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收殼的方式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收殼的方式

發布時間: 2021-04-20 21:15:31

1. 借殼上市有哪些實現途徑

借殼上市是指一間私人公司(Private Company)通過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Shell),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
要實現借殼上市,或買殼上市,必須首先要選擇殼公司,要結合自身的經營情況、資產情況、融資能力及發展計劃。選擇規模適宜的殼公司,殼公司要具備一定的質量,不能具有太多的債務和不良債權,具備一定的盈利能力和重組的可塑性。接下來,非上市公司通過並購,取得相對控股地位,要考慮殼公司的股本結構,只要達到控股地位就算並購成功。其具體形式可有三種:
A:通過現金收購,這樣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智能軟體集團即採用這種方式借殼上市,借殼完成後很快進入角色,形成良好的市場反映。
B:完全通過資產或股權置換,實現"殼"的清理和重組合並,容易使殼公司的資產、質量和業績迅速發生變化,很快實現效果。
C:兩種方式結合使用,實際上大部分借"殼"或買"殼"上市都採取這種方法。
非上市公司進而控制股東,通過重組後的董事會對上市殼公司進行清理和內部重組,剝離不良資產或整頓提高殼公司原有業務狀況,改善經營業績。

2. 上市公司的法定幾種收購方式

該規章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購」的規定,構成了現行法律和規章關於上市公司收購的基本規范。思寧認為,上述規范確立了中國大陸上市公司收購的五種法定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八十五條規定:「投資者可以採取要約收購、協議收購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購上市公司。」 其他合法方式應理解為包括三種,即一般收購;間接收購;通過行政劃轉或者變更、執行法院裁定、繼承、贈與等方式的收購。為了表述的簡潔,並考慮其特徵,可以把通過行政劃轉或者變更、執行法院裁定、繼承、贈與等方式的收購概括為「被動收購」。 一、一般收購 一般收購是指收購人(包括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5%,以及達到5%後繼續購買該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但不超過該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30%的收購。 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但未達到20%的,與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0%但未超過30%的收購人,在權益披露的內容要求上有所區別。如果根據這種區別進一步劃分,可以將一般收購分為「簡要披露的一般收購」和「詳細披露的一般收購」。 二、要約收購 要約收購是指收購人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30%時,繼續進行收購的,應當依法向該上市公司所有股東發出收購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約的收購。 從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看,要約收購是收購人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30%時,繼續進行收購的方式。不過,《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了「投資者自願選擇以要約方式收購上市公司股份」的方式。因此,除了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達到百分之三十時,繼續進行收購」的觸發點外,第二十三條規定實際上也鼓勵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未達到30%的投資者自願選擇以要約方式收購上市公司股份。但是,《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這種投資者自願選擇以要約方式收購上市公司股份,其預定收購的股份比例不得低於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 三、協議收購 協議收購是指收購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被收購公司的股東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受讓股份,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達到或者超過5%的收購。協議收購的股份是不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特定股東的股份。在該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前,這種股份是非流通股;在該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後,這種股份是限售的流通股。

3. 公司實現借殼上市的途徑有哪些

1、協議收購,收購方與上市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的股權轉讓。
2、二級市場競價收購,收購方通過證券二級市場(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系統)購買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份。
3、收購上市公司母公司,也就間接控股了上市公司,還可以避免很多法律、政策上的障礙。
4、行政劃撥殼公司股權,借殼方獲得殼公司控制權。通過定向增發實現流通股份互換。
5、司法拍賣,投資人通過競買人民法院所依法拍賣之上市公司股權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
6、先破產再置換。實現凈殼後注入公司資產。
7、定向增發加換股吸收合並。

