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掏空上市公司的五種手段是什麼
在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大股東主要有以下幾種掏空方式:
1、大股東虛假出資。是指上市公司在設立或增資配股中,大股東名義上向上市公司投入了所認繳的資本或現金,但實際上實物資產或現金的產權並未交割至上市公司戶頭,而仍然保留在原來大股東的企業中。大股東虛假出資後,並沒有對上市公司投入資產或者現金,但是卻通過串通有關部門出具假出資證明,擁有對上市公司的股權。
2、利用關聯交易進行掏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無償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據統計,截至2006年6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149家上市公司的資金被大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佔用金額327億元。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佔用的有87家,金額合計193億元;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存在佔用的為62家,金額合計135億元。存在資金佔用的149家上市公司中「ST公司」有60家,佔用額合計137億元
2)利用關聯購銷轉移上市公司資產。上市公司大股東利用關聯購銷轉移上市公司資產的主要方式有:向上市公司高價提供原材料或轉讓資產、低價向上市公司收購產品再以市價對外銷售。
3)以上市公司的名義借款或者進行信用擔保。證監會重慶監管局於2005年12月對G太極的專項檢查發現,G太極曾為控股股東太極集團有限公司3.6億元借款提供擔保。萬家樂A在2002年至2005年間為大股東廣州三新實業有限公司提供1.64億元的借款擔保。猴王股份自上市之後就成了猴王集團的融資窗口,猴王集團可以直接以猴王股份的名義進行貸款,而且一貸就是3個億,猴王股份的房屋、建築物全部被猴王集團拿去抵押,而且猴王集團還占壓猴王股份近8個億資金。
3、利用重組進行掏空。並購重組本是優化上市公司資源配置、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一種手段,應該說我國上市公司之間發生並購重組是很正常的。然而,隨著近幾年來上市公司重組密度不斷增大,虛假重組甚至惡意重組也開始大行其道。一些重組方不把提升上市公司業績當做己任,而是利用資產重組來達到牟取暴利
4、操縱上市公司業績獲得再融資資格從而進行掏空。上市公司為了達到證監會的配股或者增發要求,存在普遍的盈餘管理行為。孫錚和王躍堂(2000)的研究結果表明,其操縱盈虧的動機直接源於監管部門的配股政策、特別處理政策和摘牌政策。
大股東的掏空行為不僅損害了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喪失經營能力,中小股民損失慘重,市場投資信心不足,投機風氣盛行,嚴重製約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2. 深交所對上市公司一年可以停多少次牌
要求對上市公司一年可以停三次,特停的要求超過就有可能特殊處理
3. 上市公司涉及「重大事項」一般停牌時間多長,謝謝
現在國有企業為了落實混業經濟體制,很多企業甚至上市公司也在實行這一改革,這涉及面廣,有些上市公司以涉及「重大事項」為由長時間停牌,時間不一定,最多停牌三個月。以後這樣的情況會很多!
(轉深交所規定)上市公司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應當承諾自發布進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的公告日起至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或者草案首次披露日前,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0個自然日。確有必要延期復牌的,上市公司可以在停牌期滿前按本所有關規定申請延期復牌,累計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上市公司申請停牌到期後未申請延期或雖申請延期但未獲同意的,本所將對該公司證券復牌。上市公司及相關方承諾不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的期限未屆滿的,本所將不接受公司股票重組停牌的申請。
4. 險資舉牌哪些上市公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保險資金舉牌上市公司是引導市場發揮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必然結果
二、保險資金舉牌上市公司有助於促進資本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發揮
三、適度加強對保險資金舉牌上市公司行為的監管有助於資本市場發育的完善
四、資本市場的深化和金融產品的創新必須在完善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下才能得到良性發展
5. 關於Uno的搶牌詳細規則
每個同顏色同數字的牌只有兩張,別人出了一對,你不可能搶了。+2+4加到搶牌的人之後。
6. 上市公司停復牌公告哪裡有
上市公司停復牌公告在網站天眼查上面能查。在官網頁的搜索欄輸入上市公司名稱,在公司的信息展示頁面有上市信息一項,下拉菜單有上市公告選項,點擊就會出現公司的上市公告的日期及名稱,點擊還能查看公告詳情,還可以對公司的公告進行搜索查詢,如果公司有停復牌公告也會展示在裡面的,很方便
7. 上市公司除牌的情形有哪些
1.如果停牌持續時間較長,而發行人並無採取適當行動以恢復其上市地位,那麼可能導致交易所將其除牌
(1).如果上市公司的證券已經停牌6個月或以上而又未能符合有關的主板《上市規則》的規定,那麼該公司將進入除牌程序的第二階段。
(2).上市公司在進入除牌程序第二階段後,將有6個月的時間向交易所提交可行的復牌建議。若上市公司未能在限期內提交可行的復牌建議,將會進入第三階段除牌程序
(3).進入第三階段除牌程序後,上市公司將有6個月的時間向交易所提交可行的復牌建議。若在第三階段屆滿時仍未能提交可行的復牌建議,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將會被取消
