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知道我國近五年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的數據統計
2004年有232家上市公司不分配,所佔比例為20%,達到近年最低水平;2005年不分配的公司的絕對數和比例大幅上升,數量為444家,比重為36.27%;2006年不分配的公司的絕對數和比例又大幅上升,數量為636家比重為50.19%;2007年,股市獲得了少有的豐收,高比例派送成為新看點,但仍然有62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不分配預案,比例達上市公司總數的46.57%,2008年不分配上市公司數量為609家比重為42.32%,2009年不分配上市公司數量為677家比重為39.41%,鐵公雞」公司在2009年度不乏少數,在2010年兩市2108家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1362家公司推出分紅方案,佔比為64.73%,也就是說,有746家上市公司去年不分紅。(見表1)
表1 2003~2010年不分配股利上市公司比重(%)
年 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上市公司總數 1088 1160 1224 1267 1340 1439 1718 2108
不分配公司數 393 232 444 636 624 609 677 746
不分配公司比重 36.12 20.00 36.27 50.19 46.57 42.32 39.41 35.39
數據來源:中證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整理數據
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2003年前的股利支付率一直低於 40%,2004年證監會新政策的出台,使這一情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雖然 2004 年和 2005 年低於40%,但是近 7年的平均值已經達到40%,取得了可觀的變化,(見表2)。而美國在1970-1992年間,所有公司的稅後利潤中大約有50%~70%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公司股利支付比率相對較低。
表2 上市公司2003~2009年股利支付率(%)
年 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平均
股利支付率 47.43 35.3 32.76 41.78 42.30 43.48 36.00 40
❷ 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主要原因有哪些
您好,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主要原因有:
1.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若要公開增發證券,當前三年累計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凈利潤不少於公司當前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2.保持分紅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回饋股東,一些運行成熟、盈利穩定的上市公司,暫時未有較為有利的項目投資,為提振股價、回饋投資者等因素,傾向於發行現金股利
3.IPO時章程的規定
4.當前證監會要求新近申報的IPO明確現金分紅政策,各擬上市公司均在招股書和公司章程中明確了現金分紅計劃,未來正常條件下,現金分紅可期
❸ 我國上市公司分紅政策有什麼特點,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現金股利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無償贈送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送股;另外,投資者還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
配股
配股也是投資者經常會遇到的情況,配股與送股轉增股本不同,它不是一種利潤的分配式,是投資者對公司再投資的過程。配股是指上市公司為了進一步吸收資金而向公司股東有償按比例配售一定數額的股票,它本身不分紅,而是一種籌資方式,是上市公司的一次股票的發行,公司股東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購買所配的股票。
❹ 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主要原因有哪些
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主要原因有:
1.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若要公開增發證券,當前三年累計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凈利潤不少於公司當前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2.保持分紅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回饋股東,一些運行成熟、盈利穩定的上市公司,暫時未有較為有利的項目投資,為提振股價、回饋投資者等因素,傾向於發行現金股利
3.IPO時章程的規定
4.當前證監會要求新近申報的IPO明確現金分紅政策,各擬上市公司均在招股書和公司章程中明確了現金分紅計劃,未來正常條件下,現金分紅可期
❺ 為什麼上市公司沒有分配股利還有這么多人去炒股
很多人去炒股是因為看到了巨大的升值空間,而不是看重分配股利,畢竟能夠獲得分配股利的資格有限。
❻ 上市公司的盈利為什麼不全部分配給股東
1股利理論研究在西方已達數十年,早在1938年威廉斯(Williams,1938)就揭開了股利理論研究的序幕,1956年林特納(Lintner,1956)對股利理論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1961年美國經濟學家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 )和財務學家米勒(Miller,1961) 提出了著名的「股利無關論」。在此基礎上,西方財務學界展開了對股利理論的深入研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西方股利理論已經在不同角度得到了很大發展,積累了大量成果,形成了包括剩餘股利理論、客戶效應理論、信號股利理論和代理股利理論在內的現代股利理論學派。但是這些學派的研究尚未達成共識,許多方面甚至互相矛盾。因此,費舍布萊克(FischerBlack,1976)將股利政策視為「股利之謎」,布瑞利和邁耶斯(Brealey&Myers,1987)等將股利政策列為公司財務的十大難題之一。 2股利分配往往伴隨著配股,轉增資本等股本擴張行為。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資金緊張,因此不派現的公司較多,但在2000年派現送股的公司比例有所回升之後幾年呈穩定狀態。根據證監會對公司配股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要獲得配股資格,凈資產收益率必須連續三年超過10%,一些凈資產數額較高的公司為達到配股的目的,採取了發放現金股利以降低凈資產額,從而相應提高凈資產收益率的辦法。
❼ 不發放股利一般原因
雖然不發放股利的部分上市公司賬面利潤確實不錯,但其賬面利潤缺乏現金流的支持,盈利質量不高,使得其無力支付股東現金股利。
隨著一系列財務造假案的曝光,上市公司操縱利潤進行盈餘管理使得上市公司出現賬面出現高額利潤卻沒有現金發放給股東的現象。
另外部分上市公司增發新股等再融資申請尚未通過,無法通過融資獲得資金,不得不減少現金股利而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進行投資。
除此之外我國上市公司的結構也是導致上市公司減少派現的重要原因。由於我國特殊的資本結構和資本市場,使得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極不合理:國有股、法人股仍然比重過大,且相當比例尚未完全流通,這不僅使得上市公司不需要股利來傳達公司內部信息,同時也使大股東與小股東的利益焦點不一致。大股東目標是資產的保值增值,由於其所持股份不能流通,不能通過套現獲取資本利潤,而發放股利提升股價只能提高其投資成本,而通過留存收益把現金留在企業,大股東可以無償佔有小股東的資金,在我國一股獨大的資本結構下,小股東無力給董事會形成壓力,大股東也不用擔心不發放股利導致股票價格下跌而影響公司控制權問題。所以在沒有現金支持的盈利以及在大股東沒有派現的動力和壓力的情況下,我國的上市公司的股利就呈現出這一類特點。
❽ 我國上市公司最常用的股利分配方式是哪個
股利分配的形式有:
(1)現金股利。發放現金股利是股利發放中最常見的方式。在我國現金股利俗稱"現金紅利"。
(2)股票股利。這是指採用增發股票的方式向股東分派股利。發放這種股利時,一般要按法定程序辦理增資手續,然後根據股東所持股票數按應發股利的等值比例折算後,發放股票。
(3)財產股利。這是指公司以現金以外的資產所發放的股利。
(4)負債股利。負債股利是指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公司簽發遠期票據或用發行公司債券來抵付已宣告發放的股利。
(5)清算股利。清算股利嚴格地講應稱清算分攤額,它是通過對公司資產的分配,將股東繳入的部分資本予以退回,而不是一種由於盈利而對收益的分配。
二、我國《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只能採用現金股利、股票股利這兩種股利分配形式。但在實踐中,上市公司還採用了配股、股票回購等多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