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會計如何學習做賬
到新成立的公司從事財務工作第一個月必須會處理的10個專業問題。
首先要考慮建立健全各項財務規章制度,然後,考慮新公司採用的會計制度、核算方法和涉及的稅種,最後,開始建賬。
企業一設立的第一張記賬憑證肯定是:借:銀存存款/固定資產/存貨/無形資產/等 貸:實收資本 。
增值稅稅額計算,計提地稅稅金按照稅法要求,企業在計算繳納增值稅的同時,還應計提繳納部分地稅稅金,主要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多數地區已開始計提地方教育費附加。
其他稅種計算及繳納正常月份,企業只需考慮計算增值稅及計提的地稅稅金,但個別月份如季度、年末結束應計算繳納所得稅;根據稅務機關要求按季度或半年繳納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
要學好會計工作所有的帳務處理,首先要有會計基礎理論,去考會計中級和注會職稱的教材。很清楚,其他教材 會計知識更新很快,只有職稱考試的教材才能跟上變化。
其次,要多實踐會計業務帳務處理。背熟會計科目核算內容,參照有關分錄,盡量多思考為什麼這樣做。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多參加審計、查帳之類的工作,向別人學習經驗。多看會計、財務、稅務方面的雜志、報紙,學習案例和技巧多看書,多問,多用腦,拓寬經濟類知識面,了解會計分錄中的業務內容和流程。
記住記帳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記帳規責。
注意會計科目分類:資產、成本、費用類的借方表增加,貸方表減少。所有者權益、負債、收入、利潤類的借方表減少,貸方表增加。報表方面和試算平衡方面注意平衡算式:「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要勤,多學、多問、多練。
首先從會計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內容。
學習記賬規則和記帳流程,學習會計制度,學習基礎知識。
多練,多積累實際經驗4)及時了解各種財稅政策,拓寬知識面5)注意靈活運用,逐步做到精準核算,合理避稅。 會計,行業成熟,競爭激烈,整體行業收入一般。但是,發展空間大,尖端人才收入很高.。
會計知識更新速度快,需要不斷學習。會計需要學歷、證書、經驗、綜合運用能力整體有機結合,才能向更高層次發展。入了會計行,需要不斷考證,證書越多,對自己越有利。學歷和證書是敲門磚,進門後,關鍵看綜合運用能力。
會計需要很廣的知識面,需要法律、經濟、政治、市場、管理等多方面的只是。會計越老越值錢,不怕年齡大了沒人要。會計的發展空間:出納、銀行會計、稅務會計、成本會計、主管會計、財務經理、財務總監,大型集團公司財務總監,大型跨國集團公司財務總監。
⑵ 公司財務基礎,做賬看學哪本書比較好
先從基礎學習,但你必須要參加會計從業資料證的考試,有培訓班可以學習,考試科目有〈基礎會計〉〈財經法規〉
⑶ 為自己的小公司做賬,該學些什麼會計知識
報考會計從業資格證,考出資格證書以後,就可以做帳了。2015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各地不同,考試時間及次數不同,詳見各地考試通知。會計做賬是指會計進行賬務處理的過程,從填制憑證開始到編制報表結束的整個過程。
小企業會計做賬簡易操作流程包括憑證、匯總、明細賬、總賬、各種報表等。了解財務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有三門:
會計基礎(最基本的會計概念和會計邏輯)、財經法規(會計工作涉及的財經相關法規,包括會計制度和會計管理制度、稅收征管法規、銀行票據知識、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採用電算化處理會計事務,主要是講電腦基礎知識、財務軟體知識)。
(3)上市公司做賬學擴展閱讀:
企業做賬流程
1.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編制科目匯總表
3.根據記賬憑證和科目匯總表登記會計賬簿(包括總賬和明細賬)
4.根據會計賬簿(主要是總賬)編制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
5.根據會計報表編制納稅申報表
6.年終結轉損益(也可以逐月結轉損益)
7.編制年度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
8.根據年度會計報表編制所得稅年報和其他各稅種的匯算清繳自查表
生產企業操作流程
第一步:根據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單據進行編制記賬憑證,平常發生的經濟業務單據要及時准確的填制記賬憑證,規模大一點的企業為了反映現金、銀行存款、往來賬款、銷售收入等情況,憑證填制必須及時,以便給老闆提供數字。
一旦等老闆需要數字在填制,可能就要被整,規模小一點的企業,由於企業業務較少,老闆都心中有數,這時一般會計人員就月底一次性處理,然後在登記有關賬薄。
具體結賬情況要根據企業性質結合老闆的思路進行操作。確保財務人員在企業能夠起到相關的作用,讓老闆更加重視財務人員,多匯報、多交流是做企業財務的關鍵。
⑷ 上市公司對賬務處理有何要求
1.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該財務處理程序適用於規模較小、經濟業務量較少的單位)、
2.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該財務處理程序適用於規模較大、經濟業務較多的單位)、
3.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它適用於經濟業務較多)的單位三種。(科目匯總表也稱為記賬憑證匯總表)
各賬務處理程序的區別主要在於登記總分類賬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上市公司的賬務處理程序,無非是以上幾種。但是根據其賬務處理特點來分析,上市公司一般都會選擇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和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主要還是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來做。
⑸ 上市公司做賬都是把利潤做的很大嗎,為什麼
企業上市需要連續三年盈利才可以上市,另外利潤不大怎麼吸引股民購買該公司的股票,主要是一旦上市很多企業的年報會立刻變臉,讓股民損失慘重!一般都是有專業的策劃公司來為企業做上市策劃,或者由風投公司推動企業上市後獲利逃脫!剩下的就是股民來接盤了!
