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榮氏家族的三新財團在業內是什麼地位
榮氏家族的三新財團,已成為當時中國民族工業的驕傲。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出奇制勝,立於不敗之地,榮宗敬決定進軍期貨業與金融業,以拓展業務范圍。
Ⅱ 榮事達集團跟榮氏家族有關系么
榮事達就是個屎 什麼產品都做不好 什麼承諾都是瞎承諾 忽悠市場的企業 晚死不如早死
Ⅲ 榮氏集團名下的企業有哪些
榮氏集團名下的企業有:上海麵粉廠、中信集團、上海榮升公司等企業。榮氏企業,是舊中國資力最雄厚、規模最宏大的民族企業集團,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史上一個極令人注目的家族企業。因其當時在麵粉業和棉紡業雄屆首位,而有麵粉大王、棉紗大王之稱。
上海永豐麵粉廠,1996年11月25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糧食加工。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241。 2019年7月,發布2019《財富》世界500強:位列137位。
2019年9月,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 2019年12月,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
上海榮升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進口軸承銷售公司,多年致力於,德國FAG進口軸承,INA進口軸承,美國TIMKEN進口軸承,日本NSK進口軸承等國際知名公司產品中國市場的銷售。
成立以來以優質的售前技術支持及售後跟蹤服務面對每一位客戶,秉承「誠實守信,用戶第一」的公司宗旨,遵守「誠實,務實,共贏」的經營理念,提供給客戶最優質的服務和最好的產品質量。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不斷完善自我,日益壯大,業務范圍已涉及鋼鐵冶金,港口機械,石油化工,汽車製造,機床造紙等多個行業,融合國際知名大公司的經營管理模式及企業文化,積極開拓市場,便於向各界用戶提供從產品介紹到技術交流到產品售後服務的全過程服務。
(3)榮氏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榮氏企業始創於二十一世紀初建築行業風起雲涌之際,起步於建築企業發展良莠不齊之時,經過多年的風雨歷程,大浪淘沙,榮氏作為民營企業在業內脫穎而出、迅速發展壯大。
榮誠建築安裝已成為省內乃至全國屈指可數的高資質、高等級、高技術、高實力、高信譽的建築工程企業。為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更多地為經濟創造價值。
榮氏企業的當家人榮元良先生帶領全體同仁秉承「誠信務實、遠見和智慧、敬業創新、科技研發、精益求精」的企業精神,勇於開拓,積極展開多元化經營。明天,榮氏集團必將更加發展壯大、為社會服務並創造更大貢獻。
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企業家才能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
在商品經濟范疇內,作為組織單元的多種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組織規律,有機構成的經濟實體,一般以營利為目的,以實現投資人、客戶、員工、社會大眾的利益最大化為使命,通過提供產品或服務換取收入。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榮氏實業王國的締造》描寫榮氏兄弟人生歷程
人民網-榮氏家族把握戰爭機會,「滾雪球」做大麵粉業
Ⅳ 聽說中國最有錢的是榮氏財團,是真的嗎榮氏家族及其企業現狀是什麼樣
因為他們家有過一個副主席所以是即有官的權力又有商業的權力。時至今日在國內依然是頂尖富豪的行列,整個家族加起來的財產排行浮動於在100-200之間。主要依靠政治權力和祖輩積累的人際關系。其實際實力不亞於一個部級幹部甚至副國級幹部。
准確的說他是中國近代商業的領頭人,國名黨覆滅後,中國的商業幾乎沒了,當時窮,榮氏打著「商業救國」的名頭行商,當時中國懂商業法商業如何運營的人很少更別提進出口,榮氏算是領頭人,所以榮氏無論是在政界還是商界都有很高的地位,榮氏現在的產業集中在江蘇,其產業覆蓋學校,銀行,超市,地產等業務。
Ⅳ 中國著名的家族企業有哪些
這個是一個無解的題目!
