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3月23日晚間上市公司十大利好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3月23日晚間上市公司十大利好

發布時間: 2021-04-21 10:04:24

❶ 比亞迪2019年度財報:凈利潤創五年新低,痛失全球新能源車銷冠

「有點受傷。」

3月31日晚間,比亞迪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該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277.39億元,同比下降1.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2億元,同比下降42.03%。

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均比上一年有所下滑。對於凈利潤下滑的原因,比亞迪方面表示,主要是行業、政策變化及本期研發費用上升影響所致。

凈利下降42.03%

一直引以為傲的新能源汽車,沒能成為救命稻草。

扉旅汽車查閱數據顯示,2019年,比亞迪實現汽車銷量46.14萬輛,同比下滑11.39%。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2.95萬輛,同比下滑7.39%。全年銷量低於預期,完成2019年65萬輛銷量目標的70.98%。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比亞迪的凈利潤增速還高達203.6%,但自第三季度以來,各方面數據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引致全年營收出現虧損。

「這可以倒逼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做出改變」。王傳福對刀片電池很自信。

不過,市場上的質疑聲卻不斷。有動力電池專家指出,刀片電池不是從材料上的突破,只是從電池結構設計上創新,可能會提高電池包之後的效率,比如提高電池包體積能量密集和質量能量密度,但對單體能量密度提高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理想汽車CEO李想也曾在微博中表示,由於磷酸鐵鋰電池在低溫環境下表現不佳,因此刀片電池最適合的還是中低端的純電動車及南方的運營車輛。

事實上,比亞迪的這把「刀」已經飛了很久,能否一戰成名,市場才是最終的「檢驗者」。

根據公司披露,即將上市的新車比亞迪「漢」,將是首款搭載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的車型,而該車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將達到605公里。

「想和別人競爭,還要走別人走過的路,那就是自尋死路。所以,必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王傳福說道。

電動車市場上的好戲,或剛剛拉開帷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今日哪些股票值得關注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❸ 今日股市最新消息3.24

一、利潤分配
1、中國石油10股派現0.2486元 凈利潤355億同比下降67% 中國石油3月23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7254.28億元,同比下降24.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5.17億元,同比下降66.9%;基本每股收益0.19元;並擬向其他股東每10股派現0.2486元(含稅)。
2、中國人壽年報擬10派4.2元 凈利增長7.7% 中國人壽3月23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113.67億元,同比增長14.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6.99億元,同比增長7.7%;基本每股收益1.22元;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4.2元(含稅)。
3、中信銀行年報凈利潤增長1% 擬10派2.12元 中信銀行3月23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451.34億元,同比增長16.37%;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1.58億元,同比增長1.15%;基本每股收益0.88元;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2.12元(含稅)。
4、中信證券2015年凈利潤198億增長75% 擬10派5元 中信證券3月23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60.13億元,同比增長91.8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8.00億元,同比增長74.64%;基本每股收益1.71元;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元(含稅)。
5、貴州茅台年報擬10派61.71元 凈利增長1% 貴州茅台3月23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26.60億元,同比增長3.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5.03億元,同比增長1.00%;基本每股收益12.34元;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1.71元(含稅)。
6、華誼兄弟年報擬10轉10派1元 業績同比增長9% 華誼兄弟3月23日晚間披露2015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74億元,同比增長62.14%;凈利潤為9.76億元,同比增長8.86%。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
7、寶信軟體年報擬10轉10派2.5元 凈利下降2.9% 寶信軟體3月23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9.38億元,同比下降3.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2億元,同比下降2.90%;基本每股收益0.847元;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及派現2.5元(含稅)。
8、西隴科學年報推10轉15派1元 業績同比增長17% 西隴科學3月23日晚間披露2015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1,352.93萬元,同比增長14.36%;實現凈利潤9079.34萬元,同比增長17.11%。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5股。
9、恆信移動年報推10轉15派1元 業績同比持平 恆信移動3月23日晚間披露2015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488.01萬元,同比下降28.84%;凈利潤1058.85萬元,同比增長0.46%。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5股。
10、金隅股份年報擬10轉10派0.3元 凈利同比下滑近17% 金隅股份3月23日晚間發布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09.25億元,同比下降0.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17億元,同比下降16.73%;基本每股收益0.42元;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及派現0.3元(含稅)。
11、凌鋼股份年報擬10轉9送1派0.2元 凌鋼股份3月23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2015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及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擬以2015年末公司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2元(含稅),派發股票股利1股(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9股。
12、海螺水泥年報擬10派4.3元 凈利下滑逾三成 海螺水泥3月23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09.76億元,同比下降1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16億元,同比下降31.63%;基本每股收益1.42元;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4.3元(含稅)。 13、招商輪船年報凈利同比增長476% 擬10派0.66元 招商輪船3月23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61.57億元,同比增長136.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4億元,同比增長476.08%;基本每股收益0.23元;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0.66元(含稅)。
二、股東減持
1、嘉麟傑股東日阪製作所減持公司3.76%股份 嘉麟傑公告,3月23日,公司收到股東株式會社日阪製作所關於減持股份的告知函,該股東於3月22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累計減持公司3128.3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76%。
2、龍韻股份股東上海領銳擬減持至多250萬股 龍韻股份3月23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股東上海領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領銳」)披露減持計劃,其出於資金需要,擬在自公告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後至6月30日期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50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75%。
3、富瑞特裝董事長減持350萬股 富瑞特裝公告,公司董事長鄔品芳於3月23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股份3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9%。
4、錦富新材股東減持260萬股 錦富新材3月23日晚間公告,股東 TB POLYMER LIMITED 於2015年6月9日至2016年3月22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26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179%。
5、掌趣科技股東葉穎濤減持1000萬股 掌趣科技3月23日晚間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葉穎濤,於3月22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掌趣科技1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6%。
6、興森科技控股股東減持1350萬股 興森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東邱醒亞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於3月22日、23日合計減持公司13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2.72%。

