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5招忽悠小散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5招忽悠小散

發布時間: 2021-04-26 04:38:23

① 急問各位朋友,怎麼可以找得到IPO公司中有風險投資背景的相關資料,高分懸賞,謝謝啦~~

現在上市的公司中基本都多多少少有風險投資的身影。
基於兩種因素:一、便於在招股說明推介會的時候比較好忽悠投資機構和小散戶--你看風險投資機構都在投資我們公司,說明我們公司成長性是非常好的,非常有「錢」景的。
二、風險投資一般都會與方方面面都會關系比較熟悉和融洽,便於公司上市操作過程的方方面面關系的打通關節。
具體上市公司中風險投資機構的情況可以看<招股說明書》,會非常詳細的介紹,如果有風險投資參與,他們必定會有專門章節大為宣傳的。

② 如何識別上市公司作假

上市公司造假
的手段是自然十分高明,但是,假的真不了,只要用心去分析、判研,還是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的。
1、毛利分析法
這種方法相對簡單,基本操作就是測算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如果這家上市公司某塊主營業務收益大大超過同行業水平或者波動較大,就有可能是在造假。如果你發現上市公司的毛利高得驚人,就有必要對這樣的公司提出質疑。
實際上,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真正高利潤的企業寥寥無幾,高利的背後往往是陷阱。
利用這種方法分析造假應對該上市公司的所在行業有個基本了解,包括同行的上市公司贏利能力。
2、現金流量分析法
這也是一種很直觀的甄別方法。如果某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長期低於凈利潤,那可能就意味著與已經確認為利潤相對應的資產屬於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若反差數額極為強烈或反差持續時間過長,必然說明有關利潤項目可能存在掛賬利潤或虛擬利潤跡象。如每股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如果其每股收益很高,而每股經營現金流量是負的,這樣的上市公司往往是在造偎。對現金流量表作認真分析,便會發現很多造假線索。如果發現某上市公司所支付的增值稅、所得稅遠遠小於其利潤的稅負,那此公司就極有可能在造假。
3、應收款項和存貨分析法
現在有些上市公司利用對開發票虛增收入和利潤,這樣在稅負上就不會出現巨額欠稅,但上市公司很少同時等額增加收入和成本,他必須虛增存貨以消化一些購貨發票,這樣他的存貨就出現異常增加。這樣,這些公司的應收賬款(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就會急劇增加應收賬款周轉率急劇下降;存貨急劇增加,存貨周轉率急劇下降。但是上市公司也會注意到自己的收賬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的下降必然會引起小散和專業分析師的懷疑,必然會把應收賬款向其他收款、預付賬款進行轉移。
4、稅項分析法
有一名小型上市公司的小散通過對該公司欠稅情況的分析,發現其虛構了數億元的收入。發現問題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這是一家小公司,實力自然不比大的上市公司,但欠稅竟然達幾千萬元。小散據此判斷欠稅很可能是虛構的,稅自然也是虛構的了。據此推論,收入和利潤也是虛的。
而此小散根據公式應交稅金期末余額=應交稅金期初余額+本期計提稅額一本期繳納稅額去計算該上市公司的期末應交所得欖余額,發現與其實際余額相差甚遠,果然實際稅負非常低。此後不久,該公司的造假便被揭露,股價自然也是一落千丈。而這位小散因其細心,提早發現了問題,將股票盡數拋出,而逃過一劫。
5、資產質量分析法
在很多上市公司中,不良資產都佔有相當的比重,這就要求小散要能分辨得出來。如果子公司長期業績平平,那麼就該懷疑長期投資在減值;而在建工程一直都掛在賬上,這很有可能就是不良資產,尤其是那些工期太長及早已過時的設備。
有些公司還會經常虛增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這種做法很多情況下都是為了消化掉虛構的收入。
6、資產重組與關聯分析法資產的重組和關聯,也是現在造假的一個重要手段。
不過就算其手段再高明,也不是不可以發現的。在現在很多資產的重組和關聯交易是不公允的,如果有這樣的交易往往就涉及欺詐。比如一家上市公司的主業關聯交易量比重很大,那麼它的業績往往有很大的水分。即便是重組和關聯創造的投資收益也不是那麼可靠的,如果往來賬在不斷增加,則造假的可能性也不小。如果一家企業的利潤和收入主要都是來自關聯企業,在分析財務報表時一定要注意是否經過了粉飾,如果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的利潤總額(應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大大低於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就可能意味著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包裝注入上市公司。
7、子公司分析法
上市公司有兩種經常用的造假方法:一種是集中在某家子公司作假(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也有作假,但所佔份額不大);另一種是造假分散,幾乎所有子公司及母公司都在造假。
現在許多上市公司都有一些神奇子公司,業績好得不得了,這樣的子公司往往是造假造出來的;還有一些子公司,是年底才並購進來的,這時要注意其並購日是否合適;另外一些子公司,在母公司報表進進出出,這些子公司都很可疑:剛並人母公司時,業績妤得出奇,可過了幾年,就要置換出去,這些子公司也往往在造假。
8、審計意見分析法
有一個值得廣大股民和小散關注的問題,就是非標准審計報告和非標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往往蘊涵著這家上市公司存在嚴重的財務問題,會計師往往不是不知道上市公司造假,但他一般不會直接指出上市公司造假,他在措辭時往往避重就輕,非常委婉,用說明段和解釋段內容暗示該公司存在嚴重財務問題。比如一些措辭就非常值得關註:應收款項金額巨大,主營收入主要來源於某家公司尤其是境外公司,這些時候,很可能就是一些虛假的收入。

