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病蟲害防止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病蟲害防止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5-02 13:31:13

㈠ 怎樣進行病蟲害農業防治農業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農業防治是在核桃栽培過程中有目的的創造有利於核桃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使核桃生長健壯,提高核桃的抗病能力;同時創造不利於病原物的活動、繁殖和侵染的環境條件,減輕病害的發生程度。農業防治是最經濟,最基本的病害防治方法。具體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無病苗木
有些果樹病害是隨著苗木、接穗、插條、根櫱、種子等繁殖材料而擴大傳播的。對於這類病害的防治,必須把培養無病的苗木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措施。因此,使用無病苗木和接穗就顯得十分重要,尤其在新建果園時,對無病苗木的選擇尤為重要。必須嚴格禁止採用帶毒接穗,同時應該加強果樹病毒病技術的研究,為繁殖材料帶毒情況的鑒定提供簡便易行的方法。
(2)做好果園衛生
果園衛生包括清除病株殘余、深耕除草、砍除轉主寄主等措施。其主要目的在於及時消滅和減少初侵染及再侵染的病菌來源。對多年生核桃來說,果園病原物的逐年積累,對病害的發生和流行起著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果園衛生,就有很明顯的防治效果。
(3)合理修剪
修剪是核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也是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合理修剪可以調整樹體的營養分配,促進樹體的生長發育,調節結果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樹體的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病害的良好作用。此外,結合修剪,還可以去掉病枝、病梢、病蔓、病芽和僵果等,減少病源的數量。但是,修剪造成的傷口是許多病菌的侵入門戶,修剪不當也會造成樹勢衰弱,有可能加重某些病害的發病程度。因此,在修剪過程中,應結合防治病害的要求,採用適當的修剪方法,同時對修剪傷口進行適當的保護和處理。
(4)合理施肥和排灌
加強水肥管理,可以提高核桃的營養狀況,提高抗病能力,起到壯樹防病的作用。對於缺素症的核桃,有針對性地增加肥料和微量元素,可以抑制病害的發展,促使樹體恢復正常。
果園的水分狀況和排灌制度影響病害的發生和發展。南方果區的一些病害如根腐病等在果園積水的條件下發病嚴重,改漫灌為溝灌並適當控制灌水,及時排除積水,翻耕根圍土壤,可以大大減輕其為害。病菌可以隨水傳播,灌水時應注意水流方向。在北方果區,核桃進入休眠前若灌水過多,則枝條柔嫩,樹體充水,嚴冬易受凍害,加重了枝幹病害等的發生。適當增施磷鉀肥和微量元素,具有提高核桃抗病能力的效果。多施有機肥料,可以改善土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5)適期採收和合理貯運脫青皮
果實的收獲和貯運脫青皮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病害防治中必須重視的環節。果實採收不僅和堅果的產量及品質有關,而且採收適時與否,採收過程中和貯運脫青皮過程中造成的傷口多寡,以及貯運脫青皮期間溫度、濕度條件等,都直接影響貯運脫青皮期間病害的發生和為害程度。
(6)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
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是防治核桃病害的重要途徑之一。不同的樹種和品種對病害的抗病性往往不同,若加以利用,可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同時,通過各種育種手段培育新的抗病品種,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方法。

㈡ 化學防治病蟲害有哪些方法

在核桃病害的化學防治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噴霧,其次是種苗處理和土壤處理,在缺水的山區可以噴粉。
(1)噴霧
可濕性粉劑、乳劑、水溶劑等農葯都可加水稀釋到一定濃度,用噴霧器械噴灑。加水稀釋時要求葯劑均勻地分散在水內。噴霧時要求均勻周到,使植物表面充分濕潤。霧滴直徑應在200微米左右,霧滴過大不但附著力差,容易流失,而且分布不均,覆蓋面積小。
噴霧法的優點是施葯量比噴粉法少,葯效持久,防治效果較好。但工作效率比噴粉法低,並且需要一定的水源,在乾旱缺水的地區應用較困難。
(2)噴粉
噴粉是粉劑農葯的使用方法,一般用噴粉器噴灑。要求均勻周到,以手指按摸葉片,能在手指上沾有些微葯粉為宜。噴粉法效率較高,不需要水源,但用葯量大,葯效較差,現在已很少使用。
(3)種苗處理
用葯劑處理種子、果實、苗木、接穗、插條及其他繁殖材料,統稱種苗的葯劑處理。許多果樹病害可以通過帶病的繁殖材料傳播,因此繁殖材料使用前用葯劑進行集中處理,是防治這類病害經濟有效的方法。防治對象的特點不同,用葯的濃度、種類、處理時間和方法也不同。例如,表面帶菌的可用表面殺菌劑;病毒潛藏在表皮下或芽鱗內的,要用滲透性較強的鏟除劑;潛藏更深的要用內吸性殺菌劑。在核桃病害的防治上,進行種苗處理的方法主要是葯劑浸泡。把熱力處理與化學處理相結合的方法,統稱熱化學法,可以提高葯劑的滲透力,減少用葯量和處理時間,一般用於果實貯藏病害及種苗病害的防治。
(4)土壤處理
葯劑處理土壤的作用,主要是殺死或抑制土壤中的病原物,使其不能侵染為害。在核桃生產上,土壤處理一般用於土壤傳播的病害,例如核桃苗木立枯病、白絹病等病害的防治。土壤施葯的方法,有表面撒施、葯液澆灌、使用毒土、土壤注射等。前者主要用於殺滅在土壤表面或淺層存活的病原物;後三種主要用於在土壤中廣泛並能長期存活的病原物。在較大面積上施用葯劑成本較高,難以推廣。因此,土壤葯劑處理目前主要應用於苗床、樹穴、根圍的土壤。
葯劑處理土壤,可以引起土壤物理化學性質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變化。在進行突然葯劑處理前,要詳細分析,權衡輕重,不要貿然進行,以免帶來不良後果。
除上述方法外,殺菌劑還有其他一些使用方法。例如用葯液浸洗果實;用浸過葯的紙張包裹果實;用浸過葯的物品作為果品運輸過程中的填充物等;用葯劑保護傷口,塗刷枝幹防治某些枝幹病害;果樹塗白,防止凍害等。此外,用注射法和包紮法施葯,是防治系統侵染病害的重要施葯方法。

