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市公司粉飾利潤現象的國內外背景及國內外研究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上市公司迅速成長壯大。目前我國A股市場合
計上市公司約1370家,合計流通市值約10000億,總市值約30000億。上市公
司不斷發展壯大、運作日趨規范、質量逐步提高,已經成為推動企業改革和帶
動我國經濟成長的中堅力量。」
然而我國上市公司的利潤質量狀況不容樂觀。長期以來,在體制、機制、
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部分上市公司崇尚數量上的成長,而忽視利潤
品質的提升和提高。上市公司繁榮的背後隱藏著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利潤數據失真,虛增利潤問題嚴重。2004年財政部公布了對152戶上市
公司企業2002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結果,共查出152戶企業資產不實85.88
億元,所有者權益不實41.38億元,利潤不實28.72億元。調查結果顯示,巧2
戶企業中利潤不實比例10%以上的企業82戶;利潤嚴重不實,虛盈實虧企業5
戶,報表反映盈利3551萬元,實際虧損1.5億元。自2000年至2004年,非標
准審計報告佔比依次為14.48%、13.7%、12.1%、.742%和3.89%,從統計數據來
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可信度近幾年來已在逐步提高。但這一比例卻始終處
於較高狀態,上市公司有意或無意調高甚至虛增的利潤數額相當可觀。
2、凈利潤實現的現金保障不足。2004年我國上市公司盡管整體業績增長了
37%,可是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增長率卻並不高,僅為10%。經
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未能實現與凈利潤同步大幅增長,這反映出上市公司業績
增長的有效性還不夠。
3、利潤結構不合理。主營業務利潤對業績的貢獻度很小,其他收益對利潤
的貢獻度較大。從1993年到1999年,我國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利潤占利潤總額
比重僅為50.7%,而投資收益對利潤的貢獻卻達到了24.02%,營業外收支掙
額和補貼收入分別占利潤的6.89%和5.31%。2004年上市公司年報的統計分析
表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8,05%的上市公司由盈轉虧,EPS從.0044元降
0.11元。43.28%的上市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對EPS貢獻率超過10%以上,其中,
有183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的50%來源於非經常性損益。1299家上市公司有752
家獲得補貼收入,占統計樣本的57.89%,補貼收入占上市公司凈利潤額在100%
以上的公司有39家,介於50%一100%的有48家。這說明了我國上市主業不突
出,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盈利能力,大量補貼收入的存在也說明地方政府運用
財政補貼等形式幫助上市公司操縱出了利潤數據。
4、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不強。從2004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情況看,有
585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佔比達到45%。截至2006年1月9日,從
2005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情況來看,滬深兩市預虧公司已達181家,超過1998
年至2004年的任何年份。2003年147家虧損、2004年174家虧損,2005年虧
損公司數量再創新高。除181家公司預虧之外,還有69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
大幅下降。一些上市公司業績變化如同「坐山車」,前幾年還是盈利大戶,而現
在卻深陷虧損泥潭。暴露出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不強。
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的利潤質量令人十分擔憂。近年來,中國普馬「資
金鏈斷裂」、巨人大廈的「倒塌」、鄭百文等明星企業的「突然」倒閉,我國上
市公司「一年績優,兩年平平,三年ST」的現象屢屢出現,都給我們敲響了警
鍾。上市公司利潤實現的現金保障不足,利潤持續性不強等質量問題日益引起
重視,企業財務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也日益關注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實際
質量而不僅僅是賬面數據。2005年n月國務院批轉了證監會《關於提高上市公
司質量意見》,要求有關方面要高度重視並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上市公
司質量己經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而利潤質量是上市公司質量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
在這種背景下,加強對利潤質量理論的研究和探索,並以此指導改善利潤質
量的實踐,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緊迫的。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選題意義
(一)利潤質量研究的理論意義
如果說基於利潤數據計算的盈利能力指標是對公司盈利水平的量的描述和
外在表象,那麼利潤質量則反映出公司盈利水平的質的規定性和內在揭示。
第2頁
第一章導論
現行的基於利潤數據的財務分析基於一個基本假設①,即利潤本身是對公司
在某一特定報告期間經營成果的准確計量,也是該公司在未來可能的現金流入
的合理估計。如果這一假設不成立,那麼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不同會計期間
之間的利潤數據的可比性就不復存在。利潤質量就是對這一基本假設是否成立
以及成立程度的衡量。傳統的盈利能力分析的缺陷之一就是沒有考慮到利潤數
據質量高低程度的不同對利潤數據可比性的影響。因此,利潤質量分析是對財
務分析理論的完善和補充。
(二)利潤質量研究的現實意義
上市公司是我國經濟運行中最具發展優勢的群體,是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源
泉。提高上市公司利潤質量,是強化上市公司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
在要求;是夯實資本市場基礎,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根本;是增強資
本市場吸引力和活力,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關鍵。
1、利潤質量研究是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現代社會,追求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追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
未來企業發展的主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要追求利潤的數量,更要重視利
