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稍微介紹一下SIS公司
矽統科技--核心邏輯晶元組暨繪圖晶元的領導廠商,成立於1987年,總公司座落於新竹科學園區。矽統科技專注於研發、行銷尖端科技之邏輯產品,結合其關鍵技術(CPU、核心邏輯晶元組、繪圖晶元、通訊晶元),以及先進製程(0.18微米、0.15微米),提供個人計算機之核心邏輯晶元、多媒體晶元、通訊晶元,及信息家電晶元,致力成為IC設計產業的領導廠商。
1997年8月,矽統科技股票正式於台灣證券交易所(TSE2363)掛牌上市
公司主頁:http://www.sis.com.cn
[中文品牌]
矽統
[英文品牌]
SiS
公司名稱:富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igiPro 半導體事業部
電話:+886 2 8913 2577
傳真:+886 2 8912 4301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北新路3段207號12樓
㈡ cs是哪個公司製作的
暴雪(Blizzard)的《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魔獸》簡直個個經典阿
Blizzard暴雪公司簡介
1991 Silicon & Synapse公司成立,同時發展RPM游戲
* 成立後Allen Adham為公司總裁、副總裁 Mike Morhaime和程序員Frank Pearce.
* 開始開發搖滾和丟失的海盜兩款游戲
* RPM游戲取得成功,成為了美國第一個被移值到日本超級任天堂的游戲
1992
Silicon & Synapse開始開發不同的游戲系統平台
* 開發平台有:Amiga Battlechess II、Amiga Castles、Windows Battlechess、Amiga Microleague Baseball、Macintosh Lexicross、 Macintosh Dvorak
1993
Silicon & Synapse發售搖滾和丟失的海盜兩款游戲並且獲得了獎項;公司也更名了
* 成功移值丟失的海盜到任天堂的超級NES,PC版的丟失的海盜上市
* 任天堂在歐洲上市歐洲版的超級NES
* 再一次成功移值搖滾游戲到任天堂的超級NES
* Silicon & Synapse開發上海II和龍眼兩款游戲
* 被Videogames雜志評為當年最佳軟體開發商
* 搖滾游戲當年被Die Hard游戲愛好者組織評為最佳游戲
* Silicon & Synapse更名為Chaos工作室
1994
Chaos工作室被另一家公司收購;正式更名為Blizzard;Warcraft上市;
* Davidson & Associates收購了Chaos工作室,當時Chaos工作已有15名程序員、設計員、繪圖員和一員音效師
* Chaos工作室正式更名為Blizzard娛樂公司
* Warcraft(Orcs & Humans)上市,這是Blizzard第一部只供PC玩耍的游戲,並且第一次在游戲包裝盒貼上Blizzard標簽
1995
Warcraft II上市
* Blizzard發布開發Diablo消息
* Warcraft II在市場一片暗淡情況下上市,在短短的4個月里向全球賣出了50萬套
1996
Blizzard 獲得獎項;Warcraft II加強版Dark Portal上市;Diablo上市
* Warcraft II被PC Game雜志評為當年最佳多人聯機游戲,同時被C|Net評為當年最佳在線游戲
* Blizzard收購位於加利福尼亞洲紅杉城的Condor公司,Condor公司即名為Blizzard North
* Warcraft II加強版Beyond the Dark Portal上市
* Warcraft II 風靡全球
* Diablo上市
1997
Diablo和battle.net獲得成功;宣布開發Diablo II
* Diablo仍然是PC_only游戲,並且可在Blizzard最新的在線伺服器battle.net在線玩耍
* Diablo當年被電腦勝負世界提名,全球當年賣出75萬套
* Battle.net最強盛時有70萬用戶和1300萬玩家在線
1998
Starcraft上市;Statcraft Brood War上市;Battle.net開始繁榮
* Starcraft上市前准備了100萬套
* Allen Adham成為主席、Michael Morhaime成為總裁
* Starcraft被Interactive文理學院評為當年電腦娛樂游戲和當年即時策略游戲
* Starcraft在上市後的三個月里賣出100萬套
