板市場無異,那麼效率是不能保證的,創業板也就名存實亡。並且,如果上市資源過少,另立監管系統就屬於行政資源的浪費。國外的創業板就曾有失敗的例子,1997年創立、2003年關閉的德國新市場倒閉的原因就在於監管與上市資源的劣質化。
既要設立創業板,又要節約目前的行政資源,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將創業板與中小板市場合二為一。將傳統中大型企業全部轉向主板市場,保留新興的中小企業與以後的創業公司合為一體,統稱創業板。如此劃分清晰之後,監管資源就不會在市場的重復中無謂地浪費掉,而中國的創新型企業、高科技企業、快速成長企業與風投公司也找到了一個資本市場的介面。但就目前來看,我國的中小板市場與創業板市場還不能那麼快進行合並。
二板市場為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和實力的技術創新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方便的融資渠道(Financing Channels),也為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提供了成功退出的市場渠道。二板市場實行與主板市場不同的交易系統和上市規則,它是與主板市場平行的另一個市場,是與主板市場相互補充的長期資本市場。不能簡單地將二板市場看做技術創新項目的孵化器,更不能將二板市場視為「垃圾上市公司」的收容所。在二板市場上市的企業,發展壯大之後也不一定要轉移到主板市場。例如,美國的思科、微軟等信息科技產業巨頭,一開始在納斯達克上市,後來成為美國乃至世界大公司之後也並未脫離二板市場而進入主板市場。
『伍』 螞蟻集團和騰訊控股同時在A股市場IPO,大盤會如何反應呢
巨無霸螞蟻集團本身將會在A股市場進行申購,意味著很快就會登陸A股市場二級市場交易了。如果同時騰訊控股也回到A股上市融資,兩只大塊頭在A股融資,市場會如何反應呢?
如果螞蟻集團和騰訊控股同時登陸A股上市,股票市場最大的反應就是被砸個窟窿出來,這是最起碼的反應動作。
理由是因為這兩只巨無霸同時在A股融資,一定會超過A股融資的承受范圍之內,既然已經超過了A股融資金額,最大的反應就是大盤被砸出一個窟窿,這是必然的走勢。

股市靠的是資金,如果A股市場突然抽空7萬多億的資金,股市會怎麼樣?股市肯定會跌,至於怎麼跌法,無法想像,也無法預測。
總之這兩只家公司真登陸A股上市,會讓A股非常吃力的,一旦這兩只企業上市後會成為A股市值第一的股票,當然如果阿里巴巴也登陸A股,阿里巴巴才是真正的巨頭。
所以螞蟻集團的上市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兩大科技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在A股同時上市融資的話,那個才是真正讓A股承壓的股票。
『陸』 與德國工業4.0巨頭有合作的a股上市公司
工業4.0概念股活躍龍頭:東土科技(300353)、法因數控(002270)、機器人(300024)、新時達(002527)、藍英裝備(300293)、英威騰(002334)
工業4.0概念股相關上市公司匯總:
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商上市公司:
東土科技(300353)
2009年開始布局工業互聯網,作為工業互聯網第一股,未來將通過持續的並購整合完善工業互聯網的布局,掌控工業4.0最核心的環節;通過收購拓明科技,公司可以利用其大數據技術完善其工業控制網路數據解決方案能力,有利於公司切入工業控制網路大數據行業應用領域,拓展產業鏈;通過將工業控制網路軟硬體產品及技術與拓明科技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可進一步豐富上市公司產品線,利於雙方在工業控制網路大數據挖掘、分析及應用領域共同創新,充分挖掘存量客戶需求,開拓新業務及新市場。
法因數控(002270)
公司能設計製造機械繫統、液壓系統、氣動系統、控制系統,更能針對設備所需控制系統,開發相關嵌入式工控軟體,主導產品已實現成套化、復合化、柔性化、智能化,製造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機器人(300024)
公司工業機器人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機器人單元產品已進入汽車整車、零部件等工業機器人的主要應用行業。2013年上半年公司自動化成套裝備成功應用在汽車整車測試生產線,標志著公司汽車自動化成套裝備打破國外技術與市場壟斷,進入與外資全面抗衡的階段。
智雲股份(300097)
是國內領先的成套自動化裝備方案解決商;
巨輪股份(002031)
公司通過並購德國歐吉索機床,學習德國工業4.0經驗,將德國技術進一步融匯進中國製造,著眼大型高效智能裝備成套技術,開展以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單元控制系統、柔性生產線和智能車間生產調度系統等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面向輪胎和機械加工的生產需求,提供包括多種設備的標准化和非標准化集成組線的解決方案。
華昌達(300278)
公司主營業務是智能型自動化裝備系統,包括總裝自動化生產線、焊裝自動化生產線、塗裝自動化生產線等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海得控制(002184)