三、並購重組 1、*ST申科21億收購互聯網公司 實際控制人將變更 *ST申科3月23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向交易對方以15.51元/股發行1.18億股、支付現金2.64億元,共計作價21億元,收購紫博藍100%股權。
2、太極實業並購重組獲有條件通過 24日復牌 太極實業3月23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於3月23日收到中國證監會通知,經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於當日召開的2016年第20次並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審核,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自3月24日開市起復牌。
3、ST黑化資產重組獲有條件通過 24日復牌 ST黑化3月23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接到中國證監會通知,經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於3月23日召開的2016年第20次工作會議審核,公司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之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3月24日開市起復牌。

四、脫星摘帽 1、*ST華錦2015年凈利扭虧 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ST華錦3月23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09.09億元,同比下降29.6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了關於撤銷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
2、*ST海龍25日起撤銷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 *ST海龍3月23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提交的關於撤銷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申請獲得深交所審核意。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將於3月24日停牌1天,3月25日復牌並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證券簡稱變更為「恆天海龍」,證券代碼(000677)不變;股票交易日漲跌幅度限制由5%變為10%。
3、*ST美利25日起「摘帽」 更名為「美利紙業」 *ST美利3月23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提交的關於撤銷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申請已獲深交所核准同意。按照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於3月24日停牌一天,股票簡稱自3月25日開市起由「*ST美利」變更為「美利紙業」,證券代碼(000815)保持不變,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更為10%。
五、其它重要事項
1、廣電網路與同方股份合作智慧城市業務 廣電網路3月23日晚間公告稱,為加強智慧城市類業務合作,推動雙方各項業務發展,公司於3月23日與同方股份在北京簽訂《「智慧城市」業務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結成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協議有效期為兩年。
2、華策影視擬投資虛擬現實視頻製作公司 華策影視3月23日晚間公告,公司於近日與熱波(北京)網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及其原股東簽署增資協議,公司擬以自有資金640萬元向熱波科技增資,增資完成後公司持有熱波科技8.60%的股權。
3、龍建股份中標海外8.14億元工程項目 龍建股份3月23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孟加拉共和國政府派拉橋(勒布卡里)建設項目處長辦公室的中標通知書,公司成為「跨派拉河1470米長派拉橋(勒布卡里橋),包括巴里薩爾-帕圖卡里公路26公里處的引道、護堤和相關工程 (N-8)」 項目的中標人,工程總價摺合人民幣81369.14萬元。
4、瑞豐光電發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案 瑞豐光電3月23日晚間披露2016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案),公司擬向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總計不超過2468萬股,約占計劃簽署時公司股本總額的9.8%,股票的授予價格為5.71元/股。
5、捷成股份加碼投資5億元 獲得星紀元影視控股權 捷成股份3月23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5.25億元購買星紀元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5%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公司合計持有星紀元55%的股權(公司曾於2015年2月、8月分別收購星紀元5%、25%的股權),星紀元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6、游久游戲股東劉亮、代琳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游久游戲3月23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股東劉亮、代琳於3月22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劉亮、代琳在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後未及時履行報告、公告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❹ "個股今天大漲晚間上市公司又發布重大利好"是什麼意思

說明市場已經提前有了預期,說的不好聽一點,可能有人提前得知消息

❺ 最近股市有大的波動嗎

資金的供需決定了股市的運行規律,買的資金多於賣的就漲,賣的多於買的就跌,而在一個趨勢內因為一個大利空消息賣資金長期大於買資金,那這個較長的時間內都會是下跌行情。 股市近期一直是大波動狀況。 下周大盤如果量能繼續維持放大狀態,大盤有繼續挑戰3950的機會,但是如果出現縮量下跌就不樂觀了,建議逢高出局規避風險。 大盤24日暴漲,而多數散戶套在5000點上方,這10%的漲幅不足以使這些人出逃的,大多數深套散戶都不會選擇賣出,現在的量能不能夠簡單的認為機構進來了等片面的認識,現在新老基金之間的搏弈非常復雜,新基金被迫建倉,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漸吐出籌碼邊打邊撤逐漸降低倉位以規避大小非的壓力,24日盤面曾經有過一波幅度很大的殺跌,在利好消息帶來的巨大的瘋狂資金面前能夠把大盤打低這么多的絕對不是那些炒短線的散戶和游資能夠辦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減持所為。而之前晚上公布印花稅降了,有可能為機構和大小非再次出貨帶來利好。看習慣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歡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願意去分析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不想去承認的風險部分,不過該說的我還是要說,可以做為朋友們的參考,採納與否可以自己抉擇。這次的政策不排除後續可能還會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風險我們卻仍然得關注,導致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資金和巨額增發,不是印花稅,大小非解禁資金已經遠遠超過了主力資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資金能夠選擇的只有逐漸降低倉位,這樣他們的損失會相對來說小些。而印花稅的下調很多人認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變股市運行軌跡使行情反轉,但是這種想法有點片面,印花稅給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有2000個億就很不錯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兌現的資金量近3萬億,這相當於整個市場主力資金的規模,而這只是開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資金量還要以幾倍的數量進入流通市場,而大小非才是根本問題,最關鍵的是本來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錢來解決,就算由中央來解決這么巨大的資金中央也很難承受得起! 有專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個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稅,現在已經做了,不過前面也分析了2000億的資金量不足以支撐起近3萬億的大小非 二、將國有限售流通股劃歸社保基金,令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國有限售股的擁有人數數量眾多,資金量巨大,如果國家出政策強行將這類股劃到社保基金阻止這類股權人套現,那國家怎麼解決和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如果是讓社保基金以購買的形式收購這類資金,又存在錢遠遠不夠的問題) 三、效仿香港特區政府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成立平準基金(需要錢呀) 四、效仿美聯儲向證券公司等投資機構直接國家注資,擴大市場對股票的需求(還是需要錢呀,維持社會平穩運行本來就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讓國家用財政收入來救股市不太現實) 所以說在有真正的解決大小非問題的措施政策出現前,主力會看得很清楚的,實質問題不解決,還是會導致主力資金在大小非的逐漸的拋壓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經出來了,就要順短時間內的勢而為,對機構來說拉高出貨才是明智的,大資金投資股市也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當長期的股東。所以印花稅現在建議暫時看成主力機構拉高出貨的一個利好消息吧,在實質性政策出來前,主力都會對大小非一直處於警覺狀態,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資金死得越慘。 而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轉折點。擊穿3000點後引發了一波抄底資金來抄底,但是不要忘了上次擊穿3300~3400點時多方曾經佔了絕對的短期優勢,最後的結果還是以主力借假利好消息拉高出貨了,這符合主力的出貨特徵。而在降稅政策的刺激下,短線資金進入瘋狂狀態,之前我多次提及的大盤20日均線,在瘋狂的資金面前輕松夠收復20日均線並站穩走高突破了30日均線,後市只要能夠守住30均線,在資金慣性的作用下大盤還有沖擊3920的機會。但是如果沖擊該點位失敗,請注意逢高減倉了,要防止短線資金的獲利回吐和機構再次拋售籌碼和大小非的綜合壓力。投資者可以根據反彈的力度選擇逢高減倉的點位,大盤反彈乏力的時候就是出局的時候。 如果周一周二能夠守住30日均線還有機會,守不住,可能再次考驗3000!請注意減倉迴避風險。 而20號晚間政監會突然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姚剛副主席發布對《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對倍受市場關注的股改限售股解禁進行規范。而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的觀點基本上把該意見的作用概括出來了,該意見只能帶來短期的反彈而不是轉,因為這意見有兩大缺陷,1、若想一個月拋售0.99%解禁股,就可以規避這個限制,而一個月0.99%一年就是11.88%,遠遠超過了之前的5%限制。2、如果股東找人在大宗市場接,然後馬上去A股市場,就可以迴避這個指導意見了。所以這樣的規定是中長期大利空。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在該公司的年報和半年報公告前30日內不得轉讓解除限售股存量股份的意見表面上好象是限制其轉讓,其實是掩護大小非,在年報和半年報前30日如果大小非減持會被記入報表,使大小非的減倉行動暴露,而在年報出來後到半年報之間有個1季度報,也就是說有3個月的時間無法通過報表監督大小非的解禁,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小非的減倉起到了掩護作用。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空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❻ 證監會深夜發什麼重磅

