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股票為什麼都在美國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股票為什麼都在美國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4-29 20:20:11

Ⅰ 為什麼有的公司會選擇在國外上市呢

眾多國內企業選擇在美國上市,各自的出發點均不一樣,但是通過美國上市,可幫助企業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1.企業家改變了生活方式:能夠迅速讓企業的資產證券化,用證券通過股市募集到所需要的資金,實際上是將企業的資產迅速變為可流通的有價證券和現金,使企業股東徹底的從資產不能變現的壓力中解放出來了,使股東過著有錢有閑的日子. 2.財富可世襲:很多企業家的下一代的價值觀與父母不一致,不願意與父母一起打拚守業或沒有能力繼承家業,企業家們非常擔心企業無法延續,財富無法從真正的意義上被繼承增值,通過上市徹底改變了這種無法突破的瓶頸,即使下一代是傻子,只要父母將自己在上市公司的合法股權,合法轉讓給下一代即可實現財富繼續增值. 3.企業家美國移民:在美國上市企業家可全家移民,三至六個月可獲得美國綠卡,可享受美國外交保護. 4.企業上市市值高:在美國可增長到20倍至80倍之間,一夜之間可使億萬財富變成幾十億甚至幾百億財富. 5.戰略發展需要。 美國市場對於急需進行市場擴張的國內企業來說就有極大的誘惑了,如果才能夠更快更加有效底進入國際市場?在美國上市是一條比較快捷的途徑。選擇在某地上市,面對的主要投資群體就是所在地的人們。通過美國上市,實際上就是在向全世界的群體展示自己企業的實力,給他們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然後通過後期的營銷運作,企業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進入國際市場。因此,從戰略角度來考慮,通過這種方式不失為企業進行市場擴張的有效途徑。 6.規范公司治理,獲得國際先進企業管理經驗。 由於美國證券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監管和規范程度方面都有一套成熟且嚴格的制度,並且在企業的整個監管方面力度比較大。隨著企業上市,企業變成了受社會關注的公眾上市公司,使企業有了更好的發展機遇,能夠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並且由於接受監管當局嚴格的監管,使公司在治理方面更加規范。 國內企業通過海外上市,將在國際化的技術、市場、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合作機會。學習國外公司的先進管理經驗,對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增強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的國際競爭力將大有裨益。 7.低成本融資,迅速提高企業競爭力。 從客觀上來看,國內證券市場發行新股速度在不斷加快,股市規模在不斷地擴張。但是,如果在短期內發行新股過多,必然對二級市場產生消極影響。 從主觀上講,公司在國內發行新股受到的限制較多,為了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升國際競爭力,低成本到海外上市將是企業的良好選擇。 此外,在海外上市和在國內上市有所不同,在海外上市是比較純粹的市場和企業行為。企業只要滿足法律所規定的條件即可上市,沒有名額等限制,人為的因素少一些,也不需要等待一年的時間。相對於國內上市而言,海外上市周期較短、手續也比較簡單,這都從綜合層面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因此,完全依靠市場生存和發展的企業到海外上市籌集資金更是值得考慮的選擇。 由於美國金融市場十分龐大,尤其是美國紐約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在這樣一個平台上,企業短期內通過股票銷售籌集的資金,是大筆的、不可隨意撤出的企業發展資金,而且由於溢價或市場競價原因,其數額往往會接近甚至超過企業原有總資產。通常將企業資產的30%上市即可收回相當於原有企業100%~150%的投資,使企業實際增值一倍甚至更高。其次,建立長期在股市上融資的平台,每年都可能融得相當於上市資產的30%的資金。 8.品牌提升,提高在全球知名度。 能夠在美國上市相對來說就是一種實力的象徵。國外上市流程的規范性、嚴格性以及對企業整體素質的要求的苛刻性在一定程度上都要高於國內的標准。因此,一旦企業在美國上市成功,尤其是在國際上知名的證交所上市,那麼該企業在國內的知名度以及市場地位都會有很大的提高。此外,如果走美國上市,將在國際化的技術、市場、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合作機會,為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創造條件,並將迅速打響國際知名度。而國際知名度,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吸引力、兼容性及擴張力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Ⅱ 為什麼好股票都在國外上市

招牌菜不是你小百姓想吃就能吃的到的,要先進貢給洋大爺品嘗,等變成殘羹剩餚再回歸國內,就變中地溝油啦,還有些地方小吃因為不滿足國內上市條件,只能先在國外上市,像網路搜狐等