㈢ 物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有哪些

1.人工捕殺害蟲。對於活動性不強、危害集中或有假死的害蟲,如金龜子、銀紋夜蛾幼蟲、象鼻蟲,可以實行人工捕殺。
2.燈光誘殺。對有趨光性的磷翅目及某些地下害蟲,可利用誘蛾燈或黑光燈誘殺。
3.毒餌誘殺。利用害蟲的趨化性誘殺害蟲,如用炒香的麥麩拌葯誘殺螻蛄,糖醋酒液誘殺小地老虎等。
4.顏色誘殺。懸掛黃色粘蟲板、黃色機油板或懸掛銀灰膜誘殺或趨避某些害蟲。
5.高溫滅菌。如用55-60℃溫水浸種。可殺死種子內外潛伏病菌;用電熱器進行土壤消毒,可減少土傳病害。
6.嫁接換根。可防治瓜類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和線蟲病等土傳病害,減少蔬菜病害發生。
7.設施防護。棚室蔬菜夏季扣上遮陽網和防蟲網,防止害蟲入侵。

㈣ 病蟲害怎樣防治

(一)主要病害

龍眼鬼帚病,又名叢枝病、禿枝病、掃帚病、麻風病等。主要由龍眼鬼帚病毒引起,也可能與類菌原體復合侵染。產區以福建發生嚴重,廣東、廣西較輕,浙江、台灣也有發生。該病主要危害春梢及花穗,花穗、枝梢生長畸形,枝端葉片狹長或呈線狀,不能開展,易脫落成禿枝,發病枝梢上的花穗不能結實,樹勢衰弱,產量逐年下降,常年減產20%~30%,嚴重時全無收成,終致全樹死亡。傳病昆蟲介體是木虱、荔枝蝽、白蛾蠟蟬等。

防治:①嚴格實行檢疫,禁止帶病苗木、接穗和種子傳入新區(無病區)和新果園。②培育無病苗木,用無病、品質優良母本樹的種子或接穗育苗,嚴禁從病樹上高壓苗木。③選用抗、耐病品種。④結合修剪、疏花疏果等作業,剪除病枝、病穗,拔除病苗,集中燒毀。⑤及時防蟲。⑥加強栽培管理,適時適量施肥,以增強樹體,提高抗病力。

其他病害參看荔枝。

(二)主要蟲害

全國已發現龍眼害蟲約110種。其中,以荔枝蝽、荔枝蒂蛀蟲及近年發現的龍眼亥麥蛾和龍眼角頰木虱等最為重要。

1.龍眼亥麥蛾(Hypatima longanae)

是近年發現蛀食枝梢和花穗的新害蟲。據1990年楊集昆等調查,福建、廣東、廣西等龍眼產區發生較普遍,局部地區新梢受害率高達41.1%。龍眼新梢木質部被蛀食後,破壞了導管組織,導致水分代謝失調,造成與龍眼鬼帚病相似的叢枝或鬼穗症狀,嫩葉捲曲萎縮,花穗密集,花朵臃腫肥大,開花失常且多不結果,導致樹勢衰弱,降低當年產量。

防治:①注意檢疫,嚴防害蟲隨接穗、種苗傳入新區。②及時剪除受害的枝梢和花穗,集中燒毀,以抑制蟲害的蔓延。③利用天敵,龍眼亥麥蛾有多種寄生蜂,尤其是黃長距繭蜂自然寄生率很高,要防止濫施農葯,保護天敵。④各次嫩梢抽芽期,用25%殺蟲雙350倍液,或與殺滅菊酯或敵百蟲混用;亦可用20%滅掃利乳劑1500倍殺蟲護梢,兼治蒂蛀蟲和荔枝蝽。

2.龍眼角頰木虱(Cornegenapsylla sinica Yang)

是一種龍眼的新害蟲(1982年楊集昆等)。分布於福建、廣西、廣東和海南。此蟲目前僅見危害龍眼。成蟲在嫩梢和花穗上吸食危害,若蟲固定於葉背吸食並形成「釘狀」下陷的偽蟲癭。因此,葉面布滿小突起(閩南稱麻瘋葉),葉片變小,畸形扭曲,影響新梢抽生和葉片正常生長,導致果質下降、產量減少。此外,該蟲還是龍眼鬼帚病的傳播媒介。

