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扎堆理財不務正業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扎堆理財不務正業

發布時間: 2021-04-09 14:32:09

❶ 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傭金是什麼意思

私募股權基金是從事私人股權(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基金。主要包括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或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兩種。追求的不是股權收益,而是通過上市、管理層收購和並購等股權轉讓路徑出售股權而獲利。
除單純的股權投資外,出現了變相的股權投資方式(如以可轉換債券或附認股權公司債等方式投資),和以股權投資為主、債權投資為輔的組合型投資方式。
這些方式是私募股權在投資工具、投資方式上的一大進步。股權投資雖然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式,其主導地位也並不會輕易動搖,但是多種投資方式的興起,多種投資工具的組合運用,也已形成不可阻擋的潮流。

❷ 天天買理財的上市公司違法嗎

不違法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的問題解決了,麻煩點一下採納,謝

❸ 請問上市公司不投資自己公司,為何還要參股其他的銀行股份,是不是自己實力不夠的表現

參股其他公司也是為了獲取收益,嚴格說來,和自身實力也沒什麼太大關系,作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投資於自己的公司是必須的,而如果有閑錢參股其他公司也可以作為是其理財的一種途徑,這雖然被很多人理解為不務正業,但是相對於那些超募一大堆資金卻沒地去用,只能躺在存在銀行吃利息的公司還是有點理財觀念的

❹ 在上市公司投資理財都可信嗎

時下,滿大街除了銀行外,還有一種公司比較多,那就是融資或者投資擔保公司。尤其是今年,這類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好地段還呈現出扎堆效應。這些投資擔保公司到底在做什麼?為何突然冒出這么多?
一問:高收益靠什麼來維系
太原市長治路上的投資公司比較多,有投資管理咨詢公司、擔保公司、投資擔保公司。記者調查發現,業務大同小異,並都和錢有關。吸收投資者的資金叫理財業務,往外放款叫借款業務。
山西匯鉑金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理財業務是:投資一年期限5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4.4%;1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5.6%;2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6.8%;3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8%。
山西贏庄擔保有限公司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在14.4%以上,宣傳單上以10萬元為例,盈庄理財3個月3600元,6個月7200元,1年14400元。
山西金財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理財產品,則是「無論資金大小,年收益率均在16%以上。」
山西鑫盛達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投資理財產品更為靈活,1萬元就行,2萬元、3萬元均可。年收益率也是最低14.4%,當然資金投入多了,收益也會相應提高。公司的具體文件上,從1萬元到幾十萬元,每個金額級別和不同投資期限的收益都詳細列出來,供投資者參考……
從收益上看,上述的理財業務收益首先是高於銀行定期存款,比起銀行一年期3.25%的利率來說,14.4%確實高,比起銀行理財產品5%的收益也高多了。
這么高的收益靠什麼來維系呢?許多人心有疑惑。
二問:拿投資者的錢做什麼
投資擔保公司的業務有一個特點:按月拿息,到期歸還本金。
如果你拿10萬元做投資擔保公司的理財,第一個月的1000多元收益立即就能給你,最後一個月拿回本金。「在我們這里做投資理財,等於每個月給自己發一筆1000多元的獎金,還等什麼?」客戶經理們都這樣說。
既然是投資理財,投資擔保公司拿上投資者的錢做什麼呢?
幾家投資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中小企業融資難,投資擔保公司就是為了緩解融資難,把資金聚集起來發放貸款給企業,收取一定的資金使用費。說白了,就是民間借貸。至於具體用途,「哪筆錢做什麼不好說,你只要掙了你的投資理財收益就行。」
建設銀行太原學府街支行行長許彤說,就融資時限等方面來講,上述公司有自己的優勢;就資金的安全性來說,國有大型銀行和上市公司的銀行應該是更可靠。別的不說,單說投資收益率,如果投資擔保公司給個人投資者的年收益率最低是14.4%的話,按慣例,他們給客戶放出去的貸款利息會達到3分。客戶要還投資擔保公司的利息,經營利潤要更高。如此高的用資成本,什麼企業能夠擔負?許彤笑著說,正規經營的銀行利潤率達不到這么高。
在古交開發房地產的劉兆輝表示,使用投資擔保公司資金的基本上都是短期周轉的。比如樓盤快封頂時,短期融資,封頂後就可以預售回款。他們的錢不敢長期使用,成本太高。從事煤炭交易的段女士說,做成一筆買賣,自有資金不足,民間借貸資金短期周轉一下,很方便。因為時間短,資金使用成本總量不多,覺得還能接受。
三問:投資者的錢有保障嗎
投資者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資金是否有保障。這一點,各類投資擔保公司都說絕無問題。
記者調查了解到,投資者和這些公司簽合同,有的是簽三方合同,投資者、擔保公司和用錢的公司三方簽,如果用錢方不能如期還本付息,擔保公司負連帶責任,要給投資者本息;有的是簽雙方合同,投資者只和投資擔保公司簽,不管他們把錢拿去做什麼,到期了保障投資者的本息。
記者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但凡開在大馬路上的投資擔保公司,注冊資金一般都比較多,5000萬元或者3000萬元。在不太起眼的地方的公司,注冊資金就要少了。還有不少公司在寫字樓裡面,因為公司除了租金外,裝修也花不少錢,資金實力不雄厚的公司,花不起這么多錢。既然門面和裝修都花那麼多錢,公司肯定是要往回賺的,絕對不會做幾筆就收攤。所以,投資者做投資理財,還是要看公司的資金實力,否則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收益。
另外,很多公司都是今年新開的。山西鑫盛達投資擔保有限公司7月16日試營業,別的幾家公司也都是今年的營業執照。營業不滿一年,投資理財的收益到底如何?「公司有嚴格的保密措施,為的是確保個人信息安全」,大多數工作人員會這樣解釋。
據了解,上述公司開業之初半年內做投資理財,資金最有保障。公司需要客戶口口相傳,用好的聲譽帶來更多的客戶。
四問:民間借貸合法合規嗎
有人疑問,這些公司從事的業務,合法合規嗎?
記者調查的那些投資擔保公司都說,國家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對我們是支持的。有的客戶經理給記者看報紙,上面登著省政府金融扶持地方經濟的措施。有的給記者發簡訊,說可以上網看看國務院金融改革十條中的第三、第九條,就是鼓勵擔保行業發展的利好消息。
滿街的投資擔保公司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先說利率。我國對高利貸的認定是法定利率的4倍以上,4倍以下是民間借貸,國家允許民間借貸;同時,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又實行了利率差別化政策。簡單說,就是參考股份制銀行的浮動幅度,4倍正好是14.4%。上述公司不約而同以14.4%為底線,正好在邊界線上,合法。
事實上,各公司都會根據投資者的資金數量、理財時間長短給出更合適的資金使用價格。至於他們給借款方的資金使用價格到不到高利貸的水平,只有雙方知道。從用款企業的角度來說,資金緊張時,高利貸也成,否則資金鏈斷裂,企業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諸多類似公司存在的原因。
再說投資擔保公司投資理財業務的合規性。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博士劉成虎表示,從公司本身的成立來說,都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不是無照經營。事實上,不管是融資性擔保公司還是非融資性擔保公司,國家規定都不得從事吸收存款、集資收款、發放貸款等業務。目前市面上的各種投資擔保公司吸收客戶資金,成了不是銀行的銀行,確實是違規超范圍經營。
有的公司厚厚一沓復印件中,除了工商局的營業執照,就是代碼證、稅務登記證、銀行開戶許可證等,沒有關鍵的銀監局的《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只是很多投資者沒有關注到這一點。
劉成虎說,從古到今都存在民間借貸,既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又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還給理財客戶帶來了可觀的利益,對各方都有利,是國家扶持的行業。7月5日,國務院發布 《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嚴密防範金融風險,防止民間融資、非法集資、國際資本流動等造成的風險擴散。他建議,投資者在做理財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機構。