⑹ 上市公司和中小企業做賬時各自有什麼傾向及其原因
上市公司的財務賬簿會十分嚴謹,比起中小企業,上市公司格局更大、框架更大,財務管理是重中之重,每一筆賬都不能出錯。
⑺ 在上市公司做會計是怎麼樣
工作量會很大,從協助券商顧問和咨詢公司重建制度、對賬、調帳等等到整理憑證、拆票、訂票,對於精力透支狀態從忍受到習慣。
⑻ 為自己的公司做賬需要學習那些會計或財務知識
以下財務知識可以去了解下:
1.會計做賬是指會計進行賬務處理的過程,從填制憑證開始到編制報表結束的整個過程。小企業會計做賬簡易操作流程包括憑證、匯總、明細賬、總賬、各種報表等。了解財務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2.考個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有三門:會計基礎(最基本的會計概念和會計邏輯)、財經法規(會計工作涉及的財經相關法規,包括會計制度和會計管理制度、稅收征管法規、銀行票據知識、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採用電算化處理會計事務,主要是講電腦基礎知識、財務軟體知識)。
⑼ 公司上市對帳務處理的要求
按會計基本規定做啊,日清月結,每天把日常憑證做了還那來60多個科目
⑽ 中國上市公司是如何做假賬的。想學習的就進來看看
一、最大的假賬來源:「應收賬款」與「其他應收款」
每一家現代工業企業都會有大量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應收賬款主要是指貨款,而其他應收款是指其他往來款項,這是做假賬最方便快捷的途徑。為了抬高當年利潤,上市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或關系企業進行賒賬交易(所謂關聯企業是指與上市公司有股權關系的企業,如母公司、子公司等;關系企業是指雖然沒有股權關系,但關系非常親密的企業)。顧名思義,既然是賒賬交易,就絕不會產生現金流,它只會影響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決不會體現在現金流量表上。因此,當我們看到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出現大量「應收賬款」,損益表上出現巨額利潤增加,但現金流量表卻沒有出現大量現金凈流入時,就應該開始覺: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賒賬交易操縱利潤?
賒賬交易的生命周期不會很長,一般工業企業回收貨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時間太長的賬款會被列入壞賬行列,影響公司利潤,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會在下一個年度把賒賬交易解決掉。解決的方法很簡單——讓關聯企業或關系企業把貨物退回來,填寫一個退貨單據,這筆交易就相當於沒有發生,上一年度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這對於投資者來說已經太晚了。打個比方說,某家汽車公司聲稱自己在2004年賣出了1萬台汽車,賺取了1000萬美圓利潤(當然,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會註明是賒賬銷售),這使得它的股價一路攀升;到了2005年年底,這家汽車公司突然又聲稱2004年銷售的1萬輛汽車都被退貨了,此前宣布的1000萬美圓利潤都要取消,股價肯定會一落千丈,缺乏惕的投資者必然損失慘重。在西方,投資者的經驗都比較豐富,這種小把戲騙不過市場;但是在中國,不但普通投資者缺乏經驗,機構投資者、分析機構和證券媒體都缺乏相應的水平,類似的假賬陷阱還真的騙過了不少人。 更嚴重的違規操作則是虛構應收賬款,偽造根本不存在的銷售記錄,這已經超出了普通的「操縱利潤」范疇,是徹頭徹尾的造假。當年的「銀廣夏」和「鄭百文」就曾經因為虛構應收賬款被處以重罰。在「達爾曼」重大假賬事件中,「虛構應收賬款」同樣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應收賬款主要是指貨款,而其他應收款是指其他往來款項,可以是委託理財,可以是某種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種無形資產的款項等等。讓我們站在做假賬的企業的角度來看問題,「其他應收款」的操縱難度顯然比「應收賬款」要低,因為「應收賬款」畢竟是貨款,需要實物,實物銷售單據被發現造假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其他應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較容易,而且估價的隨意性比較大,不容易露出馬腳。有了銀廣夏和鄭百文虛構銷售記錄被發現的前車之鑒,後來的造假者傾向於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應收款」則來無影去無蹤,除非派出專業人士進行詳細調查,很難抓到確實證據。對於服務業企業來講,由於銷售的不是產品,當然不可能有「應收賬款」,如果要做假賬,只能在「其他應收款」上做手腳。在中國股市,「其他應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賬的卻少之又少。 換一個角度思考,許多公司的高額「其他應收款」不完全是虛構利潤的結果,而是大股東佔用公司資金的結果。早在2001年,中國上市公司就進行了大規模清理欠款的努力,大部分欠款都是大股東挪用資金的結果,而且大部分以「其他應收款」的名義進入會計賬目。雖然大股東挪用上市公司資金早已被視為中國股市的頑症,並被監管部門三令五申進行清查,但至今仍沒有根治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