防治:運用各種農業措施,促使龍眼抽梢整齊,並根據田間調查測報,適時噴葯保梢。可用40%樂果乳劑1000~2000倍液;80%敵敵畏乳劑、40%樂斯本乳劑或40%乙醯甲胺磷1000倍液;25%亞胺硫磷乳劑400倍液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不少荔枝害蟲可危害龍眼,可參閱荔枝蟲害部分。

㈤ 病蟲害防治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食用菌病蟲害防治工作與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一樣,也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因為食用菌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也非常適宜於食用菌病蟲害的發生與發展,病蟲害一旦發生,其發展蔓延的速度往往是很快的,並難以控制。尤其是侵染性病害,其病原生物與食用菌一樣,同樣是微生物,防治工作就更困難。發生病蟲害後即使能及時採取措施加以控制,也已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產量和品質,還多費工時,增加成本。所以發病前採取各種措施,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食用菌病蟲害的防治措施,都有其局限性,單獨採取任何一種方法,均難以有效地解決病蟲害危害問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各種措施間的補充和協調,以期收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因此,防治食用菌病蟲害必須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

防治食用菌病蟲害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選用優良菌種。目前國內杏鮑菇、阿魏菇菌種來源不同,種間差異也較大,要選用已大面積栽培的品種。新引進的品種,未經試驗,不要大面積栽培。

第二,用最佳配方生產二級種。最好用小麥、高粱、玉米生產二級種,用棉籽皮次之,一般不要用鋸末生產二級種。同時要合理安排制種時間。老化菌種,菌絲不健壯、不純、帶有雜菌的菌種一律不準使用。

第三,選用優質、無霉變的栽培材料,並進行嚴格的滅菌殺蟲。

第四,搞好栽培場所的環境衛生。對周圍環境要進行徹底的滅菌、殺蟲,以杜絕蟲源、菌源。

第五,科學管理,創造適宜的溫、濕度及通風條件,使環境條件有利於食用菌菌絲的生長發育,而不利於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

第六,在栽培管理過程中,要認真檢查,一旦發現病蟲害,就應及時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防止病蟲害蔓延。

㈥ 什麼是生態防治病蟲害

主要通過控制食用菌培養過程中生態環境條件,促使食用菌快速健壯生長,抑制各種雜菌生長繁殖,最終實現促菇抑病的目的。生態環境主要條件包括:溫度、濕度、空氣、光線、酸鹼度等。
(1)溫度不同食用菌品種具有特定的生長溫度范圍,在這范圍內菌絲生長速度快,目前人工栽培的品種生長階段的溫度大多在18~26℃,為防黴菌污染,一般要將溫度控制在26℃以下,可有效地防止喜高溫黴菌污染。(2)濕度大多數的黴菌在高濕條件下繁殖,在食用菌菌絲生長階段將環境濕度控制在70%以下,可有效的抑制喜濕雜菌生長。(3)酸鹼度不同的食用菌品種對pH要求不一樣,如草菇pH偏高環境生長良好,且pH高可抑制喜中性、偏酸性雜菌生長。在配製培養基時,適量加入KH2PO4,既可補充鉀,又起到調節酸鹼度作用,也能起到抑制雜菌生長的作用。(4)強通風,適宜光照食用菌為好氣性真菌,而多數雜菌在悶熱不通風條件孳生,加強通風既有促進食用菌生長的作用,又有抑制雜菌生長功能,適宜的散射光促進食用菌菌絲生長健壯,增強抑制雜菌的能力。

㈦ 病蟲害防治的對策有哪些

氣候變暖將會使病蟲的發育速度加快、繁殖代數增加,更有利於病蟲害的越冬、越夏,使病蟲害發生、流行的幾率增加,我國許多果樹病蟲害的危害將加劇。因此,對果樹病蟲害防治指導思想,首先應遵循可持續農業發展要求,從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出發,在充分了解果園生態結構與功能的基礎上加強生物防治、抗性品種利用和害蟲與天敵動態監測,綜合使用各種生態調控手段,通過綜合、優化、設計和實施,對果園生態系統及其作物—害蟲—天敵關系進行合理的調節控制,變對抗為利用,變控制為調節,化害為利,以此充分發揮系統內各種生物資源的作用,盡可能地少用化學農葯使農業生產得到持續發展。病蟲害防治的對策:

1.大力推行農業生態防治 為適應氣候變暖,合理調整作物、品種布局,以充分利用自然因素的調節與控製作用,創造有利果樹作物生長發育,不利於有害生物滋生繁衍的生態條件。

2.選育高產優質抗病、抗蟲新品種,以適應溫度變化的能力,並且具有更強的抗蟲抗病能力,從單抗向多抗方向發展 對危險性病害,如柑橘黃龍病、香蕉束頂病、番木瓜環斑病等抗病育種是主要的防治方法,因為這類病害發生面積大,重復侵染次數頻繁,如果依靠化學葯劑和其他方法,幾乎不可能全面防治,只有廣泛栽培抗病品種才是惟一有效的方法。

3.冬季氣候變暖,有利病蟲越冬,應以減少越冬蟲原和菌原為目標的防治戰略對策 壓低越冬病蟲原,加強對越冬代與第一代病蟲的綜合治理,進一步控制果園1代病蟲,減少2代病蟲的病蟲原,以減輕2、3代病蟲的發生為害。

