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京港地鐵上市嗎了了
您好,京港地鐵沒有上A股市場交易,希望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Ⅱ 求一個北京地鐵和京港地鐵的對比,說出優缺點
我這有一份二號線與四號線的對比,是采訪四號線的工作人員後得出的。給你一下我們的采訪記錄,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擬采訪的問題 訪問結果
問題一:
您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地鐵司機和地鐵迷,可否對北京地鐵二號線中屏蔽門是否能安裝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
北京地鐵二號線是北京最早的運營的地鐵線路之一,沒有屏蔽門一直是一大缺陷。這一缺陷是可以彌補的。北京地鐵四號線西直門站的站台是與二號線同期建造的預留站台,其站內結構和最初功能設計與二號線的站台幾乎相同。現在四號線西直門站已投入正常運營半年,狀況良好,屏蔽門運轉良好。所以說二號線是能裝屏蔽門的。
問題二:
您每天在工作時,都會經歷到開關車門這一活動。現在有些乘客反映,二號線的開門時間較短。您覺得這個問題能否解決?
這個問題其實跟線路的歷史和技術水平有很大的關系。其實現在二號線全線為自動駕駛,說白了就是列車由電腦自動控制,司機不可以也不能幹預列車的關門。這是二號線技術改造的一大亮點,但是新型的自動駕駛技術似乎並不是跟歷史悠久的二號線磨合的很好。二號線的發車間隔不能保證很規律,線路運行時的自動化水平並不高,也就是並不能讓停站時間向新線路那樣精確。這一點還需進行一段時間的調試才能解決。
問題三:
據我所知,四號線全線能保證手機信號的全覆蓋,給人以很多的方便。可是二號線卻不能做到這一點。這一點在我們的調查中已經有所反映。請問您對這一點是如何看待的?
這一點做起來不是很容易。四號線的建設與二號線的建設不可同日而語,即技術水平遠不在一個層次上。四號線的信號系統、電力系統是全北京地鐵中最為先進的,而二號線的就遜色的多了。這個問題難度很大,但是既然地鐵電視已經能夠普及到二號線中,二號線在不斷進行著技術改造,那麼我想手機信號有一天也會通入二號線塵封的隧道。
問題四:
地鐵的《信報》禁止發放問題,您也有所耳聞吧。您覺得地鐵中取締發放刊物是否合理?
在地鐵中發放報刊確實不妥,會增加車內清潔難度,擾亂車內秩序等。但是可以在地鐵站內賣一些報刊。四號線每個站都有「4號報刊窗」,就是旨在為乘客提供便利的報刊購買服務的,現在效果也不錯。二號線可以借鑒一下四號線 的經驗。
訪談小結:
這次訪談十分的成功,我們就之前在二號線各站實地探訪和調查問卷中發現的一些關鍵問題,咨詢了京港地鐵公司的優秀服務人員,得到了專業人士的回答。京港地鐵(BJMTR)公司是香港地鐵公司(HKMTR)在北京負責運營四號線的子公司,港鐵作為世界上鮮有的能夠盈利的地鐵公司,在地鐵經營中定有獨特的良好經驗。我們向港鐵的工作人員詢問,可以獲取一些地鐵運營中先進的經驗,以解決我們的問題,充實我們的課題研究。
被訪者意見和建議:
這樣研究地鐵的課題十分必要,尤其像研究地鐵二號線這樣有歷史的線路,它對研究北京城市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你們能將北京最新的4號線與傳統的2號線相結合,從而完成你們關於2號線的一些問題,這一點非常值得贊賞。希望你們能夠將這個課題成功研究下去。
Ⅲ 京港地鐵是什麼性質的公司
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簡稱京港地鐵)是一個致力於地鐵建設、運營、管理的專業化公司。
成立於2006年1月16日,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出資2%,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各出資49%組建。
截止2019年11月,京港地鐵在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中共運營4條線路,分別為地鐵4號線、大興線、14號線和16號線,線路總里程147.1公里,已開通運營里程113.4公里,所轄車站73座。
(3)京港地鐵是上市公司嗎擴展閱讀:
京港地鐵乘客守則如下:
1、乘客攜帶的物品重量不得超過30千克,長度不得超過1.8米,寬和高均不得超過0.5米。不得攜帶妨礙車內及站內通行和對運營安全可能造成影響的其它物品乘車。
2、1.3米以下兒童須在成人陪同下乘車,以確保安全。
3、嚴禁乘客下列行為:
(一)擅自進入軌道、隧道等高度危險活動區域;
(二)在軌道線路上放置、丟棄障礙物;
(三)列車車門或站台門提示警鈴鳴響時強行上下列車,車門或站台門關閉後扒門;
(四)在非緊急狀態下動用緊急或者安全裝置;
(五)疏散通道內長時間滯留、躺卧,在車站、車廂或者疏散通道內堆放物品、設置攤點等影響疏散的行為;
(六)違反自動扶梯、通道等禁行標志逆行;
(七)其他危害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行為。
Ⅳ 京港地鐵與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什麼關系
沒有關系,它們是兩家不同的公司。
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簡稱京港地鐵)是一個致力於地鐵建設、運營、管理的專業化公司。公司是在北京市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體制改革力度的歷史條件下,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香港地鐵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其前身為北京市地下鐵道總公司,是國有獨資的特大型專門經營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網的專業運營商。擁有職工一萬余名。
(4)京港地鐵是上市公司嗎擴展閱讀:
京港地鐵發展歷程
2006年1月16日,公司取得工商營業執照,公司正式成立;
2006年4月12日,公司與北京市政府正式簽署《北京地鐵四號線項目特許協議》;
