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其中還有哪些新規定
今年一月份,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此政策的提出明確了從明年的1月1日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除此之外,該規定還提出了全國禁止生產一次性塑料棉簽、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等這些都在此次規定中明確提出。
② 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分析
美國著名的咨詢公司日前發布的北美可生物降解包裝市場分析報告認為,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和健康的重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包裝領域的需求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青睞,生產商也將隨之增加產能。
美國著名的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日前發布的北美可生物降解包裝市場分析報告認為,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和健康的重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包裝領域的需求越來越大,生產商也將隨之增加產能。預計未來幾年,市場對生物降解包裝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可生物降解材料能夠在自然界中依靠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用作包裝材料可以大幅減少垃圾量。由於具有較好的保鮮效果,約41%的可生物降解包裝被用於食品保鮮。自20世紀90年代起,全球可生物降解塑料產量急速增加,其中60%左右用在包裝行業。預計到2011年,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的產量將達到11.6萬噸,年均增長率為22%。
綠色包裝受政策鼓勵
綠色包裝的發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支撐:一方面,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具備節能、環保和可回收的優點。另一方面,北美市場、政府部門和流通渠道等各方面力量都在積極推動這一新技術的應用。在未來兩三年,市場對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將逐漸走強。
由於傳統塑料包裝用量大、使用范圍廣,其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趨嚴重,所以各國環保部門制定了一系列限制生產和使用塑料包裝的政策法規,無疑給發展中的塑料工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近年來,隨著綠色包裝越來越受重視,美國政府出於促進環保的考慮,開始鼓勵生產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 #hc360分頁符#
此外,還有來自終端零售商的支持。在美國,每年有大量的塑料袋被當作垃圾處理,只有少量的塑料袋可以回收利用,從而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了紙質包裝袋,但在潮濕環境下不耐用。目前,許多美國和加拿大的零售商都通過給使用環保包裝的顧客一些折扣,支持推廣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
性價比偏低尚需攻關
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業也面臨重重挑戰。首先,包裝技術尚不夠成熟。雖然消費者對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的關注度在逐步提高,但與傳統塑料包裝技術相比,目前這種包裝技術還比較落後。其次,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的應用領域有限。雖然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裝在食品保鮮領域佔有壟斷地位,但由於其在隔熱、防水、密封等性能上略遜於傳統塑料,所以在其他下游領域滲透率較低。再次,消費者的認知度不高。此外,高昂的價格也阻礙了產品的應用。
作為生物降解塑料的原料,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產品的價格上漲,也推動了生物降解塑料的價格攀升。從價格上看,2007年石油基塑料的成本低於生物可降解塑料。例如,包裝牌號的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為0.65~0.85美元/磅,而可降解的聚乳酸塑料在1.75~3.75美元/磅的范圍內,澱粉衍生的聚己酸內酯為2.75~3.5美元/磅。即使在當前油價下跌的情況下,生物降解塑料的價格仍比傳統的石油基塑料價格高出2.5~7.5倍。