❺ 上市公司都被騙,理財產品的那些坑,該怎樣完美繞過

地雷一 「安全產品」並不安全
銀行理財產品簡單分類可以分為保本類和非保本類。保本類理財產品虧損本金的風險是由銀行承擔,非保本類理財產品的風險則是由客戶承擔。而非保本類理財產品也分風險等級,風險越低,安全性越高,收益也能達到。

在實踐中,大多數銀行工作人員宣稱的安全產品其實都是非保本類的,雖然非保本類理財並非意味著風險,但是如果要追求本金絕對安全的話,那還是保本類更好。當然這也意味著可能需要犧牲一定的收益。

確認保本類理財又一個要點就是產品說明書上明確註明「保本」二字。

地雷二 預期收益達不到
銀行中大多數理財產品幾乎都承諾的是預期收益,所謂的預期收益就像是水中月鏡中花,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至於真正到期後的收益怎樣那就不得而知了。小夥伴們可以仔細看看購買理財的產品說明書,預期收益率是不會寫上去的,這樣銀行是不保證完全達到預期收益的。

實踐中,一般情況下結構性理財產品(投資產品涉及固定收益類與金融衍生品)達不到最高預期收益的情況較多,非結構性的理財產品(投資產品一般為固定收益類產品)則出現情況較少。

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需要認真瀏覽「基礎資產的管理和構成」部分,如果出現金融衍生品則為結構性理財產品,或者直接詢問銀行工作人員是否為結構性理財,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一般不會撒謊。

地雷三 飛單騙你沒商量
所謂的飛單銷售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銷售外部的理財產品以獲得高額提成,簡單來說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你以為買的是銀行保險產品,但實際上很可能是不知道什麼野雞公司的高風險產品。

這種銷售在銀行中是嚴令禁止的,但是因為高額的回報,有些銀行內部員工鋌而走險。飛單類的理財年化收益率比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要高不少。一般來說,房地產信託、私募股權等領域是銀行飛單的聚集地,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在10%以上。但是相對而言風險也格外大。

