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哪些上市公司信征牌照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哪些上市公司信征牌照

發布時間: 2021-05-01 04:52:59

❶ 目前國內五大全牌照信用評級機構是哪些

1.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是經財政部批准由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以資本金投資控股的全國性、專業化信用評級機構。公司先後獲批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發改委三個國家政府部門認定的證券市場及銀行間債券市場兩大債券市場國內全部債務工具類信用評級資質,以及各地人民銀行批準的信貸市場評級資質。公司注冊資本1.25億元人民幣,在全國各地設立了26家分公司,並全資控股一家專業數據公司-北京東方金誠數據咨詢有限公司,是中國境內經營資本實力最雄厚的信用評級機構之一,是五家機構中唯一的國有控股評級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財政部。
2.中誠信:
分為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和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共同具有國家發改委、證監會和人民銀行的資質。作為中國本土評級事業的開拓者,中國誠信(中誠信國際前身)自1992年成立以來,一直引領著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的發展,創新開發了數十項信用評級業務,包括企業債券評級、短期融資券評級、中期票據評級、可轉換債券評級、信貸企業評級、保險公司評級、信託產品評級、貨幣市場基金評級、資產證券化評級、公司治理評級等。近年來中誠信國際在信用評級業務方面完成了數項開創性評級業務和技術,新的評級業務和技術創新極大推動了中國評級市場的發展,提高了中國信用評級業的技術水平.中誠信國際是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認可的企業債券評級機構;也是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
3.聯合:
分為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和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共同具有國家發改委、證監會和人民銀行的資質。聯合資信總部設在北京,注冊資本3000萬元。股東為聯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惠譽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前者是一家國有控股的全國性專業化信用信息服務機構,後者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國際信用評級機構。
4.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簡稱「大公」)是中國信用評級與風險分析研究的專業機構,是面向全球的中國信用信息與決策解決方案的主要服務商。1994年經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經貿委批准成立。作為中國信用評級行業和市場最具影響的創建者,大公具有中國政府特許經營的全部資質,是中國認可為所有發行債券的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估的權威機構。
5.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1]是專業從事債券評級、企業資信評估、企業徵信、財產徵信、企業信用管理咨詢等信用服務的中介機構。公司成立於1992年7月,主要股東有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財經大學、申能(集團)公司等。

❷ 個人徵信牌照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蓉操心蘋幣無方偷

❸ 哪些上市公司有申請證券牌照的意象

上市公司定義 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

❹ 徵信牌照相關個股有哪些

A股公司中,銀之傑有個人徵信牌照,成立了華道徵信公司;中科金財與中國人民銀行有過緊密合作;掌握社保信息的易聯眾掌握發票信息的航天信息、掌握檢測業務信息的華測檢測也有望成為發展徵信系統的潛在力量。

❺ 哪些公司會想要徵信牌照或者收購徵信公司

因為有了徵信牌照,意味著可以「合法」地採集隱私數據。

拿到這些數據,對公司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了這些技術,就可以忽悠投資人進行融資啦!

