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我國上市公司地區分布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我國上市公司地區分布

發布時間: 2021-04-03 12:41:09

⑴ 怎樣查找我國所有上市公司,怎樣查找我國某個地區的上市公司比如想找我國西北上市公司,這個怎麼找。

方法一:打開任一款股票行情軟體,按60然後回車,即可看到所有上市公司股票,如果要看某個地區的股票目錄,則從屏幕下方的「板塊」菜單中選擇「區域板塊」,然後再選擇具體的省區市。
方法二:去交易所或者證券業協會的網站上去瀏覽,有相關的統計數據。

⑵ 我國上市公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特點和發展現狀 有什麼現存的困難 成因是什麼 解決的對策

地位及作用:
(一) 上市公司是推進現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力量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強,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作為優秀企業代表的上市公司的發展對於國民經濟增長以及經濟結構優化必然發揮重要作用。
(二)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融資,降低融資成本,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使企業更好地發展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上市公司逐步成為我國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渠道, 降低了企業發展對銀行的過度依賴和金融風險, 其直接融資大大提高了同期國民經濟和相應區域的經濟建設與發展能力。
(三)上市公司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一股重要力量上市公司顯示了較為優良的價值創造能力,我國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特點及現狀:
(1)企業屬性上來說,我國上市公司以國有企業為主
(2)行業分布上,我國上市公司以資金密集型和資源導向型公司為主,例如房地產、醫葯、化工、機械、汽車、零售行業;
(3)A股上市公司各財務項目均衡增長,收入與利潤都大幅提高,但是現金狀況並不樂觀。
(4)A股上市公司在產品結構調整和新產品開發方面,以及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績,為將來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條件。
(5)上市公司的非等價交易嚴重存在
(6)國有股比例過大、國有股不能流通。
(7)自我交易、內部交易和關於控制人方面的法律不完善。
對策:
(一)認清當前證券市場形勢, 抓機遇促發展
(二)齊抓共管, 加大培育力度, 加快推進企業改制上市步伐
仍然要穩步發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場,並完善並購重組市場化制度安排,支持並購融資方式創新。
資本市場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之後,並購重組將成為其重要功能。證監會統計顯示,2009年全年有56家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交易規模達3693.5億元。
(三)選准優勢產業, 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擬上市公司
目前境內上市公司(A,B股)截止2010年9月有1976家,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截止2010年9月有108家,境外上市H股,截止2010年9月有161家。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與上市公司比例不協調,需要進一步增加上司的數量。
(四)依託優勢企業規模擴張, 帶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
已公布的2010年報顯示,上市公司四季度業績在三季度環比增長的情況下再接再厲,全年凈利潤增幅達41.22%。其中,石化與銀行業仍是A股「最賺錢」公司。作為國家的經濟命脈,能源和銀行業在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有著重要作用。
(五)提高現有上市公司業績, 帶動我國整體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
2010年是創業板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後度過的首個完整年度。但遺憾的是,整體看這一小群體中僅有少數幾家公司的業績表現出高成長特徵,而絕大多數業績平平,增速下降,另有4家公司業績變臉,凈利潤增長率同比下降。因此,上市公司的業績仍然是我國上市公司的軟肋。

⑶ 我國內陸地區上市的公司中,哪些屬於低碳概念類股票

您好!我終於找到了答案請您看看對嗎? 主要有四類。 一是環保產業,主要包括污水處理、固定廢棄物的處理等。目前環境壓力較大,為了支持綠色革命,環保產業必須得到迅速的發展,其中固定廢棄物的處理已成為一個迅速成長的產業,合加資源將此產業作為奮斗方向。涉及的重點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華光股份、海陸重工; 二是節能產業,包括工業節能,比如說余熱回收發電、工藝改進以及節能材料,也包括建築節能,智能建築、節能家電、節能材料與節能照明均可歸結為這一產業路線。另外,汽車節能也可包括在節能產業中,比如說混合動力汽車。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混合動力汽車並不是節能產業,只是能源的替代產業。涉及的重點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泰豪科技、煙台萬華、北新建材、南玻A、智光電氣、榮信股份、置信電氣、中科三環、思源電氣;其四,照明節能。涉及的重點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浙江陽光、佛山照明、雪萊特、三安光電。 三是減排。這其實也包括余熱余收、余熱循環與余熱發電,但為了表述的方便以及考慮到提升傳統能源的效率和碳減排的重要性,故單列一個產業路線,其涉及到清潔燃煤、IGCC、CCS、農業減排增匯等。 四是清潔能源,包括新能源的風能、太陽能、地熱、潮汐、生物質能等,也包括清潔能源的水電、核電等。更包括能源的傳輸方式,比如高壓、超高壓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電網業務。相關個股包括:平高電氣、特變電工、天威保變、孚日股份、湘電股份、東方電氣、中信國安和豐原生化。