潤的質量。高質量的利潤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質量的利潤是指伴隨著資源流入,在長期可以持續穩定生成的利潤。
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的會計利潤,其計算過程中包含一系列的主觀估計
和判斷,代表的是企業的賬面成果,而不是企業可以自由支配財富的增加。真
正能夠為企業所用的,是穩健的現金流量。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資金是涉
及到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現金流的充沛與通暢,是企業生存立足和健康
經營的前提。
一家企業的利潤數量多,並不一定說明該公司的經營狀況令人滿意,利潤可
能是因為某些投機項目所形成的,並不能保持持久的盈利狀況。這種情況下的
業績是有水分的。因此,只有利潤數量和質量都好的企業具有才具有持續的成
長能力。高質量的利潤以其較強的持續穩定增長的能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
保障。
因此,加強上市公司利潤質量的研究並以此指導改善利潤質量的實踐,是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❷ 結合融資內容和我國現有金融體系鄙端看待阿里巴巴上市問題
(一) 上市公司是推進現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力量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強,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作為優秀企業代表的上市公司的發展對於國民經濟增長以及經濟結構優化必然發揮重要作用。(二)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融資,降低融資成本,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使企業更好地發展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上市公司逐步成為我國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渠道, 降低了企業發展對銀行的過度依賴和金融風險, 其直接融資大大提高了同期國民經濟和相應區域的經濟建設與發展能力。(三)上市公司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一股重要力量上市公司顯示了較為優良的介值創造能力,我國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特點及現狀:(1)企業屬性上來說,我國上市公司以國有企業為主()行業分布上,我國上市公司以資金密集型和資源導向型公司為主,例如房地產、醫葯、化工、機械、汽車、售行業;()A股上市公司各財務項目均衡增長,收入與利潤都大幅提高,但是現金狀況並不樂觀。()A股上市公司在產品結構調整和新產品開發方面,以及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績,為將來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條件。()上市公司的非等介交易嚴重存在()國有股比例過大、國有股不能流通。()自我交易、內部交易和關於控制人方面的法律不完善。對策:(一)認清當前證券市場形勢, 抓機遇促發展(二)齊抓共管, 加大培育力度, 加快推進企業改制上市步伐仍然要穩步發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場,並完善並購重組市場化制度安排,支持並購融資方式創新。資本市場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之後,並購重組將成為其重要功能。證監會統計顯示,00年全年有家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交易規模達.億元。(三)選准優勢產業, 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擬上市公司目前境內上市公司(A,B股)截止010年月有1家,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截止010年月有10家,境外上市H股,截止010年月有11家。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與上市公司比例不協調,需要進一步增加上司的數量。(四)依託優勢企業規模擴張, 帶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已公布的010年顯示,上市公司四季度業績在三季度環比增長的情況下再接再厲,全年凈利潤增幅達1.%。其中,石化與銀行業仍是A股「最賺」公司。作為國家的經濟命脈,能源和銀行業在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有著重要作用。(五)提高現有上市公司業績, 帶動我國整體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 010年是板公司登資本市場後度過的首個完整年度。但遺憾的是,整體看這一小群體中僅有少數幾家公司的業績表現出高成長特徵,而絕大多數業績平平,增速下降,另有家公司業績變臉,凈利潤增長率同比下降。因此,上市公司的業績仍然是我國上市公司的軟肋。
❸ 股市上漲會推動經濟發展,這被稱為股市財富效應對嗎
我認為股市上漲會推動經濟發展,因為股市上漲了,老百姓手裡的錢都多了,必然會去消費,帶動其他產業經濟發展。
❹ 我國上市公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特點和發展現狀 有什麼現存的困難 成因是什麼 解決的對策
地位及作用:
(一) 上市公司是推進現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力量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強,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作為優秀企業代表的上市公司的發展對於國民經濟增長以及經濟結構優化必然發揮重要作用。
(二)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融資,降低融資成本,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使企業更好地發展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上市公司逐步成為我國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渠道, 降低了企業發展對銀行的過度依賴和金融風險, 其直接融資大大提高了同期國民經濟和相應區域的經濟建設與發展能力。
(三)上市公司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一股重要力量上市公司顯示了較為優良的價值創造能力,我國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特點及現狀:
(1)企業屬性上來說,我國上市公司以國有企業為主
(2)行業分布上,我國上市公司以資金密集型和資源導向型公司為主,例如房地產、醫葯、化工、機械、汽車、零售行業;
(3)A股上市公司各財務項目均衡增長,收入與利潤都大幅提高,但是現金狀況並不樂觀。
(4)A股上市公司在產品結構調整和新產品開發方面,以及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績,為將來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條件。
(5)上市公司的非等價交易嚴重存在
(6)國有股比例過大、國有股不能流通。
(7)自我交易、內部交易和關於控制人方面的法律不完善。
對策:
(一)認清當前證券市場形勢, 抓機遇促發展
(二)齊抓共管, 加大培育力度, 加快推進企業改制上市步伐
