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股上市公司那些在生產抗癌葯
A股生產抗癌葯物概念股:
1、華神集團(000790):公司擁有的原發性肝癌葯碘[131I]美妥昔單抗注射液(利卡汀)是國家一類創新葯,是全球第一個運用單克隆抗體靶向治療肝癌的基因葯品,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用於中晚期肝癌治療。
2、益佰制葯(600594):公司擁有基因技術的抗腫瘤中葯艾迪注射液產品,另外購買的可使用基因工程方法獲取多肽鏈類產品的VEGI專有技術,可直接激活不同類型免疫細胞以抑制或消除癌細胞。
3、恆瑞醫葯(600276):公司單一對映體的手性葯物—左亞葉酸鈣可用於增強5-氟尿嘧啶的抗腫瘤活性,主要治療骨肉瘤經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後與葉酸拮抗相關的症狀和結腸癌、腎癌;公司多種抗腫瘤葯品在國內排名第一,其中3個產品為國內獨家生產,現有仿製葯奧沙利柏、多西他賽處於成長期,伊利替康也正在進入快速成長期;公司要擁有分子靶向抗腫瘤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
4、譽衡葯業(002437):鹽酸吉西他濱--抗腫瘤用葯: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屬於抗代謝腫瘤葯,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胰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我國僅有美國禮來、江蘇豪森和譽衡葯業三家葯廠生產。
5、萊美葯業(300006):公司核心技術有淋巴靶向治療的納米葯物技術、葯物微納米分散及混懸制備技術和無菌原料葯制備技術,其中,淋巴靶向治療的納米葯物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抗腫瘤葯物主要為納米炭混懸注射液,注射用磷酸氟達拉濱,腸外營養葯主要為N(2)-L-丙氨醯-L-谷氨醯胺注射液,填補了國內空白,臨床應用價值巨大。
6、四環生物(000518):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一類抗癌新葯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2(用於腎癌、惡性黑色素瘤以及其他惡性腫瘤綜合治療)、重組人白介素-2注射液、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其中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2是國家項目「基因工程人白細胞介素-2的研製、中試生產及臨床應用」產業化基因工程產品;目前仍持有55%股權的北京四環生物制葯是我國最早從事基因工程葯品和診斷試劑研究生產的企業,其專有技術包括白介素2(用於肝癌治療)、干擾素、EPO、G-CSF等舌下含片。
7、安科生物(300009):公司擬引進抗腫瘤葯物替吉奧片劑項目,替吉奧是一種復方抗腫瘤新葯,主要用於治療晚期或轉移性胃癌,預計2012年投產,年生產能力為3000萬片。
B. 生產抗癌葯物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這點的話,公司有很多呀。
但是這個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麼癌症、
以及正確的治療辦法。
比方肺癌,靶向的話。
就可以了解(堅持到底也為)知道。
C. 上葯集團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上海市醫葯航母即將起航,合並後的新上葯集團,整體上市平台業已敲定。9月15日,接近上葯集團和上實控股的知情人士向《華夏時報》透露,上葯集團整合方案已敲定,將會以上海醫葯作為整體上市平台,事業部制將取消,以加強集團對各自公司的控制。停牌三個多月後,平衡各方利益的上葯集團重組,終於要登場了。上實系主要醫葯資產合並成新集團停牌三個多月期間,上葯集團的重組一直處在平衡各方利益,以及確定整體上市平台的艱難抉擇中。接近上葯及上實雙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葯集團與上實控股旗下主要醫葯資產整合方案已經定下來,二者合並組成新的醫葯集團,並將上海醫葯作為整體上市的平台,而由於上葯資產太復雜,大量的時間被用於清理審核,導致上葯集團重組遲遲未公布結果。」上海醫葯是上葯集團重要的上市控股子公司,主要業務板塊為醫葯分銷業務。目前上海醫葯在國內市場僅次於國葯控股)和九州通集團,位列第三,主要在上海、浙江、山東等地形成布局。而據上海醫葯財務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94.86億元,同比增長20.95%;凈利潤7013.74
萬元,同比增長55.27%。目前,上海醫葯先後對上海雷允上大葯房、信誼大葯房實施了全面託管,並以華氏大葯房為平台,加快了零售連鎖系統的全面整合轉型,目前全國零售連鎖葯房達1130多家。之前,上葯集團曾尋求海外整體上市,隨著新實際控制人上實集團的入主,選擇上海醫葯作為整合後的新集團的整體上市平台,意味著雙方進行了妥協。事實上,上實集團在資產規模和醫葯經營管理上,都遜色於上葯集團。一證券分析人士表示,上實集團那邊只是控股公司,旗下醫葯資產多為財務投資,現在將資產向上葯集團這邊集中,則是比較合理的選擇。上實醫葯擬注入上海醫葯這次重組,上實醫葯的去向,業界一直關注。接近雙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實控股旗下的醫葯資產與上葯集團合並後,包括上實醫葯在內,其主要的優質醫葯資產將會注入到上海醫葯中,上實醫葯將變成上海醫葯的控股子公司。上實醫葯是上實控股最主要的醫葯資產,旗下擁有常州葯業、常州制葯廠、上海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天普生化醫葯等四家主要控股子公司。而上實醫葯2009年半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為17.52億元,實現凈利潤4.32億元,同比增長378.25%。另外,上實控股旗下則擁有正大青春寶、胡慶余堂葯業、廈門中葯廠、遼寧好護士和胡慶余堂國葯號等5家控股醫葯企業,2007年8月22日,上實控股擬將上述5家資產注入到上實醫葯中,該方案也得到股東大會的批准,但是由於上實集團整合上葯集團,此舉作罷。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擬注入的資產整體質量一般,缺乏成長性,預期收益不高。但是隨著上海醫葯被選定為新集團整體上市平台,上述資產也將隨著上實醫葯注入到上海醫葯中。放棄事業部制
