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IPO審計里,什麼叫關聯方資金佔用
資金佔用一般來說就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唄。比如應付賬款就是你對別人的資金佔用,而應收賬款就是別人對你的資金佔用。而關聯方之間的資金佔用通常來說就是母子公司或者子子公司之間的往來款項唄,通常就是應收應付款項的超期,因為作為關聯方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因為往來款項的超期而相互起訴,也不會作為壞賬損失處理。
從審計角度上來說,關聯方之間的應收應付款項如果金額過高,會使個別報表的資產或負債項目增大唄,從而誤導報表使用者。
Ⅱ 關聯方占款的關聯方占款的對策
如前所述,大股東及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現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為此,解決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占款問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統籌兼顧,多管齊下。
首先是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由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被占款公司的主體,因此,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的高管層,以及各級國資管理部門的領導們,是解決關聯方占款現象的中堅力量,有些時候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此,首先要提高他們的認識,要使他們樹立法人財產意識、股東平等意識和以全體股東利益為本的意識。要轉變他們頭腦中把國有資產與法人財產、股東權益對立起來的觀念,以及平均主義、大鍋飯的觀念。尤其要解決一些地方政府領導頭腦中,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給下崗職工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解決政府難題的觀念。只有各級政府部門、國有大股東高管,以及社會各方的思想意識真正提高了、觀念真正轉變了,才能談得上想辦法、找對策,積極解決占款問題。否則,即使還了舊賬,又會欠下新賬,形成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在這家改了再在那家犯的惡性循環。
其次是要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自2002年以來,中國證監會與國資管理部門在清理關聯方欠款問題上下了很大的力氣,也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清欠工作進展得並不順利,清理速度也並不盡如人意。而且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還在頂風作案。究其原因,他們更多地是在使用行政手段處理清欠問題。在今天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我們認為應更多地依靠法律手段,要將清理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欠款納入法治的軌道。
日前,中國證監會與國務院國資委有關領導明確指出:對於2003年8月28日以後(即《通知》發布以後),違規形成的侵佔問題,監管部門將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的違規責任,公司和其他股東可以通過司法程序提起民事賠償訴訟。這表明,監管部門也希望依靠法律手段來徹底解決治理關聯方占款頑疾。如前所述,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還算得上是我國近年來的一個新生事物。但如果沒有針對主要責任人的刑事處罰條款,法治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因此,我們認為,應在《公司法》、《刑法》等相關法律中,增加專門針對關聯方占款及其關聯交易的界定與處罰條款,特別是要明確針對上市公司及占款方主要負責人的刑事責任。明確中小股東可以依法起訴、要求賠償的權利。做到有法可依。這不僅有利於中小股東可以依靠法律手段保護自身的權益,也可以提高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高管們的法律意識,在關聯方占款問題上做到防範於未然。