20日晚間22:39分,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市場迎來第三份資管規則。

這給市場吃了顆「定心丸」,將此前的預期和困擾等不確定因素變成了確定:一方面,允許發行老產品投新資產、明確公募產品可以適當投非標以及估值方法上的適當妥協,都釋放了利好信號;另一方面,嚴禁期限錯配、嚴禁開展資金池業務以及打破剛性兌付,去杠桿防風險仍為主題。政策並非大放鬆更不意味著完全轉向。

新規將影響到全市場近47萬億資金規模,市場人士預計新規細則出台有助於新產品的加速推出,理財產品規模的下行勢頭也有望改善。同時,新產品的加速推出有助於改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流動性。

證監會明確資管業務十大變化

具體來看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的哪些重要變化。

一是統一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等各類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監管規則,消除監管套利,所有從事私募業務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都要經過批准,原先期貨資管子公司是協會備案的,應該會進行調整。

二是允許投資非標資產。因此券商應該可以投資非標,期貨公司原來不可投資非標,現在應該也不可以,基金公司母公司與子公司因為有禁止同業競爭的要求,因此可能維持原狀,而且母公司專戶還有其他禁止性規定。

三是投資非標要求設置專崗負責投後管理,信息披露。杠桿率完全適用資管新規的杠桿率,包括分類標准,所以此前混合類1:1的杠桿率現在放鬆到2:1;此前私募股權2:1的杠桿率,現在需要執行1:1。

四是業績報酬不能超過60%,資管新規表述是可以收取合理的業績報酬。

五是雙20%的限制要求,相比公募的雙10%稍微放鬆一些。但此項規定屬於全新規定。而且這里不局限於證券,包括非標也受20%限制。專業投資者且體量在3000萬以上可以例外,上層資管計劃進行一層嵌套情況下,是否會穿透識別這里20%有待確認。

六是允許自有資金參與資管計劃,但份額不超過20%。這個和當前券商的風控指標基本一致。機構極其下設機構(含員工)自有資金投資占總份額不超過50%;但和銀保監會比差異明顯,銀保監會禁止銀行自有資金參與銀行理財。

七是開放式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開放推出期內,需要不低於10%比例的資產為7個工作日可變現資產,進一步對私募資產管理計劃的流動性進行設限。銀保監會的要求開放式理財產品(包括公募和私募)應當持有不低於該理財產品資產凈值5%的現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和政策性金融債券。

八是就關聯交易做了詳細規定。分為兩種情形進行了規范,一是如果是投資關聯方發行或承銷的證券,可以做,但需要建立防火牆,防範利益沖突;二是不得為關聯方提供融資(證券之外的融資,比如非標債權、非上市股權、股票質押等);銀保監會規定:商業銀行不得以理財資金與關聯方進行不正當交易、利益輸送、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包括但不限於投資於關聯方虛假項目、與關聯方共同收購上市公司、向本行注資等;相對並沒有完全禁止提供其他形式的融資。

九是不得隨意創設收益權。這意味著只能法律法規明確的收益權才是合規,對行業的慣例影響非常大。

十是強制託管。原則規定了強制獨立託管的要求,同時考慮到單一資管計劃的特徵,允許委託人與管理人約定不作獨立託管,但要雙方合意並且充分風險揭示。

一行兩會對資管業務的細化安排全部出齊,一起看看有哪些關鍵點?