加強集權上葯集團與上實控股旗下的醫葯資產合並後,採取何種方式管理,避免同業競爭,一直是一個難題。上葯集團在上實集團入主前,旗下各業務主要按事業部制來實施管理,各主要工業資產按照處方葯事業部、OTC事業部、抗生素事業部、原料葯事業部和中葯與天然葯物五大事業部分業務管理。然而,這種管理模式幾經博弈,最終還是被拋棄。接近雙方的知情人士透露,9月初,重組領導小組最後放棄事業部制,轉而採用公司法人制對各子公司進行管理。對此,上實醫葯董秘湯德平表示,這只是管理上的問題,不管採取哪種管理模式,主要還是要消除同業競爭。事實上,實施事業部制並不是上葯集團本意,最早華源集團重組上葯集團時,引入事業部制,上葯集團在脫離華源集團的控制後,一直在醞釀取消事業部制實施法人實體制。今年5月份,上葯集團旗下的中華葯業、信誼葯廠等都開始恢復法人制。但是6月份上葯集團與上實醫葯實質重組啟動後,作為重組財務顧問的中金國際也給出繼續採用事業部制管理的方案,把雙方的醫葯工業資產全部納入到新成立的事業部中,然後各事業部再與各上市公司對接。對此,上葯集團方面反對意見比較強烈。而對於最終合並後的新集團取消放棄事業部制,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主要是為了減少管理層級,加強集團集權,提高對各子公司的控制,但即使取消事業部制,未來新集團在業務管理上,還會採取分業管理。該知情人士也透露,上葯集團的抗生素業務板塊各子公司,將會吸收合並到上海信誼葯廠有限公司,打造集中化的抗生素板塊。
D. 農葯類的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揚農化工(600486):公司是菊酯原葯龍頭,國內唯一以擬除蟲菊酯殺蟲劑為主導產品的上市,其中國內衛生殺蟲劑市場佔有率達到70%,全球銷量排名第二,公司長期發展看好。
升華拜克(600226):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新型農葯、獸葯生產企業之一,國家科技部和中科院認定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名列全國動物保健品行業10強,是農業部定點的全國生物農葯基地,原化工部確立的全國精細化工基地。同時公司還擁有資源概念(年產25,000噸氧氯化鋯)和草甘膦概念。
紅太陽(000525):公司是國家農葯行業重點骨幹企業之一,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農葯是重要生產資料,特別對穩定世界糧、棉、油、飼料等生產起到不可替代作用。需求量多年來保持5%左右增長。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提高單產量和綠色環保產品是重要任務,將給生產高科技、超高效、低毒性、無公害綠色農葯企業帶來近100億元左右規模新型市場份額。
高效、低毒、低殘留、環保型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仿生性殺蟲劑。
聯化科技(002250)2010年是公司募投項目600噸/年XDE和2500噸/年鹵代芳腈項目正式投產的一年,兩個項目完全達產預計在2011年下半年。隨著產能擴張,公司農葯、醫葯中間體的競爭能力進一步加強,市場佔有率和排名得到鞏固,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強,未來業績值得期待。此外,公司還將在2010年度擬公開增發A股募集資金進行醫葯中間體、農葯中間體以及新型除草劑等產品的生產,我們認為,這些產品具有廣泛的用途,其下游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符合國家產業導向,符合國際市場發展方向。利用公司在精細化工中間體研發、生產和銷售方面的豐富經驗,能夠進一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可以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強化公司的市場競爭優勢,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長青股份(002391)公司產品包括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三大系列共20種原葯、61種制劑,是國內主要農葯生產商之一,生產規模達到年產6500噸原葯和8000噸制劑。公司主要產品"氟磺胺草醚"(除草劑)的產銷量位居全國第1位,市場佔有率超過60%;"吡蟲啉"(殺蟲劑)產品市場佔有率超過15%,位居行業前3位;且均為"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產品。2009年公司綜合毛利率達33.30%,在農葯上市公司中處於較高水平。
新安股份(600596) 新安股份主要從事農葯化工、硅基新材料兩大產業,是中國最大的除草劑草甘膦生產企業和第二大有機硅單體的生產企業。截至2009年底,公司共形成草甘膦8萬噸、有機硅單體10萬噸的年產能。
隨著公司定向增發項目的逐步投產,公司將基本完成對有機硅產業的布局,形成從上游工業硅、硅粉,到中游單體、中間體,再到下游深加工產品的完整產業鏈。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將對公司的有機硅業務帶來很強的協同效應,提升公司業務的抗風險能力,同時還能有效地降低生產過程的物耗和能耗,降低公司的生產成本。
長期以來,公司的農化業務單純是依靠草甘膦規模的增長在發展,而草甘膦價格的波動,增加了公司業績的波動風險,不利於公司長期的發展。公司對寧夏天喜公司的收購,將有利於公司迅速進入除草甘膦之外的其他除草劑,以及殺蟲劑和殺菌劑等領域,便於公司完成對其農葯業務的產業布局。未來寧夏天喜將成為公司一個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華陽科技(6005320
