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解禁和員工持股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解禁和員工持股

發布時間: 2021-04-05 21:03:46

『壹』 股權激勵解禁什麼時候,對股價估計會產生什麼影響

根據你的提問,經邦咨詢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一般來說,對於上市公司的股權發行數量會有限制,但是如果公司為了留住人才,實行股權激勵計劃的,股份銷售可能會有變化。

股權激勵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

股權激勵作為一種業績獎勵手段,有利於企業經營業績的提升,從而提高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這是股權激勵計劃影響股票價格的內在邏輯。因此,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影響投資者關於上市公司業績提升的預期,另一方面影響上市公司的實際業績。因此,在股權激勵計劃的不同階段,投資者的預期不同,其對股價的影響就會不同。不同的股權激勵方式,激勵作用不一樣,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也不一樣。

一般來說,在上市公司准備並即將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初期階段,對股價的影響較為積極。因為投資者預期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會提高公司業績即股票內在價值,因而股票價格是逐漸走高的。等到股權激勵計劃實施一定階段以後,由於投資者的預期已經穩定,且公司股價已經充分反應了股權激勵計劃帶來的業績提升預期,這時候,股權激勵計劃對公司股價的影響要看股權激勵計劃產生的真實效果,即對公司業績的影響程度。

我們從當前已經公布股權激勵計劃董事會預案的公司股票價格走進行分析。數據顯示,從公布董事會預案到目前,公布或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司,其股價升幅多數是大於同類或同板塊公司股價的平均升幅。只有萬科、華僑城、雙鷺葯業三隻股票低於比較基準。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初期對公司股票價格確有積極影響。但是,我們無法確定這種影響到底有多大。實際上,影響股票價格走勢的因素很多。

在公布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中,影響股價走勢的因素有些可能是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有些可能是自身業績的提升,有些可能是行業周期景氣回升,有些可能是並購重組等。在上述因素中,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將股票價格上漲與其影響因素單獨分離出來。我們無法確定股價上漲中多大的成份是因為該公司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盡管我們可以直觀地感覺到一些公司的股價上漲確實是因為該公司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

以上就是經邦咨詢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邦咨詢,17年專注股改一件事。

『貳』 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和鎖定期有什麼區別

存續期是到這個期限你就不再持有這部分股份了,鎖定期是到這個期限之後你才能轉讓這部分股份

『叄』 上市公司一般在什麼時候解禁原始股

上市公司解禁原始股、通過股權分置改革的日期一般是從上市日起的1~3年內。

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3)上市公司解禁和員工持股擴展閱讀: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

原始股從總體上可劃分為:國有股、法人股與自然人股。

(1)國有股是國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國的法律還沒有允許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業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經過轉讓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自然人股是一般個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該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肆』 解禁股改售員工持股是利好還是利空

從大局來看,並沒有那麼的可怕,對股民來說,這是一個多事之秋,防禦是上策,但高拋低吸更是解套和獲利的關鍵要素,指數不可能漲回到高位 一段時間的來說,10%的周跌幅算是比較大的,不過由於目前市場所處的位置與6月份的5000點相比已經有較大距離,所以看似很慘烈的盤面

『伍』 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和鎖定期是指什麼有什麼區別

認購股票鎖定期,即參與股票認購的部分股票的限售期限,限售期後可以賣出股票。
持股計劃的存續期,即其他的某項投資持股計劃的有效期限,存續期過後,該持股計劃到期作廢。

『陸』 新股上市後大慨多久會解禁限售股

1、對於一隻新股來說,其限售解禁一般會有三次:第一次限售股是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三個月後,這次限售解禁是由於IPO網下申購的部分解禁。

2、第二次則是在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一年後,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該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東的解禁;第三次則是在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三年後,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大股東的解禁。

3、次新股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一年之內如果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作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

(6)上市公司解禁和員工持股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第27條規定,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其中就是針對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後的「限售」規定。

參考指標:

分析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可能存在的風險,推薦參考以下指標:

1、大股東的類型。處於行業壟斷地位,屬於國家經濟命脈的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東會對其保持較高的持股比例,不會輕易套現。另外,屬於國資委管轄的央企和地方重點國企,套現資金的歸屬、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關法規完善,如是否上繳社保基金,還是部分上繳等。在相關法規出台前,這些公司的股票還不會形成較大的套現壓力。

2、作為發起人的民企投資家大多數會專心從事實業,並非從事買殼、賣殼從事資本運營的投資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大規模套現以實現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東屬於非發起人的民企,擅長資本運作,則有套現的可能。

3、業績狀況。業績優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東持股勉強保持相對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後的套現需求也不大。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東退出意願較強。

『柒』 上市公司限制性股權激勵沒有達到解禁要求的,怎麼辦,可以延續到下一年繼續做嗎

如果沒有達到解禁要求的話,那麼有可能會延續的,但是要看具體的操作規則了。

『捌』 請問內部職工股和自然人股的區別和公司上市後的解禁現售情況,多謝!

自然人股是擬上市公司自然人股東持有的股份 該自然人股東是在工商登記資料和公司章程中載明的 內部職工股是公司向職工發行的內部股份 購買的職工並不是完全法律意義上的股東 是隱名的 並不在工商登記資料和公司章程中體現 擬上市的公司如果存在內部職工股 則有可能突破股東不超過200人的規定 以及由於不公開而引起的股權糾紛 因此證監會要求公司在上市前清理內部職工股 把隱名股東都轉成實名股東 公司上市後原自然人股東持有的股份是有限售期的 如果是控股股東要鎖定三年 其餘的鎖定一年或三年不等 內部職工股不存在限售問題 因為壓根就不能公開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