關鍵點一:降低理財產品購買門檻等利好銀行

此前發布的資管新規對合格投資者進行了更嚴格的限定,本次發布的《辦法》徵求意見稿將單只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 1 萬元,降低了理財產品購買門檻,有助於提高理財在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相對吸引力,擴大銀行理財客戶范圍、吸引資金流入理財資金池,緩解商業銀行的負債端壓力。

關鍵點二:公募資管產品可投非標和股票

公募資產管理產品除主要投資標准化債權類資產和上市交易的股票外,還可以適當投資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但應當符合關於非標投資的期限匹配、限額管理、信息披露等監管規定。在過渡期結束後,對於因特殊原因而難以回表的存量非標債權資產,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權類資產,經報監管部門同意,商業銀行可以採取適當安排,穩妥有序處理。

華泰證券(601688,股吧)宏觀研究李超認為,這給了銀行處理此類資產更大的空間,對於無法回表的長久期非標債權類資產來說,銀行不必要發行對等久期的理財產品來對接,同時也解決了一些股權投資確實無法滿足表內監管要求無法回表的問題。這降低了市場對理財細則可能沖擊市場的擔憂,對銀行形成實質性利好。

中金固收分析師張繼強表示,實踐當中,很多公募新產品報備的過程中,不批准其買入非標。當下,在防風險、去杠桿的過程中,資管新規等政策導致了較大的融資渠道缺口。而就算是海外市場,其實資管產品也可以投資一定的另類資產。因此,正視現實,疏導堵並重可能是更好的處理方案,有助於減輕理財面臨的轉型難度。

金融監管研究院院長孫海波表示,未來公募產品可以自行設定投資非標,只需要保留5%的現金或利率債。這點是和過去三個月整個市場的預期差異較大,也是為了防範接下來社融進一步塌陷的最核心的舉措。一家銀行發行的理財仍然受限於總量4%和35%的比例限制,但單個公募產品投非標比例沒有設限制,大幅度提供了公募投非標的可行性。未來成立資管子公司的商業銀行,其子公司的投資非標比例限制會另行規定,這里延續的4%和35%僅僅適用於尚未成立資管子公司的商業銀行。

在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看來,盡管理財產品可以投一部分非標,但是投資比例仍有較強限制,在期限匹配和集中度也有具體要求。因此從這一點來看,利好其實有限。他表示,資管新規大的原則和方向沒有變,監管層整治理財市場亂象的決心沒有變,銀行業面臨的未來激烈競爭的格局沒有變。

關鍵點三: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投資新資產

過渡期內,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投資新資產,優先滿足國家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建設續建項目以及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但老產品的整體規模應當控制在《指導意見》發布前存量產品的整體規模內,且所投資新資產的到期日不得晚於2020年底。

張繼強認為,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投資新資產是重大放鬆。銀行理財面臨的問題無非是老產品如何化解,新產品如果啟動。但這里沒有提出新產品的類似,不過根據國家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建設續建項目,似乎非標也算在其中。凡事帶上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顯得正義感、合理性高多了。

孫建波指出,這里新資產不局限於標准化資產,從通知的表達含義看包括非標資產。也就是只要總得非標資產規模不增加,且新增非標期限不超過2020年底,就可以在老資產池中新增加非標投資。這也是對過渡期相對最寬松的解釋口徑。

關鍵點四:公募理財產品可投資股票型基金

同時按照分類管理的原則,資管新規已經明確了公募產品可投資股票。現行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制度規定公募理財產品只能投資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新規放開了相關限制,允許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投資各類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這意味著,公募理財產品也可以投資股票型基金。

一位市場人士表示,實際上,此前私募理財產品和公募理財產品也是可以投資於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這一點並沒有實際的變化。而從占理財產品凈資產的比例來看,相比過去反而收窄了,「在實際操作中,過去銀行公募理財產品可以通過委外渠道,讓產品的管理人配置股票基金,比例上不超過凈資產的20%。」

以前銀行公募理財產品配置股票基金需要信託或者券商通道,現在至少從字面上看,銀行理財可以直接投資股票基金了。

關鍵點五:類貨幣理財允許使用攤余成本法

要求理財產品堅持公允價值計量原則,鼓勵以市值計量所投資資產;但允許符合條件的封閉式理財產品採用攤余成本計量;過渡期內,允許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在嚴格監管的前提下,暫參照貨幣市場基金估值核算規則,確認和計量理財產品的凈值。

同時,允許金融機構發行半年期以上定開產品,此類產品只要底層資產久期不超過封閉期1.5倍就可以用攤余成本法,孫建波認為這是對整個資管新規關於標准化產品市值法估值最大的讓步。

孫建波指出,開放式產品中允許銀行發行現金管理類產品,且允許此類產品用攤余成本法進行估值,額外配以影子定價。但並沒有明確影子定價和攤余成本法之間的偏離度是多少,如果超過偏離度如何處理。投資范圍也沒有明確限制在證監會的貨幣基金範圍。

李超表示,過渡期類貨幣理財允許使用攤余成本法有望降低其凈值的波動,能夠增大其吸引力,有助於銀行吸收貨幣理財產品。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明明對資管新規補充《通知》點評稱,此次《通知》規定,在過渡期內,封閉期在半年以上的定期開放式產品投資以收取合同現金流量為目的並持有到期的債券,可使用攤余成本計量,但定期開放式產品持有資產組合的久期不得長於封閉期的1.5倍。相關舉措將大大緩解商業銀行在過渡期內負債流失壓力。此外,監管層為了進一步降低商業銀行的負債荒局面,加速了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對貨幣基金的替代過程,同意該類產品參照貨幣市場基金的「攤余成本+影子定價」方法進行估值,因此,預計未來貨幣基金規模將會進一步收縮。

關鍵點六:鼓勵非標回表

央行通知明確鼓勵非標資產回表,包括期限特別長的PPP,其他明股實債,或者其他非標回表障礙有:資本充足率、單一授信集中度、MPA打分受影響、狹義貸款規模不夠等。

孫建波認為,央行的通知預示著未來回表都將會進行特殊化處理,至少從監管指標上掃清非標回表的障礙。目前很難判斷具體採取哪些更多措施鼓勵非標回表,預計至少上述4項措施可能會考慮。

