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提示證券類上市公司年報審計風險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提示證券類上市公司年報審計風險

發布時間: 2021-04-23 17:46:18

1. 經營證券公司會面臨哪些風險

投資分紅保險劃算么?重疾分紅險,投資保障兩不誤。 第一,承銷風險
承銷風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①證券公司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力爭成為上市公司發行新股主承銷商,但由於競爭激烈,許多證券公司即使投人再大,也難以獲得一家主承銷商資格。②已成為主承銷商的證券公司,也面臨一個能否實現承銷計劃的問題,特別是在二級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還存在因認購不足而不得不自己認購的可能。③在包銷配股的情況下,證券公司極可能買下銷售不出去的股票,甚至對認購的轉配股作長期投資,這就是配股承銷風險。
第二,自營風險
同一般的投資者一樣,證券公司在二級市場上從事自營業務同樣面臨著多方面的風險。由於對市場上的行情判斷失誤,買進或賣出股票的時機不對,以及證券投資組合不當等等,都可能遭受損失。
第三,資金流動性風險
資金流動性風險,是以高負債水平為特徵的金融機構面臨的共同難題。證券公司的資金流動性風險,指證券公司不能如期滿足客戶提款取現(如客戶提取股票交易保證金),或不能如期償還流動負債而導致的財務困境。香港百富勤集團的倒閉,就是因為流動性風險的爆發而引致的。目前我國投資者從事A股、國債和基金交易時,資金的清算和結算都是通過委託證券公司來完成的,資金帳戶也設立在證券公司,這給證券公司非法挪用客戶保證金進行自營,允許客戶透支或進行其他獲利行為創造了機會,同時也潛伏著極大的流動性風險。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進一步規范證券公司行為的重點內容之一。
第四,內部管理風險
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交易電腦系統出現故障,業務人員工作疏漏造成交易差錯,業務人員從事內幕交易和違法違規操作而造成巨額損失,業務往來中金融詐騙,重大項目投資或新業務決策失誤等等。隨著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的不斷增加和證券公司業務的逐步多元化,證券公司內部管理風險將越來越大。
慧擇提示:證券公司面臨的風險就是以上介紹的幾點,有沒有讓您對證券投資的風險有所了解呢?證券公司面臨的風險如此之多,那麼投資者面臨的風險將會更多。在此提醒廣大投資者證券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2. 為什麼會計師事務所一定要有證券資格才能審計上市公司

這是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規定的,條款如下:
第八章證券服務機構

第一百六十九條 投資咨詢機構、財務顧問機構、資信評級機構、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3. 證監會什麼情況下會對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立案調查

主要在以下幾種情況下,證監會會對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立案調查,一是隨機的對上市公司現場進行抽查,二是會派一些監管員在公司現場進行關注,風險跟蹤報。三是對上市公司年報審計項目的專項檢查,這是由會計部發起的,四是由於受理到投訴舉報,然後發現上市公司存在財務造假之後,會對其進行立案調查。證監會存在的目的就是通過多種途徑發現並查處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

然後就是收到一些舉報投訴之後,因為證監會所要管理的公司數量龐大,是十分耗費人力物力的,如果能夠在公司內部得到一手的舉報消息的話,這是十分可靠且有力的一種對付財務造假的手段,順著舉報者提供的線索,基本上能夠精確的打擊這些財務造假問題。

4. 大業證券是合法合規的嗎

大業證券當然是合法合規的啊,他們公司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一類管制牌照,擁有著不錯的人氣,也擁有著不錯的口碑。

5. 風險提示篇 非法證券活動主要是指哪些

你好,非法證券活動是一種典型的涉眾型的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干擾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破壞社會和諧與穩定。根據《證券經營機構參與打擊非法證券活動工作指引》第二條規定,非法證券活動是指違反《證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未經有權機關批准,擅自公開發行證券,設立證券交易場所或者證券公司,或者從事證券經紀、證券承銷、證券投資咨詢等證券業務的行為。