大力引導和培育市場
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讓生產商看到了生物降解塑料在包裝市場的機會。杜邦、嘉吉、巴斯夫等知名化學品生產商紛紛以並購、合資的方式進入該市場。鑒於目前消費者對生物降解塑料的認知度不高,未來還需要大力培育市場,引導消費者。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種新型包裝材料,塑料與包裝生產商需要聯合起來宣傳並引導消費者接受這種環保材料。
最近,美國嘉吉旗下的NatureWorks公司用100%可再生植物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英吉爾天然塑料及纖維,在生產工藝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新產品比老產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0%,能源消耗也降低了30%。據NatureWorks的宣傳材料稱,該產品「既滿足了市場對塑料和纖維產品兼具功能性及環保性的需求,也使公司在環保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③ 絕對關註:能替換現在所有塑料的環保可降解塑料行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嗎
放心吧,國家會支持的,國內能否應用的關鍵在於這種材料生產的經濟性,也就是說成本是否能和願意被消費者接受。
據我所知,這些新型材料往往是因為成本問題才被中國市場淘汰
④ 生物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
1、金發科技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主營高性能改性塑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改性塑料生產企業,也是全球改性塑料品種最為齊全的企業之一,2020年7月27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330。
2、兆新股份
一般經營項目是:新能源汽車的投資;電力儲能設備的投資與技術開發;電力儲能系統軟體的技術開發;防腐、防水、粘膠高分子材料及塗料,汽車尾氣凈化產品、清潔養護產品、美容美化產品、油品添加劑(不含危險化學品)、制動液產品,氣霧劑及日用化學品,精密包裝製品(含注塑),生物降解新材料及其製品的技術開發。
3、齊翔騰達
公司的前身為淄博齊翔騰達化工有限公司。淄博齊翔騰達化工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榜單發布,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269位。
4、海正葯業
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1956年,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城市---浙江省台州市。目前海正已成為中國領先的原料葯生產企業。海正共有約3000名員工,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科技人員。2000年,海正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國最大的抗生素、抗腫瘤葯物生產基地之一。
5、ST東南
主營塑料包裝薄膜行業公司是國內塑料包裝薄膜行業龍頭企業,產銷量和效益均名列前茅,具備年產12.7萬噸各類塑料包裝薄膜生產規模,主導產品BOPET薄膜,BOPP薄膜產品產能在同行業排位中分別居第二位,第三位,產品體系基本覆蓋塑料包裝薄膜市場主要需求領域。
⑤ 請問一下,現在有可降解環保塑料袋廠家的公司嗎急求
近年來,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續上升,對環境污染治理帶來新的挑戰。據估算,到2050年,全球將累計產生120億噸的塑料垃圾,造成水體和土壤的嚴重污染。
面對塑料製品帶來的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2020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新版「禁塑令」,隨後,超過20個省份的禁塑政策相繼落地,一批上市公司在可降解塑料生產領域紛紛上馬,其中剛剛上市不久的長鴻高科(605008.SH)也以此前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項目贏得市場關注。
60萬噸產能目前為行業第一
今年10月,長鴻高科發布公告,將投建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該項目分二期進行,每期30萬噸/年,總建設周期5年,先行建設年產10萬噸最快有望2021年建成投產。
兩周後,長鴻高科發布公告稱,已與嵊州市人民政府簽訂《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書》,公告顯示,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計劃用地213畝,出讓年限為50年。