③ 我是一個小散,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500股,我可以參加該公司的股東大會嗎

參加股東大會行使股東權利,持有1股都可以
但是交通食宿費用都要自理 ,具體的可以看一下公司召開股東大會的通知

④ 我現在的公司准備三年內上市,老總忽悠我們,大家給一下意見

請注意公司是說准備上市,不一定真能上市的,現在等著上市的公司都排成了隊,當然是擇優錄取,以你們公司目前的情況和資質,真正上市的希望不大,而且從你上面所說的情形來看,顯然現在是想逼你們走,所說的上市分股,只是老總給你們畫了塊餅,希望增加你們工作的動力而已。

⑤ 港股通證券組合費按年的費率似乎是忽悠小散的,按日計收的標準是什麼

港股通證券組合費是指香港結算根據中國結算名義持有賬戶每自然日日終港股持有市值,按逐級遞減的費率標准,所計收的存管和公司行為服務費用,並根據持有港股的市值設定不同的費率。

持有港股的市值(幣種:港幣):
小於或等於港幣500億元,年費率為0.008%;
大於港幣500億元,小於或等於2500億元,年費率為0.007%;
大於港幣2500億元,小於或等於5000億元,年費率為0.006%;
大於港幣5000億元,小於或等於7500億元,年費率為0.005%;
大於港幣7500億元,小於或等於10000億元,年費率為0.004%;
大於港幣10000億元,年費率為0.003%。

香港結算為簡化對內地市場的相關收費項目,對港股通持股統一收取證券組合費,以代替香港結算針對香港本地市場原收取的證券存管、代理人服務等多項費用。中國結算依據相同標准,對每個持有港股的A股證券賬戶進行收取。

參考資料:《港股通投資者指南》

⑥ 小米上市在即,投資者如何防止被假中介忽悠

小米上市在即,投資者如何防止被假中介忽悠?

小米港股上市已基本確定,雷軍吃肉,大家也想喝點湯。市場一大批資金躍躍欲試,到處尋找參與機會,假中介機構也活躍開來,什麼老股份額、基石投資份額、錨定投資份額讓投資者有點迷亂,其中不乏一些忽悠和套路讓投資者防不勝防,希望本文能對投資者有些幫助。

老股份額、基石投資份額、錨定投資份額這三個名詞對於股權投資都必須要先了解的。

一、老股

老股轉讓就是某賣家把之前持有的股權轉賣出。簡單的說是套現。

部分股東有減持的訴求,通常通過老股轉讓的方式,來轉讓給看中公司未來成長的投資機構。

一般有很多原因,舉例幾個例子:

早期的基金因為基金結構中的投資期限到期,必須退出(eg:2+1年),會尋求賣出股權,新基金公司成立一個基金架構,對個人進行募集,然後在公司上市/被並購之後或賣給下家進行退出。

1,小米沒有老股!(雷軍已親自澄清:絕對忽悠)

關於小米的基石投資份額,防止假中介投資有以下判斷:

1,承諾一定金額以上可以幫助投資者做直接的基石投資者(基本為忽悠)

基石投資者可以按照發行價提前鎖定投資份額,上市後有6個月的鎖定期;據了解,這次小米的基石投資者需要是小米認可的戰略投資者,大多為央企國企,現在可以做基石的應該也已經基本確定了;所以如果有人說可以幫你爭取到基石投資者的直接參與機會,我覺得概率不大,除非您和小米有戰略上的合作而且有強大的背景實力。

