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要成為上市公司的供應商,需提供哪些資料及證明
頂啊頂啊,好貼不頂是一種罪過
② 上市公司高管親屬可以做供應商嗎,
可以,只要你公司是通過正常的程序成為上市公司的供應商就行
主要是品質、交期、價格達到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
③ 企業上市非得要將供應鏈和采購分開嗎
供應鏈管理翻譯過來是 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它講的是所謂「鏈條」的概念;物流的英文單詞是 Logistics,傳統的理解是運輸(shipping)、倉儲(warehousing)、海關(Customs)及內部配送(Internal logistics,如搬運、裝卸、配送物料到生產線等),它主要是講「流動」的概念;而采購則是 Sourcing(尋源采購),Purchasing(一般意義上的采購) 或者Procurement(執行采購) ,Buying(買,也叫采購),一般分為尋源采購及執行采購,它關注的焦點問題是「買」,屬於商務的范疇。
1. 從廣義的角度,采購、物流、生產等,都只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采購、物流不能代替供應鏈管理;江湖上很多搞采購、物流的人都說自己懂供應鏈,其實那是扯淡的事情。沒搞過計劃的人,就如同劉寶紅先生說的「瞎子摸象」現象類似,其實就是瞎子抱著象腿,說象腿就是大象,象的屁股像堵牆,如此而已。
2. 從狹義的角度,供應鏈管理在大多數公司都是跟sourcing(尋源采購)、make(製造)分開的,因為供應鏈管理主要玩的是「時間」跟「數量」,所以,執行采購(下單、交付)往往屬於供應鏈管理,而商務問題,如尋源采購,則是單列,某種程度上是對采購腐敗的一種制衡;生產計劃屬於供應鏈管理,而生產製造本身卻是屬於運營部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相互制衡,畢竟,「生產是老大」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流程上,生產必須受供應鏈統一控制,屬於後勤的一部分。
3. 不管你公司大小,哪怕是跟麻雀一樣大的公司,其實你也是需要供應鏈管理的,你想想供應鏈管理乾的這些事嘛!什麼公司不做計劃?你不買東西你怎麼生產?做了你不出貨嗎?出了貨,你不被客戶退貨,那不就是怪事了嗎?這不就是逆向物流嗎?!也就是說大家都在不知不覺地干供應鏈的事情,只是,你沒有有意識地把這些事情形成一個鏈條,一個體系,所以你也就是沒有供應鏈管理。其實,很簡單,只要「集成」一下就完了,這就是IBM集成供應鏈管理(ISC)的概念。
總之,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也不那麼簡單。關鍵的是,做什麼事情,這道理給搞清楚了,事兒也就不難做了。
④ 從哪邊可以查到一個上市公司的上游(既誰是供應商),下游公司
看看上市公司的報告啊,比如年報,還有招股說明書里都有,這個應該不難查的。
⑤ 如何對供應商進行管理
分成兩個部分:新供應商及常交貨供應商的管理。
1.新供應商管理:
1.1選擇新供應商後先對其進行QSA(品質體系稽核),通過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測量分析與改進四個方面確認供應商體系運行狀況;
1.2QSA通過後要求供應商送樣承認,承認合格後則在供應商進行小批量試產時對進行QPA(過程及產品稽核),過程稽核則通過供應商的控制計劃對供應商的生產過程一一確認並找出薄弱部分,要求供應商提出改善計劃;產品稽核則按其檢驗標准對其所生產出的產品進行抽樣確認;
2.常交貨供應商管理:
2.1來料品質異常處理,向供應商發出SCAR(供應商改善報告),並進行追蹤與確認;
2.2每月對供應商進行考核,考核項目主要是Q(品質)、C(價格)、D(交期)、S(服務);
2.3較差供應商現場輔導;
2.4供應商年度評估等。
⑥ 上市公司倒閉了供應商怎麼辦
只能通過法律途徑追討貨款
⑦ 上市公司的供應商名單是公開信息嗎
商業機密部分不會公開吧
⑧ 准備上市公司最怕供應商起訴嗎
會比較擔心有法律糾紛,因為要披露。但是如果不是他理虧的話,披露一兩單訴訟也是正常的,多了肯定是怕的
⑨ 公司主板上市需要供應商公司的圈套檔案嗎
你可以登錄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官方網站上查詢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信息。
以下是網站上市公司查詢頁鏈接:
該頁面公告稱:
上市公司公告進階搜尋可供搜尋自1999年4月1日起由主板及創業板上市發行人根據上市條例披露
要求而發出的公司公告、股東通函及其他公司信息(如年報及上市招股書)。請注意,由於在2002年2月15日前部份公司信息並未強制要求提交電子檔案,所
以閣下的進階搜尋結果也許未能包括該等公司信息在內。為簡化搜尋參數的輸入,請到上市公司公告簡易搜尋以搜尋最新或過去七天的上市公司文件。
⑩ 擬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再注冊一家供應商公司有什麼作用
人家整體策劃用,也用做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