4.研製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新品種、新劑型 合理地使用化學農葯,不僅要考慮其對害蟲的防治效果,同時應注意其對害蟲天敵、人畜等的影響,防止環境污染,促進生態平衡。

5.加強植物檢疫和病蟲害的預測預報 這是實現及時、有效地控制病蟲危害、減輕損失、奪取豐收的重要前提。病蟲測報的准確及時與否,一是取決大量的田間發生發展動態信息,二是依賴氣象部門的中長期天氣預報的准確性,因此,應加強對病蟲害的監測能力和預報水平。

在自然界中,不論是野生的或栽培的植物都可能發生病害。病害嚴重發生時,可以造成農作物嚴重減產,使農產品質量低劣、嚴重地影響國計民生。如我國華南地區柑橘受黃龍病為害,使柑橘生產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障礙。

㈧ 什麼是病蟲害物綜合防治技術

綜合防治就是從生態系統的整體出發,在盡量發揮天敵自然控製作用的前提下,抓住病蟲害的薄弱環節,合理運用各種經濟、安全、有效的方法,取長補短,互相配合,將病蟲的種群數量經常控制在防治指標以下。
第一,綜合防治的目的,不是為了滅絕病蟲,而是為了控制病蟲,使其為害程度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二,盡量減少化學農葯的使用次數和使用量。應主要選用那些高效、低毒、低殘留、有選擇性、無公害的農葯。簡單地、盲目地大量噴施化學農葯,不但增加成本,污染環境,殺傷天敵,而且也不能很好地控制病蟲為害,結果導致病蟲害的再度猖獗,並使一些次要病蟲種群上升為主要種群。
第三,防治蘋果梨病蟲害應建立在周密調查的基礎上,首先確定主要病蟲,並根據病蟲的發生特點,抓住其薄弱環節,合理採用各種有效措施,以最小的投資,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㈨ 各種病蟲害如何進行綜合防治

冬閑田種蘑菇年年進行菇—稻輪作,病蟲害較少,但在各個生產環節,蘑菇極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因此也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其病害、蟲害主要來自土壤、培養料以及受污染的廢棄物。病菌的孢子、菌絲主要依靠空氣、水、昆蟲、人為等途徑傳播。高溫、高濕和通氣不良的菇房,有利病蟲害的發生蔓延。因此,蘑菇的病蟲害防治要採取綜合防治的措施,任何單一的防治方法都很難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上,應採取以下措施:
(1)設置合理的菇房 菇房要設置在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環境干凈、通風向陽的地方,並遠離堆放糧食、飼料、餅肥等的倉庫,以及畜舍、垃圾堆等易於孳生病蟲的場所。菇房的結構要合理,大小要適中,創造一個有利於食用菌生長而不適於病菌生長的生態環境。菇房內外要定期清理消毒,以保持經常性的衛生。
(2)堆制好優質的培養料 原輔料如稻草、棉籽殼等應選用新鮮、乾燥、無霉變的,使用前先經陽光曝曬1~2天,利用太陽熱和紫外線殺死附在原料上的病菌。在配製培養料時應注意碳氮比例和加入氮肥的時機,防止游離氨氣對蘑菇的毒害,防止雜菌的發生。掌握好適當的料水比例,料太干、太濕均不適宜蘑菇的生活,而有利於病菌和蟲害的發生。堆制好的培養基要測其酸鹼度,過酸過鹼均應進行調節,使其在pH7.5左右。堆制時要保持足夠的堆溫,發酵均勻,防止糞塊和堆料夾生。培養料要盡可能進行二次發酵。二次發酵的後發酵只要溫度保持50~52℃,持續4~5天,就可殺死一些不耐高溫的病菌孢子,而又有利嗜熱放線菌的繁殖,促進蘑菇獲得高產。
(3)做好覆土的消毒工作 這是杜絕病蟲侵害的重要措施。首先要從沒有施過蘑菇廢料的田地取土作為覆土的材料,其次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以下一種消毒方法:
①將土粒先經陽光曝曬,利用太陽熱能和紫外線殺死土粒中的病菌,再用石灰水調濕後上床覆土。
②將土粒堆成堆,用薄膜蓋密,通入蒸汽,當土溫達60~65℃時,維持3~4小時,可以殺死土粒中的病菌、害蟲。
③甲醛熏蒸,每立方米土粒用5%甲醛溶液10千克噴灑,然後用塑料薄膜密封1~2天,攤開待甲醛揮發後,再上床覆土。
(4)加強菌床管理①防病與除蟲同步進行。定期用80%敵敵畏1∶800倍液噴灑菇房走道、地面及菇房四周環境。一般成蟲有趨光性,可在菇房附近安裝黑光燈誘殺。
②加強科學管理。選用優質無病蟲感染和適齡的菌種作為播種的材料。菇房用水要保證水質清潔,噴水方法要力求促控結合,該多則多,該少則少。覆土後前期要輕噴、勤噴,待快出菇時才重噴出菇水。大多數病菌喜高溫高濕,菇床一旦出現病害,應停止噴水,加大通風量,菇床的濕度以寧干勿濕為原則。調節好菇房內適宜的光、溫、水、氣等生態條件,使食用菌菌絲生長健壯,增強生活力和提高抗逆性,以旺盛的長勢抑制病菌的發生和蔓延。
③及時處理已發生的病害。菇床一旦出現病害,除停止噴水、加強通風外,可用1%漂白粉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灑菇床;細菌性病害可用獸用鏈黴素、青黴素等注射局部的患處。撿去菌床上已污染的培養料、土粒、老菌索、菇根,發病嚴重的應立即將菌體及培養料清除,並集中燒毀或深埋,防止病菌擴散。