2.在某些情況下,上市地位也有可能被撤銷。譬如,發行人未能遵守《上市規則》而被聯交所認為情況嚴重,或認為發行人沒有足夠的業務運作或相當價值的資產以保證其證券可繼續上市,或認為發行人或其業務不再適合上市時,交易所會刊登公告並列明補救期限,並可能暫停發行人證券的買賣。如果發行人未能於期限內做出補救,那麼,交易所可將其除牌。上市公司在此後做出補救建議的,將被當作新上市申請處理
8. 一家上市公司,進行掛牌交易,那是什麼意思與一般企業有什麼不同其上市公司的優點是什麼
你好一家公司,進行掛牌交易就是說明合格了,可以上市了
企業上市並非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因此企業擬定上市前一定要分析上市的優缺點,認真考慮是否要上市,上市是否符合企業發展規劃。
一、企業上市的優點:
﹡取得固定的融資渠道
﹡得到更多的融資機會
﹡獲得創業資本或持續發展資本
﹡募集資金以解決發展資金短缺
﹡為了降低債務比例而採用的措施
﹡在行業內擴展或跨行業發展
﹡增加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持股人出售股票
﹡管理者收購企業股權
﹡對雇員的期權激勵
﹡取得更多的「政策」優惠和競爭地位
二、企業上市的缺點:
﹡信息披露使財務狀況公開化
﹡股權稀釋,減少控股權
﹡高級管理人員將承擔更多的責任
﹡公司面臨嚴格的審查
﹡上市的成本和費用較高﹡經常會產生股東敗訴
9. 為什麼說上市公司很難被摘牌
前段時間我們討論過財務報表上壞賬的問題,我們也說過壞賬遠非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這裡面其實蘊含著很多跟應收賬款有關的秘密,而我們今天就為大家說說我們會計在其中運籌帷幄的手法。

在壞賬中,我們曾提到過壞賬的收回。
壞賬的收回也就意味著原來我們提壞賬提錯了,所以我們就要把原來提壞賬的時候減少的應收賬款把他加回來,那麼當時減少的利潤也要把它加回來。那麼這一點在客觀上就使得公司去年的利潤,因為記錯了應收賬款的壞賬,所以去年的利潤就憑空減少了,而今年的利潤因為把他加回來憑空增加了,也就是說在客觀上利潤就在兩個不同的年度之間被重新調整了。
一年的利潤被轉到了另外一年。
本來是一個無心之失,但是會不會有人有意的去利用這一點,也就是說本來其實根本就沒有壞賬,但是它有意的去計提了一筆壞賬,然後再把壞賬轉回來?
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一種操縱手法。
為什麼要這么操作?這么操作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我們舉一個例子:
比如說有一家公司,它連續三年每年都虧損100萬,雖然他總計虧損的數額並不大,三年加在一起也只虧了300萬。但是按照證監會的規定,上市公司連續三年出現虧損就要摘牌。那麼這家公司雖然一共只虧了300萬,但是仍然滿足了連續三年虧損的條件,所以他就要摘牌了。
公司有沒有辦法去避免摘牌的過程?它其實是有可能通過應收賬款這一點來改變它連續三年虧損的局面的。
比如說他在第二年虧損的時候去計提1000萬的壞賬,那麼這樣原來第二年的利潤從原本虧損100萬就變成了虧損1100萬。但是到了第三年,公司可以說我去年提成壞賬的1000萬的應收賬款,沒想到又收回來了。那麼這樣它就要把已經提成壞賬的這1000萬應收賬款在家回來,同時利潤也要再增加1000萬。這樣一來第三年的利潤就憑空增加了1000萬,就從原來虧損100萬變成了盈利900萬。
於是公司報出來的利潤就變成了先虧損了100萬。然後第二年怎麼樣?第二年虧損了1100萬,那麼到第三年盈利了900萬,我們可以看到第三年公司就實現了扭虧為盈。
於是公司實際上是連續虧損了兩年,第三年並沒有繼續虧損下去,因此不滿足證監會所說的連續三年虧損要摘牌這樣的一個要求。當然大家這么一聽,你就會發現,如果這樣的話,真的要連續三年虧損還真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其實經常會看到有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到第三年就盈利了,到第四年又變成虧損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可能就跟這種做法是有關系的。那麼當然實際上我們後續還會跟大家逐步的去談到其他一些資產,他們計提的減值之後可能也可以轉回。那麼這些資產的轉回其實同樣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育德會計,成就財稅新銳。關注"育德教育",即可了解更多關於其他資產的操控手段,也可以回復「666」,領取會計大牛分享的《會計小白實操經驗白皮書》。
10. 為什麼那麼多的企業爭著上市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公司上市成為了一個越來越火的話題,國內的公司為什麼爭相上市呢?上市之後能給公司帶來哪些好處呢?法律快車的小編為您准備了這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許多人誤認為缺錢的公司才上市。不缺錢的公司沒有必要上市。其實,錢是不嫌多的,企業上市後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益處:
1. 股權資產上市後的變現性為私營企業股東提供了變現的方便;
2. 為企業與國內外大的上市公司並購提供了方便;
3. 提高對企業管理人員的吸引和刺激,便於保留公司高素質管理人才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4. 大大提高了公司的信譽地位和企業形象,極大方便企業對外交流和經營;
5. 獲得美國上市公司的身份便於獲得國外公司對企業的信任,從而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發展海外業務提供了方便;
6. 上市公司的實時貼現性為企業有集資需求時集資(公募或私募)提供了極大方便;
7. 少部分股權(20%-30%)對上市公司的控股性為私營企業股東向其它散戶股東轉移了企業 經營風險。
將私營公司變成上市公司無疑會使股東權益極大增加。由於很難找到買主,大部分私營公司一般只能清算掉,而不是被賣掉。統計數字表明私營公司股東若能有幸找到買家一般只能按公司純利潤的4至6倍作價出售自己的公司,但賣家未必都能拿到現金。相比之下,上市公司一般是按其利潤的25倍至30倍作價出售其股票。能以如此高的市盈率出售上市公司股票的原因是因為:投資者不用去管理公司;投資者可以買公司一小部分股份;投資者可以將手中股票隨時拋出,獲得兌現;股市上有數以億計的投資者。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