為什麼?因為建國前的企業,有以家族進行管理的企業,卻沒有傳承下來的家族企業。因為在建國後都國有化,不存在什麼家族企業了。
而現在呢,有家族管理的企業,也發生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接手的現象,但是沒有一家是著名的。畢竟民營企業,強大的就這么幾家,還沒發生繼承。而發生了後代繼承的企業,都沒有強大或者知名的。
但是,中國是有家族企業家的,比如紅色資本家的榮氏家族,但是他們家族經營的企業確實國有的。中信集團,中國國際信託公司,以及中信下面的各個中信系的子公司,都擁有不同的國有成分。
Ⅵ 榮氏企業的發展歷程
榮氏企業,是舊中國資力最雄厚、規模最宏大的民族企業集團,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史上一個極令人注目的家族。因其當時在麵粉業和棉紡業雄屆首位,而有「麵粉大王」、「棉紗大王」之稱。
榮氏企業創辦初期,適逢中國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榮氏兄弟經過艱苦奮斗,創建了龐大的家族企業。但在後來的發展中,他們卻屢遭挫折。九一八事變後,北方麵粉市場被日本侵佔,日本的棉紗也在中國大量傾銷,榮氏企業陷入困境。他們多次向國民政府請求救助,都沒有結果。榮氏兄弟勉強維持,好不容易渡過了難關,但緊接而來的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卻使他們經營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許多工廠被日軍炸毀或佔有,損失總計約值三千五百萬元,相當於戰前總資產的35%。榮宗敬憂憤交加而死,企業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抗戰勝利後,榮氏家族企業雖然有所恢復,但遠未達到戰前水平。
Ⅶ 中國有哪些企業是家族企業
中國家族企業
1、中信榮氏
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首富。百年來,榮氏家族從來都不缺乏這樣的王牌稱號,他們在商場上的縱橫馳騁,獨領風騷,也逐步為他們在政治上贏得了較高的話語權。這一點尤其在第二代掌門人榮毅仁身上得到最充分的體現。
榮智健
華人首富李嘉誠
2、和記黃埔 華人首富李嘉誠
在華人中,數潮汕人最重視族群觀念,身為潮汕人,同時也是華人首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建等,總市值達到5000億港元,是家族企業的典範。
虎父無犬子:小超人李澤楷
美國《財富》雜志將在最新一期發表全球四十歲以下富豪排名榜(不包括美國),香港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以一百廿四億三千三百萬港元財富名列第十位。小超人的表現讓人們對李家的未來充滿信心。
3.黃光裕
白手起家的黃光裕經過18年的浴血打拚,數次蟬聯首富,創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財富帝國。
2008年11月19日黃光裕以操縱股價罪被調查,2009年4月有消息稱,因經濟問題接受調查的國美電器前主席、中國前首富黃光裕因不堪壓力,在北京的看守所內自殺,幸被警員及時發現,後康復。2009胡潤慈善榜(第60名)。2010年5月18日,黃光裕案一審判決,法院認定黃光裕犯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三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4年,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
個人財富:
2004年財富:105億元 居2004年胡潤「中國大陸富豪榜」第一位;
2005年財富:140億元 居2005年胡潤「中國大陸富豪榜」第一位;
2006年財富:200億元 居2006年胡潤「中國大陸富豪榜」第二位;
2007年財富:450億元 居2007年胡潤「中國大陸富豪榜」第四位;