作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消費國,我國每年消產生塑料垃圾3000萬噸以上,其中約500萬噸是難以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加之快遞、外賣市場快速擴容伴生更大量的替代需求。同時,傳統塑料制農用膜難以降解,殘膜可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影響農作物單位產量。中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污染問題亟待解決。
據統計,此前已有多家企業公開表示在可降解塑料領域有新的計劃,擬投資建設或引進生物降解塑料項目。截至目前,長鴻高科PBAT60萬噸的年產能市場規模最大。
投資60萬噸可降解塑料項目的背後,是浙江省於9月11日由省發改委等9部門共同制定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辦法》在後方的支撐加碼。實施辦法中提出,可降解塑料和產品生產骨幹企業擴能項目優先列入省重點項目和重大產業項目,重點解決用地、用能等要素資源。
技術排他、一體化等優勢領跑可降解塑料賽道
分析人士指出,如垃圾分類等政策的推進一樣,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釋放亦將是一個需要時間探索和推進的過程,只有能夠率先投產並事先擁有技術壁壘和成本優勢的企業能夠享受政策趨嚴的紅利。
在11月中旬,長鴻高科出資6000萬元技術許可費與中科啟程簽訂《年產60萬噸PBAT樹脂聚合技術許可合同》,合同約定,中科啟程授予公司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PBAT樹脂聚合技術專利權及技術秘密的商業許可,用於生產和銷售PBAT樹脂產品。而據全生物降解塑料市場需求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僅浙江一省,每年至少擁有200萬噸的需求,長鴻高科在中國浙江省界區域內獨家享有該技術。
在各大企業紛紛布置新產能的同時,從需求端來看,作為新興產業,價格是制約可降解塑料銷量增長的一大因素。對此,長鴻高科曾表示,從終端市場的角度來看,由於公司一體化產業園可以實現配套下游的薄膜、塑料袋等終端產品生產,因此,最終的終端產品價格可以達到非一體化產業公司的一半左右。
另外,由於PBAT要求固體化運輸,一般的生產廠家購買後需高溫溶解,但一體化生產則意味著在PBAT生產出來後、固體化之前就進入了下道工序,節省了大量的能耗、運輸成本及中間廠商所賺的利潤,加之規模化優勢,最終的終端產品價格相比傳統塑料袋將處於正常價格區間。由此,長鴻高科有望憑借一體化優勢抹平成本增加的不利因素,帶來價格優勢,有利於產品的市場推廣和銷售。
有業內人士表示,長鴻高科作為國內主要的TPES供應商,在行業原材料價格明顯下跌的大背景下,極大助推其環保、可持續新材料對傳統橡膠材料的完全替代,新項目建成後,會和公司現有的熱塑性彈性體產業結合形成兩條主線,雙輪驅動。
長鴻高科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企業戰略方向將始終與國家長期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在積極領軍行業技術升維、利用企業優勢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實現效益。
⑥ 可降解塑料在國內的發展情況
1
發展簡史
20
世紀60
年代初,中國開始採用塑料棚膜於稻田育秧,1979年又正式從日本引進並開始使用塑料地膜於蔬菜,隨後,塑料農膜大面積推廣應用,掀起了一場農業上的「白色革命」,對中國的「米袋子」和「菜籃子」工程做出了貢獻。但是,不久,塑料農膜,特別是塑料地膜的大面積應用就帶來了問題。至1985年,中國塑料地膜的覆蓋面積達到2
400
萬畝,消費塑料68
kt,由於不注重撿拾、回收使用後的塑料地膜,地膜開始在農田中累積,影響到植物的生長和機耕作業,隨風飛揚的塑料殘膜不僅影響景觀,還造成牲畜誤食導致死亡。
「白色革命」轉化成了「白色污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開始研發可降解塑料地膜,當時開發的主要品種是光降解塑料———一類採用光敏劑添加於聚乙烯中的塑料。主要的研究和生產單位有: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上海塑料製品研究所、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天津輕工業學院、北京塑料研究所、營口石化研究所、大連塑料研究所、吉林塑料研究所、上海石化總廠塑料廠、上海解放塑料廠、天津塑料製品二廠、天津塑料研究所、天津益農可控降解塑料廠、新疆石河子塑料製品總廠、煙台塑料四廠、蘇州塑料四廠等。
20
世紀80
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中國產業界對可降解塑料的研發逐漸集中到了澱粉添加型塑料方面,主要為聚烯烴類和聚苯乙烯中添加或共混澱粉的品種。這一類添加澱粉的塑料,其開發的主要推動力有3個:
①當時鐵路兩旁從火車上傾倒於鐵軌兩旁的一次性聚苯乙烯餐盒形成的所謂「小白龍」,造成嚴重的景觀污染,引起了社會極大的關注,迫使當時的鐵道部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以解決這一消費後塑料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②用於地膜的光降解塑料,其土埋部分因無法接受光照不能及時降解,為此,有人在光降解塑料的基礎上添加可以生物降解的澱粉,試圖解決土埋部分塑料地膜的降解問題,這就是當時在中國頗為流行的「光/生物降解塑料」;
③當時歐美,特別是美國,為了解決一次性塑料包裝製品造成的環境污染,在一些玉米商的推動下,一窩風推出聚乙烯添加澱粉的所謂「生物降解塑料」。此風被個別人帶到了中國,並在中國推出了約10條進口生產線。
20
世紀90
年代中期,這些被冠上了「生物降解塑料」或「部分生物降解塑料」或「光/生物降解塑料」名稱的澱粉添加型降解塑料的研發和生產在中國達到了高峰,這一熱潮一直延續到21
世紀初,主要科研和生產單位近50家,擠出造粒生產線達到了上百條,總能力超過100
kt/
a。
在這段時間,推動上述澱粉添加型「降解塑料」產品研發的力量還有國家和地方的科研行政管理機構,立項支持了澱粉添加型降解塑料和降解塑料地膜的研發,如國家「八五」攻關項目:降解塑料地膜(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北京塑料研究所、天津大學,四川大學);國家「九五」攻關項目:降解塑料地膜。
⑦ PVA和PLA可降解塑料哪個市場前景好
PVA國內剛起步,PLA是占據市場大頭,看你怎麼想
⑧ 國內都有哪幾家做降解餐盒的知名企業
1、金發科技:
新型材料發展值得期待。公司現有3萬噸可降解塑料已經實現量產,同時耐高溫尼龍以及碳纖維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
公司新材料生產能力已經逐漸成熟,面臨最大的問題將是市場開拓的問題,一旦產品被下游市場接受,或者可降解塑料應用獲得政策大力扶持,公司新型材料業務有望迎來大幅增長。
2、海正葯業:
海正集團控股子公司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於2008 年建成國內規模最大,年產 5000噸的聚乳酸(PLA)生產線。
目前 CargillDow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 PLA 產能 14 萬噸,但年產量也僅有8萬噸左右的規模,且由於CargillDow 公司利用美國充足的玉米供給,將 PLA的價格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故預計海正生物的盈利能力一般,且目前集團公司沒有將海正生物放入上市公司的動作。
3、齊翔騰達:
目前公司的生產裝臵均是以碳四烯烴為原料,僅占公司采購碳四原料總量的40%左右,而剩餘的烷烴部分沒有進行深加工,每年大約有超過45萬噸的低碳烷烴「下腳料」(異丁烷和丙烷)作為燃料氣出售,產品附加值低。
為了充分利用碳四原料,完善碳四深加工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公司將推進產業鏈的進一步擴展和延伸以及產品的升級和結構優化。2013年將會有年產5萬噸丁二烯改擴建項目、年產5萬噸稀土順丁橡膠項目、年產10萬噸順丁烯丁二酸酐項目等圍繞碳四產業鏈的項目相繼投產。
4、彩虹精化:
降解材料、再生塑料、空氣凈化業務快速推進。公司在生物降解材料行業中擁有自主開發的澱粉基、PLA、PBS生物降解塑料技術,目前已批量生產。
空氣凈化業務已投放市場的項目有:室內空氣凈化達標保證方案,汽車室內空氣凈化達標保證方案,家用、車用、商用、醫用等專業凈化器,汽車尾氣凈化系統方案等。再生塑料也是新增業務,公司擁有多項自主開發的改性技術,去年實現營業利潤450萬元。
5、揚農化工:
如東基地項目奠定長期增長如東基地現有的5個產品(賁亭酸甲酯、聯苯菊酯、麥草畏等三個產品為現有產能擴張,氟啶胺、抗倒酯等兩個新產品盈利水平高)順利投產後,預計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0億元。
如東基地作為公司未來戰略重點,目前佔地僅200畝,公司未來有可能如東基地繼續拿地,進一步擴張。
⑨ 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國內市場怎麼樣,有前景嗎
現在餐盒都開始在用了,市場前景及以後趨勢還是很好的
⑩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龍頭股是什麼
與需求相對明確不同,行業供應格局暫未明晰,我們認為選股邏輯應當著眼現在(技術突破、先發優勢等)+展望未來(企業質地、做大能力等)。
全球限塑禁塑背景下,可降解塑料需求2021年步入高速發展階段,我們認為可降解行業具備突出的投資價值及機會。
中金公司進一步指出,PBAT是石油基可降解塑料明星產品,2021年步入爆發元年。目前海外PBAT無論是規模和技術上都領先於國內企業,代表企業如巴斯夫和Novamont等。
(10)上市公司搶灘可降解塑料市場擴展閱讀
隨著國內科研院校及企業加大投入,國內生產企業提升技術水平,我們認為2021年有望進入大規模擴產元年,三年內規劃新增產能超200萬噸(2020年末約17萬噸)。
我們認為國內主要企業不存在技術障礙,目前高單價之下先投產先盈利,2022年後成本控制強、具備大化工能力的企業有望逐漸勝出,遠期需要關注萬華、華峰等化工巨頭對PBAT布局進展。
僅上市公司在建/擬建的可降解生物塑料項目,就包括萬華化學、金發科技、長鴻高科、金丹科技、齊翔騰達等10餘家上市公司,項目涉及資金近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