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並購類:尋找並購標的,發行並購產業基金;
4、理財類:上市公司現金流理財投顧對接;
5、資產證券化:不良資產出表、現金流資產ABS、應收賬款回購、等。
(1)上市公司業務對接擴展閱讀:
證券公司分類:
從證券經營公司的功能分,可分為:
1、證券經紀商
即證券經紀公司。代理買賣證券的證券機構,接受投資人委託、代為買賣證券,並收取一定手續費即傭金,如東吳證券蘇州營業部,江海證券經紀公司。
2、證券自營商
即綜合型證券公司,除了證券經紀公司的許可權外,還可以自行買賣證券的證券機構,它們資金雄厚,可直接進入交易所為自己買賣股票。如國泰君安證券。
3、證券承銷商
以包銷或代銷形式幫助發行人發售證券的機構。實際上,許多證券公司是兼營這3種業務的。按照各國現行的做法,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公司均可在交易市場進行自營買賣,但專門以自營買賣為主的證券公司為數極少。
另外,一些經過認證的創新型證券公司,還具有創設權證的許可權,如中信證券。證券登記公司是證券集中登記過戶的服務機構。它是證券交易不可缺少的部分,並兼有行政管理性質。它須經主管機關審核批准方可設立。
⑵ A股上有哪些上市公司有服務外包業務。
什麼是服務外包
服務外包,指用戶將自己的非核心業務流程(通常是IT業務及業務流程在內的研發、運營和維護服務)轉移出來,交由供應商承接,而用戶將專注於核心業務流程的作業。信息技術外包(IT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是服務外包的主要形式。
年均增速超過30%的服務外包產業正在我國蓬勃興起,並在承接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推動中國產業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服務」轉型。來自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規模超2700億元,同比增長35%。按過去5年年均30%至50%的增速發展,到2015年末,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商務部副部長王超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上介紹,2010年中國承接的國際服務外包業務達到145億美元,同比增長43%。由於我國社會穩定,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前景將更為廣闊。
年內將公布的商務領域「十二五」六個專項規劃中,服務外包專項規劃成為其中之一。該規劃將特別提到,要積極承接國際產業和沿海產業轉移,培育形成若干個國際加工製造基地、服務外包基地;創新支持政策,擴容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發展前景趕超印度
國外經濟界流傳一句話:「中國是世界工廠,印度是世界辦公室,歐美是世界董事會」。雖然這句話並不準確,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局面。
服務外包的發展正是讓中國從「世界工廠」向「世界辦公室」邁進,是中國企業在全球服務業轉移大背景下成長的重要一步。
上市公司利潤率大幅提高
服務外包企業成長迅速
服務外包的快速發展讓不少國內企業也迅速成長起來。文思創新、軟通動力、海輝軟體和博彥科技等以年均超60%的速度在增長。其中,前三家均在紐交所上市。文思創新股價從上市到現在增長了約200%,說明美國市場對中國外包企業的一致看好。
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主要有浙大網新(600797)、東軟集團(600718)和海隆軟體(002195)。一般而言,公司的服務外包利潤率會較傳統業務有數倍的提高。
浙大網新2010年完成戰略轉型,確立了以離岸外包和智慧城市為主的發展方向,全年對美外包新增十個大客戶,在美國本土拿下1.4億的大訂單,對日外包實現60%的增長。
海隆軟體是目前國內對日外包的領先企業,主要客戶包括野村證券綜合研究所、MTI和日本歐姆龍株式會社等。最新的2011年一季報顯示,公司收入同比增長55.9%,凈利潤同比增長125.2%。公司預測,2011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0%—130%。
此外,以東北大學為依託的東軟集團,是國內最早、規模最大的外包企業,其主要外包市場也在日本。由於今年日本遭受強震,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仍在,券商認為,可能會對海隆軟體、東軟集團有影響。
⑶ 如何與龍頭企業密切合作
合作社自身不具備單獨辦加工企業的實力時,可探索與各類農業龍頭企業合作,使合作社分享加工環節利潤。在「合作社+龍頭企業」模式中,合作社一方面發揮服務功能,向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另一方面發揮中介功能,代表分散農戶與龍頭企業對話,既轉達企業對分散農戶的意見,更捍衛農戶的權益。它節省了公司與農戶之間分散交易的成本,提高了農戶的談判能力。另外,由於農村社區的文化傳統與親緣地緣關系,合作社會把滿足成員的利益作為主要目標,較易與農戶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機制,帶動農民增收。如重慶豐都縣龍河鎮栗子鄉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該縣糧食局簽訂了1萬畝2000噸高山優質大米生產、收購合同。縣糧食局直屬庫是一個集糧油收購、加工、貿易於一體的國有糧食企業。合作社協調成員進行無公害水稻生產,企業以每千克高於當年市場價0.2元的價格收購農民稻穀,僅此一項,就能使農民每戶增收500元。
