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滬市主板上市公司中,有哪些公司是要求必須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
所有上市公司都要披露。
⑵ 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嗎
恆大是港交所上市的 不需要內控評價報告 上交所上市的有
⑶ 中國有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報告嗎
要求,財政部、證監會等五部委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結果,並要求審計師對企業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審計意見。
⑷ 如何在國泰安資料庫里查找上市公司是否出具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呃....這個在國泰安找不到的,我們之前找數據的時候也碰到過這個問題的。最後是去同花順裡面找的,一家一家輸證券代碼進去然後裡面可以找到的~
⑸ 如何查詢主板上市公司內控自評報告和內控審計報告
查找一個公司往年的審計報告,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到公司網站查找,
如果是非上市公司可以找控股股東查找;可以到工商局查找;
如果知道是誰出具的審計報告,可以到他的會計師事務所查找。
最後的手段是,通過檢察院直接調取任何一家的審計報告。別的沒有渠道了。
⑹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是否強制披露如果是,是從什麼時候強制披露的呢
樓上說的有誤喔~我國的內部控制評價現在是要求國有上市公司強制披露的,鼓勵其他公司披露但是不是強制要求的。強制披露的時間是從2012年起的。
⑺ 上市公司內控審核報告是否須證券資格事務所執行
你是指由證券資格事務所來出具內控報告嗎?如果是這個問題,那麼不是的,內控報告分為內控自評和外部機構評審。自評是可以自己出具的,外部評審可以由有相關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
⑻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對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報送要求有什麼區別
上市公司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經董事會批准後必須向社會公開披露,接受社會監督,為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決策提供依據。
非上市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經董事會批准後須按規定報送財政等監管部門,接受政府的監督檢查。
⑼ 新三板上市需要內控鑒定報告,有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啊
1、選擇企業范圍 重點選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特別是鼓勵發展行業中創新型、創業型、高成長、高科技企業。 創新體現為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模式。高成長和高科技體現為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創業體現為部分企業雖成立時間短,但符合創新性、高成長、高科技要求。鼓勵發展行業是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2、申請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主營業務突出;系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二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股本總額不少於500萬元;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最近兩年連續盈利,合計凈利潤不少於500萬元,合計營業收入不低於4000萬元,且持續增長。
(2)最近一年凈利潤不少於300萬元,營業收入不低於2000萬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20%。
3、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行業中的創新型、高成長企業,可參照上述條件適當放寬。
君和信融提醒您
上海股權交易市場Q辦掛牌企業要求:企業申請在中小企業股權報價系統掛牌,須具備什麼條件?
答:企業不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均可在中小企業股權轉讓報價系統掛牌:
(1)無固定的辦公場所;
(2)無滿足企業正常運作的人員;
(3)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
(4)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被國家相關部門予以嚴重處罰;
(5)企業的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所列屬的情況;
(6)本中心認定的其他情形。?
我們君和信融是專業掛牌保薦機構歡迎全國朋友咨詢
新三板上市需要滿足下列要求/標准:
主體資格上市要求:新三板上市公司必須是非上市股份公司。
經營年限要求:存續期必須滿兩年。
公司盈利要求:必須具有穩定的,持續經營的能力。
新三板上市要求資產要求:無限制。
新三板上市要求主營業務要求:主營的業務必須要突出。
成長性及創新能力要求: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
1、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兩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2、公司主營業務完整、突出,具有活躍、持續的經營業務記錄,資產經營狀況良好;
3、公司治理結構健全,核心高級管理人員穩定,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完善;
4、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內無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無不良信用記錄;
5、不存在任何可能嚴重影響公司資產和業務的法律訴訟案件、或有負債等事件; 6、取得至少一個在交易所注冊,具有保薦資格的機構在盡職調查後出具的保薦意見書;
7、取得至少有一個在天交所注冊,具有資格的做市商承諾為其提供雙向報價做市服務;
8、財務符合要求:最近兩年連續盈利。試運營期附加標准: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且最近一年凈利潤不少於五百萬元,最近一年營
⑽ 上市公司必須進行內控建設文件號
是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等五部門發布的通知,要求境內上市的公司在12年12月31日完成內部控制建設,提交自我評價報告;大中型國有企業做內控建設但沒有強制要求,中小板和創業板根據情況逐步開始做;
文件是配套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