再次就是要大力推行金融創新。目前,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償債的方式無非有三:一是以現金清償;二是以資產清償;三是金融創新。包括以股抵債和公司分立。對於大多數關聯方占款案例來說,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基本上沒有現金償還能力;若以實物資產抵債,又涉及對所抵債資產質量優劣的評估問題。滬市就曾經發生過某上市公司大股東抵債土地,在抵債後又被法院查封的事件。因此,以資產抵債不是上佳選擇。而以股抵債,最起碼可以減少壞賬准備金的提取,縮小股本總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每股盈利數值。在關聯方占款愈演愈烈、而又無力以現金或優質資產償還欠款的前提下,以股抵債不失為上市公司及廣大中小股東的一種 沒有選擇的選擇。
總之,清理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占款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市場各方積極配合,努力探索。作為中小股東來說,既要積極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公司決策,也要充分認識這一問題的復雜性,權衡各種方案的利弊,做到兩害相權取其輕,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權益。
Ⅲ 創業板的關聯方資金佔用中經營性的資金佔用也要披露嗎
國足出線了!確實值得高興,作為足球媒體人,國家隊能夠進入12強賽,對於我們而言是有切身利益的。國足的成績於足球媒體而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國內足球市場如此火爆,中超逐漸成為亞洲第一聯賽,中央舉全國之力發展足球之際,中國足球太需要國家隊的勝利。
高洪波從5年前的世預賽征程中下課,5年後他又在世預賽中回歸。當年的高家軍與現在相比,大部分人員已不同,戰術打法也沒有可比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球隊依然是如此的團結。高洪波、卡馬喬和佩蘭都曾先後在國足帥位下課,唯高洪波在被辭退後有球員發聲公開力挺的,其中就包括2011亞洲杯上被傳聞與他不和的郜林。一名「高一期」和「高二期」都是國足核心的球員私底下曾如此評價高洪波,「老高是有追求的,大家也願意為他賣命。」
於是,呼喚高洪波繼續擔任國足教練的呼聲漸高,相信經此一役,高教頭也勢必自信高漲,似乎更有資本競選國足教練之位。
就我個人而言,是非常佩服高洪波的勇氣和擔當的。在中國足球最困難的時候,是他挺身而出接受這份「死亡任務」。12強賽,對於中國球迷而言,就已經是「我們的世界盃」,成績已經不太強求,要的就是球員能夠踢出精氣神,相信沒有誰能夠比高洪波更加勝任,不管大牌洋帥還是本土教練。
在高洪波當初接過國足主帥的帥印時,中國足協就給他冠上一個「預選賽主帥」的別扭定語。不過,外界一直認為如果高洪波真的能夠帶領著國足創造奇跡,殺進最終的12強賽,他有很大的可能繼續帶領這支球隊。
高洪波不是一個輕易對外流露自己真實想法的人,但他在29日晚間的賽後發布會上的神情明顯不自然,有一些完成任務之後的如釋重負,又摻雜了一些小心翼翼。但他一開口就總結性地感謝團隊、球員這短短時間以來的工作,這已經充滿了一種告別的意味。
他說:「我現在也是中國足協的執委,仍然會在中國足球的專業發展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作為一個中國教練,能夠再次回到國足主帥這個位置,感謝領導對於自己的信任和支持,這也是完成這個比賽很好的基礎。」
當時有記者問他帶隊打進12強賽,如果不能繼續任教是否委屈,高洪波將自己的情緒收拾得非常好,「我已經是51歲的年紀了,過了知天命的年齡。作為一名中國足球教練,在中國的土地上不管今後在任何崗位干任何工作,都是繼續為中國足球服務。」
這是明智的態度,但千萬不要在全民狂歡中,一時頭腦發熱。再來競選國足教練。要知道,中國足球走了不少彎路,不是你所能承擔得起的。
本來事情到此為止,足協繼續開展選帥,一切將往專業而有希望的方向發展,但沒想到
4月5日,中國足協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宣布正式聘請高洪波為中國男足國家隊主教練。在中國足協的公告中寫到:3月29日,中國男足2比0戰勝卡達隊成功晉級2018年世界盃亞洲區12強。中國足球協會主席辦公會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正式聘請高洪波作為中國男足國家隊主教練。
高洪波擔任代理主教練期間,隊伍的精神狀態、戰斗意志以及團隊協作精神取得積極變化。在困難的局面下,國足以敢拼敢搶的精神打出狀態並取得最終的勝利。主教練得到了全體隊員的信賴以及技術專家組的肯定,同時也得到廣大球迷的認可。中國足協認為,高洪波是繼續率領隊伍征戰世預賽亞洲區12強比賽的合適人選。
那讓我們看看,在中國隊出線之餘,高洪波在這兩戰當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是不是讓佩蘭執教就肯定會輸呢?
打馬爾地夫,魚腩隊,只贏了個4比0,全場比賽無亮點,指揮無亮點。打卡達,在幾乎全替補隊容的情況,贏了個二比0,同樣在臨場指揮中也沒看出跟上一場有何變化和新意。這兩場比賽,就認定教練的成功,完全沒有說服力。
在打馬爾地夫時,高說過,輸在心理,這真是一語中的,中國隊是沒有底氣,無論是隊員,還是教練,都是土鱉。
何為輸在心理,要知道教練與教練之間不是在於理論有多少,也不是在於一兩場比賽的決策對與否、輸與贏,而是整體的實戰經驗和氣場。
在中超各隊爭相天價聘請國際名帥的時候,繼續讓沒有任何與國際強隊比賽經驗的本土教練帶領國足隊員征戰國際賽場,在心理上能有底氣嗎?