關鍵點七:打破剛兌,強調買者自負賣者有責

新規規定,商業銀行接受投資者委託,按照與投資者事先約定的投資策略、風險承擔和收益分配方式,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投資者支付收益、不保證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同時實行凈值化管理。

同時,證監會也要求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經營機構勤勉盡責,堅持客戶利益至上。審慎經營,確保業務開展與資本實力、管理能力及風險控制水平相適應,創新活動須依法進行。禁止剛性兌付。

普益標准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一旦「剛兌」產品大量退出市場,因青睞「剛兌」而選擇銀行理財的客戶,此後很可能會轉移至其它更具投研能力的資管機構。在資管行業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未來銀行資管將不得不重視客戶需求分析,並基於客戶的不同需求,研發與之需求相匹配的不同類型理財產品。

該報告指出,當前銀行理財客戶呈現三大需求特徵,從流動性需求看,流動性越強,客戶對收益的要求越低,在流動性需求愈發強烈的背景下,類貨幣基金產品或將成為市場主流;從投資規模需求看,低門檻產品仍是市場主流;從風險偏好需求看,受資管新規影響,投資低風險產品的客戶將逐步分流至其它領域。

關鍵點八:最嚴穿透標准,去杠桿仍是主線

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對理財業務實行穿透式監管,向上識別理財產品的最終投資者,向下識別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並對理財產品運作管理實行全面動態監管。

同時,在打破剛性兌付的同時,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還堅持了資管新規的解決期限錯配、去除資金池運作和解決多層嵌套等原則,是資管新規的延續。

李超認為,目前市場部分投資者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和我國經濟增速下行背景下金融去杠桿存在邊際緩和概率,此時出台理財業務管理辦法意味著金融去杠桿仍在途中。

孫海波表示,從銀行理財的角度來看,已經逐漸形成有效閉環,從2017年5月開始對資產穿透登記的要求到2018年10月起登記投資者信息,銀行理財登記託管中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信息、投資資產信息、理財投資者信息以及理財從業人員信息等內容進行登記,已經初步實現了理財產品的全國集中統一登記和「全流程、穿透式」的產品信息報送,實現了覆蓋理財產品上下游、全生命周期的監管。

穿透是未來監管嚴查的重點,基礎設施的前期布局已經將系統基本落地完成,將會作為日後針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進行監管處罰的尚方寶劍。近期北京銀監局對轄內兩家信託公司開出罰單。就是針對「向上穿透違規」和「向下穿透違規」的兩個案例。

銀保監會至此開始執行史上最嚴的穿透標准,甚至比證監會此前的標准更加嚴格!

關鍵點九:設置了過渡期,作「新老劃斷」柔性安排

關於過渡期的時間區間,自該辦法發布實施後至2020年12月31日。過渡期內,商業銀行新發行的理財產品應當符合本辦法規定;對於存量理財產品,商業銀行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存量理財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的整體規模內,並有序壓縮遞減。

同時,商業銀行應當制定本行理財業務整改計劃,明確時間進度安排和內部職責分工,經董事會審議通過並經董事長簽批後,報送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認可,同時報備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監督指導商業銀行實施整改計劃,對於提前完成整改的商業銀行,給予適當監管激勵;對於未嚴格執行整改計劃或者整改不到位的商業銀行,適時採取相關監管措施。過渡期結束之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新規進行全面規范(因子公司尚未成立而達不到第三方獨立託管要求的情形除外),商業銀行不得再發行或者存續不符合新規規定的理財產品。

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在有序壓縮存量尚不符合新規規定的產品整體規模的前提下,允許存量尚不符合新規規定的產品滾動續作,且不統一限定整改進度,允許機構結合自身情況有序規范,逐步消化,實現新舊規則的平穩、有序銜接。過渡期結束後,對於確因特殊原因難以規范的存量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以及未到期的存量非標准化股權類資產,經證監會同意,採取適當安排妥善處理。

李超團隊分析,商業銀行未按每年三分之一進行硬性規定,而是允許銀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財業務整改計劃,經董事會審議通過並經董事長簽批後,報監管部門認可。這種方式更有利於銀行根據自身情況,穩妥安排老產品,有序發行新產品。另外,對於提前完成整改的銀行,監管部門給予適當監管激勵,而對於未嚴格執行或者整改不到位的銀行,則適時採取相關監管措施。這表明新規的靈活調整並不意味著徹底的放鬆,監管部門在監督指導方面同樣是獎懲分明。

關鍵點十:影響全行業47萬億資金

根據銀保監會公布數據,截至6 月末,銀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余額為21 萬億元,環比 5月末下降1.18 萬億元,同業理財規模和佔比也持續下降。

截至2018年6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合計25.91萬億元,其中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約 14.92萬億元,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約10.83萬億元,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約1600億元。

這意味著此次新規將對47萬億元的資金市場產生影響。

央行相關人士明確表示,此次對資管新規的突破或修改,不是「大放水」,而是明確資管新規執行中的一些模糊認識,對金融機構存在疑惑或把握不到位的具體細節,進行詳細解釋和說明。

也有市場人士分析,資管新規的大方向和主要精神沒有改變,要保持政策執行的穩定和定力的決心沒有變,但是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市場環境也發生較大改變,執行過程中也出現過嚴的現象,因此監管從實際出發對細節做了一些明確,在大環境面前既要保持定力又要把握節奏和力度。

「過渡期內,有些金融機構在整改過程中特別著急,恨不得一年就到位,但是投資者需要逐漸適應,新產品的開發設計也需要時間。因此,監管政策要為新產品發行創造有利環境,以確保新舊交替過程中產品能夠順利發行,實現平穩過渡。」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過渡期結束後由於特殊原因而難以回表的存量非標資產,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權類資產。新的執行通知中表示,經金融監管部門同意,可採取適當安排妥善處理的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金融機構的合規壓力。」