* Warcraft II自從1995年12月份上市以共賣了250萬套
* Ballte.net有400萬個用戶注冊,在最活躍的90天里平均每天有130萬用戶登錄
* Starcraft Brood War管方正式加強版上市,全球當年賣出150萬套,Starcraft並且在1998年成為全球最大售出遊戲
1999
Starcraft轟動韓國;發布Warcraft III消息;Blizzard公司搬遷
* Blizzard 第一在Ballte.net舉辦的比賽有2萬美元現金和獎品,同時已經發展壯大成為擁有開發、技術支持共130名職員的公司
* Battle.net超過450萬注冊用戶
* 韓國成為了Blizzard的Starcraft最大用戶國家,僅在韓國就賣出了100萬套
Starcraft
2000
Diablo II 上市
* Blizzard公司擁有150名員工
* 使用新最的Battle.net client-server方式,來支持N64上的Diablo II和Starcraft 64
* Diablo 上市18天便賣出100萬套,成為了賣得最快的游戲
* Ballte.net 注冊用戶達750萬人,最高同時在線人數12萬人,每日平均人7萬人
* Diablo II全世界賣出250套;battle.net達到875注冊用戶;Blizzard公司已擁有180員工
* Blizzard母公司Vivendi收購了Universal,因此Blizzard就成為了Vivendi Universal Interactive 的一部分。
再開發DIABLO的同時 前 暴雪收購了一個小工作室 這是北方暴雪的前身
也就是後來DIABLO的製作組
北方暴雪位於加拿大境內
與美國南部的暴雪本部分工不同
北方暴雪主開發DIABLP系列ARPG游戲
而暴雪本部負責開發SC WAR3等即時戰略游戲
這次WOW 是暴雪本部從北方暴雪抽取大部分精英合力開發的
2001-2002年 暴雪北方 由於一系列原因 上層完全脫離暴雪出外另立門戶
現在叫什麼公司。。我也忘了。
現在的暴雪北方的開發組 已經不是DII的原班開發組
就這么多~~
㈢ 求作圖繪圖用筆記本推薦……
您好:
CAD和PS對硬體要求並不是太高,而3DMAX特別是專業用戶要求就比較高了,高性能處理器、大容量內存和專業3D圖形顯卡都是必備條件,並且你還要玩游戲,因此只能考慮I7處理器、4G以上內存和GT650M以上獨立顯卡的機型,推薦幾款吧:
戴爾Inspiron 靈越 14R(Ins14RD-4728) 2013年8月份上市 5999
屏幕尺寸:14英寸 1366x768
CPU型號:Intel 酷睿i7 4500U (地電壓版,性能比常規I7要差一些)
CPU主頻:1.8GHz
內存容量:8GB DDR3L 1600MHz(低電壓版)
硬碟容量:1TB 5400轉
顯卡晶元:NVIDIA GeForce GT 750M
顯存容量:2GB
msi微星GE60 0NC-479XCN 2013年2月份上市 建議首選 5999
屏幕尺寸:15.6英寸 1920x1080全高清解析度屏幕 適合制圖應用
CPU型號:Intel 酷睿i7 3630QM
CPU主頻:2.4GHz
內存容量:4GB DDR3 1600MHz
硬碟容量:750GB 7200轉
顯卡晶元:NVIDIA GeForce GT 650M+Intel GMA HD 4000
顯存容量:2GB
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㈣ 中建二局是不是上市公司
中鐵二局是上市公司,公司名稱 :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600528,總股本14.5920億股, 流通A股 14.5920億股。
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經國家經貿委批准,由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寶雞橋梁廠、成都鐵路局、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和西南交通大學四家發起人採用發起設立方式設立,於1999年9月24日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7.39%) 為控股股東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有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100.00%股份) 為實際控制人。