⑷ 2010年或2011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數量,和行業分布情況。主要是想知道房地產業上市公司數量。追分!

具體可看同花順證券軟體查詢。

⑸ 目前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總共有多少家,所屬行業,分布地區。 急求

任何一個股票軟體都有板塊分類,你可以在裡面查看農業板塊,然後對各個公司F10看基本資料就知道所在地,分布地區和行業了。農業本來就包括很大,像農機,化肥,種子,農葯,農產品等等好多,所以還是自己看看吧

⑹ 急求,我國所有上市的外貿公司的名稱,或者他們發行的股票代碼可追加財富值~

約25家。
根據外貿上市公司外貿收入佔全部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可以將外貿上市公司分為「單純做貿易」及「工貿一體化」兩種類型。25家外貿上市公司中,上海物貿、蘭生股份等10家企業為單純做貿易業務企業,其餘15家企業為生產+貿易企業。
從產品性質來分,25家外貿上市公司可以分為紡織服裝類外貿上市公司、冶金化工類外貿上市公司、技術貿易及合作類上市公司及綜合類外貿上市公司,其中紡織服裝類包括的上市公司為10家,冶金化工類包括的上市公司有5家,技術貿易和對外合作公司2家,綜合類包括的上市公司有8家。從上市公司分布看,外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紡織和原材料等低附加值產業上,即使是綜合類上市公司,經營范圍也較廣,沒有突出的優勢領域。
從地域分布看,外貿上市公司分布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特徵。25家上市公司分布在9個省,均集中在東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其中,上海、江蘇、浙江三地上市外貿公司佔全部的60%,而23個省(市、自治區)沒有外貿上市公司。
從上市地點來分,可分為主板上市公司,中小板上市公司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其中主板上市公司又分為上海主板和深圳主板。目前,有主板外貿上市公司2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1家,尚無創業板上市公司。從外貿上市公司板塊分布可以看出,外貿上市公司普遍上市時間比較早,整體規模較大,普遍集中在江浙地區有關。

sh600755 廈門國貿
sh600739 遼寧成大
sh600500 中化國際
sz002091 江蘇國泰
sh600735 新華錦
sh600626 申達股份
sh600241 時代萬恆
sh600120 浙江東方
sh600128 弘業股份
sh600287 江蘇舜天
sh600981 江蘇開元
sh600058 五礦發展
sh600822 上海物貿
sh600153 建發股份
sh600755 廈門國貿
sz000626 如意集團
sh600826 蘭生股份
sh600704 中大股份
sz000151 中成股份
sh600683 京投銀泰
sz000881 大連國際

⑺ 我國長三角地區A股上市的非金融中小企業有多少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時間,我國的市場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個行業已經基本發展成熟,多個行業領域在世界范圍內都有影響力。而自90年代初我國證券市場建立以來,許許多多的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自己。截至2018年7月5日,我國A股上市公司共有3531家,可以說大部分行業的大多數優秀公司已經登陸了A股,A股市場上市公司公司的地域和行業分布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整個國民經濟的結構。