此外,合作社還可以採取招商引資、股份合作等方式,與農業龍頭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聯合創辦加工企業。也可以直接入股龍頭企業,與龍頭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的方式,既可節省自辦加工企業的成本,規避投資風險,同時又能分享到加工環節的利潤。除了產後加工銷售環節的「農企對接」,合作社也可以嘗試與農資企業進行產前環節的「農企對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⑷ 上市公司的流程
公司上市必經流程:第一、股份改制(2—3個月):發起人、剝離重組、三年業績、驗資注冊、資產評估。第二、上市輔導(12個月):三會制度、業務結構、四期報告、授課輔導、輔導驗收。第三、發行材料製作(1—3個月):招股說明書、券商推薦報告、證券發行推薦書、證券上市推薦書、項目可研報告、定價分析報告、審計報告、法律意見書。第四、券商內核(1—2周):現場調研、問題及整改、內核核對表、內核意見。第五、保薦機構推薦(1—3個月):預審溝通、反饋意見及整改、上會安排、發行批文。第六、發審會(1—2周):上會溝通、材料分審、上會討論、表決通過。第七、發行准備(1—4周):預路演、估值分析報告、推介材料策劃。第八、發行實施(1—4周):刊登招股書、路演推介、詢價定價、股票發售。第九、上市流通(1—3周):劃款驗資、變更登記、推薦上市、首日掛牌。第十、持續督導(2—3年):定期聯絡、信息披露、後續服務。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四十七條股票上市交易申請經證券交易所同意後,上市公司應當在上市交易的五日前公告經核準的股票上市的有關文件,並將該文件置備於指定場所供公眾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四十八條上市公司除公告前條規定的上市申請文件外,還應當公告下列事項:(一)股票獲准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二)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東的名單和持有數額;(三)董事、監事、經理及有關高級管理人員的姓名及持有本公司股票和債券的情況。
⑸ 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的合作方式有哪些
具體是和哪類金融機構合作啊?和銀行基本上是貸款等業務,證券估計也就是增發配股這些業務了。可能還有的就是委託券商進行投資。
⑹ 商業銀行與上市公司間有哪些可以合作的業務
上市公司也是公司,銀行的所有業務都可以與其合作,常見的有存款及貸款。
如覺得回答滿意的話記得給我加分哦,謝謝了
⑺ 上市公司為什麼不能和控股公司有業務往來
總的來說,上市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1.得到資金。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賣給大眾,相當於找大眾來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好比100%持有,賠了就賠100,50%持有,賠了只賠50。3.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4.逃脫銀行的控制,用不著再考銀行貸款了。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眾對公司的信心。6.提高公司知名度。7.如果把一定股份轉給管理人員,可以提高管理人員與公司持有者的矛盾。壞處也有:1.上市是要花錢的。2.提高透明度的同時也暴露了許多機密。3.上市以後每一段時間都要把公司的資料通知股份持有者。4.有可能被惡意控股。5.在上市的時候,如果股份的價格訂的過低,對公司就是一種損失。實際上這是慣例,幾乎所有的公司在上市的時候都會把股票的價格訂的低一點。
⑻ 如何看上市公司的經營業務,
要了解一個公司個方面的情況,除了親自到公司蹲點了解情況外,還有個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龐大的網路來了解了;
就目前的信息傳播來看,你只要知道一個公司的名字,就可以找到它的主營業務的,如果是一個上市公司那就發行了股票,按照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告硬性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定期和有重大事件是必須及時如實公告外,你還可以通過股票里的F10所公布的信息,通過這些你就可以大概了解這個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如何了;
另外,網路上有很多關於上市公司的新聞、題材、分析、評價資料可以查閱的,也為你較為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提供了途徑。
⑼ 證券公司可以和上市公司合作哪些業務
股票質押,幫助公司發行公司債券,幫助公司進行兼並重組等,只要上市公司的資產業務,證券公司百分之70都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