鑒別是否為飛單產品有三種方式:一是看說明說上的產品管理人,如果產品管理人不是銀行自身,而是什麼投資公司,則需要警惕了,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飛單;二是通過銀行網銀或者銀行客服電話查詢,如果這筆理財在以上渠道查不到信息,則需要警惕;三是看產品說明書的回執單是否有銀行的公章,如果回執單上沒有銀行的公章,一般情況下是有問題的。

地雷四 代銷產品銀行不兜底
銀行代銷產品和飛單最大的區別就是,銀行代銷產品是經銀行批準的外部產品。這類產品大多是保險、基金等產品,風險根據產品不同也不一樣。

所以切記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需要詢問所銷售的是否為銀行自身的理財產品,蓋的是否為銀行的公章、理財的管理人是否為銀行本身。如果不是,那就需要多留心,銀行工作人員有時候會迫於業績壓力,誘導客戶購買保險等其他代銷產品,小夥伴們需要仔細甄別。

一般來說,小夥伴們只要看清上面四個陷阱就能減少掉進去的風險了。

分割線

那麼,如果你的資產在千萬以上,遭遇到了騙子團隊怎麼辦?別急,金妹兒也有大招:

1、查看理財產品的「身份證」。

2014年,銀監會發文明確表示,銀行發售普通個人客戶理財產品時,需在宣傳銷售文本中公布所售產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登記系統」的登記編碼。

這個登記編碼便類似理財產品的「身份證」,客戶在購買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時,均可通過產品「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www.chinawealth.com.cn)查詢。你買的產品是不是「黑戶」一查便知。

2、是否錄音錄像。

按照規定,購買銀行理財簽訂合同時必須在銀行營業網點的監控下進行,得有錄音和錄像。

客戶可以詳細了解所買產品的產品類型、風險屬性、預期收益等信息。而銀行理財經理也應該明確向客戶進行風險提示,並需要客戶對了解到的相關產品信息予以確認。這既是防止客戶購買到假理財產品,也是對銀行員工的一種保護。

3、資金流向要明確。

目前絕大多數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客戶的購買資金都不需要轉賬到別的賬號,購買後可以通過網銀查詢購買是否成功及後續收益等動態情況,或到銀行網點列印賬戶情況進行查看。如遇銷售人員提示將資金劃轉至其它機構,必須反復確認,以防上當受騙。

4、妥善保管自己的銀行卡和密碼。

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有。在目前一些已知案例中,有相當部分土豪客戶對自己的專屬理財經理非常信任,甚至把銀行卡的密碼都會告訴對方。在這里還是要提醒大家,在告知密碼這件事情上還是得謹慎再謹慎,小心再小心。

❻ 上市公司融資上市後為什麼又有充足的資金去購買理財產品而不是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

1、股票融資屬於直接融資,不要利息,公司買理財獲利;
2、上市公司股票不能隨意回購,要有很多手續;
3、上市時往往可以募集到比發行計劃預計量多的富餘資金。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將回購的股票作為「庫藏股」保留,不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日後可移作他用,如發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在需要資金時將其出售。

❼ 有些股票,基金扎堆在裡面是什麼意思

這裡面的基金一般指的是公募基金。上市公司一般會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機構投資者的持有情況,根據該信息可以了解到基金的持有情況。但是,由於基金買賣個別股票並不會對外披露,所以,除了上市公司的定期公告或者查特定基金的定期報告外,一般沒有更好的獲取基金進出某股票的情況。定期報告的頻率一般最高為一個季度一次,所以信息非常滯後。該信息對投資未必會有多大幫助,建議不用在這個上面費心。

❽ 一隻股票業績巨虧,為什麼還有閑置資金理財

因為只要是一個上市公司,他都會有一定的股東資金投入,上市公司的總資金也是進行其他項目的投入的,並不是總在這家上市公司里,所以他有閑置資金,便會去選擇理財,這樣也可以避免一些風險。

❾ 我們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為什麼金融理財還那麼難做我們又不是一家跑路公司,為什麼呀嗚嗚嗚

一方面大家風險意識不高,其次可能你們的整體利率較低,還有就是高院司法解釋出來,平台是否有擔保,這對投資人很重要,最後就是目前上市公司背景的平台有60多家,競爭本身就很激烈。重要的是一定要提高用戶的體驗度,還有就是資金的靈活度,比如有的平台全是20多個月的標,很多投資者自然不會選擇。

❿ 聽說國內公司上市很難,那投資理財的公司說自己上市了,是真的嗎

真假是可以去調查取證的。可以通過網路查詢所說的公司是否上市。國內的話,網路直接搜索就能找到答案——是否上市。查詢是否在國外上市,可能麻煩點。但在國外上市,基本也能在網路看到。
我擔心的是投資理財公司,有的是母公司上市,該投資理財公司只是個子公司而已。或者有的公司是冒名頂替的,和上市的公司根本沒有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