⑻ 我國外貿上市公司一共有多少家 。

約25家。
根據外貿上市公司外貿收入佔全部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可以將外貿上市公司分為「單純做貿易」及「工貿一體化」兩種類型。25家外貿上市公司中,上海物貿、蘭生股份等10家企業為單純做貿易業務企業,其餘15家企業為生產+貿易企業。
從產品性質來分,25家外貿上市公司可以分為紡織服裝類外貿上市公司、冶金化工類外貿上市公司、技術貿易及合作類上市公司及綜合類外貿上市公司,其中紡織服裝類包括的上市公司為10家,冶金化工類包括的上市公司有5家,技術貿易和對外合作公司2家,綜合類包括的上市公司有8家。從上市公司分布看,外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紡織和原材料等低附加值產業上,即使是綜合類上市公司,經營范圍也較廣,沒有突出的優勢領域。
從地域分布看,外貿上市公司分布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特徵。25家上市公司分布在9個省,均集中在東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其中,上海、江蘇、浙江三地上市外貿公司佔全部的60%,而23個省(市、自治區)沒有外貿上市公司。
從上市地點來分,可分為主板上市公司,中小板上市公司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其中主板上市公司又分為上海主板和深圳主板。目前,有主板外貿上市公司2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1家,尚無創業板上市公司。從外貿上市公司板塊分布可以看出,外貿上市公司普遍上市時間比較早,整體規模較大,普遍集中在江浙地區有關。

⑼ 怎樣查詢上市公司所在的地區

這個很簡單呀,下載個股票交易軟體,如同花順。安裝後按F10裡面有公司的相關資料都有。還可以直接按地域查詢上市公司。

⑽ 我國種子企業數量、區域分布、類型、規模、機構設置、人員組成、經營狀況等

我國種子企業現狀調查報告

為了解我國種子企業現狀,包括我國種子企業的數量,區域分布,類型,規模,機構設置,人員組成,經營狀況等基本情況,並為以後做好種子市場預測和經營決策,種子經營計劃的制定打好基礎,特通過查閱文獻、網路等方式,進行了此次調查。

一、種子企業發展概況

我國種子企業尚處於發展起步階段。當下國家十分重視種子行業發展,種子行業面臨著良好的政策環境。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國種子企業還存在著行業分散、市場集中度低,前十強種子企業僅占國內種子市場份額的13%;供過於求、產能過剩,近年來種子市場一直處於買方市場,種子庫存量居高不下;投人不足、缺乏科技創新能力,我國五家A股上市種子公司2009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僅4400萬元,但孟山都2008年的研發投入高達9.8億美元,是這五家上市公司總體的152倍,等特點。
中國是世界最大種子需求國之一,年種子需求量約為125億公斤。經營量為45億公斤,近幾年種子行業由於受種子法頒布實施、WTO框架協以及經濟全球化等形勢的影響,一些小型種子公司已經破產倒閉。從市場容量上講,目前國內商品種子的市場規模在30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種子市場價值已從2001年的200億元增長到目前的500億元左右。

二、我國種子企業現狀

<一> 我國種子企業數量和規模

按照2009年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持證種子企業有8700多家,但注冊資金超過3000萬的種子公司僅有200多家,有科研能力的,也就100家;而真正有科研力量的更少。而美國全國的種業公司不過百餘家,孟山都,杜邦先鋒等國際種業「寡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在中國注冊的外資(含合資)種子企業以超過70家。
2009年,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綜合發展研究所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全球種業十強公司佔全球種業市場份額的35%,而國內種業十強公司佔全球種業市場份額的比例僅為可憐的0.8%。
由於我國種業剛剛起步,又深受計劃經濟時代種業制度的影響,致使我國種子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市場集中度不高。隨著我國種業市場的開放,跨國種子公司抓住機會,紛紛進軍中國種業市場,面對跨國種業巨頭的沖擊,我國種子企業規模化也在不斷提高,國家政策也支持,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國內種業加快企業並購和產業整合,引導種子企業與科研單位聯合,抓緊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種子企業」,也只有把現有種子企業通過整合,打造中國的種業「航母」,才能抗衡跨國種業公司,當然也會更利於我國種業的健康發展。

