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並購問題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並購問題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4-28 20:00:47

⑴ 企業並購中的財務風險分析參考文獻怎麼找

可以直接搜索網路知乎,還有知網上也有噢

⑵ 急!求關於企業並購風險的外文文獻,企業並購風險及其防範的文獻綜述

推薦到OA圖書館試試,
輸入英文關鍵詞即可。

⑶ 2008-2010企業並購方面的參考文獻

什麼樣的,

⑷ 有關於企業並購問題方面的參考書、參考文獻

1、企業並購理論 范如國 武漢大學 2004-10-01

2、企業再造-中國企業並購後整合七大策略 彭玉冰 中山大學 2006-12-01

3、危險的游戲——企業並購失敗的文化深層分析 李安民 中國社會科學 2007-02-01

4、大並購-30個世界著名企業並購經典案例 干春暉 上海人民 2006-07-01

5、中國企業並購規制 唐緒兵 經濟管理 2006-11-01

6、 中國企業並購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高峰 張繼升 等著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1-10-01

7、企業並購理論研究評述
張維,齊安甜 南開管理評論 2002年 第02期

8、企業並購效應分析
鄭興山,唐元虎 經濟體制改革 2000年 第02期

9、 企業並購的博弈分析
王文舉,周斌 經濟與管理研究 2004年 第01期

10、企業成長與並購
朱麗 南開經濟研究 2002年 第03期

⑸ 誰能給我發兩篇關於上市公司跨國並購的外文文獻

外文文獻不易查詢,因為外文文獻和國內不同,不同專業的文獻會被不同資料庫所收錄。因此建議您先自已搜索一下英文關鍵詞,找到心儀的文獻,記住收錄此文獻的外文資料庫,然後到岩研圖書館進行咨詢和下載。
實在找不到,我覺得可以試試將中文文獻使用谷歌翻譯成英文,然後把中文文獻做適當改動就好,畢竟外文文獻比較難查詢

⑹ 求兩篇關於企業並購風險及防範的外文文獻,因為參考文獻要求有兩篇外文的,還要寫兩篇外文翻譯

免費的文獻,推薦到OA圖書館查詢。
輸入關鍵詞即可。中英文都有。

⑺ 求~企業並購的財務問題研究~提綱

摘 要 企業並購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行為,是實現企業擴張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是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的手段,企業並購有著深刻的經濟動機和驅動力。對企業並購財務風險成因進行了分析,針對財務風險的成因提出防範措施,力爭使並購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關鍵詞 企業並購 財務風險 成因 措施

