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對股票投資進行分類監管
近年來,保監會按照「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總體思路,持續推進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資產規模快速增長,投資收益穩步改善。但同時,近期的一些投資行為也暴露出個別保險機構成為大股東的「一致行動人」,盲目投資到一些毫不相乾的行業,偏離了審慎穩健的投資理念。《通知》的出台,正是源於這樣一個大背景。
為此,《通知》提出了「分類監管」的核心。即保監會按照一般股票投資、重大股票投資和上市公司收購等三種情形,對保險機構或保險機構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投資上市公司股票實施層層遞進的差別監管。
對不涉及舉牌的一般股票投資行為,不增加限制性措施;開展一般股票投資涉及舉牌的,應在信息披露要求基礎上進行事後報告;達到重大股票投資標準的,應向監管部門事後備案;涉及上市公司收購的,實行事前核准。
上述所稱的一般股票投資,是指保險機構或保險機構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投資上市公司股票比例低於上市公司總股本20%,且未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股票投資行為;重大股票投資,是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比例達到或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20%,且未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股票投資行為;上市公司收購,包括通過取得股份的方式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通過投資關系、協議、其他安排的途徑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或同時採取上述方式和途徑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
第二招:禁止險企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收購上市公司
從《通知》內容來看,重點強化了保險機構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的舉牌或收購行為監管,並明確禁止保險機構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共同收購上市公司。
同時,保險機構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如共同開展重大股票投資,新增投資部分應使用自有資金;共同開展一般股票投資發生舉牌時,保監會可採取暫停保險機構資金最終流向非保險一致行動人的直接或間接投資等監管措施。
此外,保險機構獨立收購上市公司也有行業禁區。保險機構收購上市公司的行業限於保險類企業、非保險金融企業和與保險業務相關、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備穩定現金流回報預期的行業,不得開展高污染、高能耗、未達到國家節能和環保標准、技術附加值較低的上市公司收購。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也是切實落實「財務投資為主,戰略投資為輔」的保險資金運用監管原則的體現,再次明確了對股票投資行為的規范和回歸,既符合一貫的監管導向和規定,也符合國際慣例。
第三招:險資救市政策恢復常態
《通知》同時明確,保險機構投資單一股票的賬面余額不得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投資權益類資產的賬面余額合計不得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這意味著「保險資金救市政策」將退出。
所謂的「保險資金救市政策」,指的是2015年7月8日,針對資本市場的特殊情況,保監會出台了提高保險機構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的政策。「投資單一藍籌股的余額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監管比例上限由5%調整為10%;投資權益類資產的余額占上季度末總資產比例達到30%的,可進一步增持藍籌股票,增持後比例可升至40%」。
記者從保監會了解到,上述政策出台後,的確有少數保險公司運用該政策投資股票,涉及資金約占保險資金運用總額的1%。
業內專家對此表示,適時退出臨時性救市政策,有助於上述保險機構防範股票投資集中度風險,並保持相關調控手段的有效性。「並且,政策上給予足夠的寬限期,保險機構可在兩年或更長時間,將相關資產比例調整至監管比例之內,而隨著保險機構自身資產規模的增長,其投資比例呈現自然下降,不會對資本市場形成資金壓力。因此,寬限期的設置將大幅降低對資本市場的擾動。」
其實,「保險資金救市政策」這一階段性政策恢復常態,早在市場預期之內。「現在市場已基本穩定,並且大家普遍看好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在這種情況下,臨時性的救市措施可以也應當及時撤出。」中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協會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從國際成熟市場看,特殊時期採取的救市措施都會根據市場發展變化情況逐步撤出。
監管加強之後,有市場人士擔憂:保險資金是否會減少在A股市場的投資力度?
