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派發的股息紅利所得如何申報扣繳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鑒證會關於實施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財稅[2012]
85號)的規定,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暫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2. 上市公司分配給機構投資者的股息收入,是否已經代扣企業所得稅
否,不過上市公司分配給機構投資者的股息收入,本身就是稅後收入,如果投資方與被投資方所得稅率相等,投資方不需要再繳納所得稅。
3. 上市公司分紅派息應如何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收藏推薦 今天,對某上市公司的會計老王來說,絕不是愉快的一天。才剛上班,他就接到區地稅局稽查分局的電話,要他前往地稅局解釋和確認對這家公司上年度納稅情況檢查所發現的問題。他匆匆趕往地稅局,找到稽查人員小張和小劉。「這里有兩個問題」,小張說到:「其中一個問題我們已經作出結論,另一個還有待明確。已經作出結論的問題是:你們公司_k年度發放現金紅利,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36萬元,派發紅股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120萬元,兩者合計156萬元,未代扣代繳,應補交。」老王聽到這,坐不住了,趕緊說道:「你們恐怕是犒錯了。我們公司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交稅,怎麼會少交稅呢?國家稅務局1997年規定過:股份制企業用資本公積金分配個人所得部分,不征個人所得稅。我們公司用資本公積金分紅派息,怎麼要交個人所得稅呢?」聽完老王的陳述,小張笑了笑,說道:「你所說的國家規定,我們已經研究過了。國家稅務總局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中規定,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由個人取得的數額,不作為應稅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而你們公司是以資本公積派發現金紅利和紅股。
4. 上市公司股票分紅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率是多少
2012年11月份,國務院已經批准了實施差異化股息紅利稅的新政策。新政策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對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紅利所得按持股時間長短實行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
持股超過1年的,稅負為5%;持股1個月至1年的,稅負為10%;
持股1個月以內的,稅負為20%。
按照上面的規定,根據你手上持有股票的數量和持有時間就可以計算出你應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5. 個人取得上市公司派發的紅利,應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取得股息紅利,根據持有時間的不同,繳納個人稅的計算依據也不同。
1、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2、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3、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5)上市公司紅利分配的代扣所得稅擴展閱讀
股息紅利的發放形式有:
1、股東發放股息
由於要在獲得利潤後才能向股東分派股息和紅利,上市公司一般是在公司營業年度結算以後才從事這項工作。在實際中,有的上市公司在一年內進行兩次決算,一次在營業年度中期,另一次是營業年度終結。相應地向股東分派兩次股利,以便及時回報股東,吸引投資者。
2、股東送派股利
採用送紅股的形式發放股息紅利實際上是將應分給股東的現金留在企業作為發展再生產之用,它與股份公司暫不分紅派息沒有太大的區別。股票紅利使股東手中的股票在名義上增加,但與此同時公司的注冊資本增大了,股票的凈資產含量減少了。但實際上股東手中股票的總資產含量沒什麼變化。
6. 個人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分得的股息紅利所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財稅〔2015〕101號),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 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上市公司派發股息紅利時,對個人持股1年以內(含1年)的,上市公司暫不扣繳個人所得稅;待個人轉讓股票時,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根據其持股期限計算應納稅額,由證券公司等股份託管機構從個人資金賬戶中扣收並劃付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應於次月5個工作日內劃付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收到稅款當月的法定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其他有關操作事項,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證監會關於實施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2〕85號)的相關規定執行。
7. 股票分紅怎麼扣稅
股權登記日買入,除權後26日前賣出也會在26日得到分紅。
根據現行的股息紅利稅收取標准為: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對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紅利所得按持股時間長短實行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
持股超過1年的,稅負為5%;
持股1個月至1年的,稅負為10%;
持股1個月以內的,稅負為20%。
個人投資者持股時間越長,稅負越低,以鼓勵長期投資,抑制短期炒作,促進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所以你的分紅會扣稅20%
新政實施後,上市公司會先按照5%的最低稅率代繳紅利稅,此後按照投資者賣出的時間不同,再來補繳15%到5%的稅費。也因為這樣,很多投資者在股票賣出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賬戶里的錢變少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上市公司分紅送股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公積金分紅,即攤薄現有股份的轉增股,一般大家看到的某上市公司10轉增10股,即為公積金分紅,這種公積金轉增股本一般不需要交稅;另一種就是上市公司盈利分紅,通常投資者看到的某上市公司實施了10送X股派X元即為盈利分紅,這部分收益需個人繳納稅費。
(7)上市公司紅利分配的代扣所得稅擴展閱讀:
除息與除權產生
股票上市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包括分紅、即領取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權利以及配股的權利,但由於股票在市場上一直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轉讓買賣,當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期向股東分派股利進行配股時,為使本公司的股東真正得到其應得的分紅配股權利,就存在著一個這種權利應該分配給股票的買入者還是賣出者才合理的問題,由此產生了股票除息與除權交易。
此外,由於公司分紅配股引起公司股本以及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的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的變動,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以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因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而使股本增加形成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權,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的、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的權利:而因紅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息,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現金股息的權利。
8. 上市公司股票分得股息紅利如何繳個人所得稅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時,將現行個人所得稅第1級稅率由5%修改為3%,9級超額累進稅率修改為7級,取消15%和40%兩檔稅率,擴大3%和10%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范圍。
2012年7月22日,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准備在2012年啟動全國地方稅務系統個人信息聯網工作,為「按家庭徵收個人所得稅」改革做好技術准備。此前業內一直呼籲的綜合稅制有望在未來實現。
2017年1月23日, 財政部公布2016年財政收支情況,2016年中國個人所得稅收入10089億元,首超萬億。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552億元,比上年增長4.5%。這是自1988年以來我國財政收入最低增速。[2]
2017年年初,由財政部2016年批准成立的個人所得稅處正式掛牌。[3]
2018年3月7日,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表示,中國將加快啟動稅收改革方案,啟動個稅修法。一是提高起征點,二是增加了專項扣除。
9. 公司取得上市公司的紅利,是否要交企業所得稅
2008年1月1日《企業所得稅法》實施以後,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已不再徵收企業所得稅,不管所得稅率是否相同,也就是不存在補稅的問題了。而且現在投資損失的話還可以抵扣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10. 上市公司現金紅利和紅股紅利的扣稅率分別是多少扣的分別是哪種稅
現金紅利和紅股紅利稅率都是10%,就是個人所得稅中的股息紅利小類,稅率為20%,目前國家減免按10%徵收。
紅股是按面值來計價的,10送2股,就相當於10股送2元錢。
1800股民生銀行,10送2股派0.5元(含稅),就相當於稅前10股派2.5元。總付息1800/10*2.5=450元(含紅股360+紅利90),需繳稅450*10%=45元,由於現金分紅方案為10派0.5元,合計1800/10*0.5=90元,故你賬戶中得到90(現金紅利)-45(稅,包括紅股的和現金紅利)=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