經營范圍 :承擔各類型工業、能源、交通、民用工程項目施工工程承包(憑資質證書經營);工程技術開發與咨詢;建築材料(不含危險化學品)、金屬材料、鐵路專用設備、工程機械的銷售;工程機械 租賃;鐵路簡支梁生產;倉儲服務(不含危險化學品);房地產開發(憑資質證書經營);工程設計、工程勘察、市政公用設計及建築、鐵路、公路工程設計、工程咨詢、城市規劃編制(憑資質證書經營),服務、微機繪圖。
主營業務:各類工業、交通、民用等工程項目施工的承包、房地產、物資銷售、機械租賃。
中鐵二局股票於2001年5月8日 網上發行,發行量 11000.00萬股, 每股發行價9.50 元,2001年5月28日上市交易,首日開盤價 18.00 元,主承銷商和保薦人:大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㈤ 繪王K58繪圖板上市了,哪裡有預售啊
繪王K58繪圖板上市了,提拉米蘇動漫番有預售啊
㈥ 我會畫圖,想在做3d設計的合作夥伴,由他們建模然後列印樣本,上色可以我來,找市場推廣產品,上市出售
我是做3d的我明白你說的。你出設計圖我們按照設計圖3d建模。然後用3d列印機列印出模型,然後你可以給模型上色。是這樣的吧。完全可以合作
㈦ 什麼是3G主要有哪些上市公司
現在「3G通信」快要成為人們嘴上的口頭禪了,那麼您知道到底什麼是3G通信嗎?所謂3G,其實它的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數字手機只能進行語音通話;而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數字手機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
3G通信的名稱繁多,國際電聯規定為「IMT-2000」(國際移 動電話2000)標准,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 動通信系統。該標准規定,移 動終端以車速移 動時,其傳轉數據速率為144kbps,室外靜止或步行時速率為384kbps,而室內為2Mbps。但這些要求並不意味著用戶可用速率就可以達到2Mbps,因為室內速率還將依賴於建築物內詳細的頻率規劃以及組織與運營商協作的緊密程度。
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3G通信的三大主流無線介面標准分別是W-CDMA(寬頻分碼多重存取)、CDMA2000(多載波分復用擴頻調制)和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接入)。其中W-CDMA標准主要起源於歐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無線研究活動,該系統在現有的GSM網路上進行使用,對於系統提供商而言可以較輕易地過渡,該標準的主要支持《崔廷富工作室》,有空大家都來發帖吧。者有歐洲、日本、韓國。去年底,美國的AT&T移 動業務分公司也宣布選取WCDMA為自己的第三代業務平台。CDMA2000系統主要是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為主導提出的,它的建設成本相對比較低廉,主要支持《崔廷富工作室》,有空大家都來發帖吧。者包括日本、韓國和北美等地區和國家。TD-SCDMA標準是由中國第一次提出並在此無線傳輸技術(RTT)的基礎上與國際合作,完成了TD-SCDMA標准,成為CDMA TDD標準的一員的,這是中國移 動通信界的一次創舉,也是中國對第三代移 動通信發展的貢獻。在與歐洲、美國各自提出的3G標準的競爭中,中國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為全球3G標准之一,這標志著中國在移 動通信領域已經進入世界領先之列。
3G手機完全是通信業和計算機工業相融合的產物,和此前的手機相比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稱呼這類新的移 動通信產品為「個人通信終端」。即使是對通信業最外行的人也可從外形上輕易地判斷出一台手機是否是「第三代」:第三代手機都有一個超大的彩色顯示屏,往往還是觸摸式的。3G手機除了能完成高質量的日常通信外,還能進行多媒體通信。用戶可以在3G手機的觸摸顯示屏上直接寫字、繪圖,並將其傳送給另一台手機,而所需時間可能不到一秒。當然,也可以將這些信息傳送給一台電腦,或從電腦中下載某些信息;用戶可以用3G手機直接上網,查看電子郵件或瀏覽網頁;將有不少型號的3G手機自帶攝像頭,這將使用戶可以利用手機進行電腦會議,甚至使數字相機成為一種\"多餘」.
