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目前國內各行業的龍頭,供大家參考。
1、食品飲料
貴州茅台(白酒)、伊利股份(牛奶)、雙匯發展(豬肉)、海天味業(醬油)、安琪酵母(酵母)、金禾實業(甜味劑)。
2、家用電器
美的集團(全線產品)、青島海爾(全線產品)、格力(空調)、老闆電器(抽油煙機)、飛科電器(剃須刀)
3、傢具製造
索菲亞(定製傢具)
4、超市零售
永輝超市(超市)
12、鋼鐵煤炭
寶鋼股份(普鋼)、方大特鋼(特鋼)、中國神華(煤炭+電力+運輸)
13、基建、房地產、建材、園林環保
萬科(房地產)、華夏幸福(園區)、中國建築(基建)、海螺水泥(水泥)、東方雨虹(防水)、偉星新材(管材)、東方園林(園林生態)、金螳螂(幕牆)
14、服裝
偉星股份(服裝輔料:紐扣與拉鏈)、歌力思(女裝品牌)、海瀾之家(男裝品牌)
15、電子信息、晶元
京東方(顯示面板)、信維通信(手機天線)、歌爾股份(聲學器件)、立訊精密(連接器)、長信科技(顯示觸控)、三安光電(LED晶元)、木林森(LED封裝)、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件)、紫光國芯(晶元)
16、化工與原材料
萬華化學(化工)、中國巨石(玻璃纖維)、康得新(碳纖維)、浙江龍盛(染料)、龍蟒佰利(鈦白粉)
17、養殖
溫氏股份(生豬養殖)
18、機械加工
大族激光(激光加工工具)、先導智能(鋰電池加工工具)
19、傳媒
藍色游標(整合營銷)、分眾傳媒(電梯廣告)
20、鋰電池
天齊鋰業(鋰礦)、贛鋒鋰業(鋰化合物加工)、國軒高科(鋰電池製造)
21、高鐵、航空運輸
中國中車(軌道車輛)、中國國航(航空公司)
22、環保
三聚環保(凈化劑)、碧水源(污水處理)
23、旅遊
中國國旅(旅行社)、宋城演藝(主題公園)
24、人工智慧
科大訊飛(語音識別)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研究結果,不作為投資建議!
② 成為上市公司的最大股東就一定可以控制它嗎
你問的最大股東是流通股的最大股東還是總股份的最大股東啊?股東的每一股份有一表決權 就是說如果你股份超過百分之五十 就有一定的控制權 。。如果幫你解決了問題 請採納 謝謝:)
③ 國內的上市公司,較少的股份,如何擁有控制權
可以獲得 相對控制權,就是 以低於51%的 股權來控制這家公司,一般大的上市公司,很少有絕對控股的情況的,都是相對控股。
④ 上市公司是否可以作為一家擬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者最終控制人
當然可以了,主要看是否有這個實力,可以兼並重組收購,成為控股股東和控制人
⑤ 有哪些上市公司在哪一年做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建議查上海證券報網站,上面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內容。
⑥ 河南國有背景控制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豫能控股,銀鴿投資
⑦ 上市公司可以控制自己的股價嗎
企業上市以後,公司的股價是由市場決定的,股價的高低通常取決於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是否看好,任何人操控股價都是違法行為,並且《證券法》對大股東買賣公司股票都有明確的規定和相關的限制,一方面禁止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利用內幕信息買賣公司股票,另一方面持有5%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證券法》 第七十七條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縱證券市場:
(一)單獨或者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二)與他人串通,以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三)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四)以其他手段操縱證券市場。
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⑧ 證券公司包銷余股而被迫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有哪些影響證券公司這樣不就可以控制上市公司了嗎
媒婆把自己嫁出去,就失了「媒婆」的實質
媒婆其實自己是最不相信感情的(這就如同企業所謂的價值)
娶了媒婆,非企業所願
媒婆嫁了自己,至多也只是一場游戲~~~
很多所謂的投資,實則只是金錢 貪欲 血腥 殺戮混合在一起,極其荒誕無聊,周而復始的游戲罷了
⑨ 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實際控制權是指企業不同的利益參與者實際對企業運行和企業重大決策產生的影響。[1]實際控制權是實際做出決策的權力,實際控制權來源於對信息的掌握。
⑩ 在一家上市公司持有33%的股份,可以控制這家上市公司嗎
如果沒有比他還大的股東,那33%可以相對控股。相對控股的問題就在於你說的這種情況,其餘幾個較大的股東聯合起來就可以控制企業重大決策,對抗控股股東。董事長是董事會選舉的,董事會的成員是股東選的,如果33%的這個股東在董事會里擁有代表其利益的多數董事,那董事長是選不掉的,但如果有過半數董事不是大股東派的,那確實是有被炒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