Ⅲ 股票:為什麼要在外國上市呢

1、很多上市公司選擇在外國上市的原因是:
因為美國上市程序比較簡單 ,比較快, 對公司的各項要求也比較低 ,只要股票賣得出去 ,保證陳述的資料是真實的, 那登記一下就可以上市 ,但上市以後的監管很嚴格, 實際上對公司的資質要求也更高 ,因為如果公司不行根本就沒人買股票。而國內上市程序很復雜 , 是保薦制 ,需要滿足系列條件 ,證監會還要嚴格審核 ,這就提高了國內股票上市的門檻了,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都選擇到國外上市。
2、美國證交所上市條件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需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大眾所擁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東(每名股東需擁有100股以上);
(4)上個會計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稅前所得。

Ⅳ 中國公司為何拚命去美國上市呢原因是什麼

A股是世界第幾大股市?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A股從2015年11月以5萬多億美元的市值超越了日本股市,成為全球股市總市值第二,僅次於美股股市;時隔45個月後在2018年8月3日中國A股從最高近10萬億美元的市值縮水至6.09萬億美元,日本股市總市值為6.17萬億美元成功超越中國A股,中國A股成為全球股市總市值排名第三;


原因四:中國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者實際控人本身就是有外資背景,大股東更希望自己所控制的公司直接登入成熟的美國股市,也不願意申請登入中國A股市場上市;

原因五:中國部分上市公的大股東有出現移民美國的,或者有美國背景的大股東,直接讓公司登入美國股市上市,一來方便美股國情,寧願受美國監管政策;二來也是可以避免國內資產轉移,這樣不會限制於中國監控;

以上五大原因就是中國公司為何不登入A股上市,而去選擇別人家美股上市的真正原因,不同的中國公司相信會有不同的原因不在中國上市而是選擇了美國上市;

Ⅳ 為什麼有些公司選擇在美國上市,而不是在自己國家

有些公司選擇美國上市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不在自家股市上市而跑別人家股市上市,有些公司處於各種方面的考慮還是選擇了美股上市比較好;我個人認為去美國上市的有以下幾種原因:

(5)美國股市注重高科技的公司上市

美國股市其實就是非常注重一些高科技的公司,也是支持高科技的公司在美股上市;類似有些高科技企業達不到A股的上市標准,只能通過美股上市融資;而恰恰美股也是為這些高科技公司打開了大門,這樣順水推舟的就成功在美股上市。

總之不管中國企業在哪個國家上市,每個企業都是有自己的選擇權,並非所有企業都是必須在自家股市上市,也沒有這個規定;最後企業在哪裡上市,肯定是有企業的大股東來決定的,不管選擇哪個國家的股市上市都是各有利弊之處,沒有十全十美的。

Ⅵ 中國公司為什麼都選擇在美國上市

做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市場的穩定性以及其代表的雄厚的資金來源為企業融資提供最大空間。對於包括中國公司在內的境外公司來說,對美國資本市場趨之若鶩的最大理由無不在於這一市場所容納的雄厚資金。由於比較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市場運營,不僅是龐大的投資機構,就是零散的個人投資者也能通過很多方式將資金聚集起來,占據著資本市場的重要一隅,使美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和最有效的資本市場。美國投資者對非美國公司的股票的投資大約占這些投資人所擁有的資金總額的12%。

第二,有助於提高公司的全球知名度和良好聲譽。公司良好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公司的價值,而通過上市在美國的資本市場亮相,藉助路演等方式以及媒體的曝光,取得類似促銷的效應,能夠提高企業的聲譽。通常,股市分析師會跟蹤公司的業績,並定期預測公司前景,積極有利的報告將有助於提高公司股票的價格。

第三,強化公司的購並手段。上市使公司的價值能通過具有很高的折現性的美國股市的股票得以體現,而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往往被認可為購並的支付手段,買家往往更有可能接受股票作為支付工具。

第四,進一步促進中國公司的內部改革和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美國市場更為嚴格的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也將成為中國公司進行改革和實施廣泛重組、提高在行業內競爭力
的契機
.