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實際上,這些細則並非對資管新規進行了「放鬆」,而是為了解決資管新規過渡期內面臨的一些問題。過渡期結束後,或將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新的監管方法。

來源:和訊名家

❼ 股票什麼時候回彈

資金的供需決定了股市的運行規律,買的資金多於賣的就漲,賣的多於買的就跌,而在一個趨勢內因為一個大利空消息賣資金長期大於買資金,那這個較長的時間內都會是下跌行情。
下周大盤如果量能繼續維持放大狀態,大盤有繼續挑戰3950的機會,但是如果出現縮量下跌就不樂觀了,建議逢高出局規避風險。
大盤24日暴漲,而多數散戶套在5000點上方,這10%的漲幅不足以使這些人出逃的,大多數深套散戶都不會選擇賣出,現在的量能不能夠簡單的認為機構進來了等片面的認識,現在新老基金之間的搏弈非常復雜,新基金被迫建倉,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漸吐出籌碼邊打邊撤逐漸降低倉位以規避大小非的壓力,24日盤面曾經有過一波幅度很大的殺跌,在利好消息帶來的巨大的瘋狂資金面前能夠把大盤打低這么多的絕對不是那些炒短線的散戶和游資能夠辦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減持所為。而之前晚上公布印花稅降了,有可能為機構和大小非再次出貨帶來利好。看習慣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歡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願意去分析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不想去承認的風險部分,不過該說的我還是要說,可以做為朋友們的參考,採納與否可以自己抉擇。這次的政策不排除後續可能還會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風險我們卻仍然得關注,導致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資金和巨額增發,不是印花稅,大小非解禁資金已經遠遠超過了主力資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資金能夠選擇的只有逐漸降低倉位,這樣他們的損失會相對來說小些。而印花稅的下調很多人認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變股市運行軌跡使行情反轉,但是這種想法有點片面,印花稅給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有2000個億就很不錯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兌現的資金量近3萬億,這相當於整個市場主力資金的規模,而這只是開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資金量還要以幾倍的數量進入流通市場,而大小非才是根本問題,最關鍵的是本來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錢來解決,就算由中央來解決這么巨大的資金中央也很難承受得起!
有專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個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稅,現在已經做了,不過前面也分析了2000億的資金量不足以支撐起近3萬億的大小非
二、將國有限售流通股劃歸社保基金,令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國有限售股的擁有人數數量眾多,資金量巨大,如果國家出政策強行將這類股劃到社保基金阻止這類股權人套現,那國家怎麼解決和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如果是讓社保基金以購買的形式收購這類資金,又存在錢遠遠不夠的問題)
三、效仿香港特區政府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成立平準基金(需要錢呀)
四、效仿美聯儲向證券公司等投資機構直接國家注資,擴大市場對股票的需求(還是需要錢呀,維持社會平穩運行本來就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讓國家用財政收入來救股市不太現實)
所以說在有真正的解決大小非問題的措施政策出現前,主力會看得很清楚的,實質問題不解決,還是會導致主力資金在大小非的逐漸的拋壓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經出來了,就要順短時間內的勢而為,對機構來說拉高出貨才是明智的,大資金投資股市也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當長期的股東。所以印花稅現在建議暫時看成主力機構拉高出貨的一個利好消息吧,在實質性政策出來前,主力都會對大小非一直處於警覺狀態,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資金死得越慘。

而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轉折點。擊穿3000點後引發了一波抄底資金來抄底,但是不要忘了上次擊穿3300~3400點時多方曾經佔了絕對的短期優勢,最後的結果還是以主力借假利好消息拉高出貨了,這符合主力的出貨特徵。而在降稅政策的刺激下,短線資金進入瘋狂狀態,之前我多次提及的大盤20日均線,在瘋狂的資金面前輕松夠收復20日均線並站穩走高突破了30日均線,後市只要能夠守住30均線,在資金慣性的作用下大盤還有沖擊3920的機會。但是如果沖擊該點位失敗,請注意逢高減倉了,要防止短線資金的獲利回吐和機構再次拋售籌碼和大小非的綜合壓力。投資者可以根據反彈的力度選擇逢高減倉的點位,大盤反彈乏力的時候就是出局的時候。 如果周一周二能夠守住30日均線還有機會,守不住,可能再次考驗3000!請注意減倉迴避風險。

而20號晚間政監會突然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姚剛副主席發布對《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對倍受市場關注的股改限售股解禁進行規范。而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的觀點基本上把該意見的作用概括出來了,該意見只能帶來短期的反彈而不是轉,因為這意見有兩大缺陷,1、若想一個月拋售0.99%解禁股,就可以規避這個限制,而一個月0.99%一年就是11.88%,遠遠超過了之前的5%限制。2、如果股東找人在大宗市場接,然後馬上去A股市場,就可以迴避這個指導意見了。所以這樣的規定是中長期大利空。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在該公司的年報和半年報公告前30日內不得轉讓解除限售股存量股份的意見表面上好象是限制其轉讓,其實是掩護大小非,在年報和半年報前30日如果大小非減持會被記入報表,使大小非的減倉行動暴露,而在年報出來後到半年報之間有個1季度報,也就是說有3個月的時間無法通過報表監督大小非的解禁,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小非的減倉起到了掩護作用。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空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❽ 最新公告透露重大利好 哪些股票今日有望漲停

今日,以下14隻股票有望漲停。

小商品城推出「義品牌」戰略 打造電商+金融生態圈

小商品城(600415)4月12日晚間公告,公司下屬浙江義烏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義烏購」)4月11日舉辦了「義品牌」上線新聞發布會,正式推出「義品牌」戰略。
「義品牌的啟動,不僅讓小商品城、義烏購的互聯網+電商擁有了完整的電商生態圈,又能以此為契機,將小商品城的金融生態圈連接。」義品牌啟動儀式上,小商品城董事長金方平表示。在他看來,義品牌戰略的實施,對於義烏購的發展意義重大,能夠有效推動義烏購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電商生態圈。
主業不振瑞豐高材募資15億切入供應鏈金融

