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怎麼算的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怎麼算的

發布時間: 2021-04-29 20:12:17

㈠ 存貨周轉率如何計算

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存貨平均數
周轉天數=360天/周轉次數

㈡ 怎麼計算庫存周轉率

一、使用庫存數量計算時

庫存周轉率的計算公式,實際評價中可用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庫存周轉率=(使用數量/庫存數量)×100%

使用數量並不等於出庫數量,因為出庫數量包括一部分備用數量。

二、使用庫存金額計算時

除此之外也有以金額計算庫存周轉率的。同樣道理使用金額並不等於出庫金額。

庫存周轉率=(使用金額/庫存金額)×100%

三、在某個期間內的計算

使用金額也好,庫存金額也好,是何時的金額,因此規定某個期限來研究金額時,需用下列算式:

庫存周轉率=(該期間的出庫總金額/該期間的平均庫存金額)×100%=(該期間出庫總金額×2/期初庫存金額+ 期末庫存金額)×100%

庫存周轉率計算公式是(以月平均庫存周轉率為例):

1、原材料庫存周轉率=月內出庫的原材料總成本/原材料平均庫存

2、在制庫存周轉率=月內入庫的成品物料成本/平均在制庫存

3、成品庫存周轉率=月銷售物料成本/成品在庫平均庫存

(2)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庫存周轉率等於銷售的物料成本除以平均庫存。在這里,銷售的物料成本是指公司完成的最終產品銷售所包含的物料的總成本,而平均庫存則是指所有原材料,在製品,成品以及所有在手的呆滯物料的平均庫存。

這里的平均庫存通常是指各個財務周期期末各個點的庫存的平均值。 有些公司取每個財務季度底的庫存平均值,有的是去每個月底的庫存平均值。

㈢ 請問上市公司存貨周轉率(天數)、應收賬款周轉率(天數)季報、半年報、年報差距為何那麼大

有些上市公司生產經營存在季節性因素,不同季度經營狀況有比較大變化,季報、半年報、年報的指標變化就會很大。
另外,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存貨周轉率(天數)、應收賬款周轉率(天數)的計算和報告期長短有關。
比如,存貨周轉率=報告期內營業成本/平均存貨,假設平均存貨都是100,季報報告期是3個月,營業成本是200,半年報報告期是6個月,營業成本400,年報報告期是12個月,營業成本800,這樣計算出來的存貨周轉率,季報是2次,半年報4次,年報8次,自然差距甚大。

㈣ 你好我想問下企業的庫存周轉率是怎麼計算的

存貨周轉率(次)=銷售(營業)成本÷平均存貨
平均存貨=(年初存貨+年末存貨)÷2
存貨周轉率(天)=360÷存貨周轉率(次)
【例1】ABC公司的主營業務成本為3200547萬元,年初存貨為1308737萬元,年末存貨為95871萬元。按照上述公式計算如下:
平均存貨=(1308737+95871)÷2=702304(萬元)
存貨周轉率(次)=3200547÷702304=4.557(次)
存貨周轉率(天)=360÷4.557≈79(天)
相當於每周轉702304的存貨需要79天,360天內702304的存貨可以周轉4.557次

存貨周轉率(次數)越高,表明也起存貨周轉速度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反之,存貨周轉速度越慢,存貨儲存過多,佔用資金多,有積壓現象。分析企業存貨周轉率的高低應結合同行業的存貨平均水平和企業過去的存貨周轉情況進行判斷。

都是在智庫網路上看到的 http://wiki.mbalib.com/wiki/%E5%AD%98%E8%B4%A7%E5%91%A8%E8%BD%AC%E7%8E%87 裡面很詳細

你們公司的估計是適應公司自己的公式吧

㈤ 如何計算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2.2*2/(1.2+1.6)=1.57
假設2003年某備件商銷售的備件成本是2億2千萬,2003年初庫存成本是1.2億.
年末庫存成本為1.6億。存貨周轉率1.57
存貨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銷貨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用於反映存貨的周轉速度,即存貨的流動性及存貨資金佔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業在保證生產經營連續性的同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存貨周轉率是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標之一,在企業管理決策中被廣泛地使用。存貨周轉率不僅可以用來衡量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中存貨運營效率,而且還被用來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反映企業的績效。
存貨周轉率是對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補充說明,通過存貨周轉率的計算與分析,可以測定企業一定時期內存貨資產的周轉速度,是反映企業購、產、銷平衡效率的一種尺度。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存貨資產變現能力越強,存貨及佔用在存貨上的資金周轉速度越快。
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又名庫存周轉率,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它是銷貨成本被平均存貨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貨周轉次數,用時間表示的存貨周轉率就是存貨周轉天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周轉率(次數)=銷貨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還有一種是存貨周轉率(次數)=營業收入/存貨平均余額,該式主要用於獲利能力分析)