對此,多位受訪的保險投資圈專家表示,保監會加強監管意在推動保險資金進行分散投資、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在保費收入穩健增長、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比例上限遠未用足的背景下,保險資金投資A股的規模不會減少反而可能會增加。
但投資方式或會發生變化,未來保險機構將以財務投資為主、戰略投資為輔,舉牌並介入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等激進行為將減少,更多是對低估值、高分紅等優質上市公司進行分散、價值投資。
這一論斷的邏輯在於,當前保險資金股票投資余額約1.2萬億元,占保險資金運用總額的比例不到10%,距離調整後的監管上限(30%)尚有較大空間。記者在梳理過往數年的數據後發現,即使是在牛市時期,保險資金權益投資的實際比例也從未達到「頂格」過,基本都在25%以內。
2. 上市公司應該重點投保什麼企業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企業保險為使企業永續經營或留住人才而設計之保險制度,其主要為壽險或健康險。企業保險對企業所提供的保障,主為避免對抗因企業所屬主要部門或專門技術人員因身故或離職無法執行任務以致造成的企業損失,並為穩固企業的財務基礎,以建立良好信譽關系。
目前提供多達15家保險公司產品,您可以對產品進行對比選擇適合您的保險。您也可以致電4006788618,我們會為您推薦適合的保險。
3. 上市公司和企業有什麼不同
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上市公司相對於非上市股份公司對財務批露要求更為嚴格
2、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中掛牌自由交易流通(全流通或部分流通,每個國家制度不同),非上市公司股份不可以在證交所交易流動
3、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間他們的問責制度不一樣
4、上市公司上市具備的條件是:公司開業已3年以上;其股本部總額達5000萬元以上;持有股票值達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
最後,上市公司能取得整合社會資源的權利(如公開發行增發股票)非上市公司則沒有這個權利。
上市了夠從股票市場融到資金,給企業帶來大量的資金,同時也給企業帶來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市場感知能力,使企業在企業管理、人才機制、市場操作、商業模式、規模擴張等方面跨上一個新的台階。 需要向所有投資者公布一切可以影響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評價的信息。
不上市,融資渠道就沒有上市了多,內部信息也不用公開,管理權也相對集中。
首先:上市公司也是公司,是公司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講,公司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分了。
其次,上市公司是把公司的資產分成了若干分,在股票交易市場進行交易,大家都可以買這種公司的股票從而成為該公司的股東,上市是公司融資的一種重要渠道;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則不能在股票交易市場交易(注意:所有公司都有股份比例:國家投資,個人投資,銀行貸款,風險投資)。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向公眾披露公司的資產、交易、年報等相關信息,而非上市公司則不必。
最後,在獲利能力方面,並不能絕對的說誰好誰差,上市並不代表獲利能力多強,不上市也不代表沒有獲利能力。當然,獲利能力強的公司上市的話,會更容易受到追捧。
希望採納
4. 上市公司是什麼原理風投又是什麼
一、風險投資的定義
風險投資是指由職業金融家將風險資本投向新興的迅速成長的有巨大競爭潛力的未上市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在承擔很大風險的基礎上為融資人提供長期股權資本和增值服務,培育企業快速成長,數年後通過上市、並購或其它股權轉讓方式撤出投資並取得高額投資回報的一種投資方式。
投資對象:新興、快速成長、有巨大競爭潛力
資本屬性:權益資本(中長期投資)
投資目的:追求高額回報(財務性投資)
二、風險投資的基本特徵
1、是一種權益投資
風險投資不是一種借貸資本,而是一種權益資本;其著眼點不在於投資對象當前的盈虧,而在於他們的發展前景和資產的增值,以便通過上市或出售達到蛻資並取得高額回報的目的。所以,產權關系清晰是風險資本介入的必要前提。
2、是一種無擔保、有高風險的投資
風險投資主要用於支持剛剛起步或尚未起步的高技術企業或高技術產品,一方面沒有固定資產或資金作為貸款的抵押和擔保,因此無法從傳統融資渠道獲取資金,只能開辟新的渠道;另一方面,技術、管理、市場、政策等風險都非常大,即使在發達國家高技術企業的成功率也只有20%~30%,但由於成功的項目回報率很高,故仍能吸引一批投資人進行投機。
3、是一種流動性較小的中長期投資
風險投資往往是在風險企業初創時就投資入資金,一般需經3~8年才能通過蛻資取得收益,而且在此期間還要不斷地對有成功希望的企業進行增資。由於其流動性較小,因此有人稱之為「呆滯資金」。
4、是一種高專業化和程序化的組合投資
由於創業投資主要投向高新技術產業,加上投資風險較大,要求創業資本管理者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在項目選擇上要求高度專業化和程序化,精心組織、安排和挑選,盡可能地鎖定投資風險。
為了分散風險,風險投資通常投資於一個包含10個項目以上的項目群,利用成功項目所取得的高回報來彌補失敗項目的損失並獲得收益。
5、是一種投資人積極參與的投資
風險資金與高新技術兩要素構成推動風險投資事業前行的兩大車輪,二者缺一不可。風險投資家(公司)在向風險企業注入資金的同時,為降低投資風險,必然介入該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咨詢,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必要時甚 至解僱公司經理,親自接管公司,盡力幫助該企業取得成功。
6、是一種追求超額回報的財務性投資
風險投資是以追求超額利潤回報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投資行為,投資人並不以在某個行業獲得強有力的競爭地位為最終目標,而是把它作為一種實現超額回報的手段,因此風險投資具有較強的財務性投資屬性。
5. 國內已經上市的保險公司有幾家分別是哪幾家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太平洋保險、中國太平等。
1、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已經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碼分別為2318和601318。
2、中國人壽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是國有特大型金融保險企業公司,總部設立在北京,屬中央金融企業。所屬壽險公司繼2003年12月在紐約、香港兩地同步上市之後,又於2007年1月回歸境內A股市場,是中國內地資本市場「保險第一股」和第一家在紐約、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險公司。
3、新華保險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9月,總部位於北京市,是一家大型壽險企業。2011年,新華保險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步上市,A股代碼為601336,H股代碼為01336。
4、太平洋保險
中國太平洋保險成立於1991年5月13日,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中國大陸第二大財產保險公司,僅次於中國財險,也是三大人壽保險公司之一。2007年,中國太平洋保險A股上市(中國太保,SH601601)。2009年,中國太平洋保險H股上市(中國太保,HK02601)。
5、中國太平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於1929年在上海創立,是唯一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中管金融機構,是中國保險業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資保險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