3G通信是移 動通信市場經歷了第一代模擬技術的移 動通信業務的引入,在第二代數字移 動通信市場的蓬勃發展中被引入日程的。在當今Internet數據業務不斷升溫中,在固定接入速率(HDSL、ADSL、VDSL)不斷提升的背景下,3G移 動通信系統也看到了市場的曙光,益發為電信運營商、通信設備製造商和普通用戶所關注。
第一代手機為模擬制式,第二代手機為GSM、TDMA等數字手機,而所謂第三代手機,則是泛稱能夠將語音通信和多媒體通信相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其可能的增值服務將包括圖像、音樂、網頁瀏覽、電話會議以及其他一些信息服務。
第三代手機的名稱繁多,國際電聯稱之為「IMT—2000」,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而第三代手機可能應用的技術標准WCDMA、CDMA—2000等也在一些場合被作為第三代手機的代稱,而更籠統的稱呼則為「3G」。
3G手機完全是通信業和計算機工業相融合的產物,和此前的手機相比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稱呼這類新的移動通信產品為「個人通信器」。即使是對通信業最外行的人也可從外形上輕易地判斷出一台手機是否是「第三代」:第三代手機都有一個超大的顯示屏,往往還是觸摸式的!
3G手機能幹什麼
3G手機能幹什麼?據專家介紹,它除了能高質量的完成目前手機所做的語音通信外,還能進行多媒體通信。用戶可以在3G手機的觸摸顯示屏上直接寫字、繪圖,並將其傳送給另一台手機,而所需時間可能不到一秒。當然,也可以將這些信息傳送給一台電腦,或從電腦中下載某些信息;用戶可以用3G手機直接上網,查看電子郵件或瀏覽網頁;將有不少型號的3G手機自帶攝像頭,這將使用戶可以利用手機進行電腦會議,並使數字相機成為一種「多餘」。
具備強大功能的基礎是3G手機極高的數據傳輸速度,目前的GSM移動通信網的傳輸速度為每秒9600位元組,而第三代手機最終可能達到的數據傳輸速度將高達每秒2M位元組。而為此作支撐的則是互聯網技術充分糅合到3G手機系統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數據打包技術,在現有GSM上應用數據打包技術發展出的GPRS目前已可達到384K位元組每秒的傳輸速度,這相當於D—ISDN傳輸速度的兩倍。支持高質量的話音,分組數據,多媒體業務和多用戶速率通訊,將大大擴展手機通訊的內涵。
聚焦3G標准制訂
1999年3月份,ITU—RTG8/1巴西會議確定了第三代無線介面技術的大格局,第三代無線介面技術分為兩大類:CDMA與TDMA,其中CDMA占據主導地位。CDMA又分成了FDD直接序列、FDD多載波以及TDD三種技術。TEMA主要由UWC136與DECT技術構成。在此會議之後,不同的第三代技術間呈現出融合與統一的趨勢。
在TG8/1巴西會議結束後不久,愛立信與高通達成了專利相互許可使用協議。1999年5月,國際營運者組織在多倫多會議上,30多個世界最大的無線營運商以及10多個無線設備製造商對寬頻CDMAFDD技術的融合達成了協議。6月份召開的ITUTG8/1北京會議在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融合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國際營運者組織多倫多會議協議得到了與會代表的廣泛支持,為CDMAFDD技術融合開辟了廣闊的道路。與此同時,在中方代表的努力下,各方面對CDMATDD技術也引起了高度重視,對CDMATDD技術的融合工作也在加快推進。
眾多無線營運商和設備提供商對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融合的支持以及將要在今年6月舉行的TG8/1北京會議要確定的詳盡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無線介面規范框架,都將為IMT—2000無線介面標准在今年10月份的最終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網路技術標准制訂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技術的融合關繫到移動用戶能否在不同的第三代運營系統之間漫遊。符合IMT—2000無線介面標准系統的網路內部可以採用不同的協議,但各網路之間必須遵從ITU制訂的標准。目前,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部分標準的制訂工作也在積極進行。