2008年財富:430億元 居2008年胡潤「中國大陸富豪榜」第一位;
所在公司:國美集團
主要行業:家電零售、房地產、資本運營黃光裕行業地位:中國最大的家電連鎖銷售商
上市公司:中國鵬潤,2002年4月收購;寧城老窖,2002年11月收購
福布斯排行:2008年第2名
執著的茅理翔
4、方太集團 茅家父子
2005年8月,世界品牌試驗室的品牌評估報告中,方太品牌被估價為30.81億元人民幣,穩居行業第一。一直以來方太穩步發展,並順利完成了公司內部新老交替。茅理翔、茅忠群父子二人為中國的家族企業如何進行權力交接樹立了典範。
勇於突破的少帥茅忠群
5.王永慶
頭銜:台塑集團創始人
財富排名:全球第178名,台灣第三
擁有財富:55億美元
前年,九十高齡的「經營之神」退休了,台塑集團進入「分權共治」的集體領導時代。退休後的王永慶,可以更加從容享受每天半夜的固定運動 「毛巾操」,日日堅持 「骨要動、氣要喘、汗要流」,喜歡清淡飲食的良好生活習慣,使他看上去一派仙風道骨。
其實,王永慶至今仍是台塑的精神領袖。這位祖籍福建安溪的農家孩子,祖上幾代人以種茶為生,只能勉強糊口。
16歲那年,王永慶作出人生中第一個重要決定:自己開米店當老闆!啟動資金是父親向別人借來的200塊錢。為了賣出更多大米,他挨家挨戶上門推銷,還免費給居民掏陳米、洗米缸,用現在的話說,王永慶提供了針對性很強的個性化服務。此外,當時大米加工技術落後,出售的大米摻雜著米糠、沙粒和小石子,買賣雙方也見怪不怪。王永慶在每次賣米前把米中雜物揀干凈,買主一來二往成了回頭客。
女兒王雪紅獨自創業成為IT屆女強人
王永慶之後開了碾米廠,做了木材生意,不過他最「神來之筆」的當屬經營石化行業。上世紀50年代初,台灣推出一系列工業發展計劃,包括興建石化工業基本原料聚氯乙烯。王永慶大膽接手了當時這一無人看好的項目,成立了台灣塑膠工業股份公司。
「一勤天下無難事」,王永慶認為承受適度的壓力,甚至主動迎接挑戰,更能充分體現出一個人的旺盛生命力。
王永慶扮演著「抬頭看」的角色,弟弟王永在就是「低頭做」,兩人精誠合作。有人問王永在有沒有和哥哥吵過架,王永在委婉地說:「他講他的,我轉頭走掉就是
著名的汪辜會談,如今兩位老者已然遠去
鹿港辜家在台灣家喻戶曉,在大陸赫赫有名,有關辜振甫先生的故事許多人耳熟能詳,這里不再贅述。他去世後,辜家的主心骨變成了他的侄子辜濂松。叔侄相傳的例子在家族企業中並不算多見,而老人的離去使得分家後的局面更加難以揣摩。幸好辜濂松的經營才能廣受好評,島內輿論一般認為,幸好有「理性分家」,才使得鹿港辜家的勢力得以延續。
辜濂松
辜濂松與辜振甫叔侄相差16歲辜濂松4歲喪父,母親因被人誣陷而身陷囹圄,從小受到歧視。五叔辜振甫給他很多關照,他一直銘記在心。
台灣「國泰」金控蔡宏圖及其家族以77億美元財富蟬聯台灣地區首富,排名全球第120位。
其他六位進榜富豪分別為:鴻海郭台銘、台塑王永慶及其家族、富邦蔡萬才及其家族、遠東徐旭東、旺旺蔡衍明、廣達林百里。去年進入榜單的台灣富豪有八位,除了今年入榜的七人外,還有目前正因力霸案受到拘押的東森王令麟。
在崇尚財富神話的年代,這七人無疑是時下台灣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財富英雄。拔劍四顧,寶島之內,問財富誰人可敵!
7.蔡宏圖及其家族:領航台灣最大企業航母
頭銜:國泰金控集團董事長
財富排名:全球第120名,台灣首富
擁有財富:77億美元
在蔡宏圖領航下,以人壽為核心業務的國泰金控這艘航空母艦,今已涉足保險、銀行、房地產、醫院等多個領域,資產規模達到數千億元人民幣,不僅是台灣金融業龍頭,也成為島內最大的企業集團。
蔡宏圖有幸生為富家子,其父蔡萬霖,素有「台灣首富」及「保險大王」享譽,1987年蔡萬霖便進入世界億萬富翁前10名,此後連續多年位居此列。1995年更以85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六,成為全球華人第一富。
蔡家第一代從商兄弟四人,長兄蔡萬生、老二蔡萬春、老三蔡萬霖、老四蔡萬才,四十多年前,蔡家兄弟從成立國泰產險公司起步,迅速發展成以「國泰」為標志的超級企業集團。二十多年前,蔡家兄弟分家,蔡萬霖分得四家公司,並以國泰人壽為核心組建起霖園集團。
