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我省首家h股上市公司破產重整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我省首家h股上市公司破產重整

發布時間: 2021-04-06 06:25:13

A. 請問:*ST創智破產重整,在中國上市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例中有哪些成功的有沒有失敗的例子

從2007年6月1號破產法生效,全國共受理上市公司破產案件26件,成功終結的案例18件,正處於程序中的8件,暫時沒有失敗案例!

最後恭喜你了,你的股票會有很好的回報,等著收錢就是了!

B.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破產重整

首先,應當認識到債權人利益優先於股東利益的原則貫穿於整個破產法,對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當然也不例外。對破產重整程序而言,正確認識和理解債權人利益優先原則需要注意三點。其一,債務人的財產首先應用於清償債權人,在債權人未能全額清償的情況下,股東權益理論上可以歸零。其二,在債權人未能全額清償的情況下,重整計劃若為股東保留了一定權益,本質上屬於債權人做出的利益讓步。其三,在重整計劃草案獲得了債權人表決通過而未獲得出資人表決通過的情況下,只要債權人不是全額受償或超額受償,出資人組的反對就不會成為法院強制批准重整計劃的剛性障礙。
其次,應當在破產法框架下行使權利。股東應在破產法框架下行使權利,包括如下三點含義。第一,《企業破產法》賦予的權利股東可以行使,《企業破產法》沒有賦予的權利則不能行使。列席債權人會議、出席出資人組會議並對重整計劃草案涉及的出資人權益調整事項進行表決,是《企業破產法》賦予股東在破產重整程序中可以行使的權利。對法院指定管理人的異議、對債權審查確認的異議等,則不屬於股東依據《企業破產法》享有的權利,股東在法律上無權對法院指定管理人的行為或者債權確認結論提出異議,如果堅持提出異議,法院或者管理人有權不做處理。第二,股東依據《公司法》享有的權利在破產重整程序中不當然都能行使,是否能夠行使應以是否與破產重整程序相悖為判斷標准。在重整程序中,股東下列常見的權利應受到限制:一是剩餘分配請求權不得行使;二是除法院批准外,董監高持股轉讓禁止;三是分期出資的期限利益被剝奪,認繳出資加速到期;四是通過更換董事管理公司的權利受限;五是重大事項決策權受限;六是未經管理人或法院同意,不得行使更換董事、監事之權利;七是債務人自行管理,由管理層制定的重整計劃草案在提交債權人會議表決前無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八是股東的查閱權、提議召開股東大會的權利受限。第三,股東對破產重整程序有異議,應依照《企業破產法》向法院尋求救濟。破產重整程序具有司法程序屬性,法院是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程序的主導者和監督者。因此,在股東對破產重整程序有異議時,應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向法院尋求救濟。
最後,破產重整程序啟動後不可逆轉。與常見的訴訟程序不同,破產重整程序屬於非訴程序。破產重整程序一旦啟動就要按《企業破產法》設定的規則往前推進,程序走向和最終結果不可逆轉。對於法院在破產重整程序中做出的裁定,《企業破產法》並沒有賦予當事人提起上訴、申請再審的權利。破產重整程序屬於非訴程序,在上訴和再審方面與訴訟程序都有區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80條規定,對於破產程序當事人不得申請再審,依照第414條規定,破產程序也不在檢察院可以提出抗訴的范圍之內。破產重整程序啟動後,結果要麼是重整成功,要麼是重整失敗,結果是確定的、不可逆轉的。如果重整成功,債務人就脫離破產重整的保護期,恢復到正常經營的狀態。如果重整失敗,債務人依法被宣告破產轉入破產清算程序,最終走向注銷。除此之外,破產重整程序不具有其他的結果。在市場化、法治化成為證券市場主基調的今天,中小股民的維權行為應回歸到法制框架中,應該尊重法律,尊重市場規律,唯有如此,自身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維護,證券市場才能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C. 我想問一下上市公司申請破產重整,法院要求上市公司限期補充材料有時間規定嗎

債務人自己申請破產的沒有時間限制,債權人申請的有時間限制!但是上市公司重整涉及到廣大股民的利益,一般債權債務關系也比較復雜,社會影響比較大,法院受理一般非常謹慎,07年、08年一般需要最高院同意,而現在也要徵求「他老人家」的意見,不過隨著成功案例的增多,最高法的審查寬松多了,就是還是不能完全按照法律規定的時間限制辦事的。

D. 上市公司的子公司破產重組對上市公司是利空還上市公司的子公司破產重組對上市公司是利空還是利好

破產對公司或上市公司都屬於利空,但是如果重組是由大公司來接收了,那件事利好

E. 上市公司破產重整,股票怎麼辦

上市公司因為經營不善或者其它原因宣布破產,那麼按照破產程序,上市公司必須首先償還債務和優先股權,剩下的資產就是普通股東的可分配財產。一般來說,當某隻退市股票宣布破產後,普通股東基本是沒有資產可以分的,但也不需要分擔上市公司的連帶賠償責任。

F. 中國上市公司退市或破產的有哪些

名單如下:

ST南化

ST興業

ST嘉瑞

ST園城

ST黃海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

目前A股公司因業績因素的退市標準是連續3年虧損就要暫停上市(暫時保留代碼和資格),如果之後6個月內仍繼退市續虧損就要面臨退市處理。

退市的另一種情況發生在公司實施私有化時,在大股東或戰略投資者回購全部流通股後即可宣布公司由公眾上市公司重新變為私有公司,如中石化(600028)對旗下多家上市子公司實施私有化後這些子公司就將一一退市。

G. 至今為止上市公司還沒有一個真正進入破產清算的吧~退市和重整的不算

上市公司沒有,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我知道有一隻。
金鷹股份(600232)
2005年6月1日公司公告,子公司由於行業不景氣導致嚴重虧損,目前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受該消息影響,股價周三放量下跌。

H. 至今為止上市公司還沒有一個真正破產清算的吧~退市和重整的不算

20多年來中國還沒有一家曾經的上市公司出現正式破產,中國股票不會破產是因為沒有適用的破產法,而且不破產的話,銀行借他的負債就不會全變為壞賬。所以也沒有真正的破產清算的。再說了,在中國上市公司的殼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就算公司經營很差,也可以賣殼,最後就是重組,繼續在股市上流通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