東方的曙光
我國是世界上移動通信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到1997年底用戶已達1323萬,預計到今年移動用戶數將達到3000萬以上。在第一代(1G)和第二代(2G)移動通信系統發展中,由於多方面的因素,我們未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移動通信產業,現在,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上正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的體制、標准制定工作才開始進行。通過3G把我國的科研通訊產業帶動起來,使我國的通訊網逐步國產化。
我國對3G的研究、開發非常重視,郵電部專門成立了第三代移動通訊領導小組來負責第三代移動通訊領導和協調工作。除此之外,原郵電部和國家「863」已分別對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進行立項研究。
1999年6月29日,我國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向ITV提交了具有我國自己知識產權的TD————SCDMA方案。該方案將當今國際領先技術智能無線,同步CDMA和軟體無線電等融於其中,具備較高的頻譜利用率,較低的成本和較大的靈活性,很具競爭性。
1998年11月,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代表中國提出的第三代移動通訊標准(3G)TD————SCDMA方案成為也是亞洲地區唯一一個入選國際電聯的第三代移動通訊(3G)標准,成為國際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重要標准之一,也是百年電信史上中國提出的第一個完整標准,標志著中國邁出了從跟蹤向創新轉變的歷史性的第一步。
未來的3G不是夢
由於3G產品的誘惑無法抵擋,人們紛紛預測3G產品及技術。Ovam,一家從事獨立研究和咨詢的公司,發表了一篇報道,聲稱大多數地區的市場在2006年發育成熟。然而,大多數世界級製造商都紛紛發布了它們認為成為未來無線通訊工具的新型裝置的樣機。
Strategis集團的分析家認為,全球幾個市場將提早在2002年採用無線網路,而美國卻要在2004年才能使用這種技術,原因是亞洲和歐洲在3G無線技術方面遠超美國。
據Strategis集團另一位分析家表示:芬蘭、日本及英國將首先在市場上推出3G技術。雖然這些國家可能不是無線互聯服務的大市場,用戶需求能力加強,他們肯定會採用3G服務。Strategis集團還透露大量2·5G和3G技術的商業應用仍需幾年才能面市,無線的運營商目前已在轉變經營模式,以便為這些服務做好准備。這將為無線通信與資訊帶來新的局面。
關於在2006年的2·5G和3G市場的用戶人數,據Strategis集團估計,中國將超過7,500萬用戶,排列全球榜首,其次是日本,大約有3,600萬名用戶,而美國遠落其後,其2·5G及3G用戶人數將在1,400萬以下。
3G通訊技術已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它的到來必將掀起一陣無線通訊的新浪潮,3G是向未來個人通信演進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具有里程碑和劃時代的意義。
預計,在我國3G的商用化尚需幾年時間,站在迎接未來移動通信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這一戰略高度上,我們將在這幾年寶貴時間中,大力發展GSM,不斷推出新業務,積極穩妥地做好向3G演進的准備工作。
所謂3G,其實它的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數字手機只能進行語音通話;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數字手機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
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3G通信的名稱繁多,國際電聯規定為「IMT-2000」(國際行動電話2000)標准,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
