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談談券商的盈利模式。券商與 上市公司、交易所、投資者的合作關系流程。券商的是從股票哪裡來的
1. 保薦+直投(類似於VC風險投資) 前期投入資金 然後保薦運作上市 享受原始股價格 利潤相當豐厚的 !
2上市公司發行股票需要有券商來組織發行 一般分為承銷(負責發行出去)包銷(如果沒有足夠投資者申購 剩餘部分券商自行購買)
3我們普通投資者是不能直接參與買和賣的 必須經過會員向交易所報價 然後再成交 券商是要先成為交易所會員 才可以進行代客買賣股票的中介業務
4券商如果符合規定 可以有自己的自營盤 拿出一部分盈利資金 或者是通過合法融入的資金 就可以參與買賣股票的權利!
補充:如果券商買賣的股票和客戶發生利益沖突時 在三公原則下 是客戶優先
Ⅱ 券商是上市公司嗎
券商就是證券公司,一般也都是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券商」,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在中國有中信、申銀萬國、齊魯、銀河、華泰、國信、廣發等。其實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
我國目前總共合規的券商總計106家,其中有20家進入了2014年度的AA級券商行列,獲得AA級的20家券商包括:北京高華、華西證券、東方證券、申銀萬國、廣發證券、西南證券、國金證券、興業證券、國開證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國信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中投證券、華福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其中多家公司都是首次登上AA評級榜單。值得關注的是,仍無券商獲評AAA級這一最高級別,也沒有券商被評為D類或E類公司。
Ⅲ 上市公司上市之前,會不會和保薦券商以及主承銷商有約定,限售股必須在他們家進行減持
這個沒有硬性規定,券商可能會去爭取,但企業是有自主選擇權的。減持方面的業務在證券公司是歸經紀業務部門,保薦和承銷業是歸投資銀行部門,投行部門是不是給經紀業務部門爭取這塊兒業務也不一定,要看部門的關系和券商內部的體制了。
而且限售股減持已經是上市後一年甚至三年以後的事了,那個時候企業和券商的關系已經沒那麼緊密了,基本上是股東自己說了算,願意去哪減持就去哪的
Ⅳ 券商與上市公司的關系是什麼
券商承銷上市公司流通股票 上市公司的股票憑借券商交易所的平台進行流通
Ⅳ 國內的券商減持,賣出的研報感覺很少,基本上都是增持、買入什麼的為什麼
關於樓主這個問題,以前在第一財經有過相關的報道。因為上市公司的首發、增發、發債券等,都是券商的業務,跟券商自身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券商不敢得罪他們,只能寫一些好的內容,不寫壞的方面,這直接導致了券商研究報告不說實話的結果。也有一些是有些機構在裡面坐莊,為了激發利好和出貨只能寫好的研報,讓散戶去買這個股票。所以券商報告只是看看而已,不要過分相信。
Ⅵ 券商漲了很多,那麼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是不是業績都要大漲市盈率就會變低
有兩種可能,股價漲幅大於業績增長,市盈率就會上漲。相反的就是下降
Ⅶ IPO上市之初,券商是否會向原始股東購買部分股票,然後在3個月後賣掉,賺取差價
這個不太可能哦,上市之初,原始股是有鎖定期限的,不能上市交易的。一般解禁時間也是36個月以後哦,所以在這個上面沒好處。但是,原始股價格都偏低,只要上市了,就會翻好幾倍,這個才是真正的賺錢哦
Ⅷ 券商給公司做上市能給券商帶來哪些好處 急著用在線等半小時!!
1、一般做上市也會是財務顧問,可以收取財務顧問費用;
2、券商可以收取發行上市相關的保薦、發行費用
3、公司上市後一般大股東的股票託管在券商處,增加券商託管資產;
4、後續配股增發、財務顧問、重組等往往仍是該券商,券商通過持續服務,收取費用;
5、提高券商的知名度;
Ⅸ 公司上市失敗對券商有什麼損失
會對券商的收入造成影響,包括承銷費用、顧問費用等;也會對券商的聲譽造成不利影響。
Ⅹ 證券公司拋售公司股票,機構席位全盤接收,明天股票會暴跌嗎
沒有任何聯系,股票就是買來賣去。漲跌是由市場的買賣雙方在當天的強度來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