1980年,剛考取美國律師執照的蔡宏圖被召回父親身邊,幫助打理集團核心企業國泰人壽。蔡宏圖從最基礎的看財務報表學起。10年後,38歲的蔡宏圖出任國泰人壽董事長。
蔡宏圖接任之際,正值台灣保險市場激流洶涌、險象環生,那時台灣對外資保險公司開放,大批外資保險湧入台灣,外資與本土公司狂打價格戰。長期來穩居台灣同業第一的國泰人壽,在市場惡性競爭之下,保單市場佔有率從五成掉到了三成。蔡宏圖堅持推行持續穩健的長期戰略,以創新商品避開價格戰的惡性競爭。時間一長,打價格戰的業者倒的倒,虧的虧,退的退,國泰人壽仍穩居壽險龍頭寶座。
「第一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人讓你追,你聽到後面的喘息聲就非常緊張。」蔡宏圖後來回憶那時的驚險,如此吐露心聲。
穩健是蔡宏圖最為人佩服的地方。一次,他和堂弟蔡明忠 (富邦金控董事長)等幾位朋友結伴到尼泊爾、印度附近的不丹出遊。一群人騎著騾子,走在山路上,突然,蔡宏圖從騾子上摔下來,臉差點撞到地上。大家還沒反應過來,他就已經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不聲不響地站起來了。
「姿勢非常優雅……他是不會出錯的人。」蔡明忠描述。蔡宏圖常說:「我們是一艘航空母艦,轉向沒那麼快,要慢慢地轉,穩穩地轉。」
郭台銘:我的領域里沒有競爭對手
8.郭台銘
頭銜:鴻海集團董事長
財富排名:全球第160名,台灣第二
擁有財富:61億美元
郭台銘霸氣十足,如果放到戰場上,必定是龍威虎膽的一員猛將。他的經典告白是:「我的領域里沒有競爭對手!」
如今億萬身家,可當年他為了見一個客戶,可在外頭淋雨4個小時。「年輕人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困難,不要輕言放棄。我創業時缺人才,缺市場,缺資金,缺技術,我都經歷過了。」郭台銘常言,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媽媽多,兒子才會多。
他說,法國好的葡萄酒,所用的葡萄都是生長在貧瘠土地里,沒有水分,缺乏養分。葡萄為了吸收水分,它的根一定要扎向土裡更深;為了見到陽光,它的葉子會拚命向外伸展。「惡劣的環境激發強烈的求生慾望,它的生命力就很旺盛,這樣的葡萄釀成的葡萄酒才夠上乘。」
郭台銘是個超級工作狂,往往一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在他領導之下,鴻海靠苦幹、實干、拚命干,終成全球電子代工老大。郭台銘的經營理念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為了留住客戶,鴻海追求「最快製造、最快配送、最快交貨」,在幾大洲同時開設工廠。同樣為了留住客戶,郭台銘沒有「品牌夢」,客戶不用擔心鴻海翅膀長硬後,會推個「鴻海牌」和客戶搶市場。
郭台銘一直很喜歡這個故事:有一個人去請教某富翁如何致富,富翁說:「請您等一下,故事很長,我把電燈關了再說。」在郭台銘看來,若要致富就必須從每一個細小的地方節省資源,不浪費就是致富的基礎。
郭台銘祖籍山西,他說,晉商做生意不講「零和」而講「雙贏」。比如眼前有3個麵包,3個麵包我全吃掉,一點渣也不給你留,這是「零和」;但是我吃兩個,你也吃一個,這就是「雙贏」。
蔡萬才及其家族:為三代人挖一口活井
9.蔡萬才
頭銜:富邦集團董事長
財富排名:全球第247名,台灣第四
擁有財富:43億美元
台灣最大民營銀行、富邦銀行擬通過在香港的子公司富邦香港銀行,參股廈門市商業銀行,成為近年兩岸金融業界傳得沸沸揚揚的事情。富邦背後的大老闆,就是如今年近八旬的蔡萬才。
蔡萬才幾年前漸漸淡出經營,把棒子交給長子蔡明忠、次子蔡明興。去年富邦集團凈賺140億元新台幣,居島內產險行業龍頭位置。
在第一代從商蔡氏四兄弟當中,蔡萬才排行老四,聲音洪亮,是最為活躍的一人。20多年前兄弟分家時,蔡萬才分得以國泰產險為核心業務的幾家公司,後將國泰產險更名為富邦產險,2001年整合旗下產險、證券、銀行、人壽、投資信託五大公司,成立了台灣第一家金控公司。
蔡萬才認為,經營金融業要七分保守,三分沖勁,才會細水長流,要有時間慢慢成長,而千萬不能有暴發戶心態。他說,創業第一代打基礎,很辛苦,資本可能還不夠付利息;第二代還是做得很辛苦,要購並;等到他孫子時,挖井水就有了,取之不盡,但不會泛濫。