❻ p2p行業有央行企業徵信牌照有哪幾家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P2P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自從央行放開個人徵信牌照後,已有企業信用評級機構、銀行及小貸等信用數據服務商、第三方支付公司、社交和電商巨頭旗下設置的徵信公司,以及綜合
金融集團旗下的徵信公司相繼開搶。如今,除了互聯網平台(網路、京東)外,主做手機的也來了(小米),運營商(中國移動)也來了,連政府機構也可能要來了
——至少已有兩位徵信界高管告訴記者:共青團也准備申請個人徵信牌照。
細心查閱共青團新聞會發現,兩個多月前,共青團啟動了青年信用體
系建設試點工作,首批試點包含北京、廣東在內的7個省市。但是,針對一個龐大又與金融交易無高度關聯的特殊群體,記者一時未能找到共青團和徵信業的關聯之
處:信用模型怎麼建?評分指標怎麼設定?與徵信有關的數據怎麼採集,使用場景又有哪些?
不過,不管最後共青團會不會申請牌照,或者其是不是央行指引中的合格申請主體,國內個人徵信業主體在疾步擴容已是不爭的事實。據了解,中國移動已內部通知,要與招商銀行合作成立徵信合資公司,雙方還各自成立了籌備組。
不過,一面是各路人馬涌動,一面卻是正式牌照卡殼。長達11個月,歷經三輪驗收,首批8張個人徵信牌照仍未下發。其中一家擬持牌機構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
記者:准備期一延再延,央行顯然還在顧忌一些敏感的問題,最後不一定每家都能拿到。「當然,不排除最後動用背後的關系順利拿到牌照。」他補充道。
央行近日下發了《徵信機構監管指引》。其中的六章三十六條,從機構設立的審慎性條件、徵信機構保證金、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四個方面設置了持牌條件,還
首次明確個人徵信機構需按照其注冊資本總額的10%提取保證金,以應對發生法律糾紛時對信息主體進行賠償的情況。由此可見,央行想讓個人徵信業百花齊放,
卻又不能放得太過。所以,才會以明文形式抬高門檻,以規范行業發展。
央行的審慎不無道理。因為徵信業在國外是嚴肅而狹窄的行業,而在我國,哪怕是做手機的也要申請牌照,參與主體太多。其實,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一些公司擁有的「大數據」,有多少是與徵信相關的有效數據?
此前,芝麻分機場快速通道服務被監管叫停後,不少評論稱我國個人徵信市場混亂,就是因為參與主體的商業化場景之爭導致信用分被濫用。但記者認為這無傷大
雅,因為信用分的使用場景多,還能反而促進受眾重視信用。此處的核心問題是,信用評級因素的採集場景不能泛濫。即便採集場景泛濫,評級機構也要保證有足夠
科學的演算法和模型,把弱相關數據轉化為有效指標,出具對得起信息主體(就是被評估人)的信用報告。
徵信越來越重要,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雖然現在還很少發生自然人狀告評級機構的案件,但隨著市場教育的深入和徵信主體的增多,每個人在被評估的同時,也有權利在評估不公的情況下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這應是央行設置保證金制度的初衷。
所以,那些雄心勃勃要來分徵信一杯羹的新軍們,得再掂量一下自身實力,同時繼續努力才好。

❼ 首張個人徵信牌照獲批的是哪個公司

個人徵信機構試點工作邁入第四個年頭,首張牌照終於下發。2月22日,央行官網發布的公告信息顯示,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的個人徵信業務申請已獲央行許可,該公司就是業內一直俗稱的「信聯」,這也是央行頒發的國內首張個人徵信牌照。央行還同時公布了公司法人、許可內容和有效期等信息。業內人士認為,加上此前公布的股東信息等,信聯的面紗已基本揭下,它的角色類似民間個人徵信市場的「超級樞紐」,但其他巨頭的數據共享等備受關注的問題恐怕一時還不會隨著信聯的獲批迎刃而解,信聯的頂層的設計和協調等也有待明確。

從朱煥啟個人履歷來看,有在央行和國家外管局分支機構工作的經歷,但並非來自業內此前猜測的徵信系統。對此,何廣峰認為,一方面,央行系統的官員可能並不願意去這樣的一個未來按照商業化公司運營的企業,畢竟未來會發展成如何,還不得而知。另一方面,新興的這樣一家公司也需要有魄力商業人才來掌舵。總體而言,央行對百行徵信定位應該很清晰,希望將它打造成為一家更為市場化的徵信公司,類似於美國的三大徵信公司一樣。所以在選才方面,思路也更開放。

另據此前公布的信息顯示,百行徵信注冊資本為10億元,主要股東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持股36%,芝麻信用、騰訊徵信、深圳前海徵信中心、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考拉徵信、中智誠徵信以及北京華道徵信8家首批個人徵信牌照試點機構各持股8%。

❽ 央行發放企業徵信牌照獲批的有哪些

第二批的4家:厚普徵信有限公司、國誠信(北京)徵信有限公司、信和匯誠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百融(北京)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