㈩ 如何防治病蟲害

1.花卉病蟲害預防的一般方法(1)保持花卉栽培地的環境衛生,可減少病蟲危害。
(2)保護植株,不要破皮受損傷,謹防病菌侵入。
(3)培養土預先消毒,可殺死病菌和害蟲。
(4)加強日常管理,保持水肥適當,空氣暢通,溫度適宜,採光適量,使植株生長健壯,可控制病蟲害的滋生和蔓延。
(5)室外越冬花卉,落葉後噴或塗石灰硫磺合劑,早春和花芽發芽前噴1~3次波爾多液,可防病蟲害。
2.常見蟲害及其防治方法見表2—7。
3.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見表2—8。
表2—7常見蟲害及防治方法害蟲名稱害蟲形態危害花卉及危害情況防治方法蚧殼蟲體長5~6毫米,全身被白色纖毛狀寄生多種花卉枝、葉、果吸取養分,常帶來煤煙病噴石硫合劑(0.5°),或稀釋2000倍溴氰菊脂液金龜子橢圓形直徑約1厘米,具硬殼甲、青藍色,有金色斑危害多種花卉,咬食枝葉成斑或多孔噴0.1%樂果或稀釋1500倍敵敵畏液紅蜘蛛體小,圓形,紅色危害多種花卉,在枝上結網噴稀釋1000倍樂果液或敵敵畏稀釋液地老虎長約3厘米,圓條形,全身有節,灰褐色危害花卉地下部分,咬食種子及球根灌敵敵畏或敵百蟲溶液(續表)害蟲名稱害蟲形態危害花卉及危害情況防治方法螻蛄長4~5厘米,褐色,頭前生鉤角,具尖嘴,會飛危害幼苗,把表土串成多數溝洞噴敵敵畏或敵百蟲(稀釋1000倍液)蚜蟲體小,綠色或黑色常群集多種花卉嫩枝葉上吸食營養噴稀釋1500倍樂果液或殺螟松稀釋液蝸牛軟體動物,有旱、水兩種夜間危害花卉嫩枝、嫩葉在擺放花卉的地面撒石灰粉或噴稀釋1000倍敵敵畏液毛蟲種類較多,條形、全身具長毛危害多種花卉、咬食果、枝、葉噴敵敵畏或敵百蟲,用殺螟松或溴氰菊脂也可刺蛾全身具毒刺,毛短,圓形,綠色常集於花葉背面吸食營養,人體接觸之後剌痛噴樂果或殺螟松或溴氰菊脂卷葉蟲體小綠色常群集各種花卉葉背,蛹期吐絲纏繞,使葉卷噴樂果,或殺螟松或敵敵畏、敵百蟲飛虱形小、白色或紅色會飛危害多種花卉、吸食葉面使成多數花斑噴0.5°~1°的石硫合劑毒殺幼蟲,敵敵畏可殺成蟲表2—8常見病害及防治病害名稱危害花卉情況病徵防治方法立桔病播種幼苗近地表最初出現燙傷狀,而後變軟倒地而死盆土表面撒草木灰或澆灌代森銨溶液可殺菌保苗銹病香石竹及薔薇科花卉初期葉面出現桔紅色或黃色斑點,後期葉背布滿黃粉,葉片焦枯控制濕度,加強通風,噴1~3次渡爾多液或代森鋅溶液炭疽病觀果花卉果成熟前果皮出現褐色斑點,逐漸擴大,果成熟後硬化花謝後噴1~3次波爾多液或石灰硫磺合劑或多菌靈白粉病薔薇科菊科花卉葉子兩面出現白粉降低濕度,噴代森銨或多菌靈溶液。噴波爾多液可起預防作用(續表)病害名稱危害花卉情況病徵防治方法露菌病草本花卉初期葉面出現輪廓不明顯的白斑,後期被白色細毛噴1~3次波爾多液可預防軟腐病草本花卉葉面、葉柄、花莖上出現水浸狀斑,而後萎蔫下垂剪除病枝,剪口塗硫磺粉或代森鋅;噴波爾多液煤煙病多年生常綠盆栽花卉葉面出現暗褐色煤污,以後逐漸擴大形成黑色煤煙狀霉層噴波爾多液,或用5%的酒精把煤污擦掉球腐爛莖病各種球根花卉葉面出現褐色條斑並變形、地下部分腐爛噴波爾多液,盆土表面施代森鋅溶液,及時清理病株或剪除病葉褐斑病蘭科花卉葉面出現褐色凹陷斑點,葉片干焦注意蔭蔽和提高空氣濕度,噴等量波爾多液或代森鋅溶液黑銹病菊科花卉早期葉面出現黃綠色斑,破裂後飛黃粉,最後變黑色斑塊加強排水,充分日照,加強通風,噴波爾多液黑斑病多種花卉葉面上出現黑色斑點嚴禁葉面上噴污水。噴代森鋅或多菌靈能殺菌保苗4.農葯的配製及其使用(1)波爾多液:是一種自製的殺菌劑。主要防治對象是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霜霉病、黑痘病、晚疫病、黑星病、潰瘍病、立枯病及露菌病等。葯效兩周。波爾多液的配比見表2—9。