「事業要永續經營,第三代之後一定要借重外來的專業經營,否則事業就到此為止了。公司大了要上市募大眾資金,每次增資家族資金就稀釋一點,自己的股份少了,自然要促進公司大眾化,特別需要公司的專業化經營。」
蔡萬才遵循了蔡家集團的發展特點,先以金融、房地產為主軸,再擴展至服務業、製造業。如今富邦繼續購並商業銀行,目標是成為混業經營的金融旗艦;同時,通過參股台灣前兩大電信公司,成為電信服務市場的新霸主。
徐旭東:藍、綠通吃的新「經營之神」
10.徐旭東
頭銜:遠東集團董事長
財富排名:全球第707名、台灣第五
擁有財富:17億美元
民進黨執政後,徐旭東與台灣「第一家庭」往來密切,個人聲名扶搖直上,甚至被譽為繼王永慶之後新一代的「經營之神」。
2003年徐旭東拿下SOGO太平洋百貨經營權時,曾宴請陳唐山、陳哲男、黃芳彥等與 「第一家庭」關系密切的人士。當年遠東飯店聖誕節點燈,徐旭東還請「第一夫人」吳淑珍出馬。
其實,徐家早年在國民黨執政時,與權傾一時的蔣彥士交好,徐旭東更與國民黨大佬黃少谷之子黃任中結成莫逆。
如此懂得經營政商關系,徐旭東可謂 「富貴險中求」。
徐旭東很怕寂寞,如果新聞版面隔太久沒有他的消息,他會渾身不自在,一定又會想辦法跳出來,成為媒體焦點。
同樣為了排解寂寞,徐旭東還是個百分百的工作狂。朋友說他是 「台獨」分子(指太太住海外,先生在台獨自生活),晚回家沒有太太管,所以經常留在公司開會到半夜。下屬也最怕他出差回來,因他一回來,就會排很多會議,有時他太累了,會議進行一半便打起盹來,但突然醒來後,還能把同仁問倒。
講話喜歡摻雜幾句英語的徐旭東,1941年生於上海,身為遠東集團第二代掌門人,把遠東版圖從紡織、水泥、化纖、航運、百貨,快速擴張至金融、電信領域,已有亞洲水泥、遠東紡織、遠東銀行等多家上市公司。
蔡衍明:米果大王的「學歷無用」論
11.蔡衍明
頭銜:旺旺集團董事長
財富排名:全球排名第743,台灣第六
擁有財富:16億美元
他,不是太平紳士,而是亂世梟雄。
他,是中國第一個擁有私人飛機的台商,機身上畫有可愛的旺仔圖像。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指出,現在的商業世界就像拓荒時代,這時最需要的不是學院派營生者,而是能在現實環境中獨立思考的街頭營生者。
蔡衍明正在大陸這塊「經濟新大陸」上,迸發出他街頭營生者的能量。
19歲時,蔡衍明自告奮勇從父親手上接下宜蘭食品廠,並將宜蘭食品由外銷加工廠,轉型為內銷品牌商。他推出浪味魷魚絲品牌,花大錢打廣告,結果一年下來賠了一億多。
因為沒有退路,逼出了他的街頭鬥犬性格,他到處籌錢,圖謀東山再起。
當時,他看好台灣稻米過剩,從事日本米果生意有錢可賺,因此找上日本前三大米果廠商之一,花了兩年爭取到技術合作,據此在台灣市場快速崛起,站穩腳跟。
將版圖移至大陸,對他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上世紀90年代初,就連上海也很少有台商,但蔡衍明居然跑到內陸的湖南長沙。幾年後,大陸米果市場競爭激烈,米果售價從一公斤50元掉到30元。
「除根之後,才好做!」蔡衍明採取割喉策略,推出四個副品牌的低價米果應戰,並將價格一口氣殺到一公斤5元。而米果生產設備一條就要近千萬美元,但為了全面阻絕對手,他砸下數千萬美元,將生產線一口氣擴充到十條,終將旺旺打造成全球最大米果製造商。
街頭的成功,讓蔡衍明更加篤信 「學歷無用」,每個兒子18歲後,他就不讓再升學。他自信地說,「學校老師永遠有,我這個老師不是永遠有!學歷高的人比較不穩定,學歷低的比較能真實認識自己!」
林百里:烏龜哲學成就第一
12.林百里
頭銜:廣達電腦董事長
財富排名:全球排名第897,台灣第七
擁有財富:13億美元
今年適逢廣達創立20年,年初林百里在公司旺年會上說,「鴻海精密是電子業的'一哥』,廣達要做'大哥』」。
「烏龜跟兔子比,一定贏不了兔子。但是烏龜只跟自己比,一步一步往前走;兔子跟別人比,一定會懈怠。」林百里要求廣達員工要像烏龜那樣謙虛,要像烏龜那樣穩健向前。
林百里就讀台大電機系時,同學90%選擇出國深造,林百里自認成績一般,無法在學術界競爭,便放棄了科學家的夢。據說有一次他邀請一位漂亮女同學參加舞會,女同學問他有沒有考托福准備出國留學。林百里說沒有,女同學一聽就婉拒說:「對不起,我腳痛。」