再看恆大,幾年獲得亞冠、超冠,不得不佩服人家的管理及遠見。當還是韓國教練的時候,戰績說得過去,恆大決策層卻斷然換國際名帥,當時媒體和球迷一邊倒的反對,但結果如何,今天相信沒有誰認為這次換帥是錯誤,這才叫決策魅力,才叫運籌千里。
而中國足球的今天,也到了關健的決策時刻,是曾續這場意外的出線狂歡,繼續安全穩妥的為官之道,還是亦然決然,果斷通過技術專家組選擇國際名帥來指導,這是真正檢驗足協領導決策力的時刻。
遺憾的是,足協在意料之中選擇了順應民意,繼續讓高洪波擔任國足主帥。
當媒體與球迷陷入狂歡的時候,足協作為一個專業的管理機構,更需要冷靜的決策,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斷然決定了主帥的人選,同時所給出的理由也完全不具專業性。這樣的足協,真的能有所作為嗎?
高洪波在之後也表態:我能帶國足打十二強賽是全體中國教練的榮耀。
這真的是榮耀嗎?到底是能帶國足打十二強賽是榮耀,還是在比賽中取得戰績或者能展現出拼博的士氣才是榮耀?這一點必須要分清。
高洪波,不能說他能力不行,但也要有自知之明,雖然這次國足出線是有功,但運氣的成分佔多數,中國的足球環境大家都知道,成績好,媒體球迷一片贊嘆,成績一團糟,馬上指責罵聲也蜂踴而上,現在國家隊在高的帶領下一團和氣,但如果敗了呢,還會如此嗎?
認真看看網上支持高洪波擔任國足主教練的文章,發現更多的是基於激情和情懷的因素,更多的是出於對足協這些年所請的國外教練糟糕業績的一種逆反心態。而不是從專業的角度來判斷。
當然,既然國足主帥人選已定,說多無異。總之,中國足球之路,任重道遠,希望高洪波能帶領中國隊在十二強比賽中打出氣勢,打出風格,打出水平。至於戰績,就別再苛求了。
Ⅳ 關聯方占款的具體表現
一是占款金額依然巨大。大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主要體現在應收賬款與其他應收款兩個會計科目下。我們以2003年12月31日以前掛牌上市的1257家滬深A股上市公司(剔除已摘牌上市公司及銀行、證券、信託類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的統計分析表明,2003年度滬深A股上市公司其他應收款總額同比下降了0.5%,應收賬款總額同比增長了9.08%。由此我們推斷,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通過非經營方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總額的確有所下降。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認為,上市公司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通過經營性方式佔用的資金可能並沒有明顯的改觀,甚至可能還略有上升。理由是,2003年,我國經濟運行好於2002年度,上市公司總體經營業績也有較好的增長。特別是基礎原材料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暴漲。相關基礎原材料行業上市公司2003年年報數據也表明,這些公司的應收賬款大幅下降,甚至不少陳年爛賬也已於去年一次性收回。照此推理,2003年度上市公司正常的應收賬款總額,較2002年度理應有所下降。而樣本公司的統計結果顯示,應收賬款總額同比增長9.08%。我們認為,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通過為上市公司代銷產品等經營性關系,加大對上市公司資金佔用是影響因素之一。
二是占款方式更加隱秘。上市公司2003年年報中披露的注冊會計師關於關聯方占款的專項審計報告顯示,預付賬款也是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途徑之一。通過預付賬款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比其他應收款、應收賬款更加隱秘。
據統計,2003年度滬深A股上市公司預付賬款總額同比增長了30.96%,增幅驚人。我們估計,這其中不能排除有一小部分是因為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方式的變化。
三是占款渠道此消彼長。從以上統計數據我們推斷,由於監管部門加大了監管力度,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部分或全部歸還了由其本身直接佔用的款項,特別是 2002年度顯示在其他應收款科目下的款項,以逃避監管部門的監管與社會公眾的監督。而通過其他關聯方佔用的款項,特別是通過與上市公司有直接的上下游產業鏈關系的關聯方,以預付賬款方式佔用的資金可能還有增加的趨勢,形成一種此消彼長的態勢。
四是國有控股(絕對或相對控股)上市公司是被占款公司主體。從上市公司2003年年報披露的信息看,關聯方占款現象多數發生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
Ⅳ 關於ipo 關聯方資金佔用
IPO申報前必須清理關聯方資金佔用。在報告期內存在一般性關聯方資金佔用,申報前清理了,就可以。 依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27條
Ⅵ 上市公司關聯方資金佔用比例多少合適
建議你找一個股票投資基金的網站,裡面有很多行業和企業分析;
Ⅶ 什麼是關聯方資金佔用
隨著關聯企業之間交易活動越來越頻繁,企業之間佔用資金現象非常普遍。在此過程中,關聯企業之間大多不收取資金佔用費,所以許多企業沒有考慮到關聯企業之間的稅收問題。按照稅法規定,企業之間正常的資金借貸,收取利息或其他形式的資金佔用費,主要涉及企業所得稅和營業稅。
關聯企業之間大多不收取資金佔用費,所以許多企業沒有考慮到關聯企業之間的稅收問題。按照稅法規定,企業之間正常的資金借貸,收取利息或其他形式的資金佔用費,主要涉及企業所得稅和營業稅。
(7)上市公司關聯方占款案頻曝擴展閱讀