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系統集成業務、產品分銷業務和大功率電力電子產品業務(包括風電變流器,大功率電源,整流回饋裝置)
京山輕機(000821)
主營業務包括自動化業務精密業務。自動化業務主要為工業程序自動化提供定製解決方案,包括設計及開發自動化系統、為客戶提供生產線所需自動化設備或自動化生產線等。
南京熊貓(600775)
自動化裝備產業化項目總投資6.16億元,建設期24個月,主要投向工業機器人、自動傳輸裝備、自動灌裝裝備。
軟控股份(002073)
公司主營業務為面向輪胎橡膠行業應用軟體及系統集成開發和數字化裝備製造,為輪胎橡膠製品生產企業提供全面的機電一體化、自動化、信息化解決方案。
新時達(002527)
曉奧享榮主營汽車智能化柔性焊接生產線,多功能機器人滾邊系統,機器人柔性工作單元,機器人及其周邊標准系統設備,專用成套設備,柔性傳輸裝置等成套系統等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轉讓方承諾曉奧享榮2015年凈利潤不低於1700萬元。曉奧享榮已形成完整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在機器人應用技術、系統設計技術、離線模擬技術、整線模擬技術、遠程調試和診斷技術等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上述技術能力也是未來公司在智能製造以及工業4.0業務領域拓展的關鍵所需。
藍英裝備(300293)
公司主要從事自動控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依靠在自動控制基礎技術、自動控制應用技術、產品設計能力等方面的深厚基礎,公司在輪胎、冶金、節能等自動控制應用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為國內上述自動控制領域內的知名企業。其中在輪胎自動控制領域,憑借強大的產品設計能力,公司業務已由自動控制解決方案延伸至自動化設備,是我國子午線輪胎成型機主要供應商之一。2014年12月,公司於互動平台披露,工業4.0的核心是智能製造,即工業的自動化及智能化,公司主營業務及核心技術、產品符合工業4.0概念。
工業自動化設備零部件相關上市公司:
匯川技術(300124)
公司是專門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中高端設備製造商提供控制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產品有變頻器、伺服、PLC、稀土永磁同步電機、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光伏逆變器等。
英威騰(002334)
公司在工業控制領域的主要產品包括PLC、伺服驅動系統、伺服電機、主軸電機、電主軸、HMI等。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屬於控制層面的產品,相當於設備的大腦,對設備的運行起控製作用,伺服驅動和伺服電機分別屬於驅動層面和執行層面的產品,伺服驅動接受控制層下達的指令通過伺服電機精確執行。
合康變頻(300048)
公司已逐漸形成了包括高、中低壓及防爆變頻器在內的全系列變頻器產品,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變頻器產品線。
銳奇股份(300126)
在上海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上海銳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自營或對外投資參股、控股、參與新設等方式,開展包括智能工業機器人、感測應用等為代表的,以信息化、網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為技術方向的智能製造裝備的研發和運營業務,投資經營包括智能機器人及其核心部件、智能感測器與儀器儀表、嵌入式工業控制晶元、高速/高精製造工藝與技術、製造化信息化技術、製造過程安全與安防技術等在內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
上海機電(600835)
上海納博特斯克完成相關工商注冊,佔51%股權。此舉意味著公司開始攜手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精密減速機的全球領先者日本納博,發展精密減速機在中國業務並探索和開拓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為精密減速機及相關產品在中國研發、組裝生產、製造及服務打下基礎。
東方精工(002611)
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4912萬元收購嘉騰機器人20%股權事項完成工商登記。嘉騰機器人主營范圍為工業智能機器人及配件製造、恆溫恆濕機、電腦測試治具、工裝夾具、電子儀器儀表;銷售:電子元件、電子器件、工業軟體、合成石材料及機電設備零配件等。本次收購有助於公司自動化智能物流系統的建設,為客戶提供「包裝-智能物流」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輸送倉儲自動化:
天奇股份(002009)
公司主要為規模化生產的汽車、家電等行業提供自動化輸送及倉儲系統。是國內工業智能自動化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最大供應商。
三豐智能(300276)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輸送成套設備的研發設計、製造、安裝調試與技術服務,以技術為依託為客戶提供智能輸送整體解決方案。
科大智能(300222)
配電自動化系統和用電自動化系統。乾機電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生產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的設計、產品研製、系統實施與技術服務的企業,產品包括智能移載系統、智能輸送系統、智能裝配系統與智能倉儲系統等,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定製化工業生產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是我國浮動移載機械手領域的領軍企業。
激光裝備類上市公司:
大族激光(002008)
國內激光行業龍頭,具備年產3000台激光加工設備的生產能力,是國內最大的激光信息標記設備製造企業。
華工科技(000988)
公司主業分為激光裝備製造產業板塊、光通信及無源器件產業板塊、激光全息防偽產品和包裝印刷產業板塊、敏感電子元器件和感測器技術產業板塊以及物聯網產業。
亞威股份(002559)
公司是國內中高端金屬板材成形機床行業的領先企業+激光裝備
智能機床類上市公司:
華中數控(300161)
公司從事數控系統及其裝備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少數擁有成套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具有自主配套能力的企業之一。公司主營業務包括中、高檔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數控機床及紅外熱像儀。
沈陽機床(000410)
公司是國內機床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種類齊全,具備為國家重點項目提供成套裝備的能力,其數控機床技術處國內領先地位,已成為世界數控金切機床生產量最大的企業.
秦川機床(000837)
公司主營精密數控機床、塑料機械、精密齒輪件、液壓件、液壓系統、電梯曳引機及特種齒輪箱;
昆明機床(600806)
公司機床業務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其主導產品鏜床(包括卧式鏜床、落地鏜床、卧式加工中心、坐標鏜床)國內規模居第二位,技術水平居第一位,鏜床產品大型數控化比率達到50%以上,居國內首位。
『柒』 五大科技巨頭蒸發1620億美元,中國的哪些富豪的資產受到了影響
中國的馬雲等一些行業巨頭的資產都是會受到影響的,因為現在中國的股票和美股一樣,是受到了很大的損失的,比如說我們的搜狐,就已經跌了27%,創下16年來最大跌幅。特別是現在特朗普對我們中國還揮著關稅大棒,那麼這對於我們國家的一些本土公司來說無疑也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的,只要關稅這個東西是真的實現了,那麼各個公司的壓力也是會越來越大的。

所以這一次美股的暴跌也是連帶著中國的經濟下滑的,主要也就是因為當時特朗普做的那個決策,說要再加關稅,這個事情對我國各公司的影響也是非常的大的,雖然說預計這些關稅都是從日常消費品和服裝這一塊兒來下手,但是這對我國的科技公司照樣也是有很大的一個影響的,所以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也還是避不過去的。
『捌』 2020全球獨角獸500強出爐了,什麼是獨角獸企業
獨角獸企業,也叫“獨角獸公司”,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獨角獸企業被視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主要出在高科技領域,互聯網領域尤為活躍,被認為是2013年風險投資家AileenLee創造出來的概念。
根據2018普華永道獨角獸CEO調研報告顯示,在受訪的獨角獸企業中,83%在2017財年的收入增幅超過50%,54%獨角獸企業的收入甚至翻了一番。這亦是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更快地達到估值門檻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房地產行業經歷了一些行業結構變化。例如,政府鼓勵長租公寓市場的發展,以此來控制過熱的房地產買賣市場。此外,國內房地產市場的資產證券化(REITs)也在持續發展。房地產行業的結構變化為新的獨角獸企業提供了嶄新的商業機會,未來我們或許可以看到更多的房地產行業的獨角獸企業殺出重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