該標准規定,移動終端以車速移動時,其傳轉數據速率為144kbps,室外靜止或步行時速率為384kbps,而室內為2Mbps。但這些要求並不意味著用戶可用速率就可以達到2Mbps,因為室內速率還將依賴於建築物內詳細的頻率規劃以及組織與運營商協作的緊密程度。
目前已經進行商業應用的2.5G移動通信技術是從2G邁向3G的銜接性技術,由於3G是個相當法浩大的工程,所牽扯的層面多且復雜,要從目前的2G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個介於2G和3G之間的2.5G。HSCSD、GPRS、WAP、EDGE、藍牙(Bluetoot)、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
HSCSD這是GSM網路的升級版本,能夠將傳輸速度大幅提升到平常的二至三倍。目前新加坡M1與新加坡電訊的行動電話都採用HSCSD系統,其傳輸速度能夠達到57.6kbps。
GPRS由於具備立即聯機的特性,對於使用者而言,可說是隨時都在上線的狀態。GPRS技術也讓服務業者能夠依據數據傳輸量來收費,而不是單純的以聯機時間計費。這項技術與GSM網路配合,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15kbps。
EDGE完全以目前的GSM標准為架構,不但能夠將GPRS的功能發揮到極限,還可以透過目前的無線網路提供寬頻多媒體的服務。EDGE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384kbps,可以應用在諸如無線多媒體、電子郵件、網路信息娛樂以及電視會議上。
WAP是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結合的第一階段性產物,也是大家聽說最多的。這項技術讓使用者可以用手機之類的無線裝置上網,透過小型屏幕遍游在各個同站之間。而這些同站也必須以WMl(無線標記語言)編寫,相當於國際互聯網上的HTML(超文件標記語言)。
3G時代展望
日本移動通訊巨人NTF DoCoMo已於10月1日開通全球第一個3G服務,該服務基於WCDMA標准。目前,亞洲成為3G發展最快的地區,歐洲緊隨其次,美國由於不太熱心而在技術准備上遠遠落後。除了動作最快的日本和韓國,泰國、香港也已經發出3G牌照。台灣即將發放工3G牌照。預計內地在年底前表出3G牌照,市場預期將發行兩到三個拍照三個牌照。
回答者:fuping111 - 總監 九級 2-4 15:51
--------------------------------------------------------------------------------
俺不是專業人士,充其量是一知半解。要是咬文嚼字,可能要鬧笑話,所以不打算在「 3G 」這個詞的含義上過多糾纏。俺只想說說關於 3G 俺自己的一點想法,拋磚引玉吧!大家批評……
3G 標准,眾所周知是有 3 個的: TD-SCDMA,CDMA2000 和 WCDMA 。那麼何來兩個 3G 那?且聽我的見解吧……中國的運營商有好幾家,現在被 3G 這個東東搞得是各懷鬼胎,聯通和移動自是不必說,人家搞移動通信這個行當這么多年,別看一個個嘴上說著不急不急,可眼看著這么大一塊肉說這種話,你信嗎?你要信我只能說你是傻子:)另外兩家固定網運營商,一個有靠山(網通),另一個有王大嘴(電信),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國外的沾邊的不沾邊的公司們,國內的懂點不懂點的磚家們,都趕著來趟這趟混水……就一個字――亂!
可是我總覺得缺點什麼?你們說得這些東東,其實就是一種 3G ――運營商的 3G 。那麼我們消費者呢?我們消費者的 3G 在哪裡呢?各個運營商的許諾里有嗎?國家主管部門決策者那裡有嗎?他們在進行電信重組改革規劃的時候考慮過嗎? GSM 協會, CDG(CDMA 發展組織 ) ,以及 TD-SCDMA 聯盟,他們描繪的種種關於各自 3G 標準的美好藍圖里,有消費者的位置嗎?那些所謂的 3G ,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部分「偽友人」要「徉憤」了,說這小子就是愛抬杠!說對了,人為刀俎,我不想為魚肉,所以就是要抬杠……)
運營商的 3G 很容易理解:高速數據傳輸、手機電視、可視電話、手機支付……林林總總還有很多,懶得說了。那麼消費者的 3G 呢?讓我說我肯定也說得不好,但我覺得,隨著技術的進步,消費者的權利、相關的法規制度,應該也要進步也要「 3G 」才對。不協調發展,早晚會有惡果!