PVC行業產能過剩導致瑞豐高材(300243)主業凈利不斷下滑,4月12日晚間瑞豐高材發布定增預案,擬募資15億元投入商業保理項目建設,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股票將於4月13日開市起復牌。
瑞豐高材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1.98億股,發行價格為7.56元/股,發行對象為公司控股股東周仕斌及其一致行動人張琳、王功軍,以及海富資本。其中,周仕斌及其一致行動人張琳、王功軍合計認購比例為42.29%;海富資本認購比例為57.71%。
勁嘉股份年報擬10送4轉6派1.5元凈利增長21%

勁嘉股份(002191)4月12日晚間發布2014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3.23億元,同比增長8.7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8億元,同比增長21.3%。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4股轉增6股,並派發現金紅利1.5元。
健盛集團去年凈利同比增長2% 擬10送5派4.5元

健盛集團(603558)4月12日晚間披露2014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億元,同比增長15.5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02.84萬元,同比增長2.11%;基本每股收益1.28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5元(含稅),同時以未分配利潤每10股送5股(含稅).
中國巨石料一季凈利同比增長630%-680%

中國巨石(600176)周日下午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201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將同比增長630%-680%,2014年同期公司實現凈利潤2434.17萬元。
金輪股份9.4億並購森達裝飾涉足不銹鋼裝飾業

金輪股份(002722)4月12日晚間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以9.4億元的價格,收購海門市森達裝飾材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公司股票將於13日復牌。
福耀玻璃一季度凈利5.79億同比增23%

福耀玻璃 (600660)4月12日晚間披露2015年一季報,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24億元,同比增長11.0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9億元,同比增長22.67%;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國禎環保預中標合肥第一座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

國禎環保(300388)4月12日晚間發布預中標公告,公司近日成為合肥清溪凈水廠PPP招標項目的預中標(成交)人。
據悉,合肥市清溪凈水廠PPP項目是合肥市首批採用PPP模式公開招標的項目,也是合肥市第一座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招標人為合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項目設計規模20萬噸/日,工程總投資約5.3億元。
國禎環保表示,若公司能夠簽訂正式項目合同並順利實施,將對公司2015年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百大集團去年凈利1.56億同比增28%

百大集團(600865)4月12日晚間披露2014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0.52億元,同比下降14.7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27.58%;基本每股收益0.41元。
特變電工籌劃分拆下屬公司至港交所上市明日停牌

特變電工(600089)4月12日晚間公告,因公司正在籌劃將下屬公司分拆至香港聯交所發行H股並上市的重大事項,經申請,公司股票於4月13日停牌一天。公司承諾在七屆十二次董事會上確定是否進行上述重大事項,於4月14日公告並復牌。
天齊鋰業2014年凈利1.31億同比增長168%

天齊鋰業(002466)4月12日晚間發布的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14.22億元,同比增長33.1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168.31%,扣非後凈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651.45%。基本每股收益0.54元/股。
當升科技聯姻中鼎高科同產業鏈多領域發展

報告顯示,中鼎高科是一家從事多工位精密旋轉模切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輕資產高新技術企業,賬面資產較少,主營業務持續增長,效益穩定上升,產品市場空間廣闊。
久其軟體6億展開收購 華夏電通將曲線上市

終止IPO之路的華夏電通將實現曲線上市。久其軟體(002279)4月12日晚間公告,擬以6億元的交易對價,收購視訊應用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華夏電通,後者曾於2013年6月申報IPO。公司股票4月13日復牌。
重組預案顯示,久其軟體擬向栗軍等46名自然人、蘇州易聯、達晨銀雷及辰光致遠,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合計持有的華夏電通100%股權。6億元交易對價中,9000萬元以現金支付,5.1億元以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支付,發行股份價格為32元/股。
特發信息4.4億並購兩家電子企業 涉足軍工領域

特發信息(000070)4月12日晚間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以4.4億元的價格購買深圳東志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和成都傅立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司股票將於13日復牌。
截至2014年末,經評估,深圳東志100%股權的評估值為2.17億元,成都傅立葉100%股權的評估值為2.56億。經協商,深圳東志的交易作價為1.9億元,成都傅立葉交易作價為2.5億元,交易總額合計4.4億元。(展恆基金網 www.myfund.com)

❾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能到6000點

這個要看國內國際的經濟是否回暖,市場上是不少資金,中級反彈,目標3800--4200點!周一工行解禁將考驗機構的操作方向,如有大跌可大膽介入績優股,做完這一波反彈!
從資金流上觀察,主流資金真正開始進場的時間在3月25日,而後的密集進場時間在4月3日。前者是主流基金護盤性質的進場,資金流向金融、能源、交通運輸等板塊。但由於一季報時間差,這類個股的同級第II段回壓顯示出的倉位變化是減倉的,因此,不少投資者認為基金還在持續減倉。事實上,那隻是以退為進的一種方式。而4月3日開始進場的資金以券商類最為明顯,看一下本輪龍頭品種太平洋量價關系,應該能明晰一些道理。可我們很多人處於煎熬中,已經被中石油破發所帶動的股指下行擾亂了思維。限制大小非交易的規則出台,又被看空者歪曲解讀。因此,4月21日高開後的慘烈殺跌,令不少人割在了絕對地板價。
細級別結構已經宣示了4月8日高點3656.96下行,是某一級的末段。因此,無論是哪種結構,在時間價格平衡的終限位2985±5之前,都會有一個強力的回拉。令我們感到疑惑的是,2990.79點原始上行點並非推動,因此這里也不排除為某級第4上行的可能,但如此一來,即使後面還有個短多盤獲利回吐的第5下行,也不足以再創新低。從操作層面上講,此次的上行並非歷史上的"6·24",或許與"5·19"相類同更為貼切。
深綜指波動推演行情
本輪調整深綜指結構最為清晰,始自去年10月8日高點1567.74,首輪A段止於去年11月29日的1212.14點,這段走勢絕對非推動下行。而最害人的B段是個擴張B,止於1月15日的1584.40點。C段慘烈下跌歷時64天,第C-(5)-V止於871.34點。C段完整五推動結束後,871.34點結構兩相向推動節點自然就是轉折點了。此後,應判定為新生上行推動段之初段上行。
深綜指自1月15日1584.40點下行,歷時64個交易日。為何時間價格平衡點落於875±5點,而不是855±5點?從輪中輪來看,下行64日於輪中輪之周天不足三周天,下行速率22.5/24得每格0.9375天,行至69格時(69×0.9375)為64.6875,期間時間間隔為65日,其時涵蓋其中。時間價格平衡點優先於周天節點,且波動結構至此亦為第C-(5)-V結束點,故而產生轉折。
個股關注:中國平安,津濱發展,國陽新能.山推股份.

