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的社會效益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的社會效益

發布時間: 2021-04-28 00:56:09

㈠ 企業社會效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公益事業方面,包括捐資助學、捐建公益設施、捐款捐物;
二、高質量的服務社會: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創出品牌,回報社會;
三、贊助各類公益活動。
四、吸納就業。

㈡ 企業如何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些時候是矛盾的,抓經濟效益就不可能顧及社會效益;搞社會效益將影響經濟效益。但兩個效益一起抓,看似影響經濟效益,但從長遠來說,社會效益的結果會推動經濟效益發展。以下文章,供參考。
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談到高速鐵路的經濟效益問題,一些朋友認為由於高速鐵路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因此無論現在經營狀況如何都是有建設的必要。

高鐵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是不是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我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對於個人消費品或服務的供應商來說,其任務就是能夠以最小化的代價供應給社會消費者最多最好的消費品或者服務。

如何判斷一個企業的社會效益大大小,應該看它對社會的貢獻大小。那麼這個「貢獻」的如何評判,由誰說了算,也就是它所能提供產品或者服務是否符合道德規范和相對稀缺性的大小。道德規范方面只要是合法經營的都會滿足這個條件,而相對稀缺性這個當然是產品和服務的受眾也就是消費者最有發言權。每一位消費者在決定日常消費的時候都會按照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把更多的支出投入到急需和稀缺的消費上,因此市場成交價格應該就有一個上漲的空間。同時如果對該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需求的人相對越多,受到了越多的消費者歡迎,也就越說明說明社會效益良好的。按照價格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必然有一些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來購買它,願意優先得到的東西人們往往都願意話更多的代價來獲得,這也會造成市場價格的上漲。反之價格將會下降。也就是說市場的價格最能夠體現商品和服務供應商對市場貢獻的大小。

另外,與其他的供應者相比,社會效益良好的個人消費品提供者應該在提供類似的商品或者服務時,消耗的社會資源更少,也就是成本更低。那麼在同樣的市場價格條件下,它的經濟效益也應該優於其他的供應商。如果這個假設不成立,那也就是說在同樣的條件下,如果比被人消耗得更多的社會資源,還有什麼臉面說「社會效益良好」呢。

高速鐵路從使用功能的角度上講他提供給消費者的無非就是一種出行的方式。能夠提供出行便利的還有長途汽車和飛機等。如果高速鐵路的社會效益良好,那麼它在市場上的價格被更多消費者所接受,但是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它價格對於其它運輸方式並不具備明顯的優勢。如果說是由於普通列車的價格低廉而更有競爭優勢,並且並且能夠實現盈利,那麼應該說它的優越性和社會效益更優於高鐵。但是如果說為了保證其良好的「公益性」和「社會效益」而實現價格管制,導致服務價格相對過低而沒有實現盈利,那麼在消費者中各類消費支出的輕重緩急的合理順序就會扭曲的價格被打破,社會各類交通運輸方式的最優化選擇就沒有得到實現,可能人們選擇的就是一種資源浪費的出行方式。

包括出門旅行在內,任何的個人消費行為都應該由消費者自己付出代價。社會效益良好與否應該由眾多的消費者說了算,市場經濟的經濟杠桿就是要通過給予合理的回報使社會效益良好的供應者發展起來,整個社會就會變得越來越有效率。

如果一個社會效益「良好」的個人消費供應商卻沒有良好的經濟效益,首先他無法正常經營下去,如果依靠國家財政補貼支持,也就是說廣大的納稅人可能並沒有享受到他的服務,但是卻不得不為他的消費者買單了。虛假的「效益」得到了充分的推廣,真正有效益的卻受到抑制,導致的後果是整個社會的效率低下。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也就是一個人或者企業對社會的貢獻越大,那麼他就越應該得到社會的承認。市場經濟靠什麼承認,那就是經濟回報。如果一個你認為社會效益良好的市場供應者提供了商品或者服務,而你作為一名消費者卻不願意按照市場價格給他合理的回報,那說明你是極度自私摳門的吝嗇鬼,只想自己享受更多的消費品或者服務,並不想給予供應者相應的回報。同時也是非不分的糊塗蟲,把獎賞給予相對的社會效益更差一些的供應商。

社會效益好不好,市場說了算。個人消費品供應者的經營優劣未必能說明社會效益良好,但是在自由經濟的環境下,具有良好的社會效應的供應商都應該從市場上得到良好的經濟回報。