㈥ 怎樣通過上市公司年報里的數據算出存貨周轉率

平均存貨余額是兩年中存貨的均值,相加除2就可以得到~

㈦ 存貨周轉率的計算公式

存貨周轉率(即存貨周轉率次數)有兩種不同計價基礎的計算方式。

1、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次數=營業成本/存貨平均余額=銷貨成本

以成本為基礎的存貨周轉率,即一定時期內企業銷貨成本與存貨平均余額間的比率,它反映企業流動資產的流動性,主要用於流動性分析。

2、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存貨平均余額,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以收入為基礎的存貨周轉率,即一定時期內企業營業收入與存貨平均余額間的比率,主要用於獲利能力分析。

(7)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特點

在流動資產中,存貨所佔比重較大,存貨的流動性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流動比率。因此,必須特別重視對存貨的分析。存貨流動性的分析一般通過存貨周轉率來進行。

存貨周轉率反映了企業銷售效率和存貨使用效率。在正常情況下,如果企業經營順利,存貨周轉率越高,說明企業存貨周轉得越快,企業的銷售能力越強。營運資金佔用在存貨上的金額也會越少。

存貨周轉率的變動主要是「主營業務成本」與「存貨」金額變動引起,所以在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當中可以通過存貨周轉率反映其與「計價和分攤」有關的認定。

㈧ 存貨周轉率計算公式

存貨周轉率,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是銷貨成本與平均存貨的比值。
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銷貨成本/{(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用時間表示的存貨周轉率就是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㈨ 庫存周轉率如何計算

庫存周轉率=(使用數量/庫存數量)×100% 使用數量並不等於出庫數量,因為出庫數量包括一部分備用數量。除此之外也有以金額計算庫存周轉率的。同樣道理使用金額並不等於出庫金額。

庫存周轉率=(使用金額/庫存金額)×100% 使用金額也好,庫存金額也好,是何時的金額,因此規定某個期限來研究金額時,需用下列算式:

庫存周轉率=(該期間的出庫總金額/該期間的平均庫存金額)×100%=該期間出庫總金額/[(期初庫存金額+ 期末庫存金額)/2]×100% 庫存周轉率計算公式是(以月平均庫存周轉率為例):

1、原材料庫存周轉率=月內出庫的原材料總成本/原材料平均庫存;

2、在制庫存周轉率=月內入庫的成品物料成本/平均在制庫存;

3、成品庫存周轉率=月銷售物料成本/成品在庫平均庫存。

(9)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庫存周轉率的意義及要點:

庫存周轉率對於企業的庫存管理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製造商,它的利益是由資金→原材料→產品→銷售→資金的循環活動中產生的,如果這種循環很快也 就是周轉快時,在同額資金下的利益率也就高。因此,周轉的速度代表了企業利益的測定值,被稱為「庫存周轉率」。

對於庫存周轉率,沒有絕對的評價標准,通常是同行業相互比較,或與企業內部的其他期間相比擬分析。庫存績效評價與分析,庫存周轉率是著重評價的內容。

關鍵要點:

1、降低每月的庫存金額;

2、加快每個單品SKU的周轉次數;

3、滯銷商品的優勝劣汰;

4、提高商品的銷售額;

5、商場、部門、每個課嚴格的商品SKU總數控制;

6、新商品的引進速度;

7、訂貨頻率提高,實行少量多次。

㈩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怎麼算的

應收帳款周轉率是反映公司應收帳款周轉速度的比率。它說明一定期間內企業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其計算公式為:

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或賒銷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銷售收入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2

存貨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次數=營業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存貨平均余額

其中:

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次數 - 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次數 = 毛利 / 存貨平均余額

(10)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反映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比率,它用來衡量一定期間內企業應收賬款轉化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其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人÷平均應收賬款。

用時間表示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稱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也稱平均應收賬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現期,其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銷售收入。

公式中的銷售收入,應為利瀾表中的銷售收人,即包含了現銷收入和賒銷收入。這樣處理的理由,一是數據易於取得,具有客觀性;二是避免了對當期現銷收入或賒銷收入的逐筆估算帶來的麻煩和人為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