企業並購是一項充滿風險的活動,無論是企業在並購准備階段,還是在並購運營階段,或並購後的管理階段,都會伴隨大量的不確定性因素,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給企業並購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1 企業並購財務風險的成因
1.1 並購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價值評估風險
企業間的並購活動是一項復雜而又對企業發展影響重大的經營活動。企業在並購前對目標企業進行調查並充分了解目標企業信息是非常必要的,無論是對目標企業的選擇還是對並購企業價值評估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確定目標企業後,並購雙方關注的是如何確定目標企業的價值,作為並購價格制訂的基礎,目標企業價值評估大小是並購談判的焦點,它是並購能否成功的關鍵性因素。目標企業估價取決於並購企業對目標企業未來收益的大小和時間的預期,目標企業預期收益的大小取決於並購企業所用信息的質量。而信息質量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方面,目標企業是否是上市公司。如果目標企業是上市公司,則並購方相對比較容易取得其信息資料進行分析;目標企業若不是上市公司,則並購方要獲得其高質量的信息資料的難度要大一些,容易形成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風險。另一方面,並購雙方是敵意的,還是友好的。在並購中,企業價值評估一般比較信賴會計報表,根據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對目標企業價值進行評估。然而,會計報表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會計政策的選擇會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不同的影響。另外,目標企業財務報表如果蓄意被目標企業管理當局舞弊,一般也很難發現。
並購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還取決於價值評估方法。目前我國企業並購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評估指標體系,在並購過程中,人的主觀性因素對企業價值評估影響較大。
1.2 並購動機帶來的戰略選擇風險
企業在實施混合並購時,如果盲目地進行經營領域的拓展,特別是進入一些非相關性新領域,就有可能導致范圍不經濟。這種風險主要表現在:一方面,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進入新行業的成本較高,當企業向不熟悉、與現有業務無關的新領域擴展時,要承受技術、業務、管理、市場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這將帶來極大的經營風險。另一方面,企業通過混合並購將過多的資金投入到非相關業務中,會削弱原主營業務的發展、競爭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如果當主營業務遇到風險,而此時新的業務未能發展成熟,或其規模太小,就有可能危及企業的生存。
1.3 並購帶來的融資風險
企業並購方式的選擇,一方面取決於企業對並購成本與預期收益的比較,另一方面受制於外部市場環境。在並購支付上我國主要有承擔債務式、現金購買式和股票交易式,每種支付方式都有它特有的風險程度。企業並購往往需要大量資金,所以並購決策會對企業資金規模產生重大影響。在實踐中,並購動機以及目標企業並購資本結構的不同,會造成企業並購所需的長期資金與短期資金、自有資金與債務資金投入比率的種種差異。與並購相關的融資風險還包括是否可以保證資金需要,融資方式是否適應並購動機,現金支付是否會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杠桿收購的償債鳳險等。正因為每種支付方式對企業的現金流量及對未來企業融資能力的影響不盡相同,因而如果企業不能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選擇並購方式和支付方式,就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財務風險。
1.4 並購後的營運風險
營運風險是指並購方在並購完成後,可能無法使整個企業集團產生經營協同效應、財務協同效應、市場份額效應,難以實現規模經濟和經驗共享互補。企業的並購固然是企業擴大規模、進入其他行業或擴大市場佔有率的一條捷經,但是在企業並購活動中,由於並購企業與目標企業之間經營理念、組織結構、管理體制和財務運作方式的不同,在整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磨擦,或通過並購形成的新企業因規模過於龐大而產生規模不經濟,甚至整個企業集團的經營業績都被並購進來的新企業所拖累。
1.5 反收購風險
在通常情況下,被收購的企業對收購行為往往持不歡迎和不合作的態度,尤其在面臨敵意收購時,他們可能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不惜一切代價布置反收購戰役,這些反收購措施盡管各種各樣,但卻會對收購方構成相當大的風險。
2 並購財務風險的防範措施
2.1 明確企業並購動機,合理制定並購戰略
一般而言,並購動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獲取市場力量。通過並購活動來提高企業的市場份額。企業通過並購活動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使其在不斷增加總體生產能力的情況下佔領部分市場,迅速獲得新的市場機會,提高競爭實力。第二,獲取技術優勢。加強研發力度,獲取技術優勢往往是企業爭奪市場、提高競爭力的一種主要手段。一般來說,技術上有優勢的企業,為利用技術優勢進行並購,其並購對象往往會選擇一個技術上佔劣勢的目標企業,特別是當這種劣勢使得目標企業不斷丟失市場份額及其市場價值的時候,因為技術上占優勢的企業會通過先進的技術收購目標企業,從而提高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和贏利能力。第三,獲取規模經濟效應。並購是擴大規模的有效手段,通過並購使企業規模擴大,因而具有了規模經濟的優勢,擁有較低的成本,產生並購協同效應,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由於並購的動機多種多樣,企業在進行並購決策前要對自己企業和目標企業進行充分的估價和評價,而不是盲目追求並購活動的轟動效應,使並購活動真正符合市場規律,這樣不僅會使通過並購活動之後企業的整體財務實力得到擴展和鞏固,也會降低並購的財務風險。
2.2 充分獲得目標企業財務信息,降低並購財務風險
在並購活動中,信息的透明度、真實性是並購企業的關鍵問題,特別是敵意收購企業。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也是降低並購財務風險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通過詳細的調查分析,才能發現許多公開信息之外的對企業經營有著重大潛在影響的信息。
2.3 合理選擇價值評估方法,提高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公正性
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相對價值法、貼現現金流量法、賬面價值法等,每一種方法所依賴的會計信息不相同,都帶有人為主觀因素的判斷,因此,並購方應結合所掌握的會計信息選擇合理的價值評估方法,使目標企業價值評估接近實際,提高並購交易的成功率。
2.4 增強管理層並購的風險意識,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測和監控體系
提高企業管理層的風險意識可以從源頭上防範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並購企業必須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充分分析企業並購所依賴的各種支撐條件。並購行為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要想通過並購實現規模效益,必須分析和把握影響企業並購的各種內外部因素或條件。二是積極做好企業並購的財務審核調查。選擇合理的並購對象並了解其財務狀況,對並購企業是至關重要的。為了確保並購的成功,並購企業必須對目標企業進行全方位的審查和分析,特別是從財務角度進行審查,確保目標企業所提供的財務報表和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及可靠性。並購是一種投資行為,並購方應關注自身與目標企業是否擁有互補優勢,在審慎調查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規劃和並購財務目標,制定包括並購價格範圍、並購成本和風險、財務狀況、資本結構、並購預期應達到的財務效應等並購財務標准,從而准確選擇並購方式。另外,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企業自身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加強企業對並購風險的預測預警也是建立風險防禦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並購作為企業擴大規模、迅速佔領市場的戰略手段,作為社會經濟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的較佳方式的獨特優勢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由之而帶來的企業並購財務風險也是一個值得廣泛深入探討的領域。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相信人們對並購活動的研究會更加透徹,對並購的財務風險問題的研究也會更加深入,真正達到理論指導實踐並應用於實踐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谷祺,劉淑蓮.財務管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2 謝亞濤.企業並購的績效分析[J].會計研究,2003(12)
3 謝霄亭.中美企業並購動因的比較分析[J].財貿經濟,2004(6)
4 魏成龍.中國企業並購績效分析[J].經濟學動態,2004(6)