有些企業的經濟效益良好可能不錯,但是由於生產或服務的提供過程產生的負效應如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等,這只是體制上的缺陷沒有讓它們承擔相應的代價,這正是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地方。很多時候,所謂的「良好社會效益」往往是一些利益部門杜撰出來抗拒市場化改革的借口和效率低下的遮羞布而已。

㈢ 股市,股票有什麼社會效益。

一、為企業直接融資。在沒有股票市場的國家中,如企業生產經營需資金,一般通過銀行貸款。但是自從有了股票市場,有利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許多原先不能做成的事都做成了。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貸款和上市融資反應在不同科目,貸款是企業負債,上市融資是實收資本,這筆資金一般不能隨便由投資人抽回,只能轉讓,這有利於企業減輕資產負債率,提高生產效率。
二、價值發現功能和經濟周期預測。一般來說,股市往往領先於實體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繁榮的初期,還不被人重視時,股市往往己反映了未來繁榮的預期,所以象06年股市的繁榮,實際上是反映了今後若干年中國經濟將有一個大的繁榮期。股市上各行業股票的被追捧,也反映了該行業在未來的成長性。因此股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測性。如99年高科技股的受追捧,也是幾年後網路科技繁榮的預演。股市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使各國經濟學家均以股市走向來觀測國民經濟。
三、上市企業的廣告功能。一些原來名不見經傳的企業,一旦上市便成了全國皆知的聞名企業,極大地提升了企業形象,象海爾、青啤、伊利都是在上市後才發展壯大的。其廣告效果不亞於由專業大廣告公司做的策劃。
四、社會資源的配置功能。原先的計劃經濟在我國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後嚴重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一個成熟的社會更需要資源的社會的自主配置。由於資本的逐利性造成了資本會追捧高效率的企業而拋棄低效益的企業。這使得低效益的企業的資本和人才等向高效益的企業轉移,由管理更好的人才來運作,而股市中企業的兼並和收購成為更方便的渠道。

㈣ 企業發展帶來的社會效益有哪些

1、企業發展,向社會提供的好產品好服務,本身就具有社會效益。
2、納稅,對國家和社會正常運行和發展的貢獻。
3、就業,吸收一定量的人員就業也是對社會的貢獻。
4、參與到社會慈善和社會公益活動,也是具有社會效益。

㈤ 什麼是社會效益,什麼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

一、定義:

1、社會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資源滿足社會上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2、經濟效益,是通過商品和勞動的對外交換所取得的社會勞動節約,即以盡量少的勞動耗費取得盡量多的經營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勞動耗費取得更多的經營成果。

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含義:

1、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建設文化強國,不能不能只顧經濟效益,更要重視社會效益。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就是要求我們堅持重點論,抓住社會效益這個主要矛盾放在首位;

2、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則是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統籌兼顧主次矛盾。

(5)上市公司的社會效益擴展閱讀:

企業兼並和企業破產

(1)企業兼並,指的是由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吞並那些長期虧損甚至資不抵債的劣勢企業的經濟現象。

(2)「強強聯合」是指大企業之間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而實行合並。實行大企業、企業集團之間的「強強聯合」,特別是組建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

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先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達到擴大市場佔有份額、獲取更大經濟效益的目的。同時,還能夠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3)企業破產,指的是對那些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程序實施破產結算的經濟現象。實行企業破產制度,是增強我國企業競爭力的現實需要。

㈥ 企業的社會效益的介紹

指企業對社會、環境、居民等帶來的綜合效益,是對就業、增加經濟財政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環境等社會福利方面所作出貢獻的總稱。

㈦ 該怎樣處理企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兩者之間的關系

一般情況下企業都是以最終盈利為目標,所以經濟效益是最重要的。但是隨著現代企業家的相關學識的增長,他們都會意識到企業個體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要取得一個良好的切合點,不能只是為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已社會效益為成本。
說的冠冕堂皇一點是要在保持社會效益的前提下關注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真正的企業一般都是在以企業經濟效益為最大目標的前提下注重社會效益的。
建議:企業可以選擇對社會效益較大的方向發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不誤

㈧ 到底能給企業帶來哪些社會效益

社會效益是指項目實施後為社會所作的貢獻,也稱外部間接經濟效益.
1、合理利用資源
2、繳納利稅
3、提供就業機會
4、環境友好
5、品牌形象與示範效應
6、參與社會公益,公益捐助等
7、提供培訓、教育,促進人才進步。
……
企業的社會效益往往取決於企業最高領導的思維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