公司屬農用化工和基礎化工的科技先導型企業,是中國農葯行業十強企業,目前擁有一個省級技術開發中心和一個博士後 科研工作站,已開發出六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的農葯化工產品,主要產品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其中就包括毒死蜱和毒死蜱乳劑,神農丹是一種高科技殺蟲、殺線蟲劑,為亞洲唯一,生產工藝和技術國際領先,系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國家重點 新產品、國家重點技術推廣項目;二甲戊樂靈為國內首創的高效旱田除草劑,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重點火炬計劃項目。同時 該企業為高新企業,享受稅收優惠。
E. 醫葯類龍頭股有哪些
國內仿製葯龍頭股:恆瑞醫葯、華東醫葯、華海葯業、普利制葯、京新葯業、信立泰。
1、恆瑞醫葯
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連雲港恆瑞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發起人於1997年4月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葯物的研究和生產基地。
2、華東醫葯
杭州華東醫葯集團公司前身為浙江制葯廠,創建於1952年,後更名為杭州第二制葯廠、杭州華東制葯廠。
1992年12月16日,在杭州華東制葯廠的基礎上組建了杭州華東制葯集團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一家股份制企業--華東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中外合資企業(杭州中美華東制葯有限公司、杭州默沙東制葯有限公司、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華義醫葯有限公司)等10多家控股醫葯企業。
3、華海葯業
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初創於1989年,其前身為臨海市汛橋合成化工廠,2001年1月整體變更設立為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簡稱:華海葯業,股票代碼:600521。
4、普利制葯
海南普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92年,是專業從事化學葯物制劑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通過中國醫葯企業制劑國際化先導企業認證。公司旗下有浙江普利葯業有限公司和杭州賽利葯物研究所兩家全資子公司。
5、京新葯業
浙江京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74年,現已發展成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制葯百強企業。2004年7月,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
6、信立泰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務部關於同意深圳信立泰葯業有限公司改制為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的批復》(商資批[2007]1016 號) 批准,並取得商務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港澳僑投資企業批准證書》,於2007 年6 月29 日由深圳信立泰葯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信立泰")依法整體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8,500 萬元,同時領取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為:440301501124347。
(5)生產性葯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政策法規
2018年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葯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圍繞仿製葯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推動醫葯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葯品供應保障能力,降低全社會葯品費用負擔,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用葯需求,加快我國由制葯大國向制葯強國跨越,並針對促進仿製葯研發、提升仿製葯質量療效、完善支持政策等三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意見。
F. 中國有沒有哪家上市公司成產避孕葯的
避孕葯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細分葯品,一般構不成大葯企的主流利潤。而且,避孕葯不許做廣告。 很多上市公司都生產避孕葯的,只是構不成主營而已。
G. 中國A股保健品生產的上市公司有幾家
交大昂立(600530):保健品雙輪驅動
健康元(600380):三駕馬車助業績騰飛
東阿阿膠:快步跑向高端保健品轉型保健品概念,保健品概念股,保健品概念股票
江中葯業(600750):保健品與OTC並駕齊驅
海南椰島(600238):保健酒市場的領先者
天壇生物(600161):關聯交易公告
通化東寶(600867):生物制葯概念股
天士力(600535):增加儲備抵禦波動
太太葯業:穩健經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健特生物:主營生物制葯和生物保健品保健品概念,保健品概念股,保健品概念股票
海王生物(000078):擬增發募資14億
哈葯股份(600664):重組方案兩級國資委獲批,進程有望提速
湯臣倍健(300146)為健康首發力每年近百萬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