1G 時代,消費者要花費上萬乃至數萬元,才能享受移動通信服務; 2G 時代,消費者開始以低至幾千甚至幾百元的價格買到移動終端,免費入網使用,並開始享受運營商「贈送」的話費;那麼 3G 時代我們將得到什麼呢?這一點在運營商的 3G 規劃中始終是避而不談的。那麼就讓我來胡亂憧憬一下吧……
首先說帶號轉網,喊了這么久的一個話題了,今天再喊一次。中國的消費者總是很善良,容易相信運營商的話。這樣一個 11 位的手機號碼,一串數字而已,之前我們就傻傻的寧願相信它就是屬於運營商的,帶號轉網在 2 年前估計是沒有多少人敢想的。但是漸漸的我們有機會看世界,才發現外面的世界不是這樣,在韓國,在美國,甚至在我們自己的香港,號碼屬於公共資源,而不屬於任何一個運營商,消費者可以隨心所欲的攜帶「自己的」號碼去「投奔」自己青睞的運營商。我們有些東西是走在美國前面的,比如中國移動開通 MMS 彩信業務,比美國的運營商早了 10 個月,現在中國市場上 200W 象素的照相手機有一大陀了, 300W 的都已經有人在用, 500W 的馬上推出!而美國的 200W 才剛剛推出。但是我們為什麼在保護消費者的權利方面就一定要落在人家的後面呢? 10 年前全美國的電話用戶就已經可以免費收到運營商寄達住所的詳單,但在我們有的地方,親自去營業廳對固話查詳,居然要收費!!!新一屆政府反對唯 GDP 論,提倡科學的發展觀,我們期待著改變……
再說互聯互通和公平競爭,這也是一個老話題了。都是國有企業,都是拿著納稅人的錢去運作,我真是想不明白是誰給的他們那麼大的膽子去搞什麼「網間歧視」搞什麼互聯互通障礙,去搞什麼挖光纜剪電線。說白了,這種行為就是花費一部分國有資產,採用不正當不合法的手段,去阻止或阻礙另一部分國有資產的增值(或者說是 1 + 1 =- 2 ) !!!手心手背都是我們納稅人的錢,某一家運營商的報表上好看了,老總升職了,股東和消費者也會趨之若騖,殊不知這可都是拿著我們納稅人的錢在玩來玩去!且不說什麼國有企業,僅就競爭來說,資本主義初期曾經有過的導致過經濟危機的「自由」、惡性,無序的競爭,我們還有必要再走一遍嗎?如果是摸著石頭過河那無可厚非,然而在有前車之鑒亦有榜樣的情況下依然一意孤行的話,我只能說這是一種犯罪……
最後再談談電信法。網路一下《電信法》,僅得記錄 110,000 條,相比「 3G 」實在是冷了太多太多。這么大一個國家,這么大一個電信市場,那麼多得國內國外廠商垂涎欲滴,整天說什麼「再不上就晚了!」。那麼它們有誰關心過《電信法》再不立就晚了呢?上 3G ,動輒就是數百億上千億,都是人民的血汗錢,在一種「無法可依」得情況下運作,我的天……我不敢想下去了!
3G 是運營商的,但更是屬於我們消費者的!任何電信業界的改革、重組,如果它的目的僅僅是「搞平衡」,是為了滿足某些集團的利益,而不是為了促進更全面更有效合理的競爭,不是為了給廣大消費者帶來切身利益,那它必然將是失敗的……就說現在說的這么火的拆分聯通,磚家也好,國外的投資機構評估機構也好,部分消費者也好,都是趨之若騖,人家的說辭也確實有些道理,什麼虧損啦,品牌小啦!從根本上講,我不反對拆分聯通,如果拆分以後的重組能帶來幾家實力相當的運營商,帶來比現在更有效有序的競爭,那我想沒有幾個消費者不贊同!問題是,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嗎??我只說一條:拆分了聯通的話,對消費者有沒有好處???本來以現在的聯通對抗移動,就已經相當吃力,你在把它人為變小?是何後果?那樣的更加不平衡的競爭消費者能得利?抑或分成 2 部分並入固網運營商吧!以現在固網運營商在骨幹網上的優勢和它們以前的種種劣跡,這兩家把移動乾死也是很快的事,這樣的結果消費者能得利??? 說白了,有的企業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動了它們的乳酪,所以人家就坐不住了,就要「弄」你!我們消費者有時候喜歡跟著起道哄,但要小心一陣風過後自己的利益是否能有保障……遠的看看俄羅斯,聽了西方那些磚家,那些顧問機構的話,大家看他們的老百姓得利益了沒有;近得看聯通, CDMA 運營初期找得什麼著名的國際「顧問公司」的建議,看看聯通得利益了沒有?外人的話總有他們的自己利益考慮在其中,或者要多賣設備,或者要怎麼怎麼地,不能全信呀!
3G ,不僅僅應該是技術的 3G ,更應是服務的 3G ,資費的 3G ,制度法規的 3G ,消費者的 3G ……
兩年前,我關於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的種種設想,已經或正在變成現實;但是更早時間之前我關於中國電信業制度法規、消費者權利方面的種種憧憬,現在看來還是離我們那麼遠!我們期待著改變!