<二> 我國種子企業經營狀況

由於近年來種子價格不斷上漲,使種子企業盈利能力提升。2009年種子行業整體毛利率提升了3.16個百分點,至31.88%;實現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39.32%。其中,擁有先玉335和超試系列的登海種業收入同比增長57%,凈利潤同比增長3000%以。主要種業公司經營情況:
登海種業:
200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9億元,同比增長38.9%,公司全年銷售玉米種子實現營業收入5.44億元,同比增長39.3%,主要是得益於先鋒種子量價齊升,收入增長48%達到3.18億元,自有玉米種子收入增長35%至2.25億元;其他種子方面,與上年基本持平。2010年上半年公司銷售收入已達到4.9億元,其中「先玉335」銷售收入達到2.6億元,占公司業務收入的53%。
近年來,公司自主培育的「超試」玉米系列在技術指標方面優於現有的領先品種先玉335和鄭單958。2009年,公司超試玉米新品種登海661、登海662、登海701先後通過省級和國家級審定,並可進行全國范圍內的銷售。2009全年超級玉米新品種實現銷售收入2025萬元,實現銷售利潤1079萬元,凈利潤率達到50%以上,與先玉335的盈利水平基本相當。
敦煌種業:
200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5.1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38億元,分別增長36.2%、103.66%。2009年公司業績提升的主要貢獻來自於種業和食品加工業。去年先鋒種業制種基地面積由2.5萬畝擴大至4.4萬畝,同時先鋒良種公司3-4期工程竣工投產,規模的擴大和先鋒玉米種的市場影響和其高額盈利水平大大提高了公司種子業務的收益水平。
2010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8億元,同比減少8.73%;實現營業利潤3,300萬元,去年同期虧損1,832萬元。上半年公司玉米種子銷售收入主要是由於合資子公司敦煌先鋒的玉米種子產品盈利提升所致。而第三季度為種子銷售的淡季,種子業務基本上只出不入增加。
豐樂種業:
2010年 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7.4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1億元,增發達到56.92%。房地產業務是公司業績大幅增加的原因,營業收入2.21億元,毛利潤為9237.14萬元。種子業務的營業收入為2.3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17%,毛利率為45.82%,較去年同期下降1.38%。農化業務營業收入為1.2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82%,毛利率為14.49%,較去年下降1.69個百分點。目前公司農化業務一直受到產能瓶頸的限制而無法提高供給量。
隆平高科:
2010年上半年收入5.94億元,同比增長55%。半年凈利潤2061萬元,同比下降31%。水稻種子和玉米種子是業績驅動雙引擎,水稻種子收入2.4億元,同比增長8.6%,玉米種子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587.1%,,收入增長因為收購北京屯玉。干辣椒製品收入1.38億元,同比增長153.7%,收入增長因09年業務基數低,同時今年出口狀況回暖。

<三> 我國種子企業分布區域

目前,種子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登海種業、隆平高科、萬向德農、豐樂種業、荃銀高科、敦煌種業、禾嘉股份等7家。其中,登海種業、萬向德農和敦煌種業3家公司位於我國北方地區,以研發、生產和銷售玉米種子為主,隆平高科、豐樂種業、荃銀高科和禾嘉股份4家公司位於我國南方地區,以研發、生產和銷售水稻種子為主,其中禾嘉股份非種子業務營業收入所佔比重比較大。
2006年,繼合資登海種子公司之後,杜邦先鋒與敦煌種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敦煌佔有西北,東北地區的市場,登海種子公司則覆蓋京津冀,黃淮海以及淮北地區。至此,東北,華北,京津冀,黃淮海,西北,西南等6大國內主要玉米產區布局中,基本上已被杜邦先鋒全部掌控。而孟山都在西南,KWS在黑龍江,先正達在吉林北部,新疆和西南等地區市場佔有率都很高。

