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被收購算不算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被收購算不算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4-26 10:35:44

1. 一個上市公司被另一個上市公司吞並,那我持有的被收購公司的股票怎麼算是不是記入買入公司股票 謝謝

一個上市公司被另一個上市公司吞並了後,你持有的股票在資產平定後會有個價格的,這些股票作為資產進入到新的股市裡,但要辦理相關手續的,切不可視之不理哦。

2. 收購者和被收購公司一定都是上市或非上市公司嗎

內地公司到香港上市的條件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主線業務:並無有關具體規定,但實際上,主線業務的盈利必須符合最低盈利的要求。·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上市前三年合計溢利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再之前兩年合計)。· 業務目標聲明:並無有關規定,但申請人須列出一項有關未來計劃及展望的概括說明。· 最低市值:上市時市值須達1億港元。· 最低公眾持股量:25%(如發行人市場超過40億港元,則最低可降低為10%)。·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三年業務紀錄期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信息披露:一年兩度的財務報告。· 包銷安排:公開發售以供認購必須全麵包銷。· 股東人數:於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百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三名股東持有。發行H股上市:中國注冊的企業,可通過資產重組,經所屬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只適用於國有企業)及中國證監會審批,組建在中國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優點:A 企業對國內公司法和申報制度比較熟悉B 中國證監會對H股上市,政策上較為支持,所需的時間較短,手續較直接。·缺點:未來公司股份轉讓或其他企業行為方面,受國內法規的牽制較多。隨著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場對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為提高。買殼上市:買殼上市是指向一家擬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然後將資產注入,達到「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目的。 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都會對買殼上市有幾個主要限制:· 全面收購: 收購者如購入上市公司超過30%的股份,須向其餘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重新上市申請: 買殼後的資產收購行為,有可能被聯交所視作新上市申請。· 公司持股量: 上市公司須維護足夠的公眾持股量,否則可能被停牌。買殼上市初期未必能達至集資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購後的上市公司進行配股、供股集資; 根據《紅籌指引》規定,凡是中資控股公司在海外買殼,都受嚴格限制。 買殼上市在已有收購對象的情況下,籌備時間較短,工作較精簡。 然而,需更多時間及規劃去迴避各監管的條例。 買殼上市手續有時比申請新上市更加繁瑣。同時,很多國內及香港的審批手續並不一定可以省卻。創業板上市要求:·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主線業務:必須從事單一業務,但允許有圍繞該單一業務的周邊業務活動·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不設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須有24個月從事「活躍業務紀錄」(如營業額、總資產或上市時市值超過5億港元,發行人可以申請將「活躍業務紀錄」減至12個月)·業務目標聲明:須申請人的整體業務目標,並解釋公司如何計劃於上市那一個財政年度的餘下時間及其後兩個財政年度內達致該等目標·最低市值:無具體規定,但實際上在上市時不能少於4,600萬港元·最低公眾持股量:3,000萬港元或已發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過40億港元,最低公眾持股量可減至20%)·管理層、公司擁有權:在「活躍業務紀錄」期間,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信息披露:一按季披露,中期報和年報中必須列示實際經營業績與經營目標的比較。·包銷安排:無硬性包銷規定,但如發行人要籌集新資金,新股只可以在招股章程所列的最低認購額達到時方可上市發行紅籌股上市:紅籌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冊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達或開曼群島),作為上市個體,申請發行紅籌股上市。 ·優點:A紅籌公司在海外注冊,控股股東的股權在上市後6個月已可流通B上市後的融資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場運作繭自縛靈活性最高·國務院在1996年6月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在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即《紅籌指引》)嚴格限制國有企業以紅籌方式上市。·中國證監會亦在2000年6月發出指引,所有涉及境內權益的境外上市項目,須在上市前取得中證監不持異議的書面確認。

3. 非上市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購,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算是借殼上市么

當然不算。

4. 上市公司 的全資子公司 算上市公司嗎

當然可以。

子公司相對母公司來說,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公司,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母公司按股份比例獲得分紅。故他們可以同時上市,也可以子公司或母公司上市;可以在同一個交易所上市,也可以在不同交易所上市。

比如現在的中國石化600628和S上石化,還有以前退市的揚子石化和中原油氣都是中石化的子公司。

(4)被收購算不算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優缺點:

大部分的公司都是股份制度的,當然,如果公司不上市的話,這些股份只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裡。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由於發展需要資金。上市就是一個吸納資金的好方法,公司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推上市場,設置一定的價格,讓這些股份在市場上交易。股份被賣掉的錢就可以用來繼續發展。

股份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比如說如果一個公司有100萬股,董事長控股51萬股,剩下的49萬股,放到市場上賣掉,相當於把49%的公司賣給大眾了。當然,董事長也可以把更多的股份賣給大眾,但這樣的話就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有惡意買家持有的股份超過董事長,公司的所有權就有變更了。總的來說,上市有好處也有壞處。

一、優點:

1、得到資金。

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賣給大眾,相當於找大眾來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好比100%持有,賠了就賠100,50%持有,賠了只賠50%。

3、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

4、逃脫銀行的控制,用不著再靠銀行貸款了。

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眾對公司的信心。

6、提高公司知名度。

7、如果把一定股份轉給管理人員,可以緩解管理人員與公司持有者的矛盾,即代理問題

二、缺點:

1、上市是要花錢的。

2、提高透明度的同時也暴露了許多機密。

3、上市以後每一段時間都要把公司的資料通知股份持有者。

4、有可能被惡意控股。

5、在上市的時候,如果股份的價格定的過低,對公司就是一種損失。實際上這是慣例,幾乎所有的公司在上市的時候都會把股票的價格定的高一點。

5. 上市公司可以被收購嗎

上市公司收購是指收購人通過法定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發行在外的股份,以實現對該上市公司控股或者合並的行為。它是公司並購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實現公司間兼並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司收購過程中,採取主動的一方稱為收購人,而被動的一方則稱為被收購公司或目標公司。上市公司收購在各國證券法中的含義各不相同,一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上市公司收購即要約收購,是指收購方通過向目標公司股東發出收購要約的方式購買該公司的有表決權證券的行為;廣義的上市公司收購,除要約收購以外,還包括協議收購,即收購方通過與目標公司的股票持有人達成收購協議的方式進行收購。

6. 上市公司會不會被收購

不一定,收購有全額收購,控股權收購和股權收購幾種。
對於全額收購,由於公司股權被一家法人全部收購了,不再滿足上市必須的股東人數至少200人的規定,所以必須退市,這種收購又叫私有化收購。
控股權收購和股權收購一般只收購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收購後可能仍滿足上市要求,因而一般不需要也不會退市。

7. 公司剛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購了,那我們公司成什麼性質了,應該不是上市公司吧我們會得到股票嗎

被收購後你們公司就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你們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等都會合並到上市公司的財報中。
至於能不能獲得股票就不一定了,一般來講,只有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後,被激勵人員達到激勵條件就會獲得股票。但激勵對象都是上市公司的高官,即使是子公司的高官也不一定能獲得這個資格。

8. 被上市公司收購的公司還有可能上市嗎

期權是有意義的,與公司是否上市沒有關系,非上市公司也有很多用期權進行激勵。
當然,你可以選擇行權或者不行權。
你行權之後就是擁有這家公司的股份,至少可以享受分紅,如果進行登記注冊的話還能享受更多的股東權益。
至於公司的股份構成分為三個部分,這個與你的期權沒有關系,現在很多公司都用有限合夥來作為股東,以避免股東太多,股權混亂。我在幫公司做股權激勵和股權設計時,也是鼓勵公司盡量採用有限合夥的形式。
如果你行權之後,很可能你的股份也是放在有限合夥裡面的。
最後,你的公司還是能夠上市的。

9. 上市公司被收購

1、法律上沒有明確定義「收購」的意義,理論上,股民投資股票也算是「收購」的一種,只是收購的比例沒有達到一定的標准,沒有觸及《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的各種義務
2、《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了收購比例從5%到100%的各種情況,以及各種情況下需要履行的相應義務,從這個角度看,可以把「收購」定義為持有5%以上股權的行為
3、總裁是一個行政職務,由董事會選聘,股權比例夠高的話,可以做董事,甚至董事長,當然也可以選舉自己為總裁

10. 一家上市公司被另一家上市公司收購後,被收購的公司 股票會不會退市

不會退市,會按照一個比率換股,把被收購的公司股票轉換成收購方的公司股票。
中國A股,已經有這樣的例子了,不必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