讓我們共同關注中國 3G 進程,共同關注電信市場法制進程……
㈧ 請問Corel DRAW 是哪個公司開發的軟體
Corel公司的產品
COREL公司(順手發上來.對這家公司印象不算.喜歡CorelDraw
Corel是一家加拿大軟體公司,盡管歷經艱辛、滿身傷痕,但畢竟在這個行業生存了下來,不僅如此,還相當成功。
1985 Corel公司由Michael Cowpland博士創立。
1989 Corel公司開發了屢獲大獎的產品CorelDRAW(tm)的第一個版本。
Corel股份有限公司為客戶提供了無數釋放其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設計工具,以其15年的專業經驗,為全世界忠誠的客戶帶來革命性的工具軟體。Corel提供的繪圖軟體和商務生產應用軟體應用於各種計算機平台,並多次獲得國際獎項,贏得了巨大的聲望。同時,公司也開發了包括應用內容、電子商務交易和聯機服務等市場,並提供具有領導性的互連網解決方案。Corel軟體公司的總部位於加拿大的渥太華,是矽谷以北最有影響力的軟體公司之一。其普通股以COR為代碼在Nasdaq 證券交易所上市,並以CORL為代碼,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
Corel在世界許多地方出售他們的軟體產品:CorelDraw、WordPerfect、OfficeSuite。這家公司在圖表製作軟體市場排名第一,有70%的市場佔有率;文字處理軟體市場排名第二;其OfficeSuite與微軟的Office直接競爭。1999年微軟被裁定壟斷競爭,Corel作出接受Linux操作系統的戰略決策,這些都使Corel的前景更加充滿希望。
㈨ 電腦繪畫板廠商有哪些
漢王Hanvon
始於1998年,國內較大電子閱讀器生產廠商,文字識別技術與智能交互產品領先者,上市公司,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蒙恬Penpower
創立於1991年台灣,十大手寫板品牌,行業知名品牌,智能型人機介面核心技術研發公司,北京蒙恬科技有限公司。
友基Ugee
始於1998年,其高端手寫數字技術在業界享有盛名,數位繪圖板技術開發商和方案提供商,廣州市友基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文明筆
從事電腦筆/手寫筆/名片機等科技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的企業,其無源無線文明電腦筆享譽國際,廣州文明數碼科技有限公
繪王HUION
國內知名數位板品牌,集晶元級數位板的研發生產的企業,電磁式原筆跡手寫方案提供商,深圳市繪王動漫科技有限公司。
高漫GAOMON
國內數位繪圖板/手寫輸入系統/移動電源專業提供商,產品以高品質暢銷國內市場,手寫板十大品牌,廣州高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得力DELI
創於1988年,國內較大的綜合文具供應商,辦公文具行業領先品牌,較具影響力的文化辦公品牌,得力集團有限公司。
㈩ Cad制圖是做什麼的
cad制圖是做工程圖紙的。想要學好CAD其實不難,最主要是有沒有決心,不妨先用60秒時間來測試下
→點擊測試我適不適合學設計
CAD技術作為傑出的工程技術成就,已廣泛地應用於工程設計的各個領域。CAD系統的發展和應用使傳統的產品設計方法與生產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目前CAD技術研究熱點有計算機輔助概念設計、計算機支持的協同設計、海量信息存儲、管理及檢索、設計法研究及其相關問題、支持創新設計等。
在學習時最好選擇天琥教育這種大型機構,推薦選擇天琥教育這樣的上市公司旗下品牌,專注互聯網視覺設計培訓18年,積累了豐富的設計培訓經驗。現有78家直營分校遍布全國47座城市,並且成功打造天琥互聯網設計管理學院2所(凌雲學院和九州學院)、天琥設計公司、天琥雲課堂等旗下子公司,每年為社會培養數萬名實戰型設計人才,是行內為數不多的正規教育培訓品牌。天琥還跟6000餘家企業達成合作,為學員提供崗前培訓、推薦就業、名企內推等一系列就業保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