表2—9波爾多液的配比葯物等量液石灰多量液石灰少量液硫酸銅111生石灰120.5水100~200份100~200份100~200份使用時期一般情況下使用花卉落葉或生長健壯期間使用花卉萌發新芽或幼苗期,因缺銅而發生病害的植株配製時,用兩個容器,一個容器用總量80%的水化開硫酸銅,另一個用總量20%的水化開生石灰,然後將硫酸銅液倒入石灰乳(石灰化開液)中(切不可將石灰乳倒入硫酸銅溶液中去),邊倒邊攪。配成的液溶為天藍色,使用時用噴霧器噴灑。用後將噴霧器沖洗干凈。
波爾多液要隨配隨用,不能貯存。由於它對金屬有腐蝕作用,因此不能用金屬器皿配製。如果將波爾多液和殺蟲劑混和使用,可同時治蟲,但它不能同肥皂液、石灰硫磺合劑混合使用。
(2)石灰硫磺合劑(簡稱石硫合劑):
石硫合劑是用石灰和硫磺加水熬製成的殺菌劑(其主要成分是硫化鈣,它們能在空氣中析出硫磺微粒殺死病菌和蟎等)。
防治對象:銹病、赤霉病、炭疽病、花腐病、毛氈病等,對白粉病也有特效。它還可殺死紅蜘蛛、銹蟎、蚧殼蟲及一些蟲卵。
石硫合劑配比:生石灰:硫磺:水=1:2:8配製時,先把冷水燒開,另取兩容器,分別用開水將生石灰和硫磺粉化開,把石灰乳慢慢倒入開水鍋中,再把硫磺液倒入鍋中,邊倒邊攪,再煮沸1小時左右,待溶液成暗紅褐色時濾去渣即成原液。應注意補充水分,以補償煮沸而蒸發掉的水。原液不要貯於金屬容器中,並要封口以免葯液與空氣接觸。
石硫合劑可以貯藏,一次可大量配製。使用時將此原液稀釋就可噴用(見表2—10)。表2-10石硫合劑稀釋濃度對照表噴用濃度(波美度)0.20.30.40.513.54.55加水倍數188126937436.59.67.16.3備注原液濃度按30度計早春處於落葉休眠期可以用3.5~5度,夏秋生長季節只能用0.2~0.4度。
(3)幾種成品農葯:見表2—11。
表2—11成品農葯及使用名稱規格防治對象使用方法樂果40%的乳油蚜蟲、紅蜘蛛、粉虱、蚧殼蟲、葉蟬等1000~1500倍稀釋,如能加入煤油,配比:樂果:煤油:水=1:1:1000~1500效果更佳敵百蟲80%的晶體金龜子、毛蟲、刺蟲、卷葉蟲、螻蛄、地老虎稀釋1000~2000倍晶體敵噴霧敵敵畏50%、80%的乳油蚜蟲、風蝶、金龜子、卷葉蟲、毛蟲、刺蟲、天蛾、紅蜘蛛、蚧殼蟲80%乳油稀釋1500~2000倍噴霧50%乳油稀釋1000~1500倍噴霧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根腐病、莖腐病、白粉病、炭疽病、及苗期病害稀釋800~1000倍液噴霧或稀釋500倍液灌根代森銨50%的水溶液黑星病、黑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稀釋800~1000倍液噴霧或稀釋250倍液浸種代森鋅80%及65%可濕性粉劑銹病、疫病、炭疽病、花腐病、葉枯病、黑斑病、白斑病稀釋500~1000倍液噴霧,發病時每10天一次連續2~3次殺螟松50%的乳劑葉蟬、蚧殼蟲、蚜蟲、鳳蝶、毛蟲、刺蛾、卷葉蟲稀釋1000~2000倍液噴霧溴氰菊酯2.5%的乳油蚜蟲、粉虱、葉蟬、刺蛾、毛蟲稀釋2000~2500倍液噴霧殺滅菊酯20%的乳油地老虎、蚜蟲、菜蛾稀釋1500~2000倍液噴霧(4)使用農葯注意事項:
①從葯理上看,一、二種農葯就可以防止蟲害發生,但是如果長期使用一種農葯,害蟲和病原菌就會對這種農葯產生抗葯力。因此,每一年都應更換農葯。
②每次噴灑完畢,務必用肥皂多次洗手,徹底清刷噴霧器具,並妥善保存,以防出現意外事故。
⑧噴灑農葯的濃度要考慮花卉的生育期,一般在落葉及生長旺盛的時期濃度可略高,發芽期和幼嫩小苗時濃度要低,開花期忌用農葯。
④陰雨和大風天氣,一般不噴灑農葯。
⑤一旦使用農葯不當、花卉出現葯害時,應盡快噴灑清水沖洗。
5.家庭養花中防治病蟲害的簡易方法一般家庭在陽台和室內養花,面積較小,不宜使用劇毒農葯防治病蟲害。這是因為劇毒農葯殘效期長,且容易發生葯害,也會造成居室環境污染,對人體有害。下面介紹一些取材方便,花費少,既滅蟲保花,又不污染環境,效果好,適合家庭養花的簡便而安全的方法:
(1)噴洗衣粉溶液取2克洗衣粉,加水500克攪拌成溶液,加清油一滴,對植株上的蟲體噴霧可殺死蚜蟲。1次不行,可連噴2~3次。此法對殺死蚧殼蟲、紅蜘蛛、綠刺蛾、粉蝶、白粉虱的成蟲、卵及幼蟲等也有效。有些具有塊根的花卉(如芍葯、大麗菊)和具有鱗莖的花卉(如百合及石蒜)以及具有肉質根系的花卉,常會受到線蟲的危害,只要用稀釋1000倍的洗衣粉溶液澆入植株根部周圍,一次就能見效;用排刷蘸20%洗衣粉溶液塗枝幹,可防治蚧殼蟲。
(2)噴肥皂液因肥皂可堵塞害蟲的呼吸器官,所以可使其窒息而死,對蚜蟲、蚧殼蟲有效。取肥皂1份,加50份熱開水溶化後噴施。
(3)噴煙草液煙葉中含煙鹼3%左右,煙莖和葉脈中約含1%,對蚜蟲、紅蜘蛛、螞蟻等有很強的觸殺作用,也具有熏蒸和胃毒作用。取煙草末或紙煙頭內的煙絲20克,加水500克浸泡24小時後過濾,得濾液,使用時再加入2%的肥皂水500克,可增加粘著力,再噴於葉面效果更好。如果不加肥皂水,噴於盆土及盆底周圍,可防治線蟲。
(4)噴皂莢液取皂莢莢果1份搗碎,加水10份,浸泡24小時後過濾,取濾液噴施,可治蚜蟲。
(5)噴韭菜液取50克韭菜葉搗爛,加水500克,過濾得濾液後,對著蚜蟲蟲體噴灑,可殺死蚜蟲。為防治月季的自粉病和黑斑病,則可用新鮮韭菜葉50克,搗爛後加水3000克過濾,用濾液噴灑葉面,每隔3天再噴灑1~2次,效果也很好。
(6)噴大蒜液治月季的白粉病和黑斑病,可取蒜頭30克,搗爛後加水500克,攪勻過濾,取濾液噴灑葉面,每天1次,連噴3~4次;也可用毛筆或舊牙刷把蒜液塗刷在植物病部,輕者一次可治好,重者約需2~3次便可治好。此法還可殺死軟體害蟲和蟲卵,效果很好。還可防治蚜蟲、紅蜘蛛、蚧殼蟲等。如果把大蒜瓣拍碎插於盆土中,2~3天後蚯蚓、線蟲、螞蟻即可被殺死。也可把大蒜搗碎加水浸泡後,用浸泡液直接澆入盆土內,幾分鍾後,蚯蚓會自動鑽出土面,用鑷子夾出即可。
(7)噴大蔥液取大蔥50克(也可用剝蔥時剝下的外皮,蔥葉)搗成泥狀加水500克,浸泡12小時,用過濾後的濾液噴施,一天噴多次,連噴3~4天,可治蚜蟲等軟體害蟲以及白粉病,有效率達100%。用此溶液澆入土中,還可防治線蟲危害。
(8)噴洋蔥頭液取洋蔥頭一份,或收集剝掉的蔥頭外皮及蔥葉,搗爛,加水15倍,浸泡24小時,過濾後用濾液噴灑,可防治蚜蟲、蟎蟲、潛葉蟲,對最頑固的紅蜘蛛,每天噴一次,連續3天就能殺滅。用此汁液澆入盆土中,還可防治線蟲危害。
(9)噴姜液取生薑一份,搗成泥狀,加水20倍浸泡12小時,過濾後用濾液噴灑,可防治葉斑病、煤污病、腐爛病、黑褐病等,也可防治蚜蟲、紅蜘蛛、潛葉蟲,是防治花卉病蟲害的良葯。
(10)噴花椒液取花椒50克,加水500克在鍋內加熱煮沸,熬成250克的葯液,施用時加水6~7倍噴灑,可防治白粉虱、蚜蟲及蚧殼蟲等。
(11)噴柑橘皮液取柑橘皮50克,加水500克浸泡24小時,過濾後取濾液噴灑葉面,可防治蚜蟲、紅蜘蛛、潛葉蟲,澆入土內可防治線蟲。取柑橘籽1份加5份清水,浸泡4~5天,然後將花卉種籽放於此液中浸泡10分鍾,可防治多種害蟲。
(12)噴番茄葉液把新鮮番茄葉50克搗爛,加水150克,浸泡6小時,過濾後用濾液噴灑,不但能消滅蚜蟲、紅蜘蛛等害蟲,還能驅趕蒼蠅。
(13)澆苦瓜葉液將苦瓜葉100克或200克,加水搗爛,加等量石灰水,攪拌均勻,澆灌植株幼苗根部,可防治地老虎。
(14)噴辣椒液取新鮮辣椒或乾的紅辣椒,也可取新鮮辣椒籽50克左右搗爛,加10倍水煮沸20分鍾後過濾,用濾液噴灑,可防治蚜蟲、紅蜘蛛、臭椿象等害蟲,澆入土中,可防治土蠶。
(15)噴辣蓼草液採集野生的辣蓼草100克,加水500克,攪拌混合,浸泡24小時,過濾,再加1500克水於殘渣中,攪拌後過濾,將兩次濾液合並,噴灑植株,可防治蚜蟲和自粉病。
(16)噴夾竹桃液把夾竹桃枝葉50克切碎,加清水1000克煮沸20~30分鍾,去渣取清液噴灑,可防治蚜蟲、白粉虱,澆入盆土內可殺線蟲。但要注意夾竹桃液毒性大,用後要妥善保管,勿使人畜誤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17)噴涼薯(地瓜、豆薯)液涼薯種子內含有魚藤酮,對蚜蟲、紅蜘蛛等害蟲有觸殺作用,兼有胃毒作用。可將涼薯種子曬干磨粉,取5克加水1000克浸泡4小時後,再加入0.3%的中性肥皂噴灑,防治蚜蟲效果達98%左右,防治紅蜘蛛效果達95%以上。