6. 證券的風險分析

1.經營風險
由於經紀業務的傭金收入占證券公司總收入的比重較大,證券公司對經紀業務的依賴性增強,二級市場行情波動對證券公司收益影響較大,當行情低迷時,固定成本(如通訊費用、場地租金等)居高不下,經營風險凸現。
上海證券交易所2000年度會員年檢結果顯示,96家證券公司類會員只有32%被列為年檢好會員,與99年相比在總體規模、盈利水平有一定提高的同時,仍有近十家證券公司出現虧損或接近虧損,相當一部分證券公司凈資產低於平均水平,在資產經營安全性、合法合規經營、內部控制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完善。
2.拓展業務風險
隨著證券市場規范化、市場化、國際化改革的深入,證券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拓展業務時採用的一系列手段措施,面臨較大風險:
(1)向客戶融資。由於向客戶透支資金的方法已經被嚴厲禁止,變相透支資金的情況時有發生(例如利用國債交易向客戶融資等),有的還與銀行共同協作,使融資行為不易被發現。
(2)返佣。返佣使經營成本加大,一旦行情不好,返佣成為節約費用的包袱;返佣的帳務處理有的返還現金,管理漏洞較多;返佣比例制定亦有較大的隨意性,增加了規范管理的難度;同時返佣稅金的收取有的只代扣了個人所得稅,未扣所得稅、營業稅,留下了隱患。
(3)提供擔保。證券公司有的分支機構為客戶貸款資金提供擔保,因擔保方比較隱蔽,只有在資金鏈出現斷裂,才有可能被發現,而這時證券公司面臨的風險已十分嚴重。
(4)三方監管。有的證券公司分支機構實行三方監管(一客戶提供資金給另一客戶買股票,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監管客戶的股票,以保證另一客戶資金安全),這是《證券法》不允許的行為,監管協議不受法律保障,監管行為不受法規認可,一旦發生糾紛,證券公司十分被動。
(5)業務創新。為追求規模擴大和市場佔有率增加,證券公司開展了一系列的業務創新,並與銀行、保險等機構結成戰略夥伴關系,業務創新遇到來自包括技術、咨詢、培訓和推廣等多方面的挑戰,風險控制難度加大。
3.系統網路風險
隨著網路信息技術在證券行業的廣泛應用,隨著證券行業業務創新的不斷深入,網路是否安全可靠、網路是否便捷高效變得越來越重要。但證券公司對此的風險控制及抗風險能力仍不容樂觀。
證券承銷業務是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因為項目周期長,受市場不可預測因素影響較大,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證券公司的連帶責任增加,公司各項風險增大。
如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及發展前景研究不夠,推薦企業發行證券失敗而使證券公司遭受利潤和信譽損失的風險。對二級市場的走勢判斷錯誤,造成股票價格定位不合理或債券的利率和期限設計不符合市場需求,券商包銷的股票賣不出去;或者在增發配股時成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證券公司資金被大量佔用引發財務風險。
隨著B股市場將率先成為全流通市場,B股承銷業務將有較大發展,如果履行包銷責任,還可能出現外匯風險。對上市公司進行過分包裝,在信息披露上出現過錯,誤導投資人,造成違規違法的風險。

7. 上市公司非全屬子公司公司年報審計需要證券資格嗎

上市公司非全屬於公司公司年報審計需要證券資格需要證券資格的。

8. 證券投資有哪些風險

為了使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其中的風險,根據有關證券交易法律法規和證券交易所業務規則,特提供風險揭示書,請認真詳細閱讀。投資者從事證券投資存在如下風險: 1、宏觀經濟風險:由於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周邊國家、地區宏觀經濟環境和周邊證券市場的變化,可能會引起國內證券市場的波動,使投資者存在虧損的可能,投資者將不得不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 2、政策風險:有關證券市場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規則發生變化,可能引起證券市場價格波動,使投資者存在虧損的可能,投資者將不得不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 3、上市公司經營風險:由於上市公司所處行業整體經營形勢的變化;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如經營決策重大失誤、高級管理人員變更、重大訴訟等都可能引起該公司證券價格的波動;由於上市公司經營不善甚至於會導致該公司被停牌、摘牌,這些都使投資者存在虧損的可能。 4、技術風險:由於交易撮合及行情揭示是通過電子通訊技術和電腦技術來實現的,這些技術存在著被網路黑客和計算機病毒攻擊的可能,由此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5、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風險:諸如地震、火災、水災、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導致證券交易系統的癱瘓;證券營業部無法控制和不可預測的系統故障、設備故障、通訊故障、電力故障等也可能導致證券交易系統非正常運行甚至癱瘓,這些都會使投資者的交易委託無法成交或者無法全部成交,投資者將不得不承擔由此導致的損 失。 6、其他風險: (1)由於投資者密碼失密、操作不當、投資決策失誤等原因可能會使投資者發生虧損,該損失將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在投資者進行證券交易中他人給予投資者的保證獲利或不會發生虧損的任何承諾都是沒有根據的,類似的承諾不會減少投資者發生虧損的可能。 (2)網上交易、熱鍵操作完畢,未及時退出,他人進行惡意操作而造成的損失;其中網上交易未及時退出還可能遭遇黑客攻擊,從而造成損失。 (3)委託他人代理證券交易,且長期不關注帳戶變化,致使他人惡意操作而造成的損失。 特別提示: (一)營業部的經營范圍如下: 1、代理登記開戶; 2、代理證券買賣; 3、代理資金、證券的清算交收; 4、代理保管有價證券; 5、代理領取紅利股息; 6、代理對客戶委託、成交及帳戶資金和證券變化情況的查詢; 7、證券監督管理機關規定提供的其他服務。 (二) 上述經營范圍之外的其他業務,如:為他人融資提供擔保或反擔保、資產管理業務、資金拆借等,非經本公司另行特別授權,營業部無權開展此類業務,並無權對外簽署合同,否則該合同無效。投資者將不得不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另外,您不得全權委託營業部及員工買賣證券,不得與其有承諾收益或賠償損失的約定。 (三)營業部業務章僅適用於客戶在營業場所辦理資金存取、買賣委託等櫃台業務所用資料以及本公司規定的其他文件,除此之外,營業部無權在任何場合使用,否則簽署的任何合同、協議、文件均無效,投資者將不得不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 (四)本公司敬告投資者,應當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認真制定證券投資策略,尤其是當投資者決定購買ST、PT類股票時,尤其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該類股票比其他股票蘊含更大的風險。 由上述可見,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投資者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本提示並不能揭示從事證券交易的全部風險及證券市場的全部情形,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深入地了解證券市場蘊含的各項風險並謹慎行事。