❿ 反彈還是反轉 A股能上5000點么

只是反彈要上5000點有點困難。 資金的供需決定了股市的運行規律,買的資金多於賣的就漲,賣的多於買的就跌,而在一個趨勢內因為一個大利空消息賣資金長期大於買資金,那這個較長的時間內都會是下跌行情。 下周大盤如果量能繼續維持放大狀態,大盤有繼續挑戰3950的機會,但是如果出現縮量下跌就不樂觀了,建議逢高出局規避風險。 大盤24日暴漲,而多數散戶套在5000點上方,這10%的漲幅不足以使這些人出逃的,大多數深套散戶都不會選擇賣出,現在的量能不能夠簡單的認為機構進來了等片面的認識,現在新老基金之間的搏弈非常復雜,新基金被迫建倉,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漸吐出籌碼邊打邊撤逐漸降低倉位以規避大小非的壓力,24日盤面曾經有過一波幅度很大的殺跌,在利好消息帶來的巨大的瘋狂資金面前能夠把大盤打低這么多的絕對不是那些炒短線的散戶和游資能夠辦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減持所為。而之前晚上公布印花稅降了,有可能為機構和大小非再次出貨帶來利好。看習慣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歡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願意去分析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不想去承認的風險部分,不過該說的我還是要說,可以做為朋友們的參考,採納與否可以自己抉擇。這次的政策不排除後續可能還會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風險我們卻仍然得關注,導致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資金和巨額增發,不是印花稅,大小非解禁資金已經遠遠超過了主力資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資金能夠選擇的只有逐漸降低倉位,這樣他們的損失會相對來說小些。而印花稅的下調很多人認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變股市運行軌跡使行情反轉,但是這種想法有點片面,印花稅給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有2000個億就很不錯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兌現的資金量近3萬億,這相當於整個市場主力資金的規模,而這只是開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資金量還要以幾倍的數量進入流通市場,而大小非才是根本問題,最關鍵的是本來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錢來解決,就算由中央來解決這么巨大的資金中央也很難承受得起! 有專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個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稅,現在已經做了,不過前面也分析了2000億的資金量不足以支撐起近3萬億的大小非 二、將國有限售流通股劃歸社保基金,令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國有限售股的擁有人數數量眾多,資金量巨大,如果國家出政策強行將這類股劃到社保基金阻止這類股權人套現,那國家怎麼解決和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如果是讓社保基金以購買的形式收購這類資金,又存在錢遠遠不夠的問題) 三、效仿香港特區政府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成立平準基金(需要錢呀) 四、效仿美聯儲向證券公司等投資機構直接國家注資,擴大市場對股票的需求(還是需要錢呀,維持社會平穩運行本來就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讓國家用財政收入來救股市不太現實) 所以說在有真正的解決大小非問題的措施政策出現前,主力會看得很清楚的,實質問題不解決,還是會導致主力資金在大小非的逐漸的拋壓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經出來了,就要順短時間內的勢而為,對機構來說拉高出貨才是明智的,大資金投資股市也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當長期的股東。所以印花稅現在建議暫時看成主力機構拉高出貨的一個利好消息吧,在實質性政策出來前,主力都會對大小非一直處於警覺狀態,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資金死得越慘。 而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轉折點。擊穿3000點後引發了一波抄底資金來抄底,但是不要忘了上次擊穿3300~3400點時多方曾經佔了絕對的短期優勢,最後的結果還是以主力借假利好消息拉高出貨了,這符合主力的出貨特徵。而在降稅政策的刺激下,短線資金進入瘋狂狀態,之前我多次提及的大盤20日均線,在瘋狂的資金面前輕松夠收復20日均線並站穩走高突破了30日均線,後市只要能夠守住30均線,在資金慣性的作用下大盤還有沖擊3920的機會。但是如果沖擊該點位失敗,請注意逢高減倉了,要防止短線資金的獲利回吐和機構再次拋售籌碼和大小非的綜合壓力。投資者可以根據反彈的力度選擇逢高減倉的點位,大盤反彈乏力的時候就是出局的時候。 如果周一周二能夠守住30日均線還有機會,守不住,可能再次考驗3000!請注意減倉迴避風險。 而20號晚間政監會突然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姚剛副主席發布對《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對倍受市場關注的股改限售股解禁進行規范。而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的觀點基本上把該意見的作用概括出來了,該意見只能帶來短期的反彈而不是轉,因為這意見有兩大缺陷,1、若想一個月拋售0.99%解禁股,就可以規避這個限制,而一個月0.99%一年就是11.88%,遠遠超過了之前的5%限制。2、如果股東找人在大宗市場接,然後馬上去A股市場,就可以迴避這個指導意見了。所以這樣的規定是中長期大利空。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在該公司的年報和半年報公告前30日內不得轉讓解除限售股存量股份的意見表面上好象是限制其轉讓,其實是掩護大小非,在年報和半年報前30日如果大小非減持會被記入報表,使大小非的減倉行動暴露,而在年報出來後到半年報之間有個1季度報,也就是說有3個月的時間無法通過報表監督大小非的解禁,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小非的減倉起到了掩護作用。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空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