2008年11月27日,公司簽署《北京軌道交通大興線委託運營項目意向協議書》;
2009年9月28日,四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
2015年12月26日,14號線中段【北京南站—金台路(不含)】開通試運營。
2017年12月30日,北京地鐵14號線平樂園站、16號線農大南路站隨S1線、西郊線、燕房線開通。
Ⅳ 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是什麼性質的企業從哪裡開往哪裡
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簡稱京港地鐵)是一個致力於地鐵建設、運營、管理的專業化公司。公司是在北京市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體制改革力度的歷史條件下,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香港地鐵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Ⅵ 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算投融機構么
是的
PPP公私合營模式
即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模式,指政府、營利性企業和非營利性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系
京港地鐵的三大股東
1.香港地鐵公司 首創集團 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 總注冊資本約15億人民幣
2.投資資本:首創集團:香港地鐵公司: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是49:49:2
Ⅶ 北京地鐵和京港地鐵兩家公司相比,從福利待遇、發展空間、人際關系等方面,哪家好
總的來說,北京地鐵和京港地鐵同樣的崗位比,還是北京地鐵的崗位工資多,而且多很多!因為京港地鐵沒有年終獎!北京地鐵年終獎這兩年基本都在2萬左右,而且住房基金什麼的比北京地鐵少很多!這兩項每年就能查出2萬多!要論發展空間嗎,這個不好說,你比如你是司機,京港地鐵就那四號線和大興線,以後14號線也歸京港,就這么三條線路,不可能說讓你都當上正司機吧(我不知道你們京港地鐵司機怎麼分崗位啊,反正北京地鐵就是學員、副司機、正司機)也有比例的,因此如果線路開的少,那必然你當正司機的概率要小,北京地鐵年年開線路,那副司機提拔正司機的概率就多!不過京港地鐵那走後門、拼人邁的事情要比北京少,畢竟是外企,沒有國企這么厲害!最後人際關系哪裡都一樣!都是人,差不到哪去,畢竟您不是在學校,社會上太復雜!所以總體來說能來北京地鐵你就來北京的,實在沒辦法,京港也行,畢竟找個正式工作不容易!還有就是北京地鐵屬於國企,上個5年左右就能簽無固定期合同!你只要不出什麼打事故,不會開除你,京港那就說不好了!
細說工資方面!北京地鐵正司機拿到手的工資平均每月4000左右,加上過節費、三薪、年終獎及其他什麼暑運費啊什麼的月平均拿到手的工資大概在6000多左右,再加上住房公積金大概每月扣800多,到你賬戶里每月又多出1600!所以工資非常可觀啊!其他崗位比如通號、綜控、站長什麼的也差不多這個數!而京港地鐵各個崗位月平常拿到手比北京稍多,但是住房公積金貌似只有300左右,這一項就差出不少,在一個沒有年終獎,一下就拉大差距了!
當然京港地鐵的管理方面、及班制方面又比北京人性化,這個到很好!好了就說這么多吧!你自己選擇吧!最後說下,如果你都在京港培訓了,就踏踏實實在京港吧,北京地鐵沒有些那什麼你也不好進!別到時候哪個都沒去成!
Ⅷ 北京地鐵和京港地鐵兩家公司相比哪家好
京港年底沒有年終獎,只有13個月薪資,北京地鐵有年終獎,保險扣的比京港多一些
北京地鐵是國企,比較穩定,崗位多,適合發展,但京港管理制度好,其實在哪兒都一樣。
Ⅸ 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的股東介紹
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BII)是由北京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在原北京地鐵集團公司基礎上改組成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北京市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融資和資本運營。
公司擁有或通過控股公司擁有北京地鐵運營線路142公里,日均運量270多萬人次;2007年,公司陸續投資建設地鐵9號線、亦庄線、10號線二期、8號線二期、大興線、6號線等6條軌道交通新線項目,投資總額將達743餘億元。
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BCG)重組成立於1995年12月,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國以「城市建設、運營、服務商」定位的大型國有企業。下轄市政基礎設施、房地產、金融、工業科技、商業貿易和旅遊酒店六個產業經營集團。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和房地產領域已形成了相當的產業規模和良好的知名度,其中水務和房地產業已躋身國內同行業領先地位。
香港地鐵有限公司(MTR)前身為創立於1975年的地下鐵路公司,主要業務為營運集體運輸鐵路系統。地鐵股份於2000年10月5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香港特區政府持有地鐵公司76%的股份。
公司經營著全球盈利能力最佳的香港城市鐵路系統。到2006年末,公司總資產為1204億港幣,2006年營業額為95.4億港幣,未計折舊前鐵路及其相關業務的利潤達52億港幣。
香港地鐵每日平均載客量超過二百四十萬人次,被譽為全球最卓越的鐵路系統之一,在可靠程度、服務質素及成本效益方面表現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