⑻ 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研究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看圖片便知

⑼ 2010年左右關於企業並購的參考文獻,要有文獻的名字,作者的名字期刊號之類的

吉利收購全球第二大汽車自動變速器公司DSI

澳大利亞當地時間2009年3月27日,吉利汽車收購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簽字儀式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大廈舉行。

DSI自動變速器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為一體的自動變速器專業公司,是全球僅有的兩家獨立於汽車整車企業之外的自動變速器公司之一。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DSI的部分客戶在市場上受到嚴重沖擊,2009年2月中旬,DSI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其經營存續面臨歷史性選擇。福特在澳大利亞的整車企業也因此受到影響。吉利汽車成功收購DSI自動變速器公司後,將給DSI提供一套適合全球發展的新戰略。首先,恢復對福特的供貨,然後,把DSI的產品和技術引入中國汽車行業,向中國汽車企業提供世界先進的自動變速器產品;同時為DSI在中國尋求低成本采購零部件的途徑,並為DSI的新產品研發提供資金支持,確保DSI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按照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說法,吉利全資收購DSI,更重要的是看重DSI公司80多年來積累下來的完整的設計和製造能力。

通用宣布騰中收購悍馬失敗稱未獲政府批准

美國東部時間2010年2月24日,通用汽車在底特律總部宣布四川騰中重工未能按期完成對悍馬的收購,此項收購交易失敗,通用汽車將逐步關閉對悍馬的運營。

通用汽車表示,因為四川騰中無法在擬議的交易時間里,獲得中國監管部門許可,因此這項交易無法完成。

但是,通用汽車將繼續履行對現有悍馬的保證,將繼續為全球的悍馬車主提供原有的售後服務。

「我們很失望,與中國四川騰中的交易不能完成,」通用汽車公司規劃與聯盟副總裁約翰·史密斯說,「通用汽車現在將與悍馬員工、經銷商和供應商密切合作,以負責任的態度逐步有秩序地減少悍馬的經營。」

通用汽車表示,今後將致力於其剩餘的四個品牌的業務經營,包括:雪佛蘭、捷美、卡迪拉克和別克。

德國大眾汽車宣布已收購保時捷49.9%股份

北京時間2009年12月8日凌晨,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公司宣布,已支付39億歐元(59億美元)收購保時捷49.9%的股份。大眾還稱,希望在2011年結束之前完成對這家運動汽車製造商的收購。本次購股是大眾分步實現與保時捷合並計劃的第二個重要步驟。

戴姆勒賓士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合並

1998年5月戴姆勒賓士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在倫敦簽署合並協議,這起合並涉及的市場金額高達920億美元,再次創歷史最高記錄,合並後的賓士一克萊斯勒公司年銷售額達1330億美元,這次並購的規模巨大以至於很多並購交易的總額超過了很多中小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比如當年新加坡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只有830億美元,印度尼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只有770億美元,由此可見跨國並購對國際經濟的影響之大。

參考鳳凰網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