大學畢業後,林百里與朋友創立了三愛電子,林百里參與研發了電子計算器,當時日本的電子計算器一台要七八萬元新台幣,而三愛的只要一萬多元,這樣三愛第一年就賺了錢。
一年後,林百里再度創業,與朋友創立金寶電子,不料幾年後一把火燒掉了金寶6億多資產,時任金寶總經理的林百里只好辭職謝罪。
1988年,林百里三度創業,設立了廣達第一條筆記本電腦生產線。為了得到訂單,林百里經常背著一台重達十五磅的筆記本電腦拜訪客戶,到客戶面前展示。為了爭取時間,他還帶上一台列印機,只要當場取得訂單,馬上印出報價單。白天走街串巷,晚上步履蹣跚回到散發著怪味的汽車旅館。
林百里正是憑著這種不懈的烏龜精神,領導廣達一步步發展為全球第一大筆記本電腦(NB)代工廠。
Ⅷ 歷史榮氏家族企業發展於那個時期
民國20世紀1902年榮氏企業創辦初期,適逢中國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榮氏兄弟經過艱苦奮斗,創建了龐大的家族企業。但在後來的發展中,他們卻屢遭挫折。九一八事變後,北方麵粉市場被日本侵佔,日本的棉紗也在中國大量傾銷,榮氏企業陷入困境。他們多次向國民政府請求救助,都沒有結果。榮氏兄弟勉強維持,好不容易渡過了難關,但緊接而來的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卻使他們經營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許多工廠被日軍炸毀或佔有,損失總計約值三千五百萬元,相當於戰前總資產的35%。榮宗敬憂憤交加而死,企業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抗戰勝利後,榮氏家族企業雖然有所恢復,但遠未達到戰前水平。
Ⅸ 榮氏集團名下的企業有哪些
1、上海麵粉廠
1996年11月25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糧食加工。
2、中國中信集團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241。 2019年7月,發布2019《財富》世界500強:位列137位。
3、上海榮升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進口軸承銷售公司,多年致力於,德國FAG進口軸承,INA進口軸承,美國TIMKEN進口軸承,日本NSK進口軸承等國際知名公司產品中國市場的銷售。
成立以來以優質的售前技術支持及售後跟蹤服務面對每一位客戶,秉承「誠實守信,用戶第一」的公司宗旨,遵守「誠實,務實,共贏」的經營理念,提供給客戶最優質的服務和最好的產品質量。
(9)榮氏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榮氏企業,是舊中國資力最雄厚、規模最宏大的民族企業集團,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史上一個極令人注目的家族企業。因其當時在麵粉業和棉紡業雄屆首位,而有麵粉大王、棉紗大王之稱。
榮氏企業的當家人榮元良先生帶領全體同仁秉承「誠信務實、遠見和智慧、敬業創新、科技研發、精益求精」的企業精神,勇於開拓,積極展開多元化經營。明天,榮氏集團必將更加發展壯大、為社會服務並創造更大貢獻。
Ⅹ 榮氏集團是家族式企業嗎
榮首富和他的家人
84歲了,出生於江蘇無錫。教育程度:聖約翰大學,上海,主營業務:中信集團,主業:投資公司。
截至2000年九月中旬,榮家企業在香港上市,中信泰富擁有18%股權的公司,價值19十億。
即使是在1949年以前,榮氏家族是最富有的家庭在上海之一,由紡織及麵粉行業豐富。解放後,榮毅仁決定留在中國,並於1956年將被移交給政府對他的商業帝國。 1978年,一個轉折點的命運蓉,鄧有人問榮發展中國工業的。同年,榮創辦了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信成為中國最大的海外融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