9. 注冊會計師在有證券業務資格事務所審計上市公司年報,是不是自己要有證券從業資格,通過證券從業考試

注冊會計師應當對被審單位業務相當熟悉,對證券從業資格不是必須要求,但一般會計師事務所會派本所有豐富經驗的注冊會計師任該審計項目經理。

10. 我公司是上市公司,向證券交易所報送的年度報告中是不是要寫明公司已發行的股票情況

問:我公司是上市公司,向證券交易所報送的年度報告中是不是要寫明公司已發行的股票情況?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結合證券交易稅有效性的分析,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在改革過程中不能僅考慮稅收收入問題,還要考慮到征稅的效率。
一、從我國證券市場的長遠效率看,證券交易稅收的改革應該側重於宏觀調控功能
自1990年深圳開征股票交易稅以來,我國證券稅收的聚財功能得到充分體現。但在世界范圍,宏觀調控是徵收證券交易稅的首要目標。20世紀80年代初,歐美國家證券稅制改革的目標是穩定證券市場,在稅種搭配、稅率設計方面充分體現了既有利於宏觀調控,又有利於長期投資和抑制短期投資的特點。因此,長遠來看,證券交易稅收的改革還應該側重於宏觀調控功能的發揮。
1.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稅收收入將缺乏繼續增長的可能。證券交易印花稅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主體稅種,曾是我國稅收收入中最強勁的增長點。從今後發展看,證券交易稅並不能一直保持強勁增長的態勢。目前我國證券交易成本非常高,僅次於丹麥,居世界第二;同時,由於受市場走弱的影響,2001年前5個月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僅為136.7億元,比去年同期累計減收78.2億元,減少了36.4%;2002年1~9月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完成9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2.3%,減收152億元.隨著證券市場的成熟、證券法規的完善,以及證券稅收體系的不斷健全,證券交易稅的收入功能必將大打折扣。
2.證券交易稅的宏觀調控職能越來越重要。以我國台灣為例,1990年證券交易稅稅率上調至6‰,幾天之內股票指數從12000多點下跌到2500點;1993年下調證券交易稅稅率至3‰後,股市連續4天上揚,反應十分迅速。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作為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證券交易印花稅最早於1990年7月1日在深圳證券市場開征,當時試行「對賣方徵收0.6%」的稅率,此後經過3‰—6‰—3‰—5‰—4‰幾次稅率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在不同的階段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鑒於我國證券市場處於初期發展階段,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改革方向應該是有利於宏觀調控,有利於證券市場高效、平穩和有序運行。
二、從征稅效率的角度看,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改革應致力於稅種的設計
首先,在引入證券交易稅後,有兩點應引起重視:;
其次,對不同的金融工具征稅所取得的稅收收入是不同的。在1%的交易稅下,對股票征稅的稅收收入大約是從與該股票有同樣收益的投資組合所得稅收收入的10倍,可見對股票征稅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