Ⅶ 中國公司為什麼都跑美國上市去呢

目前在中國,上市實行核准制,使眾多有發展前景,有較好業績又急需資金擴展的優良企業難以實現股市集資的願望。據有關報導統計,中國有 3000 多家企業希望上市,但每年能夠在中國上市的企業不足 100 家。由於政策限制,民營企業更難爭取到上市機會。再者,中國證券市場規模相對很小,實在也難以照顧到國有中小企業,更不用談民營企業了。隨著中國企業家對海外資本市場的逐步了解,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把目光轉向海外資本市場,尤其是具有世界最雄厚資金的美國資本市場。

美過有三大主要的證券交易市場———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此外,也有針對中小企業及創業企業設立的電子櫃台市場OTCBB,OTCBB是由納斯達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統,眾多公司的股票先在此系統上市,獲得最初的發展資金,通過一段時間的擴張積累,達到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掛牌要求後升級到這些市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只要凈資產到400萬美元,年稅後利潤超過75萬美元或市值達5000萬美元,股東在300人以上,股價達到每股4美元的,便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小資本市場。凈資產到600萬美元以上,毛利達到100萬美元以上的公司股票還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市場。因此OTCBB又被為納斯達克的預備市場。

與納斯達克相比,OTCBB以門坎低而取勝,它對企業基本沒有規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3名以上的做市商願證券做市,企業股票就可以在OTCBB上流通了。也就是說到OTCBB上市本身是很簡單的:要有一賺錢的概念與一好的商業計劃就足夠了。

買殼上市是美國自1934年開始實行的一種簡捷的合法上市方法,上市成本低,時間快,而且欲上市企業採取此途徑可以100%保證獲得上市,避免了直接上市的高昂費用與上市流產的風險。因此目前採取借殼上市的企業越來越多,去年借殼上市的企業比前年增加了三倍。

中國企業在美國成功借殼上市已有了先行者,中國北京一家企業與深圳一家公司是兩家實力並不強的IT公司,通過在美過借殼上市,獲得了巨額資金。其北京企業原注冊資金不過100萬人民幣,在美過OTCBB市場借殼上市,股價最高時達25美元,而市值(股票總價值)則超過4億美元。其深圳公司也只是新成立的極小極小的公司,注冊資金只有20萬人民幣,也是在美國OTCBB市場借殼上市,股價在開市一小時從6美元升至22美元,市值也超過4億美元。

所以「殼」是指有股票上市但沒有業務的公司。美國有很多上市公司因為種種原因失去業務,如高科技公司因為技術跟不上潮流而停業,開礦公司因儲備不足或產品價格低而放棄,製造業因工資太高、競爭無力而停工的。但這些公司仍保持上市的資格。「借殼」指收購這類公司,與之合並成為美國的上市公司。

「借殼」上市選擇個「好殼」很關鍵,首先殼公司必須「干凈」,公司可以沒有資產,沒有業務,但不能有債務與法律訴訟,也不能有違反證券法的問題。另外殼公司的上市資格必須保持完整,包括根據美證監局的要求,按時申報財務與業務情況。最後殼公司要有足夠的「大眾股份」和「大眾股東」,合並後交易才能活躍。所謂「大眾股東」是指殼公司最初上市時購買發行股票的股東。

在利用國際金融市場方面,與其它新興市場相比,中國雖然還在起步階段,但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以上兩個中國企業的成功例子,對中國民營企業應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在過去6年中,已有超過百家中國企業在美國成功上市並取得可觀資金,其中一部分取得了巨額資金。

在美國公開發行證券,使外國企業有機會進入一個異常廣闊和流動性首屈一指的資本市場。這個市場一直吸引著眾多的外國公司。隨著中國公司最近在美國公開發行證券成功的事例,使得其它許多中國公司考慮進入美國的資本市場。

Ⅷ 為什麼股票要在美國上市

1、很多上市公司選擇在外國上市的原因是:
因為美國上市程序比較簡單
,比較快,
對公司的各項要求也比較低
,只要股票賣得出去
,保證陳述的資料是真實的,
那登記一下就可以上市
,但上市以後的監管很嚴格,
實際上對公司的資質要求也更高
,因為如果公司不行根本就沒人買股票。而國內上市程序很復雜

是保薦制
,需要滿足系列條件
,證監會還要嚴格審核
,這就提高了國內股票上市的門檻了,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都選擇到國外上市。
2、美國證交所上市條件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需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大眾所擁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東(每名股東需擁有100股以上);
(4)上個會計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稅前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