(18)噴鮮松針液先取純鹼100克加入鐵鍋里,加水500克攪拌溶解並煮沸,再將新鮮松針(松樹葉子)300克搗爛,加入鍋中,再煮40~60分鍾,邊煮邊攪拌,並不斷用開水補充蒸發掉的水分,然後取出冷卻過濾即成原液。使用時稀釋15~18倍,噴灑葉面,防治蚜蟲效果達95%以上,且可兼治紅蜘蛛、蚧殼蟲等害蟲。
(19)噴楝樹液楝樹內含苦木素,其葉、樹皮、種子都可利用。將苦楝枝、葉200克、辣蓼草200克切碎成2厘米左右大小,放進鍋里加水1200克左右,煮沸後加100克草木灰水(100克草木灰加水400克過濾),再煮沸1小時攪拌、過濾即成原液。用時稀釋3倍,可防治蚜蟲、紅蜘蛛等害蟲。
(20)噴草木灰溶液取50克草木灰,加2500克水充分攪拌,浸泡48小時後過濾,再加3克洗衣粉攪勻,每日噴灑植株一次,連續噴灑3天,隔7天再連續噴灑3天,以消滅第二代害蟲。此法可除治蚜蟲、紅蜘蛛、白粉虱、蚧殼蟲等刺吸及食葉害蟲,澆入土中可防治蛆蟲。
(21)施蓖麻葉粉將蓖麻葉、桿曬干後,磨成粉狀,施入土中,可防治蠐螬。
(22)噴米醋液米醋(又稱香醋,食醋)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對病菌有較好的抑製作用。用釋釋150~200倍的米醋溶液噴灑於葉片,在白粉病初發期噴灑,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連噴3~4次。也可防治花卉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等。
(23)噴小蘇打溶液稱取5克小蘇打,先用少量酒精使其溶解,然後加水約1000克,配成0.5%濃度的溶液,噴灑植株,可防治花卉白粉病。
(24)蚊煙香可熏除紅蜘蛛、粉虱。蚊香點燃後掛於有蟲的植株上,用塑料袋罩住植株及花盆,1小時後蟲全被消滅。
(25)風油精加水400~500倍可殺蚜蟲。
(26)衛生球研碎置於盆土內,可防治地下害蟲。
(27)人工除蟲蟲少量時,可以用舊牙刷或毛筆把蚜蟲掃於紙上,然後燒掉。蚧殼蟲也可用竹片或鑷子剔除。用軟布擦去葉背之粉虱害蟲。
(28)高錳酸鉀液高錳酸鉀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能放出新生態氧且有殺菌作用,可防治花卉白粉病。在發病初期,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噴灑,7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3次即可,效果可達92%以上。
(29)螞蟻的防治如螞蟻在花盆內營巢,會咬壞根系,對植物正常生長不利。螞蟻喜食蚜蟲尾部的排泄物——蚜蜜,有時螞蟻還會搬動蚜蟲,幫助其傳布,危害植株。可用含除蟲菊酯的能殺滅居家害蟲蚊子、蒼蠅、蟑螂、螞蟻的殺蟲劑(如申威超級殺手),直接向螞蟻出沒處噴射,如盆土表面、蟻路上、角落、縫隙等,也可直接向螞蟻噴射。用稀釋1500倍敵敵畏溶液噴射也可以對螞蟻防治。
(30)蚯蚓的防治蚯蚓雖可以吃腐殖質並疏鬆土壤而有利於植株根系的營養及呼吸,但一旦在盆土中滋生,在土中打洞掘穴,澆水時會使水分很快從盆底排水孔排出,不利盆花生長。可用過磷酸鈣稀釋水溶液澆灌於盆土內,以迫使蚯蚓爬出土面,再用筷子或鑷子捉除。
(31)蝸牛及栝蝓的防治它們屬軟體動物。蝸牛有殼而栝蝓無殼,一般生活在庭院較潮濕的地方。如果底樓和庭院隔離不嚴,且室內又較潮濕,那麼它們也會隱居在室內陰暗的角落或花盆底部,夜間出來啃食植物幼嫩部分及花芽,影響盆花的裝飾效果。防治方法是在半夜裡起來抓除,或在花盆周圍撒放一些石灰粉,也可用濃鹽水塗於花盆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