關聯方資金佔用的原因
一是上市公司改制先天不足。
二是股權分置、國有股流動性差。由於我國股權分置的制度安排,國有股只能在場外協議轉讓,流動性差,再加之我國上市公司派現率普遍較低,國有股東沒有其他股權收入來源,在母公司及其他關聯方生存困難時,自然首先想到的是侵佔上市公司資金。
三是意識方面的原因。國有大股東佔有中小股東的利益,在部分國企高管看來是無可厚非的,把"國有資產"凌駕於"法人財產"、"個人財產"之上的意識,不僅在一些人的頭腦里仍然存在,而且也體現在他們的工作中。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領導也認為,如果佔用資金是用來給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的下崗職工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那就是維護了當地的社會穩定,解決了地方政府的難題。
關聯方資金佔用的對策
首先是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由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被占款公司的主體,因此,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的高管層,以及各級國資管理部門的領導們,是解決關聯方占款現象的中堅力量,有些時候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其次是要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Ⅷ 關聯方占款的關聯方占款的成因
應該說,大股東及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現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改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意識、文化、法治環境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上市公司改制先天不足。
二是股權分置、國有股流動性差。由於我國股權分置的制度安排,國有股只能在場外協議轉讓,流動性差,再加之我國上市公司派現率普遍較低,國有股東沒有其他股權收入來源,在母公司及其他關聯方生存困難時,自然首先想到的是侵佔上市公司資金。
三是意識方面的原因。國有大股東佔有中小股東的利益,在部分國企高管看來是無可厚非的,把國有資產凌駕於法人財產、個人財產之上的意識,不僅在一些人的頭腦里仍然存在,而且也體現在他們的工作中。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領導也認為,如果佔用資金是用來給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的下崗職工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那就是維護了當地的社會穩定,解決了地方政府的難題。
四是歷史方面的原因。盡管說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借錢不還在我國也是有歷史的。特別是國有企業之間的三角債,曾經是我國國有企業中的一個普遍現象,而清理三角債也曾經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農村婦女熊德明因為敢於向國家總理反映建築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獲得了 2003CCTV中國經濟年度社會公益獎。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欠錢不還既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它已是我國的一大社會公害。
五是法治方面的原因。應該說,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還算得上是我國近年來的一個新生事物。盡管現有法律也可以應付此類問題,但操作起來難度較大。特別是如果沒有針對主要責任人的刑事和民事處罰條款,法治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2003年8月,中國證監會頒布了《關於規范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若干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非國有控股股東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違反本《通知》規定,給上市公司造成損失或嚴重損害其他股東利益的,應負賠償責任,並由相關部門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是,造成多少損失或損害其他股東多少利益構成犯罪,究竟按什麼賠率賠償,該文並未詳細界定。這就使得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強。《刑法》已有相關條款規定了對挪用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的責任人的刑事處罰,但對挪用給其他公司、企業、單位使用的情況並未涉及。這就是說,我們還沒有直接的、專門針對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刑事處罰條款。我們認為,這也是造成關聯方占款屢禁不止、清欠進展遲緩的主要成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