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資本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資本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4-04 02:34:01

『壹』 論述資本運營中可能遇到的風險

資本運營風險是指資本運營主體在資本運營過程中,由於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變動性以及資本運營主體對環境的認知能力的有限性,而導致的資本運營失敗或使資本運營活動達不到預期的目標的可能性及其損失。

『貳』 中國企業資本運營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如果你這個問題作為論文或研究題目,建議你換一個。因為這個問題太大,太寬泛,別說你寫不清楚了,就是好幾個專家也研究不明白。如果這個題目要寫書,也有好幾本了。

論文寫作的技巧:以小見大、深入淺出。即,選擇一個好的論文(研究)切入點,能夠事半功倍。

如果堅持寫這方面的內容或研究這方面的問題,建議縮小題目定義——「中國企業資本運營」,可否改為具體經濟類型,如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資本運營改為具體內容,如並購中、收購後的企業整合、並購企業的文化差異及其處理,等等。。。

僅此建議。本人經常見到寫作或研究出現的此類選題失誤,導致無從下筆或論述不清,最後被帕斯掉了。

『叄』 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特點是什麼存在什麼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是什麼

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不合理,資產負債率偏低,負債結構中短期流動負債比例過高,債權融資很少,股權方面總體來說比例有點高,內部股權流通股與西方比偏少,優先股什麼的更少,並且還經常派發股票股利,這與我國「股市強,債市弱,國債強,公司債弱」的原因有關,因此解決起來最主要的還是國家加強銀行貸款審批力度,大力發展債權特別是公司債券市場等措施來解決,另外公司在決定自身資本結構是還要綜合考慮自身行業以及所處生命周期等因素。

『肆』 國企作為資本運營的主體存在哪些問題

國企作為資本運營的主體存在的問題:
1、有關的政策法規不完善
資本經營牽涉到財政金融、社會保障和政府部門等多個方面,但目前的政策不配套,不能形成整體的合力。首先,有關並購的法律針對性不強,原則性規定多,具體規定少,因此在實際執行中難以操作,如對國有企業產權交易行為的批准部門及程序,對國有企業兼並和被兼並中的資產處理都存在此類問題。此外,稅收安排、人員安置問題的規定也不明確,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無具體實施細則。其次,我國稅法規定企業按照行政隸屬關系交納所得稅,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資本跨地區、跨行業的流動。再次,土地的使用權是否作為企業資產同時參與資本經營,目前存在不同看法,有關法規政策亦屬空白。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轉型後其資本市場的建設並不完善,加上我國各地的產權交易市場起步較晚,運行機制不規范,導致企業的資本市場發育步伐緩慢。具體表現在產權交易市場缺乏有力的宏觀調控,和科學的規劃,再加上政府的外部的強大推動作用,使產權交易缺乏規范性,政府立法的滯後性導致了全產行為的不規范性等。行政化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要制度缺陷,由於政府的嚴重介入,導致我國證券市場的行政化發展。另外國有市場的競爭機制、約束機制、激勵機制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性。證券市場的產權關系不明確,沒有主體的市場主體,缺乏正常的市場競爭價格,不能參與市場的 有效競爭,這都是我國證券市場資源流失和資源組合不健全的表現,為我國的國有資產不良運營埋下了根深蒂固的根源。此外,我國的國有企業證券市場結構普遍比較單一,缺乏重要的證券制度。例如,我國的證券市場只有股票和證券等現貨市場,期貨或是其他金融產品比較缺乏。最後,對比其他企業的證券市場,國有企業的證券交易嚴重缺乏價格市場基礎,在證券市場上價格沒有競爭優勢,不具備完善的市場機制,資本運營市場的起落不能正確的表達供求關系,價格失真,不能擔當起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功能。
通過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發現,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普遍不健全。社會統籌層次低,管理和服務的程度不高。在社會保障制度中,除了養老和失業保險,其他保險失業均在試點階段,沒有全面統籌計劃,覆蓋面積狹隘,待遇水平嚴重存在偏差,企業負擔比較大。
2、資本市場不完善
(1)資本市場的結構缺陷主要表現為:資本市場內部結構不合理,債券比例過高,股票比例過低,融資總量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比例不足10%,而在直接融資中股票僅佔5%,債券佔95%;在金融機構的資產中證券比例過低,1996年金融機構貸款余額6萬億元,股票債券余額僅為6000多億元,兩者之比為10∶1,而發達國家為1∶1,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也在2∶1左右;此外,股權結構也存在國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而公眾股和內部職工股過少的缺陷,造成了資本經營的困難。
(2)資本市場功能的缺陷主要表現:資本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對經濟發展狀況的評價作用都沒有得到發揮。
(3)在資本市場的運作中也存在投機過度、信息披露缺乏及時性和真實性等問題。

2.7產權交易市場發展滯後
產權市場與證券市場互為補充,是資本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利用產權市場可以把優勢企業的壯大和劣勢企業的調整結合起來,實現資產的優化組合,使國有資本的潛能得到發揮,實現其增值和保值功能,而目前除上市公司的產權有固定的交易場所,非上市公司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整體拍賣、出售、購並、產權和股權轉讓、無形資產轉讓和交易,由於沒有形成統一高效功能齊全的產權交易市場而難以進行。
定位政府職能 關於政府在資本經營的過程中職責不明確的問題,我們應該這樣來定位政府的職能:政府必須具備宏觀經濟管理 職能主要是制定和執行宏觀調控的政策,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空間和環境,同時,還要完善市場體系,監督市場的運行和維護各種經濟的平等競爭。管理國有的資本和監督國有資本經營。
2.8缺乏規范的投資銀行
中國的資本經營正處於起步階段,中國的企業家長期從事生產經營,短期內難以掌握資本經營的動作方式,需要一批規范化的投資銀行提供資本經營的中介服務,而目前投資銀行開展的僅僅是證券經紀、承銷業務,新興的資產重組、公司購並、財產信託、項目融資等則較少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