4. 什麼是借殼上市,實現方式是什麼

借殼上市是指一間私人公司透過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

5. 上市公司們是怎樣利用殼資源賺錢的

企業的無形資產是殼資源的價值體現之一,但由於評估標准不一致,受益時間無法劃分,受益人不確定,無形資產的取得方式差異大,所以很多企業不能將所有的隱性資源都確認為無形資產。
企業因為擁有某些非貨幣顯現的隱性資源而得以生存或存在,但其價值不能完全體現在帳面上,而是「表外資產」。真正的殼資源的價值,不能僅以企業帳面資產來計算,應該是包含了隱性資源的市場價值。在買賣雙方意願達成一致,評估企業價值的時候的時候,應充分重視殼資源,重視隱性資源優勢。
在資本市場上,讓渡企業資源,買賣企業股份,都會考慮到無形資產的價值,但很少有人從整體上關注殼資源。殼資源變成了一種概念,依附於企業的顯性資產而存在。由於殼資源的價值無法確認,不能准確劃分收益期和收益人,加之資本買賣雙方交易的不透明性,導致了殼資源價值被明顯低估,甚至不與考慮。
很多企業重組時發生了溢價,這部分溢價包含了什麼?排除市場供需因素,這部分溢價的根本來源是殼資源價值的體現,盡管並未被客觀的完全的體現。由此可見,殼資源價值只有在企業產權交易中才會顯現,殼資源價值無法准確認定,殼資源價值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不會被體現。
在我國目前的上市公司「殼」交易中,「殼」公司的價格一般是以其凈資產價值確定的,通常未考慮其虛擬價值。「殼」公司的虛擬價值是買「殼」方所真正看重的,但它卻未能在「殼」交易價格中得到反映,我們認為這不盡合理。這種狀況一方面與我國「殼」交易行為中行政干預過重、市場化程度不高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我國目前沒有評估「殼」資源虛擬價值的具體方法有關。

6. 上市公司的「殼資源」是什麼意思

有些上市公司不具備上市資格,他就會買一個或者注冊一個有資格上市的公司。就借著這個公司上市。實質上,還是他本來的公司上市。

7. 證券市場中上市公司的"殼"資源是什麼意思啊

就是他的上市公司的資格,一般而言,上市公司需具備一定的要求,同時也享有一定的權力,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利用金融市場融資,而某些公司在自己還不具備上市要求(或不準備上市)的情況下就可以通過對上市公司的控制而達到融資目的,亦即達到借殼目的

8. 接殼上市 股份

說到「殼」,這里必須先解釋「殼」公司的概念。所謂殼公司就是在證券市場上,擁有或保持上市資格,但相對而言,業務規模小而不穩定或趨於停止,其業績一般或基本沒有或虧損,股價絕對值較低的這種上市公司。「殼」有其較為堅固的外形,而沒有實質的內容。中小企業雖然具備這個內容卻沒有「殼」,要借或買這個「殼」實現其上市要求。根據我國各證交所的報告。我國的這種殼不在少數,這些殼的存在為那些具備實力的公司上市成為可能。

買殼上市主要指非上市問題通過並購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獲取上市資格。合並自身資產和業務,籌集長期資金。中小企業通過買或借殼上市可以使其用較低的成本獲得上市資格。

要實現借殼上市,或買殼上市,必須首先要選擇殼公司,要結合自身的經營情況、資產情況、融資能力及發展計劃。選擇規模適宜的殼公司,殼公司要具備一定的質量,不能具有太多的債務和不良債權,具備一定的盈利能力和重組的可塑性。接下來,非上市公司通過並購,取得相對控股地位,要考慮殼公司的股本結構,只要達到控股地位就算並購成功。其具體形式可有三種:

a.通過現金收購,這樣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智能軟體集團即採用這種方式借殼上市,借殼完成後很快進入角色,形成良好的市場反映。

b.完全通過資產或股權置換,實現「殼」的清理和重組合並,容易使殼公司的資產、質量和業績迅速發生變化,很快實現效果。

c.兩種方式結合使用,實際上大部分借「殼」或買「殼」上市都採取這種方法。

非上市公司進而控制股東,通過重組後的董事會對上市殼公司進行清理和內部重組,剝離不良資產或整頓提高殼公司原有業務狀況,改善經營業績。

9. 買殼上市的步驟有哪些

51資金項目網投資顧問為您解答:
一、買殼方的自我評估二、尋找目標公司,分析目標公司的基本情況三、聘請中介機構並簽訂保密協議四、公司收購的可行性分析與效益評估五、簽訂收購意向書六、對目標公司進行審查與評價,確立收購方式七、公關、談判與簽署協議八、申請全面收購義務的豁免九、股權過戶並公告十、重組目標公司組織結構十一、目標公司資產重組十二、配股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