<四> 我國種子企業機構設置
目前我國大型種子企業的機構設置比較齊全,一般在總經理下設以下部門:
1. 科研部 包括:育種科和栽培植保科。主要負責新品種和相配套的栽培技術的研發。
2. 生產部 包括:內繁科 外繁科 親繁科。主要負責種子繁育基地相關工 作,並負責種子的生產等工作。
3. 品管部 包括:田檢科和內檢科。主要負責種子的田間檢驗和室內檢驗,確保種子質量。
4. 營銷部 包括:一區 二區 三區。主要負責種子的經營銷售工作。是中資企業一個十分關鍵的部門。
5. 行政部 包括: 汽車科 內務科 外聯科。主要負責企業的日常行政工作。
6. 財務部
7. 企劃部
8. 人事部
<五> 我國種子企業類型 種子企業類型根據側重點不同可以有多種分法,這里根據種子企業的經營性質,可分為四種類型:
一種是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自我研發、自主品種權的企業。這類公司一般是從縣市級國有農科所改制或科研人員分離創建的公司。這類公司具有科研的傳統優勢和傾向。具有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和自主品種。面臨的問題是經營能力的不足,營銷渠道、方式單一。往往通過轉讓品種權或授權經營作為主導經營方式。
另一種是通過收購方式擁有品種權且具有專營渠道的企業。這類公司具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具備和熟悉國際化運作模式,具有跨區域並購和經營的經驗。但是因為沒有將業務前推,缺乏與品種科研單位的深度合作,通常以高價購買現成的品種去經營。
第三類是通過品種權人或經銷代理獲取授權具有品種經營權的企業。這類公司通常具備較為強大的區域銷售網路,以品種經銷區域壟斷的方式為主導經營模式。通過獲取品種獨占許可方式參與區域經營競爭,具有市場的靈活性。
第四類是沒有自主品種或獲取品種經營權,通過品種權的私下轉讓、假冒侵權、盜取親本、私繁私售,育種套購方式,什麼品種暢銷就經營什麼品種,游離在政策法規的邊緣,多有制假售假行為的公司。利用市場監管漏洞和農戶識別能力差的現狀傾銷侵權品種、假冒品種或偽劣種子。
<六> 我國主要種業企業介紹

三、 調查結果和結論
通過此次調查,使自己對我國種子企業的類型、經營狀況、數量和規模以及機構設置和人員組成等基本情況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從中可以發現,我國種子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核心競爭力弱,同時人們也意識到跨國種業對我國種子企業的沖擊,考慮到我國種子企業的發展和我國糧食安全,政府積極推動國內種業加快企業並購和產業整合,引導種子企業與科研單位聯合,抓緊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種子企業,社會也紛紛聲援。
? 四、 討論
通過對我國種子企業現狀的調查,我也做了一點思考,就是面對跨國種子公司的沖擊,我國種子企業該如何應對?這不僅關系著我國眾多種子企業的生死,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我們要有自己的種業「航母」,也即是通過兼並培育大型種子企業。種子產業走向集中是必須的,國家和企業都需要種業能夠提高集中度。國外種子企業巨頭的發展史同樣是兼並重組史 ,特別是孟山都,簡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其並購過程,因此,根據國外經驗,若想改變種子企業「散、小、弱、差」的狀況,實現經營主體有效的經濟聯合,增強種業的競爭實力,兼並重組是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求,勾畫了今後的三個主要發展方向:國內種子企業要加快企業的並購和產業整合;種子企業和科研單位要加強聯合;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種子企業。日前,農業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中國將推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創新種業體制機制,鼓勵種子企業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聯合開展商業化育種,同時以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為基礎,打造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現代種業企業。這表明在嚴格市場准入,清理不合格企業,提升種業實力的種業發展方向上,國家的大政方針已經明確,種企兼並重組已成為這種變革的第一波浪潮。
種業的高科技含量不僅意味著投入高,還意味著周期長、風險大,只有具有相當規模的公司才有實力從事種業的科研、生產和推廣任務。規模越大,品牌越好的企業,其信譽也相對較高,因此大型種業公司往往容易得到農民的青睞。國內種子企業的良莠不齊和跨國企業的攻城略地,都使得國內種企兼並重組顯得越發迫切。 因此,中國種子產業必須整合力量,培育自己的種業巨頭,走集團化經營的道路,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整合多個企業的優勢資源,打造種業的「航空母艦」。在做大做強國有種子公司,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大力扶持民營企業,發揮其資本和經營靈活性的優勢。要採取多種合作方式學習國外種企的管理經驗和先進技術,從而確實提高國內種企的實力。