當然如果您真有這么強大的實力,估計也不會找中介了。

2,做基石投資者的LP(注意交易結構)

這個我覺得是可行的,但是投資者也要注意交易結構,是否是做基石投資者的直接LP,據我所知,少於1000萬美元肯定不行的,當然不排除有些機構會募集資金做LP,但作為投資者,也要慎重考慮自己的投資成本。

三、錨定投資者

錨定投資者(anchor investor),沒有禁售期,從股票詢價階段介入。在IPO中指的是在路演和簿記開始前即明確表達了投資意向、並在路演和簿記第一天就下達的訂單,在配售(Follow-on,國內稱增發,此處沿用香港習慣全部稱為配售)中指的是在配售交易開始簿記時或開始簿記後不久,就進來的訂單。

承諾一定金額可以幫投資者拿到錨定投資份額(基本為忽悠)

錨定投資者也是按照發行價拿股份,但是上市後沒有鎖定期,隨時可以賣股票套現。這是天大的好事啊,如果能拿到這個份額,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你得好好想想為啥會掉到你的頭上。而且預約錨定投資者份額是不會跟您簽任何保證拿到份額的協議的,也就是您可以預定,但是份額是不保證的,最後能不能給您,能給您多少,都是不確定的。據傳,這次錨定投資者的份額會比較少,投資者需注意風險。

四、基石投資者和錨定投資者的地位差別

簡單可以這么理解:

1.基石投資人有定價權,錨定有點像跟投;

2.基石有確定性額度,但確定性比較大;

3.基石有最少6個月鎖定期,錨定沒有;

4.錨定沒起投要求,但不保證份額,而且在很後面,在上市前才給你確定份額,基石發行完了就沒錨定了;

5.承銷商選錨定投資人的話會看投資人的類型,他會希望配一部分香港的對沖基金、長期基金,最怕散戶;

6.基石超額太多的話就勸退,或者協商(減少認購);

7.基石份額由公司決定;

如今一級市場資金量很大,同時顯得有些浮躁,有些項目被追捧得價格很高,連成熟的機構也很難接受這樣的價格。

加上二級市場的價格卻在一路走低,如果盲目追捧獨角獸,不一定賺錢,還可能會遇上估值倒掛!

⑦ 上市公司一般在什麼情況下進行配股這又反應了什麼情況

一句話即可回答:上市公司缺錢花的時候!反映出入不敷出!
當然,也有優秀的公司開發新產品需要資金而配股。那麼,你又要問:「優秀的公司難道還貸不到款?」可是貸款要付出利息呀!配股籌款不要付利息!
你再問:「股本擴大了公司要多付出股利呀」,哈哈,股利分配是年底的事情急啥呀!
當大股東放棄配股權,或只認購一小部分時,你就要考慮配股的價值了!
要牢牢記住證券市場是不規范的、不講道理的、無情的、弱肉強食的地方!勸君謹慎!

⑧ 上市公司准備退市小散戶怎麼辦

如果股票上了三板就可以去三板市交易,每周交易三次(一、三、五)還有的是一周交易一次(每周五)根據業績決定。首先要去證券營業部開立一個三板市場的股東帳戶。需要本人帶身份證,股東帳戶卡,還有股票交易卡。先辦理一下三板股東開戶,然後辦理一下股票過戶。如果還沒有上三板要耐心等待.有三種可能,一種是重組後再重新回到主板(如濟南輕汽),另一種就是將來上三板,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破產,徹底沒有了。

詳細規定說明:

1、據有關規定,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將由一傢具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代辦轉讓,並在45個工作日之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2、根據規定,退市公司股東必須先開立股份轉讓賬戶(個人股東開戶費30元,機構股東開戶費100元),並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個人股東確權手續費10元,機構股東確權手續費30元)。個人股東開立股份轉讓賬戶時應攜帶身份證。

3、退市公司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之前,股東應盡快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否則有可能無法趕上在該公司第一個交易日進行交易。退市公司掛牌之後,股東可以繼續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但其股份需要經過兩個交易日之後方可轉讓(即三板交易)。

另外,如果暫停上市的公司沒有提出恢復上市申請或其恢復上市申請沒有被交易所核准,則該公司將被終止上市。交易所對暫停上市的公司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後,根據有關規定,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將由一傢具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代辦轉讓,並在45個工作日之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⑨ 我對中國股票徹底無語

不要想著有莊家,
要麼自己看技術面做短線,要麼看業績做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