仍然要穩步發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場,並完善並購重組市場化制度安排,支持並購融資方式創新。
資本市場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之後,並購重組將成為其重要功能。證監會統計顯示,2009年全年有56家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交易規模達3693.5億元。
(三)選准優勢產業, 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擬上市公司
目前境內上市公司(A,B股)截止2010年9月有1976家,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截止2010年9月有108家,境外上市H股,截止2010年9月有161家。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與上市公司比例不協調,需要進一步增加上司的數量。
(四)依託優勢企業規模擴張, 帶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
已公布的2010年報顯示,上市公司四季度業績在三季度環比增長的情況下再接再厲,全年凈利潤增幅達41.22%。其中,石化與銀行業仍是A股「最賺錢」公司。作為國家的經濟命脈,能源和銀行業在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有著重要作用。
(五)提高現有上市公司業績, 帶動我國整體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
2010年是創業板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後度過的首個完整年度。但遺憾的是,整體看這一小群體中僅有少數幾家公司的業績表現出高成長特徵,而絕大多數業績平平,增速下降,另有4家公司業績變臉,凈利潤增長率同比下降。因此,上市公司的業績仍然是我國上市公司的軟肋。
❺ 一帶一路帶給上市公司什麼樣的投資與發展機遇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沿線國家和地區中,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量是極為龐大的,這對中國鐵建等相關上市公司來說是絕佳的投資機遇,雖然在國際項目方面的優勢已經比較明顯,但是在很多沿線國家依然存在大量的待建項目,如果能夠在「一帶一路」戰略下走出國門推進這些項目的全面建設,對國內上市公司的海外營業收入必然會帶來大幅度的增加,這也是上市公司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容小覷的發展機遇。
總的來說,上市公司的國際化戰略是不能忽視「一帶一路」影響力的,無論是基礎建設領域,還是其他的極具發展潛力的優質項目,都能夠給上市公司的海外投資與發展提供市場良機,而對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電建這樣的老牌上市公司來說,完全可以在海外市場成為這些優質領域的主宰者。對其他類型的上市公司來說,能源、金融、機械等項目的發展潛力也是不容忽視的,無論選擇什麼樣的項目和領域,只要抓住了「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機遇和契機,促進上市公司的國際化戰略都是勢在必行的。
❻ 股票與實體經濟
股票是一種虛擬資本,他的價值是在實體經濟中反映出來的。對於公司來說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融資渠道,公司沒有足夠資金就得不到很好的發展,股票的融資好就好在發行的股票是不能再賣還給公司的(不像債券到期要還本付息),這樣公司就得到了一筆穩定的資金。
國民經濟是靠投資、消費、出口3駕馬車拉動的。股票就是一種投資行為。
拿股票和賭博做個對比就能清楚地看出為什麼股票是合法的。勞動創造價值。在整個賭博過程中整個賭桌上的錢是沒有增加的,把賭桌看成整體,錢只是從這個人的口袋到了另個人的口袋。而股票卻不同,我們把投資者和公司看成一個整體,投資者的錢給了公司,公司用於生產,生產的過程就創造了價值;對於這個整體來看當產品賣掉時就賺到了錢。很多公司缺錢,股票能融資,融資促進了公司的發展,公司發展了就能賺更多的錢。
上面這些都是從虛擬資本和實體經濟角度闡述的。
❼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股市得到迅速的發展。某支股票
中國股票到現在為止還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只有投機價值,別談投資;要不你會傷的很慘。
❽ 摘要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市場的不斷完善,使得整個社會對審計的需求量都越來越大。在社會實踐中,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make the whole society to audit demand is more and more big. In the social practice, the independence of audit in the maintenance ofmarket economic order and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nd the main basis for investors when making investment decisions is the listing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compiled by the listing Corporation announced, in this process, the independence of aud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t guarantees the auditing, attestation and prove the rol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But in the face of emerging in recent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accounting fraud, the audit independence and credibility has been the general concern of the community. For listing Corporation, to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afeguarding the independence of audit.
This paper tries to defect, the listing Corporat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audit facing independent statu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audit has what influence and so on, give some consideration, so as to find ways to rece the adverse effec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audit, the audit system and efficient operation,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mproved.
Keywords: listing Corporat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audit indepen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